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帝,名石重貴(公元914~964年),石敬瑭養(yǎng)子。石敬瑭病死后繼位。在位4年,國玻被俘后病死,終年51歲,葬于今遼寧省開原縣。
后晉出帝石重貴,原為石敬瑭侄,后由石敬瑭收為養(yǎng)子。石敬瑭稱帝后,他先后任北京(今山西省太原市南)留守,金紫光祿大夫、行太原尹、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為齊王。石敬瑭于公元942年6月病死,他于同月繼位。公元944年改年號為“開運(yùn)”。
石重貴即位后,向遼帝自稱孫兒,卻不稱臣而主張抗遼。在軍民支持下,他幾次擊退了來犯的遼軍。公元946年,石重貴派大將杜重威、李守貞統(tǒng)兵北方攻遼。杜重威一心想投靠遼朝,自立為帝,在到了前線以后按兵不動,派人去秘密和遼聯(lián)系。遼帝同意他投降,他便脅迫將士降附遼朝,并隨遼軍回兵進(jìn)攻汴京。石重貴聞報大驚,又無可奈何,急忙與后妃10多人準(zhǔn)備自焚,后為親軍將領(lǐng)薛超勸阻,奉表出降,后晉亡。
石重貴被遼帝耶律德光廢為負(fù)義侯,遷往黃龍府(今吉林省遼安縣),不久又被遷居遼陽(今遼寧省遼陽市)。一路上,他顛沛流離,受盡苦楚,隨從的妃子也先后被遼將強(qiáng)索去,最后連親生女兒也被遼帝兀律(即遼穆宗)搶去,贈送給兀律妻兄禪奴為婢妾。不久,石重貴又奉命遷居建州(今遼寧省朝陽縣西南),在城外幾十里處建筑房屋,定居下來,由隨從數(shù)百人耕作,以解決吃穿問題。后周顯德年間,他的隨從中有人自遼逃回中原,中原人民才得知石重貴還在建州,隨從已經(jīng)死去半數(shù)。
公元964年石重貴病死。史稱石重貴為出帝。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dǎo) |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