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面對不同性格的高考考生有不同的減壓方法

字號:


    高考馬上就要到了,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會抱有一定的緊張、焦慮情緒,特別是一些家長,面對高考的重壓一下不知道如何釋放這種焦慮和緊張,會不自覺的將對考試的恐懼和擔心轉(zhuǎn)嫁到孩子身上,于是整天嘮叨不停,或者關懷備至、小心謹慎,這種關心反而無形給孩子增加了壓力,針對高考減壓,德福心理也給家長支支招。
    一、沖突型
    表現(xiàn):孩子的焦慮程度已經(jīng)很高了,情緒不穩(wěn)定,抑郁煩躁。家長也很緊張焦慮,壓力也很大,兩邊的火氣都特別大,可能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會引發(fā)沖突。
    處方:此時的父母一定要先考慮孩子的壓力,畢竟孩子是考試的主體。父母切不可責罵孩子,因為孩子的情緒也需要釋放。情緒釋放了,也就相應地減輕了心中的重壓。
    二、無微不至型
    表現(xiàn):孩子迎接考試,家長做好后勤保證,多關心和愛護孩子,這本身沒錯。但精神上的關心和物質(zhì)上的關照都要適度。一些家長對孩子關懷備至,一會兒給孩子送杯牛奶,一會兒削個水果,這些做法同樣會加劇孩子的緊張心理,影響孩子的情緒。從孩子們的心理感受方面看,父母的關心未必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孩子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來好心相問:“復習得怎樣了?”孩子剛進入連續(xù)思考狀態(tài),媽媽端來一杯熱牛奶說,“先喝了再復習”,此時,孩子不得不切斷思路。家長的這種干擾性的關心,需要防止。另有一些家長,臨到考試時就怕孩子吃不好,影響了學習,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結(jié)果造成孩子腸胃不適,消化不良。
    處方:孩子需要適當?shù)年P懷但不是過分關愛。其實,面對坐在書桌旁的孩子,父親不問也罷;看著孩子專心學習,母親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中、高考期間,家長和孩子的關系非常敏感。家長對孩子異乎尋常的關心照顧,有時恰恰會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一種沉甸甸的無法回報的壓力。
    三、嘮叨型
    表現(xiàn): 越是臨近中、高考,一些家長越覺得對孩子不放心,所以總想對孩子叮囑幾句,諸如“離高考還有10天”,“你可要為父母爭口氣”,“你可要好好復習呀”等等。有些家長一說就失去了“剎車”,不管孩子現(xiàn)在在干什么,不管現(xiàn)在需不需要說,只管從“考試”講到“就業(yè)”,從“分數(shù)”講到“前途”,從“學業(yè)”講到“良心”……只講得孩子心煩氣躁,難以靜心。
    處方:不要對孩子說“為了你”之類的話,不要過分嘮叨,同一句話說上3遍孩子可能就會反感,應以鼓勵為主,心態(tài)上應內(nèi)緊外松。如果媽媽忍不住非要說些嘮叨話不可,可以讓爸爸近期多管一些孩子。
    四、盲目攀比型
    表現(xiàn):有些家長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談論別人的孩子,像“某某學習特別勤奮,每天晚上學習到11點”,“某某學習效率特別高,你向人家學著點”,“某某的孩子去年考上了××學校,你要比他更好呀”等等。
    處方:父母應該明白,人與人是不同的,硬拿自己的孩子與人家相比,很多時候可能會把自己孩子的優(yōu)勢、長處也比沒了。這讓孩子沒有了信心不說,家長也很容易心理受挫。而冷靜地與孩子一起分析自身的長處及缺陷,多肯定鼓舞,并讓孩子確定近期復習策略,以揚長避短,考出自己的水平,這才是我們家長最應該做的。
    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如何擺正心態(tài),輕松應對,無論是考生還是家長都要引起關注,輕松的氛圍和良好的心態(tài),會使孩子有更好的發(fā)揮。必要時可以求助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進行一下高考減壓,肯定會對孩子及家長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