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教學設計 陋室銘教案一等獎說課(優(yōu)秀四篇)

字號: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陋室銘教學設計陋室銘教案一等獎說課篇一
    1、背誦默寫,理解課文內容及其寓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認識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熟讀成頌。
    2、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課時。
    〖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以前,我想先請大家做一道選擇題。一間王公大廈,裝飾華美,金碧輝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須說很多違背良心的話,做許多喪盡天良的事;有一間斗室,非常簡陋,但是有青山綠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邊。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么?(學生答選后者)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和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選擇一樣。相信你會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
    一、以多種方式熟讀課文
    1、齊讀(課件2)
    2、聽錄音范讀
    3、引導斷句(課件3)
    4、請同學讀
    5、再齊讀
    6、跟讀錄音
    二、解決生字詞,疏通大意(課件)
    三、作者簡介,欣賞他的作品(“陋室”的`名字是誰取的?他是何許人也?)
    四、文體簡介(課件)
    五、問題探究
    1、粗課文生,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課件11)
    3、這八個字中哪兩個字最為關鍵?(德馨)
    4、作者是一開篇就寫自己“德馨”的嗎?他是怎樣引出“德馨”的呢?
    明確:前兩句以山水引出陋室,從而寫到“惟吾德馨”。
    5、前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對偶、類比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簡介類比與興的有關知識。(課件12)
    “苔痕”兩句──清幽寧靜,不染浮華。 環(huán)境之雅
    到這里來的人多不多?(不多。從“苔痕上階綠”可以看出)
    到陋室來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鴻儒)
    寫鴻儒是為了說明什么?
    “談笑”兩句 ── 交往高雅脫俗 交往之雅
    朋友來了做些什么?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可以調素琴……勞形”四句──生活情趣高雅 情趣之雅
    托物言志:借助某事某物,闡發(fā)道理 、抒發(fā)感情的一種寫作手法。
    7、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
    8、作者自比“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干出一番事業(yè)。)
    9、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有遠大的抱負)
    10、由此看來,這一句在表意上是“畫蛇添足”還是更進一層?(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小結:略。
    一、檢查舊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陋室銘》,誰能告訴我什么叫做“托物言志”。
    以圖片引導回憶舊課。(板書)
    二、導入新課
    全文結局“何陋之有?”照應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課件15)”
    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三、品一品,你認為哪一句才是本文的主旨。為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保ㄕn件)
    四、文言知識歸納(課件16)
    五、總結拓展
    為你的家取個好聽的名字。
    陋室銘教學設計陋室銘教案一等獎說課篇二
    1、掌握文言實詞,正確翻譯全文。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3、學習托物言志表現(xiàn)手法。
    1、托物言志手法。
    2、翻譯并背誦全文。
    體會作者不愛慕榮利的高尚情操和安貧樂道生活情趣。
    朗讀法、點撥指導法
    (一)激發(fā)導入
    (二)簡要了解作者及背景
    (三)字詞積累
    (四)學生朗讀課文,教師點撥朗讀技巧。
    (五)學生結合注釋,正確的翻譯課文。
    1、自主翻譯
    2、合作交流
    3、提問并適當點撥
    方法:問題啟示法
    1、文章開頭運用什么手法引出“陋室”?
    2、作者從哪個方面寫出了陋室不陋?
    3、文章最后為什么要提‘諸葛廬’和‘子云亭’呢?
    4、作者在文章結尾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
    5、作者寫陋室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物 托物言志 志
    高尚情操
    陋室 安貧樂道
    1、正確翻譯課文,完成練習冊。
    2、背誦全文 。
    1、課文朗讀少,課前預習不好。
    2、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性較差。所以以后設計問題要精,組織課堂能力要強。讓學生做好充分預習,多讀課文,熟悉文本。
    陋室銘教學設計陋室銘教案一等獎說課篇三
    1.復習“銘”這種文體,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2.品析詞句之美。
    3.拓展,深入體會作者的人格魅力。
    新授課
    1. 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2. 品析詞句之美
    拓展,深入體會作者的人格魅力。
    一課時
    1.講授法
    2.討論法
    3.誦讀法
    (一)導入
    舊知回顧
    體裁:銘
    (哪一組師友介紹一下)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二)讀音韻之美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要求學生注意韻腳和節(jié)奏)師友互讀,班內展示,教師評價,全班齊讀。
    (三)品詞句之美
    學生自己找出欣賞的句子,進行分析。先獨立完成,再師友討論,最后班內展示。
    (四)悟人性之美
    1、舊知回顧
    本文運用 的寫法,通過對陋室的描寫,表達出作者 的節(jié)操和 的情趣。
    2、讀劉禹錫的詩,體會其豪情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去,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怎么可能讓一間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貴的心?
    3、拓展
    彭城劉禹錫,詩豪者也。
    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
    這是作者被貶和州后寫的詩句。
    可見劉禹錫雖被貶但豪情不減,不甘沉淪,試從文中找出體現(xiàn)他的豪情的詞句,大聲朗讀。
    4、悟人性之美
    達 則 兼 濟 天 下
    窮 則 獨 善 其 身
    (五)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讀音韻之美
    品詞句之美
    悟人性之美
    (六)作業(yè)
    走近劉禹錫
    (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悟劉禹錫的人格魅力。可查閱資料,不少于300字)
    陋室銘教學設計陋室銘教案一等獎說課篇四
    1、古人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2、掌握一些文言詞語。
    3、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1、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一、解題導入課文。
    ①看幻燈,掌握: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 或 的文字,后來演變成一種文體。
    ②了解作者及陋室的由來(學生讀幻燈片)
    陋室即簡陋的房子,是作者被貶和州時住的房子。
    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貞元九年進士,唐代詩人,哲學家。劉禹錫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關心社會現(xiàn)實,憂慮國計民生。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的權貴,被貶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時規(guī)定,他應住衙門里的三間屋子??墒呛椭葜h見他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一文,表達了自己處陋居窮而不改人格與德操的信念。
    二、交待本課目標:
    1、古人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2、掌握一些文言詞語。
    3、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三、欣賞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聽朗讀錄音,注意斷句和字音。
    2、注意下列詞語寫法和讀音。(學生看幻燈并補充)
    德馨 苔痕 鴻儒 案牘
    四、看注釋;互相討論,翻譯文章。(理解實詞、虛詞的意思或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里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喻什么?
    上階(階)綠,草色入簾(簾)青。
    作者寫 陋室的環(huán)境采用什么修辭方法呢?
    談笑有鴻 儒,往來無白丁。
    這兩句采用什么修辭方法呢?
    可以 調 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之勞形。
    教師講解并明確:這兩句采用了正反虛實寫法。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作者以陋室比古賢的居室,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情趣和節(jié)操?
    孔子云:“何陋之有?”
    教師講解并明確:賓語前置。 “之”賓語前置的標志。
    五、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借陋室不陋,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懷?
    六、課文小結
    1、陪襯比喻,托物言志
    2、掌握詞語解釋。
    三、作業(yè)。
    1、學會字詞的意思。
    2、背誦默寫全文。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兩句話,描寫一種花或你的居室,要求字數(shù)一樣多,并且意思相對。
    下節(jié)課提問內容
    一、復習提問。
    1、解釋下面加粗的詞在文中的意思或作用。
    (1)斯是陋室( ) ( )
    (2)惟吾德馨 ( )( )
    (3)談笑有鴻儒( ) (4)往來無白?。?)
    (5)調素琴( ) (6)調素琴( )
    (7)無案牘之勞形( )
    (8)何陋之有( )( )
    (9)無案牘之勞形( ) 10)無絲竹之亂耳( )
    2、翻譯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3、作者的“德馨”表現(xiàn)在何處?
    4、揭示全文主旨的一句是什么?
    5、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陋室”的?
    6、作者自比“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
    7、“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于作者這種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