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能否實現(xiàn)“教授治校,學術至上”?

字號:


    被外界稱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試驗田的南方科技大學,日前獲教育部批準建立。這所一直在嘗試突破體制、尋求創(chuàng)新的高校又一次成為網(wǎng)民關注的焦點。網(wǎng)民在為南科大“去籌轉正”歡欣雀躍的同時,也對南科大今后的改革之路憂慮重重:南科大還能堅持自主招生嗎?南科大被“收編”后還能推行“去行政化”嗎?南科大能否實現(xiàn)一直所主張的“教授治校,學術至上”?帶著網(wǎng)民的一系列疑問,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南科大校長朱清時。
    一問
    自主招生路在何方?
    網(wǎng)民“未冬季”說,如果又是回到計劃招生,回到一張試卷定終身,那么南科大的改革就失去了意義,真正意義的自主招生才是決定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
    朱清時:高考為基礎與復試面試成績打包
    具體來說,就是讓學生先參加高考,我們利用考后一個月的評卷時間到各個省去聯(lián)系,動員學生參加我們的教改試驗田。對于有志于報考南科大的學生,我們會去學校了解他們的平時成績,平時成績主要是高中畢業(yè)會考以及高中三年平時考試的成績,取他們的平均值。
    我們把那些平時成績和高考成績都比較好的學生初步錄取下來,讓他們來參加我們的復試。我們的復試將在全國設幾個考點,主要是測試學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記憶力這三方面能力,因為這三個能力在高考中是不容易表現(xiàn)出來的。我們還需要測試他們的心理素質,對他們進行面試,這樣才把學生全面考查一遍。到高考成績公布后,高考成績、平時成績和學校綜合能力測試成績綜合起來,高考成績占40%,平時成績占30%,綜合能力測試成績占30%,這樣打包成一個綜合成績擇優(yōu)錄取。
    最終我們還是希望做到完全自主招生。但是,自主招生的麻煩和困難也是很大的。我們要有足夠的老師到全國各地去組織考試、面試,成本也很高,所以今后招的學生多了,是否全部都自主招生,這要根據(jù)學校的能力來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