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3年會計證考試《會計基礎》第八章:資產負債表

字號:

  第二節(jié) 資產負債表
    一、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和意義
    (一)資產負債表的概念
    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企業(y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等)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它是根據(jù)“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會計等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順序,將企業(yè)在一定日期的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項目進行適當分類、匯總、排列后編制而成的。
    (二)資產負債表的意義
    1.資產負債表可以反映企業(y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全貌。
    2.通過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金額及其相關比率的分析,可以幫助報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業(yè)的資產狀況、盈利能力,分析企業(yè)的債務償還能力,從而為未來的經濟決策提供信息。
    二、資產負債表的格式
    資產負債表由表頭、表身和表尾等部分組成。
    賬戶式資產負債表分左右兩方,左方為資產項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大小排列。右方為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項目,一般按求償權先后順序排列。
    通過賬戶式資產負債表,可以反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之間的內在關系,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會計基礎延伸閱讀
    會計基礎之學科關系
    會計學與高等數(shù)學關系密切。各種會計方法和技術都離不開數(shù)學。會計學與統(tǒng)計的關系,都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數(shù)量化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