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600字

字號:


    一本好書,會讓你感動,會讓你有空靈飄逸感,會讓你百看不厭,會讓你捧腹大笑閱讀作為人類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自有書籍文字伊始,人類就在閱讀中傳承著文化,開啟心智。而一些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更是人類思想文明的精華,值得后人去研究,發(fā)現(xiàn)。出國留學網(wǎng)讀后感欄目為您提供以下讀后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讀龍應臺和兒子的書信集《親愛的安德烈》。書拿到手,由衷地喜歡。慢慢讀下去,突然明白為什么龍應臺的圖片為什么這么不加處理和修飾,任由歲月的痕跡坦露無遺,原來在這本書里,她只是一個和我們所有的中國媽媽一樣,面對孩子的成長和越來越遠的距離而不斷掙扎的本色母親,心里一下子變得非常溫暖。
    當9歲的兒子寫了作文藏起來不讓我看時,當他不肯告訴我他好朋友的名字時,當他抗議我們大人常常把小孩子認為非常重要的東西扔掉時,我不得不悚然一驚,他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我高興時抱抱親親,不高興時便不理的小毛頭了。我必須面對一個每個父母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去了解眼前這個每天都在不斷成長和變化的、越來越有主見、正從“小毛頭”逐漸變?yōu)?ldquo;小刺頭”的孩子,如何和他溝通。我只有一次做母親的機會,沒有人來教我如何當母親。如果我不主動去學習如何做母親,而他又肯定不會等我終于明白如何當母親后才開始成長,那么我很可能會錯失他僅有一次的少年青年時期。于是,我開始觀察別人如何當母親,也開始讀這一類書。我讀了池莉的《來吧,孩子》、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等。最讓我深思的就是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因為這本書不僅讓我想到如何當母親,而且指導我如何面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8歲左右的學生。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共同寫作的一本書。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返回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歐洲,回到兒子身邊的時候,安德烈已是一個184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伙子,是個有了駕照,可以進出酒吧,開始抽煙的高校生。他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龍應臺覺得:兒子愛她,但并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為了重新認識長大了的兒子,也讓兒子了解自己,龍應臺邀請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和她共寫一個專欄,以書信的方式進入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在信中,他們談國家意識,談文化認同,談世界觀,談人生價值,談對工作的態(tài)度,談愛情觀,談抽煙問題……對話并非總是順暢的,有爭論,有各執(zhí)己見。比如安德烈對龍應臺說:“你聽不懂我的意思對不對?我們的代溝就在這里:我上面所說,沒有一句我的同儕聽不懂,而且,我想要表達的是什么,他們根本不需解釋。”他要求媽媽“問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當然更多的地方充滿一個母親眷眷的讓人感動的情,有很多觀點綻放著讓人眼前一亮的智慧的火花。
    這一段話中描摹的情景堪與朱自清的《背影》相媲美。“一次又在那個電光石火的一刻里我就已經(jīng)知道: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一次次地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以后,這樣的鏡頭不斷重復。你上中學,看著你沖進隊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國留學,在機場看著你的背影人群中穿插,等著你回頭一瞥,你卻頭也不回地昂然進了關(guān)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朱自清的《背影》寫的是兒子讀懂父親蹣跚的背影,表達的是拳拳的父子之情;而龍應臺面對卻是一天天長大、迫不及待離開自己的兒子的背影。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大路,眼中只有前方,母親只能在后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是眷眷的慈母之情。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于丹在《于丹〈論語〉心得》里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但是說起來輕松,做起來太難!龍應臺在書中說:“安德烈,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著你、奶著你、護著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也他媽的不容易啊。”所以當她看著兒子點煙,翹起腿,抽煙,吐出一團青霧時,她恨不得把煙從兒子嘴里拔出來,丟向大海。但是她在心里對自己說,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它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里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他就是一個“別人”。最后,她只能對安德烈說,你得尊重共處一室的人,所以請你不在室內(nèi)抽煙。安德烈抽煙當然是不好的,龍應臺作為母親阻止他抽煙似乎也無可非議,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們自己,有多少時候是借著愛或因為我是你的長輩的理由而剝奪了孩子很多作為一個人應該擁的權(quán)利。但是,龍應臺沒這樣做,理智告訴她,兒子是一個獨立的成人。試想,母親連兒子抽煙這一點都能理性面對,那么有很多東西通過對話去溝通就容易多了。所以安德烈會問母親:“你呢,MM?在匱乏的年代里成長,你到底有沒有“青少年期”?你的父母怎么對你?你的時代怎么看你?十八歲的你,是一個人緣很好的女生?還是一個永遠第一名的最讓人討厭的模范生?一個沒人理睬的邊緣人,還是最自以為是的風紀股長?”對話也許不能解決多少問題,但至少它為彼此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至少可以了解到對方的一部分。而了解是理解的前提,如果連了解都沒做到,那談何理解呢?
    而他們母子關(guān)于工作的對話是非常深刻的,富有啟迪性的。安德烈問龍應臺是否會因為他是一個平凡的人或找不到一份“很好”的工作而感到失望;龍應臺說: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也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jīng)理或者到動物園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jīng)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為錢的數(shù)字起伏而緊張而斗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更快樂。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德烈自己也認識到“德國失業(yè)率如此之高,年輕人其實戰(zhàn)戰(zhàn)兢兢,幾乎到了‘謹小慎微’的地步,他們太知道,沒有好的教育就得不到好的工作機會,人生畢竟不是一場沒完沒了的party。”我兒子也是一個喜歡動物的孩子,他的夢想是當一名恐龍專家,現(xiàn)在又想成為兒童作家,也許他最終什么家也沒當成,我也只能坦然地面對這個事實,只要他所從事的這份工作在他心目中有意義,他有成就感,他真的感到很快樂。當我自己常常因為忙碌而覺得這一天我沒有生活,只是生存時,我會悲傷地想自己是一個被工作囚禁了的人,我不希望兒子也是被工作囚禁,我希望他的工作能讓他有屬于自己的時間。當然更多的時候,我會用傅聰所說的“我甘愿做音樂的奴隸”來激勵自己。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jīng),是為母者終身奉讀的經(jīng)。這本經(jīng)好不好讀,就看做母親的耐心、愛心、運氣及造化了。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為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閱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復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shù)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臺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對我們來說,認識一群性格各異的十八歲的人,我們該怎么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們自己,才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F(xiàn)代傳媒迅猛發(fā)展,而世界發(fā)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著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為人人都不喜歡被說服。而且我們要善于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于傾聽他們的訴說,同時注意不要以權(quán)威自居對他們發(fā)號施令。
    在書中,龍應臺只是一個傾聽者,分享者,而沒有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做決斷。當安德烈告訴媽媽他愛上了一個女孩,龍應臺回復說:“你愿意和我談感情的事,我覺得‘受寵若驚’。是的,我等了十九年,等你告訴我:MM,我認識了一個可愛的女孩。” “你應該跟這個你喜歡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訴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訴你……我只能讓你跌倒,看著你跌倒,只能希望你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過來,照亮你藏著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龍應臺是充滿智慧的母親,是明知孩子會跌倒依然選擇了放手的母親,她知道成長的陣痛必須由孩子獨自承受,任何人都無法包辦代替,因為一旦越俎代庖,孩子就沒辦法自己長大。
    三年前,龍應臺走近安德烈,安德烈退后;龍應臺要跟他談天,他說,談什么?龍應臺企求地追問,他說,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龍應臺想和他說話,但是一開口,發(fā)現(xiàn),即使安德烈愿意,龍應臺也不知說什么好,因為,十八歲的兒子,已經(jīng)是一個她不認識的人。而三年后,安德烈終于明白媽媽為什么要和他寫這些信,而且,寫了一段時間以后,安德烈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還蠻樂在其中的,雖然他絕對不動聲色。
    試想假使他們?nèi)昵皼]開始做這件事,他們大概就會和絕大多數(shù)的人一樣只是繼續(xù)過日子,繼續(xù)重復那每天不痛不癢的問候:吃了嗎——嗯,功課做了嗎——嗯,不缺錢用吧——嗯……他們永遠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有那么多可以共同談論的話題,而且通過交流彼此從了解走向理解。
    無論是我們的孩子,還是我們的學生,請讓我們用我們的慧眼和匠心去讀好我們手里的每一本書。讀出其樂融融,讀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好境界。
    相關(guān)推薦: 讀后感(匯總)
    相關(guān)推薦: 讀后感大全(匯總)
    相關(guān)推薦: 讀后感400字(匯總)
    相關(guān)推薦: 讀后感600字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