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低齡留學現(xiàn)象

字號:


    低齡留學逐漸成為出國留學主流。低齡出國留學好不好?到底哪個年齡段出國留學比較好?其實這個問題在每個人心中的解答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有的人早熟,可以很早就獨立生活,有自己的想法,而有的人雖然到了什么都該會的年紀,卻什么都不能獨立完成。所以說這個問題還是因人而異。
    當然,如今關(guān)注出國留學年齡問題的家長,絕大部分關(guān)注的是孩子長到多大就可以出國留學了。筆者認為,“有志不在年高”,只要具備了獨立生活能力、獨立學習能力以及一定的經(jīng)濟條件,什么年齡都可以出國留學。
    近幾年,低齡留學一直是社會關(guān)注的話題。可是,“低齡”的概念也在與時俱進。十幾年前,“低齡”指的是出國攻讀海外大學本科的中國學生。當時,出國留學的學生以讀碩士以上學歷為主體,讀本科的學生屬于小眾,歸結(jié)為“低齡”?,F(xiàn)在,出國留學讀本科的學生逐步成為留學的主力軍。那么,“低齡”的范圍降格到了出國讀中學甚至小學的學生。
    出國留學前往的是母語非漢語的國家。因此,熟練掌握當?shù)氐恼Z言是出國留學的前提條件。有研究發(fā)現(xiàn),8至14歲是學習第二語言的“窗口期”,也就是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段。
    8歲是什么時期呢?恰是國內(nèi)小學三年級。難怪教育部規(guī)定,小學開設(shè)英語課的起始年級為三年級。8歲之前,基本能夠掌握母語的聽、說、讀、寫。8歲之后,再學習一門外語不會影響母語的根基。
    從這個層面上看,孩子8歲之后送到國外學習,在語言學習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不過,這個年齡段,如果家長想把自己的孩子變成別人家的孩子,那就把孩子送出去;如果家長還想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孩子,那就先把孩子留下來,等到世界觀、價值觀基本形成之后再送出去留學。這樣,孩子才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很多專家、學者都認為,8至14歲正是個人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時候。那么,8至14歲又是一個什么時期呢?正是國內(nèi)小學三年級至初中三年級的階段,也就是義務(wù)教育的階段。所謂義務(wù)教育是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不知能否如此理解,在9年義務(wù)制的國民教育之后,中國的青少年的國民意識基本成型,“中國人”的意識基本成型,新一代的“中國人”可以選擇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實際上,國內(nèi)不少公辦重點高中開辦各種形式的國際班、國際高中,也是為學生們選擇國際化道路創(chuàng)造條件。
    所以,理論上,初中畢業(yè)之后,國內(nèi)學生完全可以選擇出國留學了。
    事實上,家長什么時候送孩子出國留學,最核心還是期望孩子將來在哪里發(fā)展。如果打算孩子留在國外發(fā)展,那么趁早將孩子送出國,讓孩子成為“香蕉人”盡早融入國外的社會、文化。如果沒有打算孩子一定在國外發(fā)展,那么還是按部就班地讓其完成國內(nèi)的學業(yè),在需要出國留學的時候再出國留學。
    出國留學是個人的事情,別人的成功未必就是自己的成功,別人的失敗也未必就是自己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