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著看的是種內(nèi)在的精華,如果你深入了這本書里面,其實會發(fā)覺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在里面。閱讀是種精神的享受,是靈魂的升華。對于名著尤其如此,希望大家多學(xué)習(xí),多多閱讀名著,對自己提高修養(yǎng)都很有幫助!
洪應(yīng)明《菜根譚》這是一本類似于《圍爐夜話》的小冊子,書中將修身、靜心、明志、置業(yè)、待人接物、處世、以及管理的理念娓娓道來,讀后猶如沐浴春風(fēng),猶如清泉灌田般的悠然自得。是明代的洪應(yīng)明所寫,后世流傳下來。如果說《圍爐夜話》是一本勸善之書,那么《菜根譚》就是一本為人處世之書。以前總見到有關(guān)于《菜根譚》的一些書籍和動畫、圖片等作品的演繹,這次讀了這些演繹作品的根本,覺得收獲很大。
譚者,談也。性定菜根香。花的香作用鼻可以品味,葉的香用口可以品味,根的香卻需要一顆有智慧的心靈。這是這本書名字的來歷。
《菜根譚》書中也是一些短句箴言,但是不像《圍爐夜話》中那樣簡短,也沒有那么工整和押韻,但是內(nèi)容卻更加豐富,書中對于為人處世、治國安邦有很多獨到的見解,雖然其中不免有機巧、圓滑,但是總體上講是要人富于通變,淡泊名利。
據(jù)說毛主席非常喜歡《菜根譚》,他說:“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據(jù)說毛主席曾攜帶這本書從陜北來到了北京。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恐怕都有自己的感受吧,這也是書籍所帶給人最大的享受,就是每個讀書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在心靈中泛起或多或少的漣漪,讓人在繁華中不恐懼寂寞,在冷清中不向往塵囂,相信《菜根譚》就是這樣一本書。
下面摘錄一些比較喜歡和有感悟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1、勢力分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為尤潔;智慧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這也就是我們歌頌蓮花的原因,不是因為蓮花本身多么美麗,是因為她出自于淤泥而依然保持自身的潔凈,在這個繁華的社會里我們不求不近和不知,但求近之而不染、知之而不用,才是真正的君子。
2、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后或反成功,故拂心處切莫放手。
對于從事銷售的我也很有體會,在大家都看不到希望想放棄的時候,你如果能再堅持住,可能就是走向勝利的最后一米。
3、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身后的惠澤要流得長,使人有不匱之思。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處世誰都有得意和失意,誰都有峰頂和谷底,不管怎樣,要得饒人處且饒人,也是在給自己留下一條后路,增加一個朋友。
4、欲路上事,毋樂其便而姑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萬仞;理路上事,毋憚其難而稍為退步,一退步便遠隔千山。
對于金錢、名利、地位的追求不能有一點非份之心,一旦染指就沒有回頭路;對于真理的追求不能有一點的畏縮和退卻,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堅持八榮八恥,堅持科學(xué)發(fā)展。
5、處治世宜方,處亂世當(dāng)圓,處叔季之世當(dāng)方圓并用。待善人宜寬,待惡人當(dāng)嚴,待庸眾之人宜寬嚴互存。應(yīng)該如何處世給出了明確的建議,大家自己來判斷和掌握。
6、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這是中華文明、傳統(tǒng)美德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樣才是做人的好榜樣。
7、富貴名譽自道德來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業(yè)來者,如盆檻中花,便有遷徙廢興。若以權(quán)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道德是功業(yè)的根基!因此無論從事什么行業(yè),如果不能有最基本的天理道德,那么不管現(xiàn)在賺多少錢、有多少名譽和地位,倒臺被唾棄的一天是遲早要來的,例子太多。
8、一苦一樂相磨練,練極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參勘,勘極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這是我在修養(yǎng)方面感觸頗多的地方。我的個人事業(yè)和生活中,磨練的較少,苦少樂多;對于知識我是信多疑少,因此還達不到久福和真知,這也是我需要繼續(xù)修養(yǎng)、提高的地方。對于知識要存有一點疑慮的學(xué)習(xí),在疑慮和問號解開的時候得到的知識是最寶貴和深刻的。
9、風(fēng)來疏竹,風(fēng)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xiàn),事去而心隨空。
《菜根譚》被后世很多人推崇,包括很多佛學(xué)家,就因為很多文字與佛家所倡導(dǎo)的減法、放下有共同之處。生活在這個紛繁復(fù)雜的世界上,要學(xué)會看慣 日出日落,忍受春去冬來。家人離世,雖然不必像樁子那樣鼓盆而歌,卻也要想著他/她只不過是回歸了自然。孩子處出世了,你就要時刻提醒自己,他是他自己, 并不是你的。不執(zhí)著才會超出塵世物象,才會有自來自去的瀟灑。
10、平民肯種德施惠,便是無位的卿相;仕夫徒貪權(quán)市寵,竟成有爵的乞人。
說的太對了。那些身處高官的人,見到比他權(quán)勢更大的人,就像搖尾乞憐的狗兒一樣。
11、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而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正警之。如春風(fēng)之解凍、和氣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這句是家庭和睦相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前幾天忘記聽誰說的,孩子慢慢的進入了一種逆反的心理期,這個時候是最難以和孩子溝通的。這個時候 孩子有缺點和錯誤,不要直接批評或者當(dāng)著別人的面指出,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爆發(fā),反倒達不到教育的效果,可以記住孩子的問題,待到心平氣和或者有一個 好的機會的時候,委婉的提出來,這樣孩子就會自己思考。朋友的一番話與洪應(yīng)明的思路竟然驚人的相似。
12、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jié)厲行而不覺;處順境內(nèi),滿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大環(huán)境、小環(huán)境順境多,逆境少,因此越是順境的時候我們越要時刻提醒自己,任何逆境都是對我們自身的挑戰(zhàn)和考驗,也是讓磨練我們意志和品格的最好機會。
13、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身邊很多朋友、前輩,都是我的榜樣。其實看他們做人沒有什么特殊的,就是保持了淡然、平靜的本性,沒有嬌柔和做作,學(xué)習(xí)之!
14、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兩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做了一點好事,我在內(nèi)心總有一點點希望讓人感恩的念頭,看來德怨兩忘和恩仇俱泯是更好的層次和目標(biāo),努力之!
15、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節(jié)而使人忌;無善而致人譽,不如無惡而致人毀。
記得爸爸以前總說一句話:寧做別人害怕的虎也不做別人喜歡的狗。不要刻意逢迎拍馬,因為人有私心才這樣,去掉私心,就能做回自己,無欲則剛!
16、毋偏信而為奸所欺,毋自任而為氣所使,毋以己之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己之拙而忌人之能。
這是對管理者提出的忠告!每個領(lǐng)導(dǎo)身邊都會圍繞大批的人,什么樣的人都可能有,如何用人、如何聽,這提出了很好的解決建議:不要偏聽偏信,不要自視過高,不要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使用別人的長處,不要因為自己能力低就嫉妒別人的才能而不敢使用。我要深思!
17、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用事矣,幾何不魍魎猖狂。
用人要德才兼?zhèn)?,但是德和才必然有主有次,企業(yè)用人之必慎!
18、居官有二語曰:“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居家有二語曰:“惟恕則平情,惟儉則足用。”
管理者要公正清明,家庭生活要寬恕勤儉。
19、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
知足者常樂!更快、更高、更強是我們最求的目標(biāo),但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在追求目標(biāo)的旅程中我們應(yīng)該如何放松自己緊繃的心弦呢?這是最好的建議吧。
20、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身驅(qū)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記得看過一個PPT,用特殊的攝影器材把地球上的一個人放大的看和縮小的看,到后來細胞已經(jīng)像星球、銀河已經(jīng)像玩具,很有感觸。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21、兢逐聽人,而不嫌盡醉,恬淡適己而不夸獨醒,此釋氏所謂不為法纏、不為空纏,身心兩自在者。
幾所不欲,勿施于人。走自己的路,但是也要讓別人走他們自己的路。既不為萬物所束縛,也不為虛空所束縛,就是釋迦牟尼說過的肉體和精神都很自在。
22、爭先的路徑窄,退后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艷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
做人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要不咋最近Jordan和Kevin也都看是偏向素食了,菜品清淡一分,身體健康一分。
曾經(jīng)有一段記載,外國做過一個智力測驗,在瓶子里裝上三個系線的彩球,讓三個孩子同時拉,看他們最短需要多少時間。據(jù)說在全球很多國家測試, 參加測試的孩子都不能在一秒鐘之內(nèi)拉出三個球。但是中國的孩子做到了!因為三個孩子很團結(jié),他們先安排下順序,依次拉出。禮讓會使大家都得到好處,而爭斗 最終使所有的人受到傷害。
23、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術(shù),何妨刀割香涂?
在這見到了“不系舟”,也知道了不系教授起名字的深意。
釣巴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fēng)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草木不謝榮于春,亦不怨落于秋。
像不系教授學(xué)習(xí)。
24、幽人清事總在自適,故酒以不勸為歡,棋以不爭為勝,笛以無腔為適,琴以無弦為高,會以不期約為真率,客以不迎送為坦夷。若一牽文泥跡,便落塵世苦海矣!
最討厭酒桌上被逼,下回再有人逼我喝酒,就給他讀這一段!
25、人生福境禍區(qū),皆念想造成,故釋氏云:“利欲熾然即是火坑,貪受沉溺便為若海;一貪清凈烈焰成池,一念驚覺船登彼。”念頭稍異境界頓殊,可不慎哉。
一個念頭改變一生。
26、子生而母危,鏹積而盜窺,何喜非憂也;貧可以節(jié)用,病可以保身,保憂非喜也。故達人當(dāng)順逆一視,而欣戚兩忘。
我岳父從30幾歲就高血壓,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年屆七旬,身體依然矍鑠。主要是得病后就重視起來,飲食、起居和用藥都非常的有規(guī)律,這樣反倒比沒有疾病(未檢查出來)的人更重視健康,更珍惜健康,更加長壽。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27、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耳,即人世之機阱。此處著眼不高,鮮不墮彼術(shù)中矣。
啥也不說了,是你的總也跑不掉,不是你的也不要硬去搶。老天給你非分之財?shù)耐瑫r也會給你一份非分的奢望,這奢望會印尼走向陷阱。
書讀完了,如同聽了一曲優(yōu)美的樂曲,曲終人散,余音繞梁,推薦,希望大家有空也讀一讀。
讀后感欄目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匯總
讀后感大全匯總
中外名著讀后感匯總
四大名著讀后感匯總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