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政治備考:《感受法律的尊嚴》單元檢測(一輪)

字號:


    本課測評
    
 
    
 
    

     
    一、最佳選擇(把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填在括號內(nèi)。)
     
    1.“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揭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這就是(  )
     
    .沒有圓規(guī)也能畫成圓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規(guī)矩、懂規(guī)矩、守規(guī)矩
     
    .人人都要按自己的主意辦事
     
    .在社會生活中有無規(guī)矩一個樣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自己一不違法,二不犯罪,不會與法律打交道
     
    .為了保護自身健康成長,青少年必須依法律己
     
    .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而公民的生活不一定需要法律
     
    .法律只依靠人們自覺遵守即可
     
    3.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規(guī)則,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規(guī)則的是(  )
     
    A.道德B.法律C.中學生守則D.調(diào)查報告
     
    4.下列選項中對法律認識正確的是(  )
     
    A.法律只是約束普通百姓的一種規(guī)則
     
    B.法律是國家領(lǐng)導人制定的一種規(guī)則
     
    C.法律是一種具有強制性的特殊規(guī)則
     
    D.制定法律只是為了懲治違法犯罪的人
     
    5.犯罪指的是(  )
     
    A.民事違法行為B.違反紀律行為C.刑事違法行為D.行政違法行為
     
    6.犯罪最本質(zhì)的特征是(  )
     
    A.嚴重危害性B.刑事違法性C.刑罰當罰性D.作案連續(xù)性
     
    7.依法對犯罪分子進行刑罰判決的機關(guān)是(  )
     
    A.公安機關(guān)B.人民檢察院C.人民法院D.行政管理機關(guān)
     
    8.下列關(guān)于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guān)系表述錯誤的是(  )
     
    A.遵守法律是踐行道德的表現(xiàn)
     
    B.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人們自覺守法
     
    C.道德與法律屬于不同的范疇,二者沒有任何聯(lián)系
     
    D.法律與道德都是約束人們行為的規(guī)則
     
    9.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對行人違法的處罰力度,如果行人闖紅燈最高可處50元罰款。闖紅燈的行為是(  )
     
    A.民事違法行為B.刑事違法行為C.行政違法行為D.較勇敢的行為
     
    10.“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些名言說明(  )
     
    ①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②從小應該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③小錯一定會轉(zhuǎn)變?yōu)榇箦e,小惡一定會轉(zhuǎn)變?yōu)榇髳孩苓`紀、一般違法行為、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11.對于酒后駕車這種行為,僅僅靠社會輿論的譴責是難以有效制止的。20045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止這種行為,并加大了處罰力度。該法實施后,酒后駕車的現(xiàn)象大為減少。這表明(  )
     
    A.社會生活的行為規(guī)則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
     
    B.法律規(guī)范人們行為的力度更大
     
    C.法律可以代替社會輿論,強制人們做一切事情
     
    D.有法可依,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12.法律作為一種特殊的行為規(guī)范,具有顯著的特征。下列不屬于其顯著特征的是(  )
     
    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B.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C.反映全體公民的意志D.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13.下列關(guān)于違法行為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違法行為包括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
     
    B.應被逮捕判刑的行為才是違法行為
     
    C.只有做出法律禁止做的事情才是違法行為
     
    D.只要有了違法的思想就是違法行為
     
    14.在各類違法行為中最嚴重的違法行為是(  )
     
    A.違反勞動法行為B.行政違法行為
     
    C.刑事違法行為D.民事違法行為
     
    15.下列刑罰,只能獨立適用而不能相互附加適用的是(  )
     
    ①拘役②有期徒刑③剝奪政治權(quán)利④死刑⑤罰金⑥沒收財產(chǎn)⑦管制⑧無期徒刑
     
    A ①②④⑦⑧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⑦⑧D ③④⑥⑧
     
    16.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設(shè)專章規(guī)定了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這些“嚴重不良行為”包括(  )
     
    ①學習成績很差②糾集他人尋釁滋事③曠課、夜不歸宿④吸食毒品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
     
    17.“一個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會為貪圖錢財而貪污、盜竊、搶劫等最終走上犯罪道路。”這句話表明(  )
     
    A.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B.提高道德水平,就能杜絕違法犯罪
     
    C.道德調(diào)整的范圍比法律廣D.法律調(diào)整的范圍比道德廣
     
    18.“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遲”的詩句給我們的啟示是(  )
     
    A.犯了錯誤就會有牢獄之災B.有錯不改,就可能跌入犯罪的深淵
     
    C.小錯可不斷,大錯不能犯D.犯罪不一定違法,違法一定是犯罪
     
    二、明辨是非(辨別下列觀點的正誤,正確的在括號內(nèi)填“√”,錯誤的填“×”。)
     
    19.紀律、道德、法律都是調(diào)節(jié)人們行為的規(guī)則。(  )
     
    20.不違法是人們的行為底線。(  )
     
    21.法律只對犯罪人員具有約束力。(  )
     
    22.只要不違法犯罪,公民生活就與法律無關(guān)。(  )
     
    23.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  )
     
    24.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
     
    25.凡是違反法律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  )
     
    26.社會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人們的生活也離不開法律。(  )
     
    27.未成年人要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加強自我防范,防患于未然。(  )
     
    三、簡答
     
    28.作為行為規(guī)則的一種,法律與紀律、道德等規(guī)則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29.青少年學生應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
     
     
     
    30.在古代中國,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說;近代西方,法外無特權(quán)被人們普遍認可;我國憲法明確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句話意味著什么?
     
     
     
     
    四、辨別分析(辨別下列觀點是否正確,簡要說明理由。)
     
    31.“違法行為就是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情。”因此,只要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就一定不會違法。
     
     
     
     
    32.法律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法律。
     
     
     
     
     
    33.違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違法。
     
     
     
     
     
     
    五、分析說明
     
    34.小袁上課經(jīng)常有意違反紀律;小麗特愛追逐時尚、收集明星的生活故事,模仿他們的一舉一動,過分地愛慕虛榮;小王則既不知道何為權(quán)利、何為義務(wù),更不知如何用法、如何維權(quán),還整天樂呵呵的,整個一個法盲。小袁、小麗、小王可能面臨什么樣的后果(說三人后果的共同之處)?如果你是他們的朋友、同學,你該怎樣幫助他們呢?
     
     
     
    35.王某初中畢業(yè)后迷上了打游戲機,后來逐步發(fā)展到利用游戲機賭博,家里的錢都被他喂進了“老虎口”。錢花光了,他又向別人借錢來賭。越賭越輸,越輸越賭,最終欠下一大筆賭債。為了還賭債,他走上了扒竊的道路。有一天,王某正在公共汽車上行竊時被抓,公安機關(guān)依法對王某給予拘留10天的處罰。然而,他惡習不改,竟然發(fā)展到搶劫他人財物,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1)王某的表現(xiàn)說明了什么?
     
     
     
    (2)怎樣才能避免類似王某的悲劇重演?
     
     
     
     
    36.“刑法,對于人民來說是護身符,對于犯罪分子來說,則是懸在他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請你談?wù)剬@句話的理解。
     
     
     
     
    37.據(jù)《中國青年報》報道,杜女士將撿到的若干元人民幣交給報社,委托尋找失主。據(jù)她回憶,當時至少有五六人在撿這些隨風吹來的鈔票。次日《濟南日報》以《大風刮起了誰的錢》為題進行了報道,引起市民的強烈反響。相當一部分讀者認為,拾金不昧是做人最起碼的準則,把錢還給失主是應該的;還有一部分市民認為,現(xiàn)在已過了“撿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的時代了,如果自己撿到錢物,如何處理會視數(shù)額大小而定。
     
    1)面對這份道德考卷,你會怎么做?
     
     
     
    2)請你對此事和讀者的議論談?wù)勛约旱目捶ā?/span>
     
     
     
    38.講究衛(wèi)生、愛護環(huán)境、樂于助人、拾金不昧都是對人們的道德要求,可以說道德的要求無處不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賭博、不吸毒販毒等則是一種法律規(guī)范,而遵守這些法律規(guī)范也是實踐道德的表現(xiàn)。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對此,你打算怎樣做?
     
     
     
     
    六、透視自我
     
    39.緊緊抓住法律之手。
     
    下面的題目可以幫助你判斷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識的程度。請你做做看。
     
    1)最嚴重的違法行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犯罪最本質(zhì)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國,人民參加國家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政治權(quán)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履行義務(wù)的基本要求和集中體現(xiàn)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國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專門法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違法行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為
     
    7)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我國,未成年人是指未滿_______周歲的公民。
     
    9)我國刑罰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古人云:“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你能體會這句話的意思嗎?請留意你身邊的社會規(guī)范:了解人們在超市、學校、影劇院、體育館、公交車等公共場所所應遵守的規(guī)則,然后填寫下列表格。
     
    1)填一填:
     
    

    不同場所
    

    應遵守的規(guī)則
    

    超市
    

     
    

    學校
    

     
    

    影劇院
    

     
    

    體育館
    

     
    

    醫(yī)院
    

     
    

    其他公共場所
    

     
    

    通過調(diào)查,你的體會是:
    

     
    

     
    權(quán)利與義務(wù)
     
    

    發(fā)展階段
    

    享有的權(quán)利
    

    應盡的義務(wù)
    

    出生來到世間
    

     
    

     
    

    兒童少年期
    

     
    

     
    

    18歲以后
    

     
    

     
    

    中年
    

     
    

     
    

    老年(喪失勞動能力)
    

     
    

     
    

    告別人世時
    

     
    

     
    

     
    2)你從上述兩個表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為我加油
     
    41.回憶你所知道的印象最深的一個法律案例,說說你當時的感受。這個案例何以能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42.青年張某曾借朋友李某一萬元錢,并承諾一年后歸還。兩年過去了,在張某仍未歸還債款的情況下,李某將張某告到了人民法院。張某態(tài)度非常強硬,法院兩次傳喚不到,之后法院依法將其部分財產(chǎn)予以查封,張某竟公然與法院對抗,將封條撕掉,把財產(chǎn)轉(zhuǎn)移到其女友家藏匿起來。他本人對執(zhí)法人員則避而不見。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某心中暗暗高興,他對女友說:“看法院能把我怎樣!”有一天,他和朋友正在飯店吃飯……
     
    1)請根據(jù)你所學過的知識,把這個故事續(xù)寫下去,并闡述你的理由。
     
     
     
    2)你從中吸取了什么教訓?
     
     
     
    43.改變不良行為從小事做起。
     
    我目前最突出的不良行為(或傾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種行為給我?guī)淼奈:τ?sp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準備采取具體措施去改變這些不良行為,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改變要達到的目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準備請__________做這項計劃的監(jiān)督人。
     
    一個月后,你是否改變了這一不良行為?你的體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