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共基礎知識小結(6)

字號:


    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東南面對海洋,西北深入亞歐大陸,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我國領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我國的陸地邊界全長約2.28萬千米。東鄰朝鮮,南連越南、老撾、緬甸,西南和西部與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東北、正北有俄羅斯、蒙古,西北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為鄰。除了廣闊的陸地以外,尚有寬闊的海域和眾多的島嶼。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千米;如把沿海島嶼的海岸線也計算在內(nèi),則長度超過3.2萬千米。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文萊等國,與我國隔海相望。
    1.地形多種多樣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周群山環(huán)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中國均有分布,這為中國工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條件。
    2.山區(qū)面積廣大
    通常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qū)。中國山區(qū)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2/3,這是中國地形的又一顯著特征。山區(qū)面積廣大,給交通運輸和農(nóng)業(yè)發(fā)展帶來一定困難,但山區(qū)可提供林產(chǎn)、礦產(chǎn)、水能和旅游資源,為改變山區(qū)面貌、發(fā)展山區(qū)經(jīng)濟提供了資源保證。
    3.地勢西高東低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
    地勢的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與東部邊緣分布有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是地勢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分布著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其東面的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是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分布著廣闊的平原,間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過北緯32°線,自西向東作一幅中國地形剖面圖,從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東部平原,西高東低,呈階梯狀逐級下降的地勢特點十分明顯。
    從中國陸地的第三級階梯繼續(xù)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淺海大陸架,這是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較緩,海洋資源豐富。
    中國近海大陸架比較廣闊,渤海和黃海的海底全部、東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都屬淺海大陸架。目前,開發(fā)海洋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主要是在大陸架上進行的。
    公共基礎知識欄目推薦:
    公共基礎知識題庫
    公共基礎知識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3公共基礎知識匯總
    
公務員報考指南 公務員報考條件 公務員報名入口 行測專題 申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