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延伸閱讀:對《天下全輿總圖》的認識

字號:


    一些看過《古地圖密碼》的人就會知道2006年被發(fā)掘出來的《天下全輿總圖》。這是一個很令人震驚的事情。這幅地圖表明明朝時的中國人已經(jīng)知道世界每個地方大概形狀。例如,它上面畫了白令海峽、美洲等地方。而教科書告訴我們的,卻不是如此。讓我們看看《廣州日報》的內(nèi)容是怎么說的:
    是誰最先發(fā)現(xiàn)新大陸?
    其實,就連最嚴謹?shù)臍v史學者也承認:世界上確實存在一些令人費解的古地圖,它們在“地理大發(fā)現(xiàn)”之前就已經(jīng)描繪出了諸多的“未知”區(qū)域。
    1489年,一位旅居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德國人繪制了一份《馬爾特魯斯地圖》,他把美洲畫成了一個與亞洲相連的巨大半島。當哥倫布到達美洲時,他認為自己到達的是亞洲的印度——這兩個錯誤是巧合嗎?有跡象表明,哥倫布出發(fā)前,曾有位名叫托斯堪尼的學者向其提供過一幅世界地圖——那張地圖是否類似于《馬爾特魯斯地圖》?而哥倫布的“大發(fā)現(xiàn)”也只不過是去證實地圖上早已存在的信息?
    1507年,由一位德國教士所繪制的《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圖》被視為美洲的“出生證”。這幅地圖上不僅有太平洋,還有南美洲海岸線和麥哲倫海峽。然而根據(jù)歷史記載,在這幅地圖被畫出6年后,歐洲人才從陸地越過巴拿馬地峽第一次看到太平洋,13年后,麥哲倫第一次航行于太平洋。更令人吃驚的是,1546年的《加斯托迪世界地圖》以及其他幾幅16世紀的地圖竟然繪出了19世紀才被發(fā)現(xiàn)的南極洲輪廓。
    馬可波羅曾從中國將地圖帶回歐洲?
    對于這些“未卜先知”的地圖,反對者大都用“偽造”來為它們定性。無法被判斷為“偽造”的,則被認為是“猜測”或者“巧合”。劉鋼則認為,這些“未被發(fā)現(xiàn)”便被描摹出來的地理信息有可能來源于中國。因為他在這些令人驚訝的古地圖中,找到了許多中國古代探險家留下的痕跡。
    1933年,美國人羅西將一組古代文獻提供給美國國會圖書館進行審評。這部分文獻的最初來源可追蹤至馬可波羅,其中幾幅地圖的簽署均在13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之間。有學者發(fā)現(xiàn),幾幅地圖中不僅清晰地描繪出了美洲大陸,并且隱約透露出“中國風”。其中一幅地圖在北美部分寫著幾個歪歪扭扭的漢字:“未知之耶”,另外一幅則清晰描繪出歐亞非大陸板塊、日本島、千島群島、勘察加半島、阿留申群島和部分北美西部海岸線。北美大陸還被標注為“Fosan”——對應(yīng)漢語的“扶桑”讀音。無獨有偶,包括章太炎和鄧拓在內(nèi)的許多中國學者都曾表示過,“扶?!币辉~最初的含義是“美洲大陸”。
    “事實上,中國人不是在鄭和時代、而是在馬可波羅時期就已經(jīng)知曉美洲大陸了?!瘪R可波羅并不是唯一一個從中國收集地理信息的人,從13世紀到15世紀,有不少的西方教士、旅行家、商人都曾經(jīng)這樣做過。而這些來自中國的地圖,則為那些在‘地理大發(fā)現(xiàn)’之前出現(xiàn)的神秘地圖提供信息,為歐洲探險家“發(fā)現(xiàn)”新大陸指明了方向。
    中國人最早進行了環(huán)球航行?
    教科書告訴我們,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是遠遠落后于西方的。要不是1602年傳教士利瑪竇為明朝政府獻上一幅《坤輿萬國地圖》,中國人甚至不知道地球是圓的!龔纓晏表示,《天下諸番識貢圖》是用現(xiàn)代地圖投影術(shù)繪制而成的,其先決條件是要知道地球的真實形狀,而這恰恰是明朝初期的中國人不可能做到的。
    劉鋼卻在古籍中找到了不一樣的說法。“公元前4世紀的《慎子》中就記載了‘天體如彈丸,其勢斜倚?!?,這種認為大地為球體的觀點在中國一直持續(xù)至14世紀?!钡貓D投影術(shù)也不一定是像當今學界認為的那樣,17世紀才由西方傳教士傳入中國?!爸袊缭诠o年前就開始研究地圖投影術(shù)了?!吨荀滤憬?jīng)》中說,‘方數(shù)出典,以方出圓?!x就是‘用測量方形的計算方法可以推導出測量圓形的計算方法?!?BR>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這張地圖上“神奇”地出現(xiàn)了北美洲的哈德遜灣和白令海峽?!暗乩泶蟀l(fā)現(xiàn)”的時間表告訴我們,英國人“發(fā)現(xiàn)”哈德遜灣是在1610年,俄羅斯人“發(fā)現(xiàn)”白令海峽是1648年。利瑪竇是如何知道這些“未知”的區(qū)域呢?他是否借鑒了中國人當時已有的地理發(fā)現(xiàn)?
    八年里,劉鋼查閱了眾多的古籍資料。一次次被古人在地理上的探索實踐而折服。根據(jù)《舊唐書·天文》的記載,時人已可抵達北冰洋海岸;12世紀的《嶺外代答》中則記錄,時人已可抵達美洲東海岸,而到了元代,中國人的觸角已經(jīng)幾乎可以延伸到世界所有的大陸,以致于元朝皇宮中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地理學意義的地球儀。1267年,一位叫札馬魯丁的學者在中國制造了一個木質(zhì)地球儀,地球儀百分之七十是綠顏色,表示水域,百分之三十是白顏色,表示陸地,這和現(xiàn)代地理的勘測結(jié)果幾乎一致……
    “鄭和既不是美洲大陸的最先發(fā)現(xiàn)者,也不是第一位環(huán)球航行的航海家,他的船隊是在地圖的引導下,沿著中國古人開拓的航道,航遍了全世界!”劉鋼將自己的系統(tǒng)研究撰寫成一部厚厚的著作《古地圖密碼》。目前他正在集中精力做《古地圖密碼》一書的英文翻譯。爭取盡早將此書介紹給外國的讀者。
    “很早以前,中國人曾經(jīng)歷經(jīng)千辛萬苦勘測過地球,這一貢獻是世界性的。我要把古地圖的秘密揭露給世人看,讓公眾去判斷,什么是編造的故事,什么是被故事掩蓋的史實。”……
    從上述文字可以看出,教科書的內(nèi)容,也有可能是錯的,我們應(yīng)當時刻保持清醒,努力尋找真實答案。
    但對這幅圖,也有不同的意見:
    2006年初《天下全輿總圖》出籠。筆者原以為這只是一場獨幕戲,因為它是可以一眼看穿的偽作。果不其然,幾位歷史人同行先后在網(wǎng)上報上視屏上發(fā)表看法,予以否定。
    不過,現(xiàn)在帶有學術(shù)意味的秀場又拉開新的一幕。有的人善于把簡單的事情弄得復(fù)雜。3月23日,劉鋼公布了新西蘭維卡托大學實驗室對地圖紙張的測定結(jié)果。據(jù)此,“紙張年代為一七三零年至一八一零年期間的可能性最大?!笨墒沁@樣一個紙張測定結(jié)果,剎那間就變成了這幅地圖是真品的斷定?!暗貓D紙張制造時期與《天下全輿總圖》繪制者簽署的年代吻合,該實驗室宣稱此幅圖為一件真品?!毙挛魈m人是這樣說的嗎?
    在劉鋼公布測定結(jié)果以后,有人立刻跟進,說“鄭和離發(fā)現(xiàn)美洲又近一步”。筆者卻想反其道而行之,將鄭和拉回來。劉鋼和那位美國專家湯普森已經(jīng)就此圖之真做了長篇答辯,列舉了不少旁證和佐證。但我還是想先回到地圖本身,進行內(nèi)證。事到如今,這內(nèi)證依舊是論證此圖真?zhèn)蔚年P(guān)鍵。好在劉鋼本人已有他的內(nèi)證說法:“有幾位教授認為,我們無法根據(jù)莫易仝的《天下全輿總圖》斷定一四一八年《天下諸番識貢圖》是否真實存在過?!薄澳踪谠凇短煜氯浛倛D》的落款中寫明,他于一七六三年仿繪一四一八年《天下諸番識貢圖》。圖中的注文、地域輪廓和島嶼可以作為這一落款的佐證,證明一四一八年《天下諸番識貢圖》為《天下全輿總圖》的原本?!蔽覀兙蛷倪@里出發(fā)。
    圖上落款原文是這樣寫的:“乾隆癸未仲秋月仿明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 臣莫昜仝繪”。{此引文需用繁體}
    圖上有一條與落款相呼應(yīng)的識文是:“一於永樂十三年隨正使太監(jiān)馬三寶等往榜葛剌諸番直抵忽魯謨斯等國開讀賞賜至永樂十六年廻京”。{此引文需用繁體}
    “識貢圖”之誤,周振鶴等學者已經(jīng)指出。劉鋼辯稱,“識貢”也能讀得通。但在古代中國,“職貢圖”從來就是邊地或域外使節(jié)的朝貢圖而不是地圖,你能說“識貢圖”就是地圖嗎?因而我還是認為,這個“識”字實際上是造假者的一個失誤,露出了一個破綻。
    連帶說一下。有評者提出地圖注文中屢見“馀”寫成簡體字“余”,這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古地圖上。劉鋼的答辯是:簡體字古已有之,并舉“無”字為例。但“無”不是“余”。說我們中國晚近推行簡體字以前就有簡體字,這是對的,但這不等于說“馀”這個字古人會簡寫成“余”,此說若要成立,請試舉證。
    下面講另一個破綻:上述的落款和識文三見“永樂”,這個“樂”字的筆畫,一字模糊難以辨明,二字均在“幺”的下面加了三點。這是寫了一個別字,這個字其實是不存在的?!澳獣[仝”若是清代士人,他決不會將“樂”字寫成這個樣子。順便提一下此地圖上的“書法”,劉鋼說“《天下全輿總圖》中的字體具有明顯的‘館閣體’書風”,這實在沾不上邊。這些字顯然出自沒有真正臨帖習寫者的手筆,清人寫成這樣,連秀才也考不上。
    寫到這里,想起要為這位粗通文墨的人正一下名?,F(xiàn)在大家(包括劉鋼在內(nèi))都稱他為“莫易仝”。其實不然,他的大名是“莫昜仝”。中間這個字作“昜”,是“陽”的古字?!百凇币彩恰巴钡墓抛?。這個名字取得似是用了些心計的,如果不是繪者將“易”又誤寫成“昜”的話。
    這位“莫昜仝”現(xiàn)在隨便繪制一幅“古地圖”似乎問題也不大,但倘若他真是清朝士人,麻煩就大了。他竟然在姓名前堂而皇之地正面寫上了“臣”字,而且時在1763年,文字獄大興之際!在清朝書畫作品上落款,若要在姓名前寫上這個“臣”字,就必須寫得偏右而且小一些,表示臣下的卑微和奉侍。要知道,不這樣寫就是犯上,哪個“臣”都不會不這樣寫,也不敢不這樣寫?!俺肌弊志谷痪又?,憑此一條,就可以認定,這幅地圖決不可能是什么1763年的作品。這個“莫昜仝”也就只能是地圖偽造者的一個化名。
    再說一點:識文上的年代和落款上所謂“天下諸番識貢圖”的年代,也都是無可征信的。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的起迄年代自伯希和始做考證以來,曾有多位學者進行深入研究,今已基本上趨于一致。在《辭?!?999年版“三保太監(jiān)下西洋”條中是這樣排列次序的:1405-1407,1407-1409,1409-1411,1413-1415,1417-1419,1421-1422,1431-1433。恕我再贅引一遍,識文稱:“一于永樂十三年隨正使太監(jiān)馬三寶等往榜葛剌諸番直抵忽魯謨斯等國開讀賞賜至永樂十六年回京”。落款又稱:“乾隆癸未仲秋月仿明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這是與識文相呼應(yīng)的。它們暗示,永樂十六年的“天下諸番識貢圖”正是這永樂十三年至十六年下西洋(當然也可以包括以前的)的地圖記錄??墒?,永樂十三年是1415年,永樂十六年是1418年,在這個時段內(nèi)并沒有一次鄭和下西洋,而這1418年又卡在第五次下西洋1417-1419年的中間,鄭和船隊中的哪位成員能回到中國?所以,地圖上的這段“史事”本身就是一種虛構(gòu)。這又是一個偽作的內(nèi)證。
    落款二十六字,識文四十二字,共六十八字。六十八字中竟出現(xiàn)這么多的破綻和問題,你還能相信這是一件“真品”嗎?對這樣一幅粗劣偽造的古地圖膺品,還有必要再如此這般地炒作下去嗎?還有必要動輒去勞駕什么外國專家和實驗室嗎?
    當然,劉鋼對前一輪質(zhì)疑做了答辯,湯普森又從美國趕來做了學術(shù)性的解說,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但其中的一些內(nèi)容,如果面對此地圖純系偽作的事實,就可以倒轉(zhuǎn)視角,完全給出另一種解釋。不過,當前筆者只是想將由簡變繁的事情,先由繁變簡,也就是通過內(nèi)證來斷定此乃偽作,然后再論其它。
    筆者理解一位收藏愛好者總是真誠相信和力圖證明自己心愛的藏品是真的而不是假的。但是,主觀愿望是一回事,學術(shù)研究和藏品鑒定是另一回事。學術(shù)的探討有其規(guī)范和方法,收藏的失誤也在所難免。史事考據(jù)、收藏鑒定和案件偵破有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收集和分析證據(jù)。人們遇到紛繁復(fù)雜的個案,往往難以遽斷。但此地圖乃一簡單明了的膺品,這一點,從它自身的破綻即可做出充分的內(nèi)證。故筆者以為,秀場至此,就閉幕吧。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fù)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