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之所以流傳不衰,歷久彌新,就在于作者的癡情,試想沒有曹雪芹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石頭記》,怎有那“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的悵然慨嘆,怎會有那“黛玉葬花”的皚皚陳情,怎會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款款爽笑?
文以情動人,人因情而動。真情實感是作文的生命,歷來是評價文章的重要標準。那些反映真實、抒發(fā)真情的錦繡文章,歷經(jīng)歲月的風塵,仍然那樣膾炙人口,令人喜愛;而那些矯揉造作的憑空編造、虛情假意的文字,很快就被歷史所淘汰。
要想讓學生寫出文質(zhì)兼美、真情感人的文章,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dǎo)學生觀察社會、體驗生活。
(一)寫文章力求注重真情實感。
(1)告訴學生去寫個人真實的經(jīng)歷,表現(xiàn)真實的個性。
一位學生在《難忘的一刻》這樣寫到:我深深的記憶著七年級
時班主任的一個巴掌,那是一個正直的老師以父親般的威嚴給你沐浴的愛,他恨鐵不成鋼,他高高的揚起了巴掌毫不猶豫的給了我一下。盡管不算疼,但那一刻我一點也不領(lǐng)情,當事后老師問我是否恨他時,我脫口而出‘恨’。他拍拍我的肩膀感慨良久“我不管你,我良心不安”?,F(xiàn)在想起自己是多么的無知……真實的事件,真情的道白,雖沒有洋洋灑灑的豪言壯語,卻淋漓盡致的寫出來作者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及不服氣的個性,讓人覺得無矯揉造作之感。作文講評時贏得了同學的贊許。
(2)告訴學生反映真實的見聞感受,表達真實的欲望。
期中考試之后,作文課我布置了題目《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對題目略作解析,指明起跑線的內(nèi)涵,強調(diào)同學們寫作時要結(jié)合個人的中考情況,書寫自己的心聲。
魏帥飛同學在文中訴說了自己的煩心事,有這樣一段文字:
中考之后我非常懊惱,難道在大家心目中壞孩子永遠都不會變好嗎?我承認自己不是一名好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鉆老師的空子,和老師玩“游戲”,偶爾還會欺騙老師逃學。面對這次期中考試的成績我有些激動,成績從后幾名進入班級第11名。正當我有點沾沾自喜之時,同學們懷疑的目光,老師質(zhì)疑的態(tài)度像陣陣熱浪向我襲來:“他要能考出這樣的成績,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這成績肯定是假的”。面對這來勢洶洶的蜚語,我有口難辯,愛莫能伸,我不由的對天盟誓,這成績雖不能說全都是我的真實水平,但我敢保證百分之九十是我努力的結(jié)果。尤其是數(shù)學我考了94分,那是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絕無半點水分。這成績告訴我智力不比別人差,差的是毅力。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我不想再對老師辯解什么,我只想?yún)群耙宦暎赫埾嘈盼野?
多么真誠,感人肺腑!該生的欲望很簡單,就是希望得到同學的理解,老師的支持。
(二)寫文章要注重真實的細節(jié)。
細節(jié)描寫是文章鮮活的渠道,無論是吳敬梓筆下的范進發(fā)瘋,還是施耐庵手下的魯達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之所以讓人記憶猶新,是因為作者那細致入微的場面描寫。當然,要想把文章寫鮮活寫細致,更離不開作者對社會對生活的悉心觀察和深刻感悟。寫人物離不開語言、神態(tài)、外貌和心理活動等描寫,寫文章之前,我請學生站出來做模特,提醒大家觀察其形貌,揣摩其心理,傾聽其語言,或粗略白描,或工筆細雕,之后當堂讀評,培養(yǎng)學生評改文章的能力?!叭诉^一百,形形色色”,“模特”的個性差異,也是學生的“速寫”異彩紛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如一位同學這樣描述張杰:
他扭扭捏捏地走向講臺紅著臉,略帶羞澀的站著,藍色夾克穿在他的上身也顯得有點大。他的右手時而撓撓后腦,時而搓下衣角,時而左手用書遮一下臉,似乎不好意思……
還有同學如此形容李兵:他個子矮矮的,干瘦的身體站在講臺上好像要被風吹倒。一上講臺他偷掩著笑,給人一種不老實的感覺,雖然手中拿著本書,卻東張西望,心不在焉,而且還笑個不停。忽然他的笑容在大家的議論聲中淹沒了,嘴唇翕動了幾下,仿佛在說:我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你們叫我咋辦呢?他的兩眼一閃一閃的,傳遞著他的困惑與不安。
“洞明世事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總之要想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就離不開觀察和體驗。
?
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