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保國寺導游詞

字號:


    導游詞是導游沿途講解的介紹詞,包括導游歡迎詞,景點介紹詞,導游歡送詞等。其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jié)性等特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有關導游詞作文、導游詞怎么寫、導游詞開場白、導游詞結束語、景點導游詞大全、導游證導游詞的資料,僅供參考。歡迎關注留學網(wǎng)更多相關信息。
    保國寺位于寧波市江北區(qū)費市靈山山腰幽谷中,相傳東漢光武帝時驃騎將軍張意的兒子中書郎張齊芳棄官隱居于此。東漢時山上原有寺叫“靈山寺”,也叫“驃騎將軍廟”,唐會昌五年寺宇被毀,廣明元年(880年)重建,僖宗李儇賜“保國寺”匾額,此后改名為保國寺。
    大雄寶殿建筑風格特異,巧奪天工,是保國寺建筑之精華。大雄寶殿是寺內主建筑,重檐歇山式,是江南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筑,其面闊三間(11.91米),進深三間(13.35米),成縱向長方形。大雄寶殿氣勢雄偉,全部結構皆用斗拱裼巧妙銜接和精確的榫卯技術,不用一釘而將建筑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承托起整個殿堂屋頂?shù)闹亓俊?BR>    保國寺作為浙東名剎,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科學藝術價值,也是欣賞自然勝景之地。
    交通:保國寺離市區(qū)僅15公里,乘332路公交車可直達。
    詳細資料:
    保國寺歷史悠久,據(jù)傳東漢建武年間,有驃騎將軍張意與其子中書郎張齊芳愛這里山清水佳,隱居于此。佛教傳入,舍宅為寺。因在靈山上,初名靈山寺。唐會昌五年(845)滅佛,寺毀。唐廣明元年(880)重建,改名保國寺。保國寺并不是以其宗教寺廟聞名于世,而是因為我們的祖先在一千年前就以精湛絕倫的建筑工藝令人嘆為觀止。保國寺的精華——大雄寶殿或稱無梁殿,它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是長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筑之一。清康熙二十三年增建了四周重檐,成為重檐歇山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