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獎學金的發(fā)放需遵循的多種標準

字號:


    澳大利亞:本科生獎學金并不豐厚 研究生獎學金嚴苛
    《全球華語廣播網(wǎng)》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表示,澳大利亞的本科階段獎學金并不是很豐厚,種類也并不多,這一些獎學金通常只是為了激勵學生更努力的學習,和作為生活費補充而設立的。通常本科的獎學金往往每學期只有幾千澳幣,而且并不是整個本科階段一直發(fā)放的,比如悉尼大學的本科入學獎學金只會在新生入學第一年提供6千元的澳幣。
    而到了澳大利亞的研究生階段,也要考慮是什么類型的研究生,因為澳大利亞的研究生分為兩種,一種叫做授課型研究生,這一類的學生主要以上課為主,通過了所有的考試,完成了所有的論文之后就可以畢業(yè),這一類研究生的獎學金不多。
    而真正大部分學生有獎學金或者進行學分減免是從研究型研究生開始,這樣類研究生會跟著導師做項目做研究,通常從研究型研究生開始以后的博士生都會有全獎半獎的機會。在澳大利亞人眼中,如果已經(jīng)進入了大學階段,就不應該再花家長的錢了。由政府貸款讓孩子免費讀書以后畢業(yè)了用工資慢慢償還這種做法,得到了絕大部分澳大利亞家庭的認可。
    英國:高校獎學金針對碩士以上階段 門檻高
    《全球華語廣播網(wǎng)》英國觀察員侯穎說,英國高校的獎學金申請是采取先到先得的措施,也就是說同等條件的學生越早準備申請成功率越高,英國大學獎學金目前是額度很小,總數(shù)也不多。
    首先英國高?;旧蠜]有全獎,只是會提供學費的減免,現(xiàn)在英國設立的獎學金主要是針對碩士以上階段,本科階段申請到獎學金的機率也比較低,通常而言成績優(yōu)異者,可以申請到一千到1500英鎊的獎學金申請獎學金首先拿到無條件的錄取通知書,院校在寄出錄取同時數(shù)的時候,會一同附上獎學金的申請表,學生填好申請表準備個人陳述,推薦信材料寄回英國院校就可以申請。
    從專業(yè)角度來看,申請社會科學、工程等專業(yè)則有較大機會申請到獎學金,而商科、金融類一般是沒有獎的,除非在本科階段拿到一等學位的學生,可能有機會拿到獎學金而英國大學的獎學金申請都有截至日期,一般是在每年的5到6月,但是每所大學的情況也不不盡相同,因此有需要的同學們一定要及時的關注學校的更新狀況。
    德國:大學不設獎學金
    《全球華語廣播網(wǎng)》德國觀察員薛成俊說,德國教育制度比較特殊,沒有全國統(tǒng)一高考,各聯(lián)邦州的學制也不盡相同,因此也就沒有所謂的高考狀元之說。學生憑高中畢業(yè)成績申請大學,大學則根據(jù)自身以及學生的綜合情況本著機會平等的原則進行選擇。
    德國大學基本上實行免費制度,無需交納高昂的學費,而且國家還對學生提供各種優(yōu)惠以及福利政策。例如學生可以憑學生證在本地區(qū)甚至本州免費乘坐包括火車在內(nèi)的所有的普通交通工具,還有學生可以勤工儉學,并且免交個人所得稅,這些都保障了學生在經(jīng)濟上有足夠的能力完成自己的學業(yè)。
    一般來說,德國的大學不會直接為學生提供獎學金,通常情況下德國各主要政黨都有下屬的基金會,他們會向符合條件的學生提供獎學金,而這種條件往往都是以該黨的政治理念為核心,尤其是針對外國學生以及其他優(yōu)秀人才,德國各種基金會設立的名目繁多的獎學金項目,以吸引他們來德國接受培養(yǎng)。例如德國洪堡基金會提供的聯(lián)邦總理獎學金金額很高,條件也很嚴苛,目的就是培養(yǎng)對象國,各領域的領導人才或者說是決策者,除此之外,德國很多的大企業(yè)也是有下屬基金會有專門的獎學金項目,并且學生畢業(yè)后還會在就業(yè)方面給予大力協(xié)助。
    【更多獎學金信息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相關鏈接】
    如何提高獎學金申請成功幾率
    一:要求語言能力
    學生申請美國高校或者是美國的獎學金,必須要懂英語,會講英語。因此很多美國大學都需要學生提供TOFEL或IELTS成績。有了這方面的能力,就可以放開手腳地去申請獎學金了。要做好自我推薦,最好再加上幾個有名望的學者給你推薦一下,效果會更好。
    二:做事不要拖拉
    做事不要拖拉。美國的獎學金申請都是有截止日期的,如果錯過了這個截止日期,你是不會得到獎學金的,無論你有多么的優(yōu)秀。這個截止日期不管是對美國的校內(nèi)獎學金還是對美國的校外獎學金,都是一樣的。所以,如果你想申請美國的獎學金的話,就要好好地看一下他們的截止日期了,一定要趕在截止日期前的一個禮拜把所有需要的申請資料寄出去,或者是電郵。
    三:要有心理準備
    申請名校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不僅競爭激烈,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非常高。考名校難,拿名校的獎學金更難。因此,如果你是一個想進入前五十名的名校的學生的話,你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了,一定要有足夠的學術能力作支持。除此之外,如果你的家庭條件不足以支撐你的學費的話,建議把你的理想定得低一些,其實沒有必要非得上名校,上一些五十名開外的好學校也是不錯的,這樣,你就會申請到足夠的獎學金去支付你的留學費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