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活印象

字號:


    香港印象
    絕對取決于個人(其實在哪里都一樣,性格不同,想法不同,生活千差萬別)。有的Research Student非常宅,來了香港和在內地沒有任何區(qū)別,所有朋友還都是系里內部的的,不活動,少交際,只抱怨香港沒意思(我強烈反對!請問你去了幾個地方?);我的觀點是只要你愿意,生活可以非常豐富多彩,我可以拿自己舉例:我尚沒有課程,沒有宿舍,但是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目前我有各個學校的幾位local的好友,幾位外國朋友,內地的朋友,我們可以一起吃飯逛街出游;我cityU的阿姐性格和我很像,外向,有活力,她來香港上學半年,通過課程等交的朋友讓她每周末都要忙于各種活動。local的人很有意思,他們和我吃飯聊天時說我和一般內地來得學生很不一樣,我問哪里不一樣,他們說內地學生不太愛出去玩(除了逛街),就愛去深圳,我很無語,只好說不盡然,但確實反映了一些人的不健康的狀態(tài)。
    香港是個很美的地方,很適合喜歡戶外活動的我:沙田騎車,西貢,石澳大浪灣,大澳,還有其它各個離島都是很好的遠足,燒烤的地方;學校生活很豐富,各種社團隨你報名,宿舍樓也會有很多聯(lián)誼活動,我們部門一些女孩又練瑜伽,又練劍,打球,游泳,我羨慕非常,因為現(xiàn)在不是學生,不能報名,只好忍到9月再報名;另外研究生要上課,所以你不是整天坐辦公室的;香港也有很多文化活動,聽場concert才幾百元,可是絕對很值。美食很多(我更喜歡西餐,尤其是東南亞菜系,所以這里簡直是我的天堂),cityU papa視我如己出,每周六會一起聚聚聊天,開車帶我去不同的地方游玩吃飯,有時候一起聽音樂會;我有一位很好的外國朋友,又認識了其他的人,和他們一起出去吃飯玩,也一起做過西餐。看local的朋友打球賽,一起帶外國人當導游,一起看電影。所以想說的是只要報一個開朗愿意嘗試接受的心境,一定會過的很開心,這一點去哪里都一樣,并且這里更容易,因為都是中國嘛!鼓勵大家培養(yǎng)一些小興趣:可以是運動,也可以是攝影畫畫之類,只要不玩物喪志,豐富調劑生活當然能提高做學術的效率。
    經(jīng)濟情況
    你是讀書,肯定不是賺錢的,但fellowship肯定夠用。我說過香港收入中位數(shù)是HK$10,500/month,你每月的fellowship扣去學費正好這個數(shù)。住宿舍大約是HK$2000/month(各學校平均水平),在外面租差不多。飲食上面,一個月吃3000屬于極能花錢。接下來我用自身實例具體說明,我是一個爛例子,因為被所有的師兄師姐歸為極品揮霍女(我把自己當本科生,沒有任何金錢觀念,享受型月光族,但是我尚且cover到了自己)。我不用交學費,在城大每月10,250,在港大只有8,250。所以比正式的學生少。
    1,吃;我不會做飯,要么食堂要么外面,周末幾乎肯定外面;喜歡新鮮,瘋狂熱愛美食(金牛的),在外面吃如果和朋友聚會要去好地方。牛奶水果零食一樣不少。我每月也不到3000。
    2,?。河直缓芏嗳瞬焕斫?,我潔癖,又堅決不和人share,所以現(xiàn)在租房住的是2800/月,我三個房間算大尤其干凈,暑假甚至住的是荃灣月租酒店的海景房。不過對住,在香港不要要求太高,這里地貴。但是宿舍條件是很不錯的,自己一人一房間,研究型一般都有宿舍。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內地學生尤其女生愿意住差一點,把錢省到其它地方。
    3,玩:我一年未到,迪士尼都去了3次,各種離島去了,邊邊角角玩,比這邊大多數(shù)呆了很多年的內地生去的地方要多,所以大家可以想像我的交通費是很高的。出去玩必然伴隨其他費用。沒有我這么好動,又能省一筆。
    4,買:我買了一堆亂七八糟的。香港其實衣服不貴,護膚品更實在。比如Lee的牛仔褲正價也就400—600,打折期間衣服真的是打折,但我逛街極沒耐心,喜歡好看的不管價錢,往往在2折3折間選8折9折,比如買的牛仔褲是一些牌子的1000+(汗的是別人問我什么牌子我看了才知道,有條好像CK),專柜買的6雙鞋,都幾乎沒打折,還有各種衣服。護膚品買了很多重的,到現(xiàn)在都沒開的(倩碧的有一批,有一些比倩碧的價位貴),還給媽媽爸爸買,在這上面很舍得,這些加起來應該2萬多。另外買了一個MacBook,其它數(shù)碼產(chǎn)品,買禮物。
    當然我一分錢沒存,這是不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現(xiàn)在尚是本科,就當享受生活。師兄師姐們都存了很多錢,她們有買保險有買基金。我需要強調香港富人很富有,但大多數(shù)人還是普通過日子,很會省錢,菜市場買菜跟內地差不了多少,香港生活沒有你想像的奢華。反而,你會發(fā)現(xiàn)local學生吃穿用也就那樣(在cityU感覺還很明顯,HKU的學生可能有錢點,但也滿樸實)。我沒有理財觀,覺得享受生活最重要。但是如果你有金錢觀,你真的能有一小筆儲蓄。我覺得正常又快樂的過日子(考慮玩和買的因素),一個月存3000很容易。
    讀書說錢貌似很功利,但是這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出國的經(jīng)濟壓力對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還是很大的。無論是修課型還是研究型在經(jīng)濟上都是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修課型,我個人認為美國幾十開外大學的master真的還不如來港大實在學點東西,一年快,然后直接就可以在香港找工作(很普遍)。對于一門心思做學術,想去美國讀博的同學,如果沒自信本科直博還能全獎,來香港先讀個Mphil也不錯。我當時是想讀Mphil的,現(xiàn)在想起來因為簡直無語的原因陰錯陽差變成了PhD,其實后來想想也不錯,尤其是時間成本上,港大也不錯,反正是做學術,從這邊出國交流的機會也很多。就這樣了。
    [查看更多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相關鏈接]
    
意大利留學 美國留學 澳洲留學 英國留學 韓國留學
愛爾蘭留學 新加坡留學 加拿大留學 日本留學 瑞典留學
新西蘭留學 俄羅斯留學 法國留學 德國留學 芬蘭留學
烏克蘭留學 馬來西亞留學 荷蘭留學 奧地利留學 瑞士留學
西班牙留學 丹麥留學 泰國留學 波蘭留學 埃及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