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留學生在中國:“跨國”小吃生意越做越

字號:


    在廣西民族大學,剛剛畢業(yè)的越南籍留學生梁芳沒有選擇回國,而是留在中國自主創(chuàng)業(yè)。今年4月,她的越南特色小吃店開張,“跨國”小吃生意越做越火。
     
    梁芳出生在傳統(tǒng)的越南家庭,從小習得一手好廚藝。20089月,她來到廣西民族大學學習工商管理專業(yè)。她說:“我喜歡中國,夢想著能在中國創(chuàng)業(yè)。我學習漢語就是希望將來能經商,能進行中越邊境貿易。”
     
    梁芳開朗的性格和小吃純正的口味吸引了眾多顧客光臨。“每天能賣400多個春卷和幾十杯水果撈,賺得還挺多。”梁芳笑著說,后來因為學業(yè)忙,她放棄了開店,專心學習。如今畢業(yè)了,梁芳又開了一家種類更加齊全的越南小吃店。
     
    早上六點,天還未亮,梁芳就騎著電動車到近7公里遠的五里亭菜市場“進貨”。在這里,她可以購買到新鮮且價格相對低廉的果蔬等食材。
     
    回到店里,梁芳開始在菜板上制作各種春卷肉餡。梁芳說,為了保證口味,所有小吃都是純手工制作,配料都是叫在越南河內的妹妹發(fā)貨托運過來,“全是原汁原味的‘越南貨’,很好銷”。
     
    “寧可今天不做這份小吃,也不能因為食材差影響口味。”梁芳對食材質量要求很高,買回來的食材要經過兩道工序才能使用。“顧客數(shù)量一直在上升,可前兩個月一直在虧本。”梁芳說,剛開始人手又不夠,工作時間又長又累,生意一度陷入困境。
     
    為了扭轉虧本的局面,梁芳在6月中旬增加了品種,小吃由單一的春卷發(fā)展到如今的蛋卷飯等十余個品種。品種多了,價格也進行了微調。隨著品種的增多,顧客的選擇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火,每天忙都忙不過來”。
     
    “蛋包飯好好吃。”“水果撈很新鮮,很正宗。”“卷筒粉很滑,很嫩,口感很好。”……貼滿便簽的墻上寫滿了顧客的留言。
     
    記者采訪時,正碰上法國留學生馬璐拉。馬璐拉是小吃店的???,幾乎每天都來吃春卷,喝咖啡。她說,這里的小吃味道很好,老板也很熱情,自己還學到了一些越南飲食文化。
     
     
    每當客人吃完小吃后,梁芳都會征求顧客的建議,努力記住每一位顧客的特殊要求,“他們下次來吃,我就可以為他們‘量身定做’啦!”
     
    談起小店的未來,梁芳希望在廣西開自己的越南小吃連鎖店。梁芳說:“除了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外,我更希望通過小店,搭建一個中外學生交流的平臺。”
     
    在小吃店,很多東盟學生和中國學生成了朋友。柬埔寨留學生謝惜梅說:“它不僅是一個小吃店,還是我們東盟學生之間民間的交流平臺。”中國學生王佳說:“來到這里和越南學生交流,我學到了更多越南文化,也提高了越南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