2012中考化學熱點知識歸納 32

字號:


    
有關“金屬活動順序”考題例析
    
河南省新安縣磁澗鎮(zhèn)第二初級中學 姚小偉
    

    
    
    一、金屬活動順序的判斷
                  
    金屬活動順序判斷根據(jù)金屬與金屬的化合物溶液發(fā)生反應現(xiàn)象來做出判斷。如果有若干個現(xiàn)象則判斷容易出現(xiàn)問題,為此結合數(shù)學方法得出數(shù)軸判斷法。
     
    1(2011年天原杯河南預賽試題)為比較四種金屬X、Y、Z、W的金屬活動性,小剛做了一系列的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其中能反應的記為” √”,不能反應的記為“—”,無標記的表示未做實驗。
     
    

    參加反應的物質
    

    X
    

    Y
    

    Z
    

    W
    

    W(NO3)2的溶液
    

    —
    

    √
    

    —
    

     
    

    ZNO3的溶液
    

    √
    

    √
    

     
    

    √
    

    稀鹽酸
    

    —
    

    √
    

    —
    

    √
    

     
    則它們的活動順序為
     
    A.Y>W>X>Z    B.Y>W>Z>X    C.Y>X>W>Z      D.X>Y>W>Z
     
    解析:
     
    由第一列我們可以得出:X<W   y>W   Z<W,在數(shù)軸上表示為右圖所示。由圖可以看出:X和Z的位置無法判斷,為此我們只需要找出X和Z溶液反應現(xiàn)象即可得出正確答案為A
     
    二、完善金屬活動順序設計方案
     
    例2(2009年河南天原杯預賽)下圖為某同學探究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一組實驗。
     
    
     
     
     
     
     
     
     
     
    (1)上述實驗中,有氣泡產生的是哪個實驗?
     
    (2)我國古代“濕法冶金”就是利用了C中的反應原理,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通過上述實驗,還不能證明鐵、銅、銀三種金屬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請你在此基礎上補充一個實驗幫助這位同學達到實驗目的(寫出實驗步驟、現(xiàn)象及結論)
     
    解析:
     
    由實驗現(xiàn)象我們可以判斷出Fe>H  Cu<H  Fe>Cu   Fe>Ag。
     
    將上述結論在數(shù)據(jù)上表示為右圖所示:由圖可以看了一是C組實驗不需要進行,二是Ag的位置無法判斷,因此我們可以比較Cu和Ag的順序即可。
     
    正確方法為:將銅放入硝酸銀中即可。
     
    三、方案設計類
     
    3(2006年河南中考)用實驗驗證Zn、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請寫出兩種可行方案所需的物質。
     
    解析:金屬活動順序方案的設計主要依據(jù)金屬和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的現(xiàn)象做出判斷,為了減少操作次數(shù),可以首先把所要驗證的金屬按金屬活動順序排序,然后選擇藥品。比哪三種金屬時可以用“兩邊金屬中間鹽,中間金屬兩邊鹽”來確定藥品。
     
    解答:方案一:Zn、CuSO4、Ag; 方案二:Zn(NO3)3、Cu、AgNO3
     
    例4(2010年咸寧中考)為探究Al、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有甲、乙、丙三位同學設計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學將金屬分別放入盛有鹽酸的3支試管中。根據(jù)銅加入鹽酸中無變化,                    現(xiàn)象,判斷出Al>Fe>Cu。
     
    (2)乙同學只用一支試管,只取一次鹽酸也能證明Al>Fe>Cu,他在鹽酸中插入金屬的順序是Fe       
     
    (3)丙同學只調整了乙同學插入鹽酸中金屬的順序,也能得到正確結論。丙同學調整金屬的順序為            。
     
    解析:本題三種金屬活動順序的判斷所提供的三種金屬兩種位于氫前金屬,因此本題著眼于與酸反應的現(xiàn)象得出了方案一;對于方案二三,其基本思路“兩邊金屬中間鹽”,但改進地方為所提供的金屬化合物溶液是由第一次插入金屬鐵與鹽酸反應得到的,因此第二次插入金屬要求不破壞溶液,以便第三次使用;方案三與方案二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次插入酸的金屬不與酸反應,可以二次使用。
     
    正確答案:(1)與酸反應的產生氣泡的快慢;(2)Cu Al  (3) Cu   Fe   Al 
     
    四、多種物質間的置換反應
     
    5 (2007年河南中考)在Cu(NO3)2、AgNO3 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和鐵粉,充分反應后可能有下列情況:
     
    (1)若鐵粉過量,則反應后溶液中所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
     
    (2)若鐵粉不中,將反應后的混合液過濾,則濾出的固體物質中一定有:
     
    解析:多種物質間發(fā)生置換反應首先要對所涉及的金屬元素的活動順序進行排序,然后根據(jù)“先遠后近”的原則判斷發(fā)生反應的先后順序,根據(jù)金屬量的多少判斷反應的進行程度。
     
    正確答案:(1)鋅離子,亞鐵離子;(2)銀
     
    五、綜合應用
     
    例62011年全國天原杯競賽復賽試題)某同學將一小包銅粉和鋅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使其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和藍色濾液,并對濾液的組成進行探究。
     
    (1)鋅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同學們對濾液中所含的溶質做出多種猜想,其中有兩種猜想可能成立,這兩種猜想是:①溶質為                   ;②溶質為                    。
     
    (3)請你設計兩種實驗方案來驗證以上猜想。
     
    

    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 論
    

    方案一
    

     
    

     
    

    猜想①成立
    

    方案二
    

     
    

     
    

    猜想②成立
    

     
    解析:本題考查知識一是對多種物質間置換反應的考查,二是對銀離子檢驗知識的考查。
     
    解答
     
     (1)Zn + 2AgNO3=== Zn (NO3)2 +2Ag   
     
    (2)① 硝酸鋅和硝酸銅    ② 硝酸鋅、硝酸銅和硝酸銀
     
    (3)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方案一: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在濾液中插入一根銅絲(或銅片)
    

    如果銅絲表面無變化
    
     
    
    或如果銅絲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
    

    證明猜想①成立
    
     
    
    或證明猜想②成立
    

    方案二: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稀鹽酸(或其他氯化物溶液)
    

    如果濾液無明顯變化
    
     
    
    或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
    

    證明猜想①成立
    
     
    
    或證明猜想②成立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