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人人戰(zhàn)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清末臺灣軍民抗日
臺灣軍民的抗日之戰(zhàn),從1895年4月20日開始,到10月21日日軍占領臺南府,歷時6個月。他們團結一致,協(xié)同抗敵,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為中國人民反帝斗爭史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中國神圣領土臺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來,全國嘩然,立即掀起了反對割地賠款,要求繼續(xù)抗戰(zhàn)的浪潮,尤其是臺灣人民反對割臺的斗爭更為激烈。4月20日,即條約簽訂后第三天,臺北市民鳴鑼罷市,群眾擁到臺灣巡撫衙門,憤怒抗議清政府的賣國行徑,并宣布餉銀不準運出,制造局不準停工,臺灣稅收全部留供抗擊日本侵略者之用。臺灣人民表示,“桑梓之地,義與存亡”,決心與日本侵略者決一死戰(zhàn),“愿人人戰(zhàn)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臺灣軍民為了保衛(wèi)國土和家園,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割臺斗爭。吳湯興、徐驤、姜紹祖以及簡成功、簡精華父子領導的義軍與駐守臺灣的清軍劉永福部,是當時反割臺斗爭的主力。
當臺灣軍民積極準備抗日之際,日本也在做割占臺灣的準備。5月10日,日本政府任命海軍大將樺山資紀為臺灣總督兼軍務司令官,以便使割占臺灣迅速成為既成事實。5月20日,清政府無視臺灣人民的呼聲,仍派出李鴻章的兒子李經(jīng)方為割臺大臣,如期交割臺灣。5月27日,日本派出陸軍中將北白川能久親王率領的近衛(wèi)師團,陸續(xù)向臺灣進犯。
5月29日,日本侵略軍分別由樺山資紀和北白川能久指揮,在三貂角登陸后,向基隆進犯。雙方進行激烈的戰(zhàn)斗,后因清軍兵力薄弱,且戰(zhàn)且退,最后被迫退往獅球嶺拒守。6月3日午后,日軍攻占獅球嶺,基隆失陷。基隆失陷后,臺北危急。在這緊急關頭,臺灣巡撫唐景崧卻逃往淡水,并于6月6日由淡水逃回廈門。6日午夜,日軍進攻臺北。城內(nèi)一些愛國軍民奮勇抵抗,但因無人指揮,無法打退日軍的進攻。7日下午,日軍攻占了臺北。
臺北失陷和唐景崧等官僚士紳的潛避,激起了臺灣廣大愛國軍民的悲痛和憤慨。守衛(wèi)臺南的黑旗軍首領劉永福得知這一消息后,十分氣憤,發(fā)出聯(lián)合抗日的號召,表示為保衛(wèi)國土,“萬死不辭”。堅守臺灣的軍民,共舉劉永福為首領,領導全臺抗日武裝斗爭。
日軍在占領臺北后,便急不可待地要拿下新竹,以便打開南侵的通路。6月12日,日軍近衛(wèi)師團分東西兩路猛撲臺中門戶新竹縣。劉永福派分統(tǒng)楊紫云率領新楚軍,會同義軍吳湯興、徐驤、姜紹祖等駐守。他們分別在東路的大科嵌和西路的大湖口,據(jù)險阻擊日軍。當?shù)厝罕娂び诿褡辶x憤,也主動協(xié)助義軍殲敵。來自山區(qū)的農(nóng)民,射擊準確,使日軍傷亡頗重。但日軍依仗人多勢眾和武器精良,拚死進攻??谷哲婈爠t因糧械不濟,被迫后撤。新竹于22日失陷。
新竹為臺中門戶,戰(zhàn)略地位重要。為了解除敵人對臺中、臺南的威脅,抗日義軍在退出新竹后便積極籌劃反攻,奪回新竹。7月9日夜,抗日義軍開始反攻新竹。當時守新竹的日軍有2000人,義軍集中幾倍于敵的兵力分兩路進行反攻。吳湯興、楊紫云率一部分兵力從正面進攻,徐驤、姜紹祖則率另一部分隊伍從側后夾擊。由于走漏了消息,日軍有了防備。
義軍這次反攻新竹雖未成功,但殺傷了大量日軍。7月18日,姜紹祖率義軍200余人,再次猛攻新竹城東門。徐驤也率民團攻擊日軍背后,以支援姜紹祖的進攻。兩支隊伍相互配合,與日軍進行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終因寡不敵眾,最后撤退。姜紹祖率部在枕頭山阻止敵人,彈盡被俘,同部下70余人殉難。
日軍在新竹休整之后,又得到2萬人的增援部隊,于8月初出新竹,兵分三路向南進逼。8月9日,日軍以3個聯(lián)隊的兵力在3艘軍艦的配合下,向尖筆山和頭份莊發(fā)起進攻。駐守在頭份莊的楊紫云部隊,奮勇抗擊,大挫敵軍。后因漢奸為日軍引路,抄襲楊部后路,使楊部處于孤軍作戰(zhàn)的不利局面。楊紫云身先士卒,冒著槍林彈雨沖殺敵人,但終因寡不敵眾和后援不繼而失敗,楊紫云同大部將士戰(zhàn)死疆場。守尖筆山的徐驤義軍巧妙地利用地形,躲開敵人炮火,抄襲其后路,大量殺傷日軍,并俘敵數(shù)十人。最后終因兵力和武器相差懸殊,被迫轉移。頭份莊和尖筆山落入日軍之手。
8月13日,日軍集中兵力進犯苗栗??谷樟x軍進行了英勇抵抗,兩軍互有傷亡。但義軍損失較重,被迫退出苗栗,退守大甲溪。8月14日,苗栗陷落。日軍占領苗栗后,便企圖南下進攻彰化。徐驤和黑旗軍統(tǒng)領吳彭年決定在大甲溪伏擊,消滅進犯的日軍。8月22日,日軍猛攻大甲溪。當日軍剛渡到南岸,埋伏在岸邊叢林中的吳彭年部突然向敵軍猛烈開火,日軍猝不及防,急忙向北岸回渡,徐驤率領的義軍和黑旗軍營官袁錦清由溪灣左右夾擊,使日軍腹背受敵,前后不能兼顧,紛紛落水,死傷慘重。這次伏擊戰(zhàn),打得敵人喪魂落魄,大大振奮了義軍的士氣。
8月23日,日軍集結主力,再次進犯。黑旗軍湯人貴營由正面迎敵,袁錦清營與徐驤部義軍分左右包抄。袁錦清率精兵50多人插入敵陣沖殺,全部英勇戰(zhàn)死。日軍乘勢渡過大甲溪,全力撲向臺中。義軍與日軍激戰(zhàn)一晝夜,最后力竭而退,臺中遂陷。日軍占領臺中后,便傾全力南犯彰化??谷樟x軍在彰化城東八卦山與日軍展開激戰(zhàn)。這次戰(zhàn)斗是臺灣軍民抗日斗爭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大會戰(zhàn),也是近代中國人民反帝斗爭史上壯麗的一頁。
8月28日,日軍氣勢洶洶地猛撲彰化城東的八卦山,守軍奮勇抵抗。徐驤率部組織反擊,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湯人貴、沈福山等率部同日軍展開肉搏戰(zhàn),壯烈犧牲。守軍將領吳湯興也中炮殉難。在山下追擊敵軍的吳彭年,冒死率黑旗軍300余人來援,不幸中炮陣亡。在這次戰(zhàn)斗中,日軍的近衛(wèi)師團也傷亡1000多人,是它侵臺以來受到最沉重的一次打擊。
日軍占領彰化后,接著占領云林。劉永福部署反攻云林和彰化,采取以攻為守的策略。已退守臺南的徐驤,招募到高山族義軍700多人,也趕來參戰(zhàn)。簡成功、簡精華父子和黃榮邦、林義成等也率數(shù)千人來配合。8月底,楊泗洪和各路義軍夜襲嘉義北面的大莆林,殲滅守敵大部,楊泗洪受傷后仍追殲逃敵,因傷重犧牲。9月初,抗日義軍收復云林后,又揮師北上,進擊侵略者,在當?shù)厝罕姷呐浜舷拢教幗貧⑷哲?,使日軍只得龜縮在彰化城內(nèi)。但由于清政府阻斷大陸人民支援臺灣抗戰(zhàn),財源、槍彈和糧食都極為困難,致使義軍未能攻克彰化。
日軍又調來大批援軍,重新從彰化出擊,復陷云林,繼而進逼臺南的門戶嘉義。黑旗軍蕭三發(fā)、王德標和義軍黃榮邦等合力抗擊日軍。10月8日,日軍兵臨嘉義城下。守軍見敵人來勢兇猛,自己兵力不足,無法與敵拚殺,決計用地雷戰(zhàn)消滅敵人。他們預先在城外義軍營地中埋下許多地雷,用藥線相連,并進行巧妙的偽裝,布置停當后,義軍撤出營地。
王德標率軍入城,徐驤、林義成率義軍埋伏在營地兩側。當晚,林義成率隊出擊敵軍,放了一陣槍后,佯裝敗退入城。日軍以為義軍敗退,便占據(jù)義軍營地。半夜,王德標派一批勇敢、敏捷的戰(zhàn)士,潛至營地附近,迅速將地雷藥線點燃。轟然巨響,地雷連續(xù)爆炸。睡夢中的日軍還未來得及弄清發(fā)生了什么事,便被炸死或炸傷。這一仗,日軍死傷700多人。日軍在潰退中,又遭義軍伏擊,死傷很多。
10月9日,氣急敗壞的日軍集中兵力瘋狂地向嘉義城大舉圍攻。義軍首領徐驤在城樓上持刀督戰(zhàn),奮勇殺敵。柏正才、王德標、簡成功、簡精華等均率部力戰(zhàn)。午后,西門首先被攻破,敵人蜂擁而入。義軍與敵人浴血巷戰(zhàn),最后冒著日軍猛烈的炮火沖出重圍,退到城外。王德標和簡精華率部退守曾文溪,嘉義失陷。
日軍占領嘉義后,集中4萬兵力,從陸、海兩路包圍臺南。這時,臺灣抗日軍民經(jīng)過5個月的浴血奮戰(zhàn),傷亡很重,成千上萬的戰(zhàn)士為保衛(wèi)國土英勇獻身,許多愛國將領也先后壯烈犧牲,元氣大傷。加上兵力不足,餉彈缺乏,形勢十分危急。10月20日,日軍進犯曾文溪,徐驤、簡精華、王德標率隊拒戰(zhàn)。但力量相差過于懸殊,義軍終于戰(zhàn)敗。21日,日軍進占臺南府城。
臺灣淪陷了,但臺灣軍民不屈不撓、浴血奮戰(zhàn)的斗爭精神是可歌可泣的。他們以土槍土炮抗擊了用近代化武器裝備起來的訓練有素的日本侵略者達5個月之久,并使日本侵略軍付出了巨大代價。5萬侵臺日軍在戰(zhàn)場上傷亡和因病中途被遣送回國的就達3萬多人。近衛(wèi)師團長北白川能久中將和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也在這次侵臺戰(zhàn)爭中斃命。臺灣軍民的抗日之戰(zhàn)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不可侮!中華民族不可侮!臺灣軍民用自己的鮮血為中國人民反帝斗爭史譜寫了悲壯而又光輝燦爛的篇章,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兒女的愛國主義精神。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