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真正的英雄》備考要點

字號:


    七年級下冊每課要點--24真正的英雄
    之一
    寫作背景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東部標準時間11點38分,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約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美國全國上下悲痛萬分,紛紛哀悼;全世界為之震驚。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里根當晚即向全國發(fā)表了電視講話,對罹難的英雄表示哀悼,并決心繼續(xù)對宇宙進行探索。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里根總統(tǒng)在會上發(fā)表了聲情并茂的演講,本文即是這次演講的演講詞。
    學習本文,先通讀全文,了解大概內(nèi)容,解決生字生詞。
    一、掌握下字字詞。
    1、為下列加紅字注音。
    哀悼(  )勛章(  )陰霾(  )余暇( )
    2、解釋下列詞語
    鍥而不舍:不停地鏤刻。比喻堅持不懈。
    陰霾: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現(xiàn)象,這里指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
    迫不及待:緊迫得不容等待;急切地或不能自制地要采取行動的;忍耐不住地渴望的。
    夢寐以求:在睡覺做夢時都在尋求,形容心情迫切,強烈追求。
    3、詞語積累。
    陰霾  余暇  鍥而不舍  迫不及待
    4、為下列多音字注音組詞。
    ┍( )__________
    籠┥
    ┕( )__________
    二、學習本文內(nèi)容。
    1、本文的主題是怎樣的。
    哀悼罹難的航天勇士,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
    2、如何劃分本文的層次結(jié)構(gòu)?
    本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段)表達深深的哀痛和對英雄贊頌。
    第二部分(中間九段)分別追憶了幾位英雄。
    第三部分(最后八段)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英雄未竟的事業(yè),繼續(xù)探索太空。
    3、如何把握本文的感情變化?
    本文從感情上可以分為兩部分,前部分表達悲痛心情,后部分表達決心和力量。
    4、演講者提及女教師麥考利芙的時候,為什么說她"凝聚了整個國家想象力"?
    麥考利芙是全美選出來的教師代表,是世界上第一個"太空教師"。她參加這次太空航行,其意義非同尋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國和加拿大250多萬中小學生講授兩節(jié)太空課,還將在航天飛機上參加幾項科學表演,孩子們沒想到迎來的卻是噩耗。在這里,"整個國家的想象力"可以理解為代表著美國未來和希望的中小學生。
    5、宇航員們因為航天飛機的失事而犧牲,但為什么演講者還說"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
    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本來就是一部冒險的歷史,一部勇敢者的歷史。宇航員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著危險,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們并不害怕,而是大義凜然,義無返顧,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每一個升空的宇航員都是勝利者和勇敢者。
    6、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nèi)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開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剛毅不屈的品質(zhì)等。它也可以看成是全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高貴精神的代表。
    三、問題探索。
    1、如何理解下面的句子,"英雄之所以稱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在痛苦中我們認識了一個意義深遠的道理:未來的道路并不平坦,整個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
    理解句子,不能夠脫離環(huán)境,同學們可以結(jié)合本文,自己試著去理解。
    之二
    《真正的英雄》
    1、作家作品及相關知識:
    (1)作者簡介:
    羅納德·里根,1911年2月6日,出生于伊利諾伊州的坦皮科鎮(zhèn),中學就讀于附近的迪克森鎮(zhèn),然后半工半讀完成在尤里卡學院的大學課程。在大學里,他學習經(jīng)濟學和社會學,參加校足球隊比賽和校劇社的演出。畢業(yè)后,里根成為一名電臺體育播音員,1937年的一次試鏡使他在好萊塢贏得了一份演出合同。在接下來的20年里,他共參加了53部電影的演出。
    作為美國電影協(xié)會主席,里根開始卷入電影業(yè)中的一些敏感爭端中。他的政治觀點也逐步由自由轉(zhuǎn)為保守。作為一位電視主持人,里根常在國內(nèi)巡回演出,逐漸成為保守黨的代言人。1966年,他以領先票數(shù)當選為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70年再次當選。
    1980年里根被提名為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他選擇前得克薩斯國會議員、美駐聯(lián)合國大使喬治·布什作為他的競選搭檔。當時,選舉人深受通貨膨脹的折磨,另有數(shù)名美國人在伊朗被作為人質(zhì)扣押了一年。所有這些最終使民主黨在選舉中落敗,共和黨在選舉中獲勝。里根以489票對49票擊敗吉米·卡特,當選總統(tǒng)。
    1981年1月20日,里根上臺,僅69天后,他就被一名行刺者射傷,不過很快恢復,開始工作。此次危險事件中,里根所表現(xiàn)出的風度和機智大大提高了他的威望。
    里根巧妙地應付國會,使其通過了一系列法令,以此來刺激經(jīng)濟的增長,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就業(yè),加強國防。他還著手進行削減政府開支和減稅方案,國防開支造成赤字時也不偏離這個原則。
    1984年美國民族自信心的恢復,使里根和布什以前所未有的選票贏得了第二任。他們的勝利使得民主黨競選人沃爾特·蒙代爾和杰拉爾丁·費拉羅被“拒之門外”。
    1986年里根成功地進行了稅收法典的改革,掃除了許多克扣制度——免除了數(shù)百萬低收入者的稅賦,在他任職末期,是美國歷史上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沒有經(jīng)濟衰退和經(jīng)濟蕭條的和平時期。
    (2)相關知識:
    “挑戰(zhàn)者”號是美國研制的第二架航天飛機。與第一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相比,它在結(jié)構(gòu)、材料和設備方面都有一些改進:“哥倫比亞”號不裝燃料時重量為75噸。“挑戰(zhàn)者”號由于使用了改進的內(nèi)部燃料箱,重量比“哥倫比亞”號減輕45噸,因而能裝載更多貨物;防熱瓦有所改進,采用了新型的加固硅瓦片。此外,宇航員的座椅、著陸系統(tǒng)、儀表盤都有所改進。
    “挑戰(zhàn)者”號的首航,曾由于某些技術(shù)問題由原定的1983年1月20日發(fā)射推遲到1983年4月4日~9日發(fā)射?!疤魬?zhàn)者”號首航共完成了兩項主要任務:發(fā)射一顆重兩噸半的“跟蹤和數(shù)據(jù)中繼”衛(wèi)星;宇航員斯托里·馬斯格雷夫和唐納德·彼德森進行第一次“太空行走”。他們走出“挑戰(zhàn)者”號的座艙,于失重情況下在敞開的貨艙里,系上安全帶行走和活動了近4小時?!疤魬?zhàn)者”號于1983年6月和8月,又進行了第二、三次飛行。在第二次飛行時,把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宇航員薩利·賴德送上了太空。美國的第一位黑人宇航員布盧福德空軍中校,是在第三次飛行時進入太空的。1985年4月29日第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王贛駿博士參加了“挑戰(zhàn)者”號的第七次飛行,并負責失重狀態(tài)下流體動力學的研究。
    1986年1月28日這次飛行,是“挑戰(zhàn)者”號的第10次飛行。在以前的飛行中,“挑戰(zhàn)者”號曾出現(xiàn)過一些故障,其中1985年7月29日第八次飛行時的事故最為嚴重。當時,“挑戰(zhàn)者”號從佛羅里達升空后不久,機上的三個發(fā)動機中的一號主機突然提前停機,宇航員及時啟動了機身上的另一個小發(fā)動機,才使航天飛機進入地球低軌道,比原定的軌道低了128公里。
    一般情況下,航天飛機每次飛行后,經(jīng)過二至四周的檢修,就又可以重新發(fā)射升空,可以反復使用100次。
    2、詞語積累
    正音:
    陰霾mái 哀悼dào 鍥而不舍qiè 勛章xūn 錘煉chuí 孜孜不倦zī
    企求qǐ 凝聚níng 戰(zhàn)栗lì 拓荒tuò 彌補mí 不朽xiǔ
    詞義: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孜孜不倦:勤懇不知疲倦。
    夢寐以求:睡夢中都想著尋找,形容迫切地希望著。
    哀悼:悲痛地悼念(死者)。
    鍥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建樹:建立(功績)。
    錘煉:磨練。
    彌補:把不夠的部分補足。
    3、整體把握:
    結(jié)構(gòu)梳理:
    1-4:表達深深的哀痛和對英雄的贊頌。
    5-13:追憶幾位獻身的英雄,要人民永遠記住這些“真正的美國英雄”。
    14-21: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英雄未盡的事業(yè),繼續(xù)向太空進軍。
    內(nèi)容梳理:
    在科學探索的漫漫長路上,人類每前進一小步,都可能以犧牲她一部分最優(yōu)秀的兒女作為代價。可是,人類并不因此停步不前,而是總結(jié)教訓,積蓄力量,繼續(xù)前進,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新的科技奇跡。就拿美國“挑戰(zhàn)者”號爆炸事件來說,航天飛機雖然在轉(zhuǎn)瞬間化為了灰燼,宇航英雄的魂魄永遠留在了遙遠的太空,整個人類太空計劃因此遭受重大挫折,但人類并沒有被嚇倒。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我們看到,此后有更多的國家、更多的人員投入到太空探索的事業(yè)中去,一架又一架航天飛機升上了藍天,去探索那茫茫未知的宇宙。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東部標準時間11點38分,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約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爆炸后,飛機變成熊熊燃燒的巨大火球,拖著長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黃白色濃煙墜入大西洋中。這架耗資12億美元的航天飛機,轉(zhuǎn)瞬間銷于無形。美國全國上下悲痛萬分,紛紛哀悼;全世界也為之震驚,各國元首紛紛發(fā)表講話,對死難者家屬和美國人民表示慰問。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里根當晚即向全國發(fā)表了電視講話,對罹難的英雄表示哀悼,并決心繼續(xù)對宇宙進行探索。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里根總統(tǒng)在會上發(fā)表了聲情并茂的演講。本文即是這次演講的演講詞。
    演講詞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但它一般不講求說理的嚴密性和思維的邏輯性,而總是以某一種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動人。本文即具備了這一基本特點。
    整體把握這篇演講詞,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演講詞的主題思想。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可以概括為:哀悼罹難的航天勇士,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這篇演講詞雖然寫的是美國人和美國事,寫的是航天領域的事故,其意義卻超越了民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和不同的科學領域,上升到全人類的高度,體現(xiàn)了人類最閃光的品質(zhì)——百折不撓地探索未知領域的精神。由此說來,這里表達的思想不僅僅屬于美國,也屬于全人類。
    演講中隱含的感情及其變化的脈絡。演講者在演講中表達的感情包含兩個方面:悲痛和力量。從感情脈絡來看,全文可分前后兩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抒發(fā)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則主要表達力量。悲痛是因為英雄已死,無論對人類,對國家,還是對親人,對朋友,這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演講者字里行間處處表達了這種悲痛、哀悼之情。但是,人類不能永遠悲痛、消沉下去,而應該化悲痛為力量,沿著英雄的足跡繼續(xù)前進。應該注意的是,演講者表達的這兩種感情在課文中不是涇渭分明的,而是水乳交融的。更恰當?shù)卣f,全篇演講詞給人的整體情緒是悲痛,但又不是僅停留于悲痛,在總統(tǒng)言辭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轉(zhuǎn)化成了一種無形的力量。這一出航天悲劇的結(jié)果不是讓人們害怕,而是鼓舞,使后繼者更加奮然而前行。
    總-分-總的寫作思路。從寫作思路角度來看,本文又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前四段,表達深深的哀痛和對英雄的贊頌;第二部分,中間九段,分別追憶幾位獻身的英雄,要人民永遠記住這些“真正的美國英雄”;第三部分,最后八段,號召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英雄未竟的事業(yè),繼續(xù)向太空進軍。
    演講者的姿態(tài)和角色定位。這樣的演講,不是公文性的客套話,不是高高在上的領袖,對他統(tǒng)治下的子民的居高臨下的評價和蓋棺定論。演講者在演講中有著雙重身份,一是代表全國人民的總統(tǒng),二是作為人民中的一員。因為是總統(tǒng),所以他要代表人民說話,要賦予演講以普遍的意義;因為是人民中的一員,所以他并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得比別人高,而是與人民一道,共同仰視這些真正的英雄。作者抓住英雄令人感動的生活細節(jié),一一展開深情追憶,使人感到,這些英雄原來也是活生生的平凡人??偨y(tǒng)對每一位宇航員都非常熟悉,正因如此,他的演講才是感人的,平易近人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而非客套的。
    意味深長的語句。演講者能從現(xiàn)實的具體事例中概括出具有真理性的話語,讀來讓人反復回味,獲得思想的啟迪。比如:“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薄霸谕纯嘀形覀冋J識到了一個意義深遠的道理:未來的道路并不平坦,整個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边@些話既是對這些航天英雄說的,又具有普遍的意義,讓人深思,令人感奮。
    4、深入剖析:
    (1)演講者提及女教師麥考利芙的時候,為什么說她“凝聚了整個國家的想像力”?
    麥考利芙是全美選出來的教師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師”。她參加這次太空航行,其意義非同尋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國和加拿大250多萬中小學生講授兩節(jié)太空課,還將在航天飛機上參加幾項科學表演,孩子們沒想到迎來的卻是噩耗。在這里,“整個國家的想像力”可以理解為代表著美國未來和希望的中小學生。
    (2)宇航員們因為航天飛機的失事而犧牲,但為什么演講者還說“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
    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本來就是一部冒險的歷史,一部勇敢者的歷史。宇航員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著危險,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們并不害怕,而是大義凜然,義無反顧,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每一個升空的宇航員都是勝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們學習。
    (3)里根總統(tǒng)所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具體內(nèi)涵是什么?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開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剛毅不屈的品質(zhì)等。
    不要用狹隘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美國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高貴精神的代表。推而廣之,只要是人類的精華,就不必分民族、種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而都應當借鑒、學習、吸收。
    5、小結(jié):
    這篇演講詞哀悼了罹難的航天勇士,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
    【模擬試題】
    一、基礎知識與積累: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陰霾(lǐ) 彈奏(còu) 拓(tà)荒者
    B、家眷(juàn) 哀悼(diào) 挑(tiāo)戰(zhàn)者
    C、轟(hōng)動 凝(líng)聚 鍥(qì)而不舍
    D、籠(lóng)罩 生涯(yá) 夢寐(mèi)以求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余暇 戰(zhàn)粟 徹夜不眠 B、孩提 許諾 孜孜不倦
    C、錘練 疆域 剛毅不屈 D、彌補 歸宿 迫不急待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那些為人類做出貢獻而從不企求些微報答的人。
    企求:希望得到。
    B、陰霾籠罩著整個國家,我們走出家門,手拉著手,互相安慰。
    陰霾:這里指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
    C、在那個不幸的時刻,我們的興奮變成了戰(zhàn)栗。
    戰(zhàn)栗:由于受冷而感到害怕。
    D、有時,我們會感到想到達外星球還力不從心。
    力不從心:心里想做,但能力達不到。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畫橫線部分的詞語,正確的一組是( )
    英雄________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________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________獻出生命。
    A、因此 鍥而不舍 以致 B、因此 依依不舍 以至
    C、之所以 鍥而不舍 以至 D、之所以 依依不舍 以致
    5、對下列句子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類知識沒有達到的疆域。
    A、“荒漠”“疆域”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B、“荒漠”首先指今天人們正在艱難探索的太空。
    C、“荒漠”也指當今人類知識還沒有達到的疆域。
    D、“荒漠”指的是太空中人們沒有達到的那些地方以及人類知識沒有達到的疆域。
    6、下列各項對課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郭超人,曾用名藍汀,是中國著名的新聞工作者。其作品集有《向頂峰沖刺》《西藏十年間》《時代的回聲》等。
    B、聯(lián)系全篇通訊看,三位隊員最后的勝利,是團結(jié)協(xié)作共同奮斗的結(jié)果,是集體主義精神的勝利。
    C、在文章中作者著意描寫了三大困難:寒冷、黑夜和缺氧。
    D、文章用閑筆描寫美麗的珠穆朗瑪峰的景色,沖淡了登山的緊張氣氛。
    7、給句子重新排序:
    1令人信賴的聲譽和剛毅不屈的品質(zhì),
    2我們的國家的確非常幸運,
    3我們?nèi)匀挥邢瘛疤魬?zhàn)者”號上七位宇航員那樣的英雄。
    4因為我們依然保持著巨大的勇氣,
    8、“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边@個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9、你能在下面句后括號內(nèi)用某種動物來比喻此種類型的人嗎?
    如:立場不穩(wěn),見風使舵的人(變色龍)
    1代人受過替人受罪的人( )
    2德才兼?zhèn)浯笥凶鳛榈娜? )
    3沒有依靠無處投奔的人( )
    4一毛不拔吝嗇錢財?shù)娜? )
    10、下面是某學生的作文片斷,按要求修改三處畫線的語句:
    1每當站在祖國的地圖前,使我油然而生無盡的遐想,祖國需要我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2去開創(chuàng)那遼闊的大西北,3讓塔克拉瑪干沙漠改變模樣,需要我們用勤勞的雙手在大西南的橫斷山中,營造出一個高峽出平湖……
    (1)第1處句子成分殘缺,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處“開創(chuàng)”這個詞使用不當,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處“改變模樣”這一表述欠具體生動,宜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
    文段一:
    過戈壁
    茫茫的戈壁望不到邊,黃羊不落腳,馬兒不敢走,遍地鋪著尖利的石頭,步行更是困難。①
    我呆呆地望著前方。
    傍晚時分,戈壁上傳來悠揚的駝鈴。一峰駱駝(身后還有一峰小駱駝),興沖沖地向我走來。
    駝背上沒有騎手,旁邊也不見人影。駱駝主人呢?難道它是野駱駝嗎?②
    它走向前來,拿粉紅色的舌頭舔我手背,用鼻頭拱我口袋。我拿出干糧招待它,它吃完干糧,轉(zhuǎn)身臥到地上,示意請我騎上去。我猶豫了一下,終于騎上去。此時夕陽西去,夜幕緩緩升起。我忐忑不安,不知是悲是喜。
    戈壁之夜,繁星在頭上閃爍,月華如銀,我仿佛走進夢中,在駝背上,我甚至產(chǎn)生懷疑,怕它對我懷著歹意。
    一夜就這么的提心吊膽地過去了。
    第二天,太陽從東方升起,我的神經(jīng)才稍稍松弛了一些。駱駝仍然馱著我緩緩地由東向西行進。過了戈壁,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了,但我仍然揣摩不透它的心意。
    戈壁上突然刮起龍卷風,我們置身風暴中。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駱駝站立著,穩(wěn)如泰山,讓我藏在它身子下面。我才免遭風沙傷害。風沙過去了,它又馱著我繼續(xù)前行。我心便從懷疑而至感激了。
    走了一天一夜,已經(jīng)很疲乏了,駱駝也得休息一下。我找到了一塊洼地住下,讓駱駝到戈壁上去吃草。
    是夜云頭很低,睡夢中覺得誰在拽我褲腿。才翻身,眼前閃動著一雙雙綠幽幽的眼睛。我一骨碌從地上坐起,狼知道我沒有死,一起向我咧開大嘴。這時遠處一聲怒吼,在那邊吃草的駱駝沖過來,和狼廝打到一塊。三頭狼,一頭被咬死,一頭受傷,一頭嚇跑了。駱駝將我攬到身邊,像是怕狼再來吃我。③我撲到它身上,一個勁地親。
    經(jīng)過五天五夜,我們走出了戈壁。和駱駝分別時,我有許多話要說,但它不懂,只好擺擺手走了。我走了很遠。它還站在原地向我凝望。
    到了目的地,友人說,馱我過戈壁的駱駝的主人,是塔吉克的牧駝人。
    “牧駝人呢?我沒有見到他呀!”我很詫異。
    “老牧駝人要是活著,也該有上千歲了。”
    “他有后代嗎?”
    “他有兒子、孫子、重孫、子子孫孫,都在戈壁上牧駝?!?BR>    “老人家怎么把駱駝馴養(yǎng)得這么聽話?”
    “這話奇怪。老人家沒有馴養(yǎng)出來這樣的駱駝,你能走過戈壁嗎?”
    回來的路上,我又騎上那峰駱駝。
    到了戈壁才發(fā)現(xiàn),隨身帶的水壺忘了裝水。沒有飲水,這長長的戈壁怎么過去?這里的太陽像火爐一樣,烤得我渾身冒汗,口干得張不開。頭一天熬過去了,第二天處于昏迷狀態(tài),第三天一頭栽倒在戈壁上。
    昏睡中我感到嘴唇濕潤潤的,有一股泉水往嘴里流。我貪婪地喝著,④體內(nèi)的血液迅速奔涌起來,好容易,我半睜開眼睛,看到跟前坐著一個漢子。從他的噙著的明滅的莫合煙的光圈,看出那是年輕的牧駝人。他身后臥著一片黑壓壓的駱駝。我想站起來,腿不聽使喚,激動之后,我又昏迷了過去。⑤
    第二天,牧駝人和駱駝不見了,惟有馱我的駱駝仍站在身旁守候。由于飲了水,體力恢復了許多,水壺也灌滿了水,我又能騎著駱駝上路了。
    駝鈴聲聲,在廣袤的戈壁上空回蕩。
    那是經(jīng)人飼馴的專門載著旅客走戈壁的“沙漠之舟”呀,可不是野駱駝。
    1、畫線句①運用了_________描寫,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畫線句②使“我”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對駱駝”的感情變化大體經(jīng)過三個階段,一是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
    4、畫線句③中的動詞_________用得貼切,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下文中表現(xiàn)我對駱駝的關心表示回報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畫線句④中“貪婪”原是_________(感情色彩);在文中用來表現(xiàn)______________。
    6、與畫線句⑤中“腿不聽使喚”相呼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中心是贊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
    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里根總統(tǒng)表示哀悼
    本報華盛頓1月28日專電 記者張允文報道:今天上午美國東部標準時間11點38分,“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約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這是美國宇航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國進行56次載人宇宙飛行活動中,發(fā)生在空間的第一次大災難。1967年發(fā)射阿波羅飛船時,曾經(jīng)發(fā)生過發(fā)射臺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員喪生。
    “挑戰(zhàn)者”號在卡納維拉爾角發(fā)射基地起飛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羅里達五萬英尺的藍天時發(fā)生爆炸。爆炸后,航天飛機變成熊熊燃燒的巨大火球,拖著長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黃白色濃煙墜入距發(fā)射地點20英里外的大西洋。燃燒著的飛機碎片,散落在廣闊的海面,持續(xù)了一個小時。
    這架耗資12億美元的航天飛機失事后,美國全國上下極為震動,人們幾乎中斷了一切活動,等待有關這場災難的詳細消息。各大電視網(wǎng)作了整天的特別報道。華盛頓和全國各地下半旗致哀。紐約市通常燈火輝煌的帝國大廈今晚熄了燈火,以示哀悼。
    里根總統(tǒng)在白宮內(nèi)電視機旁觀看到爆炸時,“震驚得一語不發(fā)”,里根夫人失聲喊道:“天哪,不可能!”在同國會領袖們商議后,里根決定把原定于今晚發(fā)表國情咨文講話的時間推遲到下星期二,并派布什副總統(tǒng)前往佛羅里達太空中心慰問死難者家屬。正在開會的眾議院中斷了會議并隨即宣告休會。華盛頓大教堂響起了為死難者哀悼的鐘聲。
    今天在卡納維拉爾角太空中心觀看實況的觀眾目擊這一悲劇時,由震驚而轉(zhuǎn)為悲痛,不少人失聲痛哭。
    今天晚上,里根總統(tǒng)在向全國發(fā)表的電視講話中,對七名宇航員不幸罹難表示哀悼。他把這一事件稱為“全國的損失”。他說:美國將繼續(xù)對宇宙進行探索,將有更多的航天飛機和宇航員進入太空。
    ……
    “挑戰(zhàn)者”號上的七名宇航員中,有一名來自新罕布什爾州中學的女教師麥考利夫。她是第一名來自民間的航天飛機乘員,是從1萬1千名報名應征的教師中選出來的。她為參加這次飛行接受了120個小時的宇航訓練。她準備在軌道上向她的學生講授“太空課”。今天,興高采烈的學生們在教室里觀看載有自己的教師的航天飛機騰空實況時,突然陷入混亂和悲哀。
    美國共有四架航天飛機,迄今共進行了24次飛行,這次失事的“挑戰(zhàn)者”號已進行了十次飛行,是歷來技術(shù)故障最少的一架航天飛機。宇航局已宣布,在查明這次事故原因之前,將中止一切航天飛機的活動。
    今年美國原定將有15次航天飛機的發(fā)射,是“太空時代開始后最重要的一年”。宇航專家和輿論普遍認為,今天發(fā)生的事故不只是一次損失七名宇航員的悲劇,而且是美國整個太空計劃的重大挫折,將大大推遲各項太空活動,其長遠影響尚難估計。
    1、對本文標題特點理解完全正確的是( )
    A、本文標題概括了消息的最主要內(nèi)容。
    B、本文標題指出了爆炸事件的嚴重性。
    C、本文標題和副標題概括了消息的最主要內(nèi)容,副標題前句寫災難慘重,后句寫最高領導人的態(tài)度。
    D、本文標題突出了爆炸事件的嚴重性和在美國產(chǎn)生的巨大反響。
    2、品味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作用。
    這是美國宇航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國進行56次載人宇宙飛行活動中,發(fā)生在空間的第一次大災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詞填空
    A、燃燒著的飛機碎片,( )在廣闊的海面,持續(xù)了一個小時。
    (墜落 飄落 散落 降落)
    B、美國派出飛機和艦只在航天飛機墜毀的長160公里、寬80公里的( )尋找幸存者。
    (區(qū)域 水域 地域 領域 )
    C、今天在卡納維拉爾角太空中心( )發(fā)射實況的觀眾目擊這一悲劇時……
    (觀察 觀摩 觀看 觀賞)
    4、文中說,“興高采烈的學生們在教室里觀看載有自己的教師的航天飛機騰空實況時,突然陷入混亂和悲哀?!闭埬阋缘谝蝗朔Q(我)把這一“混亂和悲哀”的場面簡述一下。
    閱讀選文第二段,回答下列各題
    5、這段文字從幾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航天飛機的爆炸情況?請分條陳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6、準確,是本文的一個特點,請從文段中舉出三個用詞準確的例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這段文字詳細報道了爆炸時的情況,其描述非常細致,這樣有必要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找出文中的一個比喻句,用 標出。
    【試題答案】
    一、
    1、A 2、B 3、C 4、C 5、B 6、D 7、2413
    8、擬人 對偶
    9、替罪羊 千里馬 喪家犬 鐵公雞
    10、刪去“使”;開發(fā) 建設;變?yōu)榫G洲,盛開絢麗的花朵,高樓林立等
    二、
    文段一:
    1、環(huán)境 寫出了戈壁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為下文突出駱駝及其主人的作用作鋪墊。
    2、駝背上雖沒有騎手,但有駝鈴 駱駝很馴良
    3、懷疑擔心 對駱駝的主人不了解,對駱駝也不了解 感激 為我遮擋了風沙 由衷地愛戴 駱駝為“我”驅(qū)趕了狼群,親切地待“我”。
    4、攬 駱駝對“我”的關心是那樣的真誠 撲、親。
    5、貶義詞 “我”干渴的程度和對水的渴求。
    6、第二天處于昏迷狀態(tài),第三天一頭栽倒在戈壁上。
    7、駱駝的無私奉獻,真誠待人和育駝人偉大、寬廣的胸懷
    文段二:
    1、C
    2、表明事故的嚴重程度 準確說明災難發(fā)生處
    3、散落 水域 觀看
    4、略
    5、速度和高度;燃燒狀態(tài);墜毀狀態(tài);散落面;持續(xù)時間。
    6、三倍 五萬英尺 20英里
    7、有必要,因為這是一次“最嚴重”的事故,全球至為關注,詳細報道以助于大家全面了解
    8、航天飛機變成熊熊燃燒的巨大火球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