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是我們到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讀名著,發(fā)感想。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xù),不同時期的大家都對名著有所解讀。然而我們寫的讀后感可能達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可以從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東西就好了,這也是名著傳遞給我們的思想。
《香菱學詩》來自于曹雪芹的《紅樓夢》,這篇文章講得是黛玉師傅教香菱如何做詩和香菱如何學詩的事。
《紅樓夢》中有許多詩詞,這是今天讀者的閱讀難點之一。許多人草草看過,以為作者無所用心,這是可惜的。書中詩詞,往往是與故事情節(jié)融為一體的,每個人的詩作都有自己的特點,表現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詩作,還點明了人物的處境與命運歸宿。如上引香菱詩第三首中的“精華欲掩料應難”,實際就是在說香菱目前的情況。因此,仔細品味書中詩詞,也是欣賞《紅樓夢》的樂趣之一。
曹雪芹借寫香菱學詩,還表達了自己對詩藝的一些看法。他特別強調詩要有新意,要寄情寓興,不能以詞害意,這是一種通脫明達的認識。從課文中,讀者還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較欣賞唐人詩作,如王維、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儀的優(yōu)秀詩人。
香菱要學詩,不拜身邊的寶釵為師,卻去找黛玉,這也是合乎小說情理的一筆。寶釵博學多才,詩也寫得不錯,但她并不看重這個,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而且,寶釵生性沉穩(wěn),不喜歡太麻煩的瑣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學詩的。黛玉雖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卻也有熱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導香菱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而且言簡意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門徑,獲得成功。黛玉的這種表現,是她性格中另一側面的反映。從某種角度說,黛玉比寶釵其實更容易相處,也更同情弱者。
課文中寫到的其他人物,如探春、湘云、寶玉等,著墨不多,都是陪襯人物。但作者輕點淡染,也頗見精神。如寫湘云健談、探春機敏,就符合她們一貫的表現。
讀后感欄目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匯總
讀后感大全匯總
中外名著讀后感匯總
四大名著讀后感匯總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