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難以融入美國當地社交圈

字號:

   很多學生都希望能去美國留學,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獨自一人前往美國留學是如此孤單,沒有了以前的朋友圈,也美國親人在身旁,留學生們需要適應新的生活,建立新的圈子。但是,很多學生當發(fā)現很難融入當地社交圈,這是為什么呢?本文就針對此問題進行介紹。
    1. 交流成本和回報
    中國留學生總是很多,大家即使不大量接觸其他圈子也會有自己的小圈子,這樣出圈的動力也就不足,反正大家有三五好友了也就不那么迫切去接觸不必要的外部世界了。
    中國人內部交流成本低,因為大家有很多共同點,交往門檻就低,跟外國人或者當地人交流門檻很高,但是邁過去了可能就是另一個世界,所以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如果不需要冒險就可以維系那就沒有那個必要了。
    語言問題有個惡性循環(huán),就是語言不好導致不愿意主動接觸,交流減少,結果圈子更加固化,這樣等需要收回投資的時候,你發(fā)現國人圈子多投入就有多回報,但是跟當地人可能是高投入低回報時也就被果斷棄了。
    2.業(yè)余活動
    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大家喜歡的活動不一樣,一起出去玩也就沒有個話題。而且我們來到留學目的國的文化,一般是西方文化吧,或者說當地文化相對于我們往往是強勢的,也就是說為了融入當地社會或者社交圈子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認知成本,是我們去遷就他們,因為我們是弱勢方,所以上了游戲桌需要我們先學習他們的規(guī)則,這個從某種意義看是一種“不公平的競賽”,當然了沒人強迫你參賽,所以就敬而遠之了。
    3.語言隔閡
    就像前面大家提過的,語言確實是個很重要的問題。舉個例子,中國留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比當地人以及其他外國留學生低不少,不要說我們專業(yè)里的那些英語國家的同學了,就是同是第二語言英語水平差距都不小。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橋梁,如果語言不通暢那自然更多的上層建筑也就搭不起來,上課是迫不得已,下課各自回家也就不難理解了吧。
    4.語言內容
    聊天的時候往往需要點歷史文化語境,我們可能談中國歷史侃侃而談,但在當地語境里就不是語言問題,而是積累問題了。這種歷史不局限于古代歷史,往往近代歷史更重要,因為可能會更常提及,不要說歐美歷史,我們有多少人對自己國家的歷史一知半解呢?這種情況下即使人家問到了自己也說不上,更不用提他們的歷史。所以談話進行不下去跟這個也有關,雖然多數情況下聊不到這么遠。
    地理主要就是當地的地理,比如美國地理歐洲地理。這也是會提及的一些關鍵詞,如果沒有這個概念,那即使每一句都聽得懂自己也表達清楚也是說不出來,因為聊天時候也容易涉及去過的地方,這時候如果沒有這些概念就完全不知所云了。就像你跟一個沒什么地理概念的中國人聊天,你大侃特侃你去過這個名山大川,那個古樸小鎮(zhèn),他雖然能聽懂你的每一個詞但完全是在聽你天方夜譚的狀態(tài),因為他聽都沒聽說過,這對話也就進行不下去了吧?他也沒興趣聽下去,你也沒興趣講下去了。
    上面就是對美國留學為何難融入當地社交圈的介紹,出國留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美國留學能夠融入當地社交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能幫助你更好的體驗美國生活,也能使你的留學生活更加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