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
魏太武帝拓跋燾為了防御柔然的侵擾,在開城以北、陰山以南設(shè)置了六座軍鎮(zhèn),由西到東依次為: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設(shè)鎮(zhèn)之初,朝廷選拔親貴為鎮(zhèn)將,用高門貴族子弟作兵員,邊鎮(zhèn)兵將很受尊敬,升遷也很快,是大家趨之若鶩的美差??墒窃谛⑽牡墼赀w都洛陽和漢化改革后,情況立刻改變了。原本的英雄邊將,在日漸變得文雅的鮮卑貴族心目中卻變成了一幫大老粗,地位驟然下降。鎮(zhèn)將的素質(zhì)逐漸下降,而他們搜刮邊鎮(zhèn)軍民的興趣卻逐漸上升了。六鎮(zhèn)軍民不堪壓迫,開始了如火如荼的反抗斗爭。亂世出英雄,本篇的主角侯景就這樣出場了。
侯景(503~552),字萬景,小名狗子(從他這樣的小名看來,他的字明顯是后來發(fā)跡后起的)。北魏懷朔鎮(zhèn)(今內(nèi)蒙古固陽南)鮮卑化羯人。少年時就頑劣不羈,橫行鄉(xiāng)里,是當?shù)刂膼荷?。成年后身高不滿七尺,但深受邊鎮(zhèn)剽悍好武風氣影響,驍勇有膂力,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穩(wěn),但是擅長騎射,因此被選為懷朔鎮(zhèn)兵,后又被提升為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級官職。
北魏末年邊鎮(zhèn)各族人民大起義飚起,響應(yīng)者不計其數(shù)。侯景與懷有天下之志的懷朔鎮(zhèn)隊主高歡奸雄識奸雄,惺惺相惜,同圖建功立業(yè)。528年四月,爾朱榮乘孝明帝元詡被胡太后毒死之機,舉兵入洛,發(fā)動河陰之變,攫取北魏軍政大權(quán)。爾朱榮權(quán)勢熏炙,各地豪強紛紛投奔,侯景亦率私兵歸爾朱榮。為開辟前程,又向爾朱榮麾下名將慕容紹宗學習兵法。由于機警敏捷,侯景迅速提高了作戰(zhàn)指揮能力,沒多久連慕容紹宗倒要反過來求教他,甚得爾朱榮器重。
六鎮(zhèn)起義之火剛被撲滅,河北變民軍之火又燃燒起來。528年八月,變民軍首領(lǐng)葛榮率軍圍鄴,號稱有百萬之眾。爾朱榮受詔討葛榮,任侯景為前鋒,同率精騎七萬,倍道兼行,東出滏口,與葛榮決戰(zhàn)。葛榮自詡久歷戎陣,威行河北,己眾敵寡,勝券在操。他驕傲輕敵,在數(shù)十里平野上箕張平推迎戰(zhàn),分散了兵力。爾朱榮與侯景利用了葛榮的嚴重錯誤,腹背夾攻,突破薄弱處,大敗義軍、生擒葛榮。河北起義軍從極盛而一戰(zhàn)敗亡。侯景戰(zhàn)功卓著,擢為定州刺史、大行臺,封濮陽郡公,嶄露頭角。
530年九月,爾朱榮入洛陽時被朝廷所殺,高歡很快就和曾與他約為兄弟的爾朱兆翻了臉,大打出手。533年,高歡消滅了爾朱氏集團,掌握了北魏的大權(quán)。侯景見高歡勢盛,遂率部依附高歡。534年,因君相矛盾激化,孝武帝元修奔關(guān)中依宇文泰。高歡立元善見為帝(北魏孝靖帝),東西魏分立。宇文泰據(jù)關(guān)中與高氏抗衡,南有蕭梁,天下三分之勢乃成。侯景從此受到高歡重用,成為東魏重要將領(lǐng)。他悍勇能戰(zhàn),馭軍有法,特別注意以厚利撫納籠絡(luò)士卒。每戰(zhàn)勝后都將所掠財寶分與手下將士,故得部眾擁戴。他精于韜略,機詐權(quán)變。由于善挾巧詐,作戰(zhàn)多捷,侯景自視甚高,桀驁不馴,對東魏勇冠一時的猛將高敖曹、彭樂等不屑一顧。
東魏遷都于鄴后,高歡置重兵于河北,自居晉陽,全力對付西魏和北方的柔然,對與梁接境的河南一帶鞭長莫及。河南古稱“四戰(zhàn)之地”,戰(zhàn)略地位重要。高歡選中侯景,經(jīng)略河南。侯景開始苦心經(jīng)營,534年,攻荊州都督賀拔勝,在荊州連敗賀拔勝、獨孤信、史寧等西魏驍將。536年,他率領(lǐng)7萬大軍侵梁楚州,擒獲梁刺史桓和,接著乘勝進擊。結(jié)果從未遇到過敵手的他,這回遭遇了生平少有的奇恥大辱:被南梁傳奇式的名將陳慶之率領(lǐng)的1萬余兵馬打得落花流水,盡棄輜重逃走。他南侵的勢頭也被這當頭一棒壓住了很長時間。
因為久居河南,侯景對南朝梁廷腐敗狀況了解得非常深切。他藐視梁武帝蕭衍妄敦戒素、佞佛昏謬,曾夸口說:“我愿請兵橫行天下,過江生擒蕭衍老頭子,讓他去當太平寺主?!?BR> 537年,高歡大舉伐西魏,任侯景為西道大行臺,經(jīng)略關(guān)西地區(qū)。侯景建議兵多力有余,宜分前后二軍相繼而進。前軍若勝,后軍全力,前軍若敗,后軍承之。高歡不納此萬全之計,結(jié)果于十月在沙苑戰(zhàn)敗。其后,侯景馬上向高歡請勁兵數(shù)萬,言稱追擊宇文泰驕勝之兵可獲必勝。高歡妃婁氏對丈夫說:“侯景此去即使能擊敗宇文泰,也肯定不會回來了(指他企圖乘機割據(jù)關(guān)中)?!庇谑歉邭g沒有采納侯景的建議。
沙苑戰(zhàn)敗后,西魏軍東進洛陽,河南諸郡多降。為爭回此戰(zhàn)略要地,538年二月,侯景率盧勇等將西進,攻下南汾州、潁州、豫州。秋七月,侯景與高敖曹圍西魏將獨孤信于金墉城,宇文泰親提大軍急趨救援。侯景布陣堅固,北據(jù)河橋,南依邙山,一戰(zhàn)幾乎生擒宇文泰。只因西魏援軍繼至,兵勢復振,宇文泰才反敗為勝,擊斬高敖曹。此次河橋之戰(zhàn)中,侯景善于因機制變、因形用權(quán)的特長引人注目。戰(zhàn)后,高歡對侯景信賴有加,依仗他有如自己的半個身子。
541年秋八月,東魏任侯景為尚書仆射、河南道大行臺,使領(lǐng)軍十萬,專制河南。既以備梁、西魏,又使討叛逆。從此侯景成為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河南殷實富裕,人口百萬,侯景在此經(jīng)營多年,早與當?shù)睾雷褰⒘司o密的聯(lián)系,發(fā)展成強大的地方勢力,初步具備了割據(jù)的經(jīng)濟、政治諸條件。如今又獲得在朝中僅次于高歡的顯赫地位和權(quán)力,更是如虎添翼。543年,東西魏在邙山大戰(zhàn),東魏獲得大勝。侯景也因用計賺取虎牢城,連收北豫州和洛州,被封為司空;545年改授司徒。侯景官高權(quán)重、實力雄厚,因此飛揚跋扈。他輕視高歡之子高澄,說:“高歡在,我不敢怎么樣。高歡要是死了,我絕不能與鮮卑小兒(高澄)共事?!币虮桓叱我暈橹庖钢?,也引起了高歡的疑忌和防范。
547年正月,高歡病危。他對高澄說:“侯景狡猾多計,而且野心勃勃,我死后肯定不能為你所用。在朝中的大臣中,只有慕容紹宗可以和侯景匹敵,我一直不重用他,就是為了留給你去遷升他,讓他去對付侯景?!?高歡一死,高澄立刻先發(fā)制人,以其父的名義給侯景寫了封信,要求他到晉陽來。據(jù)說,侯景當初曾與高歡有過約定說:“我領(lǐng)兵在外,須防詐謀,以后您給我寫的書信,請加上一個暗號?!钡牵邭g在臨終時忘記了告訴兒子這件事,以至于侯景接到信后知道有詐,馬上反叛。其實當時侯景尾大不掉,一直都受到高歡猜忌,一旦入朝,脫離根本,就威權(quán)盡失,性命也難保,即使沒有密約暗號這回事,他也不可能入京自投羅網(wǎng)。于是侯景開始據(jù)兵反叛。河南諸州也多響應(yīng)侯景。東魏在上年進攻韋孝寬鎮(zhèn)守的玉壁,不但不勝,反而損失了7萬多人馬,元氣大傷,高歡新死也使得朝野振動,侯景反叛又使東魏西、南兩面受敵,形勢極為嚴峻。
高澄畢竟是老狐貍高歡的兒子。為盡快平叛,他對侯景許以種種優(yōu)厚條件誘降,同時遣重兵晝夜兼行,企圖包圍侯景,一舉殲滅之。侯景倉促難敵,急舉河南六州降西魏請援。二月,又遣行臺郎中丁和上表蕭衍,傾河南全境豫、廣、潁、洛、陽、西揚、東荊、北荊、襄、東豫、南兗、西兗和齊十三州降梁求援。謀援舉地數(shù)量的不同,透露出侯景對西魏心存疑慮,投降乃是解急權(quán)宜之計;而對南梁則無所顧忌,暗藏險惡用心。梁朝臣們都不同意接受侯景。可是當時已經(jīng)83歲的梁武帝蕭衍卻說自己不久前做了個異夢,夢見中原牧守以地降梁。權(quán)臣朱異為邀寵,硬把此夢解釋為天下統(tǒng)一的征兆。于是老糊涂蕭衍以為自己異夢通神,竟然利令智昏,引狼入室,欲藉侯景擴土北進。他納降,并封侯景為河南王、大將軍、大行臺,承制如鄧禹故事。五月,東魏韓軌領(lǐng)重兵圍侯景于潁川,窘困中侯景再割東荊、魯陽、長社、北兗四城向西魏請救。宇文泰深謀遠慮,既不愿放過此稍縱即逝的東進良機,又審慎冷靜地注意防范詭詐的侯景在危機解除后反悔。他決意相機行事,納降后乘勢進取河南。遣兵前往潁川解圍,又派荊州刺史王思政抓緊接收七州十二鎮(zhèn)。東魏兵退,侯景出屯懸瓠。喘息未定,宇文泰召其入朝,企圖虛委重任,實去其權(quán)。侯景自然不中圈套,公然宣稱:“我以和高澄雁行為恥,又怎么能和大弟(宇文泰)并肩而行?”決計南下,圖謀南梁。
蕭衍納降后即派兵運糧應(yīng)接侯景。547年八月,貞陽侯、大草包蕭淵明受命率十萬大軍屯寒山,與侯景犄角,大舉北伐。十一月,東魏慕容紹宗大敗梁軍,俘淵明,再回師進攻侯景。兩軍于渦陽對壘。侯景命戰(zhàn)士皆被短甲、執(zhí)短刃、入陣砍人脛馬足,大敗慕容紹宗。紹宗部下、后來的一代名將斛律光狼狽逃走,張恃顯落馬被擒。紹宗慨嘆說:“從未見過像侯景這么難對付的家伙。”于是定計深溝固壘。兩軍相持數(shù)月后,侯軍糧盡。548年春正月,侯景部將暴顯等降紹宗,侯景4萬多人的大軍潰散,只能收散卒步騎800逃走。正不知道往哪里去好的時候,突然機會從天而降:南梁的馬頭(地名,在壽陽西北)戍主(官名)劉神茂一直對南豫州(州治在壽陽)監(jiān)州事、名將韋睿之子韋黯不滿,見侯景到來非常高興,前去參見并獻上了取壽陽的計謀。侯景依計行事,來到壽陽城下,派人去見韋黯,說自己是朝廷的客人,如果不接他入城,魏兵追到,自己有失的話,朝廷必然會怪罪。韋黯信以為真,開門迎接,侯景一進城就奪了韋黯的權(quán),占領(lǐng)了壽陽。韋黯逃走,后來在臺城保衛(wèi)戰(zhàn)中病死。正常人聽到這種消息,應(yīng)該是勃然大怒,下令征討,誰知蕭衍卻順勢任命侯景為南豫州牧,侯景心中對蕭衍的蔑視也就可想而知了。
東魏乘勝收復失地,即利用蕭淵明作為籌碼,遣使述高澄愿與南梁和好之意,企圖離間梁、侯,坐收漁利。此時侯景要兵沒兵,要地沒地,身價大減。548年二月,梁與東魏間開始協(xié)商議和事宜。侯景害怕南北和好后,自己會變成籌碼,就上書對蕭衍說:“陛下和高氏聯(lián)合,我將如何自處?”蕭衍信誓旦旦,保證不會出賣他。侯景不太放心,又向蕭衍求與南朝高門王、謝結(jié)婚,蕭衍說:“王、謝門第太高,不如退而求其次,向朱、張以下門第試試?!焙罹昂藓薜卣f:“什么門第,總有一天,要把吳中兒女配給奴隸!”
為摸清蕭衍真實態(tài)度,侯景詐作東魏書信,說愿意以蕭淵明交換侯景。蕭衍中計,回信說:“你早上送還蕭淵明,我晚上送還侯景。”侯景勃然大怒,說:“早就知道這老頭心腸薄得很!”心腹謀士王偉勸他:“是坐以待斃還是起大事,該決斷了!” 于是侯景決心反梁,把所屬各城的居民都招來當兵,并把百姓的女子都配給將士,大肆進行戰(zhàn)備工作。在建康的梁朝廷對僅500里以外發(fā)生的事情竟然渾然不知,侯景在壽陽有什么需求,梁朝廷都盡力滿足。他要一萬匹錦為軍人作袍,朱異照發(fā),只是用青布代替錦。他嫌朝廷發(fā)的武器不好,請求派京城的工匠到壽陽為他造武器,梁朝廷也照辦。養(yǎng)虎已經(jīng)是一件蠢事,還要不停的激怒它,再給他裝上鋒利的爪牙,豈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其間合州刺史蕭范多次報告侯景企圖謀反,蕭衍不聽。侯景聯(lián)結(jié)羊鴉仁造反,羊鴉仁不從,還綁了侯的使者去建康報告。朱異仍不以為意,說:“侯景只有幾百殘兵敗將,搞不出什么名堂!(數(shù)字是對的,不過是過去時而已)”梁朝廷甚至還把自以為腦袋一定不保的使者送回壽陽。侯景見狀更是肆無忌彈,反而告羊鴉仁誹謗,還威脅說要率兵渡江,給朝廷一個好看。蕭衍居然讓朱異對侯景的使者說:“尋常窮人家有三五個客人,還招待得很好。朕有一個客人卻惹得他生氣,這是朕的過錯?!边€厚加賞賜。
侯景在努力備戰(zhàn)的同時,還暗結(jié)早就覬覦皇位的梁前太子、臨賀王蕭正德,密約事成后擁蕭正德為帝。蕭正德天真地應(yīng)允了。準備就緒后,八月,侯景以誅奸佞驕貪、蔽主弄權(quán)而為時人憎恨的中領(lǐng)軍朱異、少府卿徐驎、太子右衛(wèi)率陸驗這三個奸臣為名,在壽陽起兵反梁。蕭衍聽到侯景造反的消息,拈著胡須,豪邁地笑道:“不妨不妨。待我折根竹鞭,抽他一頓就行了!”派出兒子邵陵王蕭綸統(tǒng)大軍討伐。
南梁后期,早已危機四伏。因北魏分裂,無暇顧及江淮,蕭衍見邊境安寧,經(jīng)濟發(fā)展得也不錯,竟沉迷佛教,廢弛朝綱,多次演出舍身出家的丑劇。士大夫上行下效,爭尚空談,不習武事。蕭衍長齋事佛,自奉仁慈,但他的仁慈只對貴族和官吏有效。這些人在他的多方寬縱下,作惡有恃無恐,乃至白天殺人越貨,劫道行兇。地方官殘害百姓,直至搜刮凈盡方肯罷休。545年,梁散騎常侍賀琛痛陳時弊,言戶口減落,風俗侈靡,官場腐敗,經(jīng)濟凋敝,一刀刺中要害。蕭衍惱羞成怒,大喊要他拿出證據(jù)來(好像現(xiàn)代的某些國家干部也經(jīng)常對新聞媒體說這句話,呵呵),最后不了了之。梁朝階級矛盾日益激化,自527年至侯景叛亂的548年中,梁朝農(nóng)民多次揭竿而起,參加者萬人以上的較大規(guī)模起義就高達八次。南梁已經(jīng)危如累卵。侯景起兵,及時準確地利用了南梁社會的尖銳矛盾。他傳布檄文,直斥梁朝貴族和官吏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陳詞慷慨激昂,頗具煽動性(應(yīng)該也是他的智囊王偉琢磨出來的)。且起兵之初約束軍紀,不使擾民,故而頗受北兗州等地人民的響應(yīng)。梁宗室諸王見蕭衍年老昏庸,又舍嫡立庶,也不免隱生雄心。侯景南下正好提供了他們借勤王之機,勒兵觀變的機會。
侯景聽說大批梁軍前來征討,與王偉商量,王偉建議放棄壽陽,采取掏心戰(zhàn)術(shù),直取建康,獲得采納。九月二十五日,侯景以打獵為名,出壽陽城,十月初三,奇襲攻下譙州,二十日進兵歷陽,擊斬了名將蘭欽之子蘭夏禮,迫降太守莊鐵。而這一個月間,梁朝大軍居然毫無任何行動。十月十三日,梁朝廷才派出王質(zhì)率3000兵巡江。歷陽失守后,蕭衍召見都官尚書、名將羊侃,詢問方略。羊侃建議派兵扼守采石,阻止侯景渡江,再派蕭綸襲擊壽陽,使侯景進退失據(jù),部下的烏合之眾自然瓦解。朱異卻不知憑什么一口咬定侯景不會渡江,蕭衍也迷信天險長江;麻痹輕敵,拒絕這一正確建議,放棄了主動攻擊、消滅侯景的最佳戰(zhàn)機。
蕭衍也沒有完全坐以待斃,他做出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效果卻比坐以待斃還壞:他派已經(jīng)和侯景勾結(jié)在一起的蕭正德為平北將軍、都督京師諸軍事,防守長江。蕭正德則征集了幾十艘大船,供侯景軍渡江。名將陳慶之之子陳昕剛從外地回京師,他擔心王質(zhì)守不住采石,提議自己帶兵去換防,蕭衍采納。誰知王質(zhì)不等陳昕抵達就撤走,侯景得知后馬上于十月二十二日率8000余人渡江,陳昕倉促迎戰(zhàn),戰(zhàn)敗被俘。他誓死不屈,又意圖起事,侯景將他殺害,小報了自己當年輸給他老子的一箭之仇。陳昕是陳慶之第五個兒子,十二歲就隨其父入洛陽作戰(zhàn),其間曾親自斬殺魏國大將,是當時梁朝的勇將。
侯景輕松越過天險,直撲建康。自從梁建國以來,四十七年中江南承平,罕見兵甲,叛軍猝然出現(xiàn),引起一片慌亂。蕭衍不知所措,把軍權(quán)交給太子蕭綱,命羊侃輔佐蕭綱。此時整個建康的唯一依靠就是羊侃。羊侃祖父在劉宋時曾隨薛安都投北魏,父親也是北魏官員,但一直教育兒子要回歸祖國。羊侃在北魏官至泰山太守,于528年投梁。他文武雙全,愛讀《左氏春秋》和孫吳兵法,又善使一條兩丈四尺長的兩刃矛。問題是,此時沒人知道蕭正德已經(jīng)和侯景勾結(jié)起來,他仍然擔負著防守建康正門宣陽門的任務(wù)。兩天后,侯軍抵建康朱雀桁南,蕭正德大開宣陽門,迎接侯景軍入城,建康守將庾信、王質(zhì)、蕭大春、謝禧等均不戰(zhàn)而逃。侯景未遇激戰(zhàn)就連下東府城、石頭城,于十月二十四日進圍臺城,開始大舉攻城。
臺城軍民在羊侃和蕭綱的指揮下奮力抵抗。侯景大造飛樓、撞車、階道車等攻城器具,羊侃見招拆招,一一破解。二十六日,侯景用幾百只木驢攻城。木驢是一丈多長的六腿木架,上蒙濕牛皮,下藏六名士兵。士兵可以靠驢身掩護城墻,進行破壞城墻的工作。羊侃命令士兵投擲石塊,木驢被砸得粉碎,叛軍多被打死。侯景改用尖頂木驢,石塊打不壞。羊侃就命士兵扎火把,插上箭鏃,涂上油和蠟,點火扔下去。這種武器叫“雉尾炬”,箭插到木驢上,一會就把木驢燒成焦炭。侯景造起十多丈高的登城樓,推到城邊,命軍士從樓上向城中射箭。守軍見狀都很害怕,羊侃卻毫不擔心,說:“車子高大沉重,城邊的壕溝卻填得不牢,到了城邊一定翻車?!惫徊怀鏊稀:罹熬霉ゲ幌?,又損失了很多士兵,于是筑長圍以斷臺城內(nèi)外聯(lián)絡(luò),采取長期圍困戰(zhàn)術(shù)。侯景捉住羊侃的兒子,押到城下逼羊侃投降。羊侃不為所動,說:“盡管殺了他!”過幾天侯景又把他押來,羊侃說:“我以為你早死了,怎么還在!”取弓箭要射。侯景知道這樣沒用,反而沒有殺他。
十一月,侯景立蕭正德為帝,自為丞相,再攻臺城。他利用家奴對主人的怨恨心理,宣稱凡是家奴來投,一律解放為自由人。又找來一個朱異的家奴,封為儀同三司的高官,讓他穿錦袍騎駿馬,在城下對朱異大罵:“你做了三十多年官,才混到個中領(lǐng)軍;我剛跟隨侯王,就當上儀同了!”城中的家奴很快就有千余人逃了出去。
十一月二十三日,蕭綸率領(lǐng)的回援兵馬在兜了幾個大圈子,渡江時又碰上風浪損失了一兩成兵馬后,才姍姍來遲。兩軍交鋒,蕭綸先小勝后大敗,數(shù)萬人馬只剩下一千多人,倉皇東撤。此時羊侃又突然病死,終年五十四歲,臺城中棟梁傾折。侯景乘機猛攻臺城,幸虧城中有一個叫吳景的下級軍官,精通對付攻城器具的方法,才頂住了攻勢,殺傷了大量叛軍。十二月二十三日,侯景停止攻城,引玄武湖水灌城,城中積水極深,形勢更加危急。這時各路勤王的軍馬仍在采取觀望態(tài)度,蕭衍的第七子、荊州刺史湘東王蕭繹兵多將廣,卻在十二月十四日才派出兒子蕭方率兵數(shù)萬出發(fā)。
勤王軍中還是有忠義之士的。韋睿之子、衡州刺史韋粲知道侯景反叛的消息后,立刻率本部5000人急行軍東進。司州刺史、當時著名的勇將柳仲禮是韋粲的表弟,也率萬余人馬來到建康。年三十夜,韋粲、柳仲禮、羊鴉仁、裴之高等諸軍先后趕到,共十余萬人,在秦淮河駐扎,推柳仲禮為大都督。549年正月初一,兩軍在建康郊區(qū)的青塘激戰(zhàn)。突然天降大霧,韋粲軍迷路。侯景見狀立刻揮軍突擊,韋粲力戰(zhàn)不退,和兒子韋尼及三個弟弟韋助、韋警、韋構(gòu)、從弟韋昂一起犧牲(韋睿、陳慶之、蘭欽這些南梁名將的兒子都死在侯景之手,侯景堪稱名將兒子的克星)。柳仲禮正在吃飯,聞訊馬上扔下碗筷,前來救援,與叛軍大戰(zhàn),斬首數(shù)百級,叛軍在秦淮河中淹死千余人。柳仲禮幾乎刺中侯景,但是遭敵將偷襲,在肩上被重重砍了一刀,幾乎喪命。柳仲禮似乎被這次戰(zhàn)斗嚇傻了,從此拒不出戰(zhàn)。隨后蕭綸收拾殘兵,和蕭方、王僧辨等人也來到建康城下,勤王軍雖然人數(shù)眾多,可是沒有統(tǒng)一指揮,軍心渙散,不敢與侯景對抗,而且軍紀極差,使得百姓大失所望。
叛軍圍城日久,臺城內(nèi)糧食耗盡,軍士煮弩弦、皮革制的盔甲、熏鼠捕雀而食。城中饑餓和疫病流行,死者橫尸滿路,后來僅剩二三千羸弱死守。侯景也漸糧餉不支,又聞梁荊州精銳援軍將到,非常恐慌。這時王偉獻計:假稱求和,以卻援足糧,休整兵馬,待對方懈怠,再一舉擊破,獲侯景采納。549年二月,侯景與蕭衍歃血為盟停戰(zhàn)。蕭衍不聽傅岐的勸告,接受侯景的戢兵條件,割江右四州之地(南豫、西豫、合州、光州)予侯景,遣諸路援軍返師,臺城守衛(wèi)也盡收兵甲。侯景及時補充軍糧,繕修器械,休整軍隊。十余日后,毀盟重新開戰(zhàn),猛攻臺城。三月十二夜,叛軍攻上臺城西北角,永安侯蕭確抵擋不住,退回宮中,對蕭衍報告:“臺城失守?!笔捬芴稍诖采蠁枺骸斑€能不能打?”蕭確說:“沒法再打了?!笔捬車@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有什么遺憾的?”臺城陷落,蕭衍和太子蕭綱都被侯景所獲。侯景和蕭衍有一段對話。蕭衍問侯景:“渡江時有多少人?”侯景答道:“千余人。”又問:“圍臺城時有多少人?”答道:“十萬人?!痹賳枺骸艾F(xiàn)在呢?”侯景驕傲地答道:“四海之內(nèi),全都是我所有!”侯景在城中大肆搶掠,江南的士族,尤其是王、謝兩家一概受到大規(guī)模的屠殺和凌辱。三月十四日,他又用蕭衍的名義發(fā)詔書命令援軍解散,柳仲禮居然奉命率軍撤走。侯景懶得對蕭衍動刀,只是不給他供應(yīng)飲食。五月初二,這位篤信佛教的老頭餓死,終年86歲,遺言是誰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荷荷”兩聲。他為自己的昏庸付出了代價,本來死不足惜,只可憐江南的千萬百姓也同時為他的昏庸付出了更大的代價。五月二十六日,侯景立蕭綱為帝(梁簡文帝)。
侯景自壽陽起兵,奇襲建康至攻陷臺城,歷時僅七個月。他率不善水戰(zhàn)的少量北軍,越過長江,長驅(qū)直入,短期內(nèi)一舉摧毀梁朝,實屬驚人。他的成功與蕭衍昏庸愚蠢密不可分,但也反映出侯景戰(zhàn)術(shù)靈活,判斷準確、工于心計的指揮才能。侯景所以敢以處于劣勢的少量軍隊,大膽攻敵,關(guān)鍵在于善于用奇。他料敵正確,充分利用敵人的弱點,抓住宗室偽飾勤王、頓兵不戰(zhàn)和援軍將帥懼戰(zhàn)自保、互相猜忌,梁軍士氣泄沓、沒有正面打硬仗的戰(zhàn)斗力等有利條件,集精兵銳卒,攻敵要害,速戰(zhàn)速決,化弱為強,未戰(zhàn)已先勝敵一籌。建康之戰(zhàn)充分體現(xiàn)了侯景戰(zhàn)術(shù)靈活、用兵詭譎的特點。
侯景自為大都督、錄尚書事、使持節(jié)、大丞相、王如故。掌握梁朝廷大權(quán)。他廢蕭正德為侍中、大司馬。六月,干脆殺了已經(jīng)沒有利用價值的蕭正德。他準備除梁諸藩后篡位,派叛軍東進浙東州郡。549年十二月,侯軍攻陷會稽,盡有三吳。550年,侯景自為相國、漢王;十月,別出心裁地自封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簡文帝蕭綱已經(jīng)成了他砧板上的一塊肉。
侯景出身行伍,在長期的軍旅生涯中,養(yǎng)成了反覆猜忍、殘酷兇狡的性格。他有野心而無政治才能,生性暴戾嗜殺,不能真正收取民心,難于在南方站穩(wěn)腳跟。故軍雖銳勇,不能持久。他初至建康,軍令尚嚴,后來久攻不下,人心漸散,糧草將盡,開始縱兵掠民。城破后,將病人與死尸堆在一起焚燒,慘不忍睹。還在石頭城立大舂碓,有人犯了他的法,就投進里面舂死。又禁止低聲說話,犯者株連妻族和母族。侯景遣軍攻浙東時,公開提倡鼓勵諸將燒殺搶掠和屠城,以揚威名,故其將領(lǐng)專務(wù)焚掠,殺人如草。沒東西可搶時,叛軍就擄掠人口,販賣到北方。南方人民仇恨叛軍暴虐,都奮起反抗。
叛軍在建康和浙東肆虐,長江中上游蕭梁荊、郢、雍、湘、益諸方鎮(zhèn)卻火并正盛。尤以湘東王蕭繹為甚,他聯(lián)結(jié)西魏翦除兄弟子侄,為自立清道。551年閏三月,侯景留王偉守建康,自己率軍西向進攻蕭繹等梁的親王軍隊。從此時起,侯景在戰(zhàn)術(shù)上犯了以己之短擊敵之長的嚴重錯誤。荊、郢多為水路,叛軍以北方人為主,不善水戰(zhàn);侯景早已盡失民心,脫離建康根本,驟然難于駐足。侯景又輕視梁的荊州精銳,他兵分五千守夏首,再分一萬趨巴陵,另有一路指叩江陵。兵分勢散,各路又未能有效協(xié)同。叛軍前鋒任約軍被蕭繹擊敗,侯景率兵救援,四月,在西陽被長于水戰(zhàn)的徐文盛打敗。梁軍的頹勢開始扭轉(zhuǎn)。侯景急遣輕騎三百襲陷郢州,擒刺史蕭方諸。徐文盛等軍心大亂,奔歸江陵。王僧辯受命拒侯景,在巴陵沉船靡旗,偽裝將遁。侯景中計,晝夜猛攻巴陵,數(shù)旬不克。叛軍損失慘重,糧草缺乏,疾疫蔓延,戰(zhàn)斗力大損。六月,赤亭大戰(zhàn)中,梁將胡僧祐和陸法和擊敗并生擒任約,斷侯景一臂。侯景只得放棄經(jīng)略江漢,退歸建康。梁豫州刺史荀朗在途中邀擊,擊破侯景后軍。梁軍士氣大振,轉(zhuǎn)入戰(zhàn)略反攻。
侯景率領(lǐng)幾千殘兵回到建康后,和王偉商量要稱帝,王偉認為這樣可以顯示權(quán)威,表示贊同。九月,侯景廢簡文帝蕭綱,殺太子蕭大器等宗室二十余人,立豫章王蕭棟為帝,改元天正。十月,命王偉以祝壽為名,將蕭綱灌醉,然后用土囊壓死。十一月,通過傳統(tǒng)的加九錫和禪讓的方式,廢蕭棟自立為帝,改元太始,國號漢(一個羯人卻以漢為國號,可以和當年劉淵一個匈奴人卻以漢為國號交相輝映)。王偉提出要立七廟,侯景不懂,王偉告訴他:“皇帝必須祭祀七代祖宗。”侯景想了半天才說:“我就知道我父親叫侯標,而且他埋在朔州,靈魂怎么會跑來這里受用?”最后就由王偉幫他的祖宗七代起名了事。
蕭繹知道蕭綱的死訊后,于552年三月,派梁江州刺史王僧辯、東揚州刺史陳霸先(后來的陳武帝)征討侯景。梁軍一直沒遇到什么抵抗,直到三月上旬,抵達姑孰時,才遇到叛軍將領(lǐng)侯子鑒,梁軍戰(zhàn)勝,三月十二日抵達建康城郊外,侯景率軍堵塞秦淮河口迎戰(zhàn),陳霸先奮勇當先,渡過北岸,筑起營寨,梁軍其他各部也陸續(xù)過河。十九日,兩軍交戰(zhàn),侯景率萬余步兵,八百鐵騎先后八次猛攻,都不能得逞。此時石頭城中的守將開城投降。侯景又親自率百余騎兵,棄長矛持短刀突擊陳霸先軍,仍然不能取勝,叛軍士氣盡失,大批潰散。侯景率部下數(shù)十人逃往吳郡。王偉逃往京口,被擒殺。侯景收拾殘兵,有船兩百艘,兵數(shù)千人。四月,他又在松江被擊敗,只剩一條船,幾十個人。他在滬瀆下海,準備逃往北方。
當初侯景在建康時,強娶蕭衍之女溧陽公主為妻,又霸占羊侃之女為妾,卻用羊侃之子羊鹍為官。羊鹍把仇恨埋在心底,表面上裝得忠心耿耿,經(jīng)常跟隨在左右。他乘侯景睡著的時候,命令水手改變航向,轉(zhuǎn)往京口。侯景睡醒后見狀,大驚,這時羊鹍帶著幾個人沖了進來,指著侯景說:“今天要借你的腦袋取富貴!”侯景本想跳水逃走,可是去路被封,只好跑到船艙里,想用刀砍開船底逃走,被羊鹍趕上,一矛刺了個對穿。身殘志堅、一直致力于背叛事業(yè)的侯景結(jié)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羊鹍割開侯景的肚子,塞入大把的鹽,以防腐爛,然后將他的尸體送到建康。王僧辯將侯景的首級送給江陵的蕭繹,其余部分在建康示眾,片刻就被百姓撕得粉碎。侯景之亂至此結(jié)束。十一月,蕭繹在江陵稱帝(梁元帝)。梁朝親王們的奪位斗爭仍在進行,而西魏、北齊也在乘機不斷蠶食梁的領(lǐng)土,江南人民的苦難遠未結(jié)束,不過這些就不是本篇范圍以內(nèi)了。
侯景之亂使得江南經(jīng)濟文化遭到巨大損失。梁都建康所在地揚州和鄰近的東揚州向來富庶繁榮,為南朝財政所本,在這次災(zāi)難中被摧殘殆盡。城市被焚掠后都滿目瘡痍,殘如荒郊。550年江南又旱蝗相繼,發(fā)生特大饑荒。百姓流入山谷,以草根木實果腹,餓殍遍野。富豪人家有錢沒處買食物,只能坐懷金玉餓死。江南千里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堆,一二十年后都沒能恢復元氣。蕭梁文人學士喪命者甚多,大量藏書亦于戰(zhàn)火中毀佚。南朝文化受到空前浩劫。江南士族大多聚居于建康和揚州,因此在侯景暴風驟雨般的掃蕩中被屠戮略盡?;适沂捠细请y逃滅頂之災(zāi)。僥幸身免的士族逃往江陵投靠荊州刺史蕭繹,喘息未定,又逢蕭繹被宇文泰的西魏軍擊敗,大批被擄入關(guān),淪為仆隸。南朝士族自此一蹶不振。南方土豪將帥也趁機起兵。他們憑借私人武裝,參與爭奪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的斗爭,成了后來平定侯景的主力,登上了南朝政治舞臺。在侯景作亂的時候,東西魏也沒有坐失良機。東魏及取代東魏的北齊乘機不費一矢,坐得全淮。西魏也不甘示弱,先取襄樊,再占益梁,長江上游盡入掌握,在軍事、經(jīng)濟力量上優(yōu)勢陡增,為以后北周滅北齊和隋統(tǒng)一南北打下了基礎(chǔ)。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