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邊城景區(qū),位于貴州省銅仁市東郊,于水晶閣沿錦江右岸展開,總投資11.9億元,毗鄰“五大佛教名山”梵凈山,“中國最美麗的小城”湖南鳳凰古城及“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
整個景區(qū)以“明”史為據,以“明”文化為內涵,以“明”軍事為主脈,以地方特色為背景,致力于明朝以來貴州600年歷史文化的挖掘,集“吃住行游購娛”及“休閑、養(yǎng)生、體育、影視”等為一體,是西南最大的綜合歷史文化景區(qū)!
核心景區(qū)劃分為邊城廣場演藝區(qū)、邊城市井文化區(qū)(含五角大樓劇場)、邊城軍事體驗區(qū)、邊城水師龍舟營、大明水寨錦江漁文化區(qū)、大明酒莊、等八大文化體驗區(qū)塊。作為一座文化之城、故事之城、體驗之城,大明邊城將成為展示貴州六百年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自然之城——千里辰水,源于錦江。在這邊化外之地,沿江的吊腳樓默默的講述著千年古老的傳說,江上的漁翁仍在用上千年遺留下的方式捕魚,靜靜的,感受最后一片凈土留給世人最后的安寧
文化之城——作為五溪文化發(fā)祥地,多民族聚居碰撞與融合,孕育了邊城豐富離奇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土司文化、巫蠱文化、夜郎文化、苗藥文化在此融合發(fā)展。
擴展閱讀:
導游詞結構
一篇完整的導游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
1.習慣用語
習慣用語又分為兩個部分——見面時的開頭語和離別時的告別語。
開頭語包括問候語、歡迎語、介紹語、游覽注意事項和對游客的希望五個方面,放在導游詞的最前面。
a、開頭語
(1)介紹自己或旅行社
(2)介紹司機和車型、車號
(3)介紹旅游時間,地點和行程安排
(4)表示歡迎。
b、告別語
(1)總結旅游情況
(2)感謝游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見
(4)表示依依惜別
2.概括介紹
概括介紹是用概述法介紹旅游景點的位置、范圍、地位、意義、歷史、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等,目的是幫助旅游者對景點先有個總體了解,引起游覽興趣,猶如“未成曲調先有情”。
概括介紹應根據時間和游客情況,可長可短,可詳可略(可根據需求所變)。
3.重點講解
重點講解是對旅游線路上的重點景觀從景點成因、歷史傳說、文化背景、審美功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同時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攜帶的東西,保管好自己隨身的物品,這是導游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相關閱讀:
各省景點導游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