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申請 美國研究生申請技巧
對于2014年秋季入學的學生,很多同學現(xiàn)在還在備戰(zhàn)考試當中。而那些考試成績已經到位,想爭取獎學金申請的學生,卻要利用好上半年這幾個月的時間,為自己的方向確立,專業(yè)及院校了解做好鋪墊工作,加深自己給學校的印象。特別是那些申請博士項目的同學,為了博得中意教授的青睞,提高錄取的幾率。盡早瀏覽相關院校及教授的研究方向,并建立聯(lián)系,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工作。這就是我們平時經常聽到的,要和匹配教授進行套瓷工作。那么怎樣“套磁教授”? 如何能夠精準地“套”到教授的心,獲取更多有效信息呢?
成功的套磁信會給教授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亦會把教授對于異國學生的不信任降到最低。一般來說,教授的回信既有滔滔不絕熱情洋溢的,也有冷冷淡淡隨手敷衍的,從中也反映其對學生的態(tài)度。當然,錄取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俗話說勉強無幸福,若能挑選到與自己“情投意合”的教授,必然在學習、研究中事半功倍。
首先:有明確的目的,要與教授討論專業(yè)問題
對于申請phD的同學,由于博士階段學生大部分時間是替“老板”打工,在博士生的錄取問題上,手持大量經費的教授們往往具有決定性的權力。對于大部分學校,只要教授點名錄取,而你的硬件條件不算太差,系招生委員會一般不會拒絕。浙大某學生專業(yè)能力很強,但英語成績不好,他就通過與教授持續(xù)的書信來往討論專業(yè)問題,最終被斯坦福大學錄取并獲得全額獎學金。
在套磁過程中,你向教授推銷的正是英語能力和在校成績等硬實力以外的軟實力,即是你對教授工作的了解、對自己選擇的研究方向的熱情、對自己未來的定位以及對以前相關研究經歷的總結和心得。因此套磁信的準備往往需要漫長的過程,其中最花時間的就是仔細閱讀教授的簡歷以及近年來發(fā)表的優(yōu)秀論文。
大多數(shù)教授對專業(yè)的套磁信還是比較歡迎的,因為這免去了他從系里的海量申請人資料中挑出和他相關的學生資料的麻煩,而且學生們在信中顯現(xiàn)的對專業(yè)的認識和表述能力,比硬邦邦的英語成績更具吸引力。
其次:要從網頁上充分了解該學校該院系的研究情況,針對學校來寫信
絕對避免用Crazy Mail等群發(fā)軟件一次同時發(fā)給100所學校的教授,這就不會冒犯教授,同時也避免教授回信告訴你你的問題網頁上都有答案。
同時:要附上自己的簡歷或者自己目前研究的詳細介紹
第一封信盡量簡潔,簡歷最好能附在郵件簽名的后面,不要放在正文中,但正文中要有簡單的自我介紹。
最后:注意一定要仔細檢查,不要有明顯的拼寫錯誤或用詞語法錯誤
套磁就像你的Personal Statement一樣,你的聯(lián)系信也要有針對性,一定要有個性化的東西。
當然,套磁不是萬能,它不過是與TOEFL、GRE、GPA并行的一種工具,歷史上也不缺乏沒有套磁而被一流學校錄取的案例。
通過和教授、同學的聯(lián)系,對所選專業(yè)進行咨詢,可以篩選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定位自己最適合的專業(yè)和方向,減少申請的盲目性,同時增加申請的準確性,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通過和教授聯(lián)系,可以使他更清楚你的研究興趣和素質。如果你對自己的研究興趣和職業(yè)目標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你的問題會傳達這一點。如果你對你自己的需要和該校的Program有過深思熟慮的話,教授肯定會意識到你的明確方向,認為你更適合他的研究的。而這正是套磁成功的關鍵。
通過上面對成功套磁方法的解析,相信對于很多計劃美國研究生申請的學生可以參考上面的信息來提前做好套磁的準備和規(guī)劃。
【更多美國留學信息請點擊出國留學網相關鏈接】
美國留學的擇校原則
每年美國中學生擇校來臨時刻,眾多學生和家長把目光投向該季出籠的美國最佳學校排行。盡管這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學校,但美國逾3400所高等院校,至少為大家提供了多層次,廣角度,多元化的選擇。但是,在中國,由于大部分公眾無法得到詳盡的美國本科院校的資料,而各大學的自己的官方網站提供的信息也有限,提到選擇學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查排名。大家一致公認的最具有權威的美國大學排名榜,是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也就我們經常所說的USNEWS所主編的。
首先,我們來科普一下美國高等院校的排名。在美國,一個基本的共識是從簡單定量的角度評判一個大學,并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不僅誤導學生,更有可能誤導學校,使他們專注于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而不是扎扎實實的辦學教學質量。而且另外一方面講,每一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各有其長短,有其個性化的追求,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對課業(yè),社交,環(huán)境不同的需求。這些需求之間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大家更傾向于倡導“選擇最適合個人發(fā)展的學校”這一理念。
美國政府對大學并不做任何排名:“一個非常流行的大眾雜志出了一份報告,就叫做‘美國大學排名’,但不意味著這就是一個官方的排名。”馬蘭說,美國官方之外有各種各樣的大學排行,而每個排名的認證標準各不相同,所以全部放在一起比較,前100所的學校都不相同,而大學排名和大學下屬學院或者授課專業(yè),排名又不一樣。
光看大學排名,學生很有可能會錯失良機,她鼓勵學生在選擇學校時,多考慮學校的地理區(qū)域,可供選擇的優(yōu)勢專業(yè)、獎學金等實際因素。
擇校原則事實上包含了四層意思:
1)正確認識排名。
2)做好自己的功課,
3)端正態(tài)度,認識自我
4)理性判斷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