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雜志《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HE)日前公布了2014年“全球大學排名”。 排名標準包括論文引用數(shù)量及師生比例等13個要素。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連續(xù)4年位居榜首。美國哈佛大學第二,英國牛津大學第三。前十名均為英美大學。
據(jù)報道,日本東京大學排名第23位與去年相同,以微弱優(yōu)勢領(lǐng)先排名第25的新加坡國立大學,蟬聯(lián)亞洲第一。
排名靠前的亞洲大學還有香港大學(第43位)、北京大學(第48位)、清華大學(第49位)和韓國的首爾大學(第50位)。
澳洲方面,墨爾本大學仍是全澳排名最高的大學,位居全球第33位,超過排在第45位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比去年上升3位),悉尼大學排名第60位(比去年上升12位),而昆士蘭大學則位列65位(比去年下降2位)。該雜志形容澳大利亞大學擁有一個“世界級的體系”。
據(jù)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該報告顯示了澳大利亞并不僅僅擁有一些世界級的大學,并且還擁有一個世界級的體系,除了8所大學進入全球前200排名之外,還有另外12所也進入了前400名。
不過該報告也對聯(lián)邦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質(zhì)疑,如果澳大利亞日后放寬大學學費管制,目前良好的體制是否將能夠保持下去。
對此,澳洲國家高等教育聯(lián)盟主席珍妮•瑞稱,推進放松大學管制或大學私有化,或使得一些精英大學得到提升,但大部分普通大學的教育水準和學生學費壓力將成問題。
而悉尼大學校長施邁克和悉尼科技大學教務(wù)長布斯教授確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任何學費管理的政策都不會影響大學本身的質(zhì)量。
此外,據(jù)路透社近日消息,英國調(diào)查機構(gòu)益普索莫里對世界15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大學生國際教育費用進行了調(diào)查。該項調(diào)查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調(diào)查范圍分別為15個國家或地區(qū)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10所公立大學。國際教育費用包括學費和生活費兩部分。
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國際教育費用最貴的目的地依然是澳大利亞,最低是印度。排在第一位至第十五位的國家和地區(qū)分別為:
澳大利亞,學費24081美元,生活費18012美元,年均值42093美元;
新加坡,學費18937美元,生活費20292美元,年均值39229美元;
美國,學費24914美元,生活費11651美元,年均值36564美元;
英國,學費21365美元,生活費13680美元,年均值35045美元;
中國香港,學費13444美元,生活費18696美元,年均值32140美元;
加拿大,學費16746美元,生活費13201美元,年均值29947美元;
法國,學費247美元,生活費16530美元,年均值16777美元;
馬來西亞,學費2453美元,生活費10488美元,年均值12941美元;
印度尼西亞,學費4378美元,生活費8527美元,年均值12905美元;
巴西,學費59美元,生活費12569美元,年均值12628美元;
中國臺灣, 學費3338美元,生活費8573美元,年均值11911美元;
土耳其,學費1276美元,生活費11089美元,年均值12365美元;
中國,學費 3844美元,生活費6886美元,年均值10729美元;
墨西哥,學費750美元,生活費8710美元,年均值9460美元;
印度,學費581美元,生 活費5062美元,年均值5642美元。
研究表明,74%的家庭希望孩子能夠在國外接受教育,50%的家庭希望早些為教育存款。此項調(diào)查,涉及大約4500位家長,其中超過400人在美國。雖然家長認識到良好教育的價值,許多家庭的經(jīng)濟還不許可。89%的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去上大學,但超過一半(51%)的父母希望早些攢錢來供養(yǎng)孩子。此外,世界各地近3/4(74%)的父母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接受更好的大學教育。
調(diào)查還顯示出,一半的父母(51%)認為,全球排名中美國前三所大學能夠提供最高質(zhì)量的教育。一半以上(58%)的父母說,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用,是自己能做的最好投資。
據(jù)報道,日本東京大學排名第23位與去年相同,以微弱優(yōu)勢領(lǐng)先排名第25的新加坡國立大學,蟬聯(lián)亞洲第一。
排名靠前的亞洲大學還有香港大學(第43位)、北京大學(第48位)、清華大學(第49位)和韓國的首爾大學(第50位)。
澳洲方面,墨爾本大學仍是全澳排名最高的大學,位居全球第33位,超過排在第45位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比去年上升3位),悉尼大學排名第60位(比去年上升12位),而昆士蘭大學則位列65位(比去年下降2位)。該雜志形容澳大利亞大學擁有一個“世界級的體系”。
據(jù)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該報告顯示了澳大利亞并不僅僅擁有一些世界級的大學,并且還擁有一個世界級的體系,除了8所大學進入全球前200排名之外,還有另外12所也進入了前400名。
不過該報告也對聯(lián)邦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質(zhì)疑,如果澳大利亞日后放寬大學學費管制,目前良好的體制是否將能夠保持下去。
對此,澳洲國家高等教育聯(lián)盟主席珍妮•瑞稱,推進放松大學管制或大學私有化,或使得一些精英大學得到提升,但大部分普通大學的教育水準和學生學費壓力將成問題。
而悉尼大學校長施邁克和悉尼科技大學教務(wù)長布斯教授確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任何學費管理的政策都不會影響大學本身的質(zhì)量。
此外,據(jù)路透社近日消息,英國調(diào)查機構(gòu)益普索莫里對世界15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大學生國際教育費用進行了調(diào)查。該項調(diào)查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調(diào)查范圍分別為15個國家或地區(qū)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10所公立大學。國際教育費用包括學費和生活費兩部分。
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國際教育費用最貴的目的地依然是澳大利亞,最低是印度。排在第一位至第十五位的國家和地區(qū)分別為:
澳大利亞,學費24081美元,生活費18012美元,年均值42093美元;
新加坡,學費18937美元,生活費20292美元,年均值39229美元;
美國,學費24914美元,生活費11651美元,年均值36564美元;
英國,學費21365美元,生活費13680美元,年均值35045美元;
中國香港,學費13444美元,生活費18696美元,年均值32140美元;
加拿大,學費16746美元,生活費13201美元,年均值29947美元;
法國,學費247美元,生活費16530美元,年均值16777美元;
馬來西亞,學費2453美元,生活費10488美元,年均值12941美元;
印度尼西亞,學費4378美元,生活費8527美元,年均值12905美元;
巴西,學費59美元,生活費12569美元,年均值12628美元;
中國臺灣, 學費3338美元,生活費8573美元,年均值11911美元;
土耳其,學費1276美元,生活費11089美元,年均值12365美元;
中國,學費 3844美元,生活費6886美元,年均值10729美元;
墨西哥,學費750美元,生活費8710美元,年均值9460美元;
印度,學費581美元,生 活費5062美元,年均值5642美元。
研究表明,74%的家庭希望孩子能夠在國外接受教育,50%的家庭希望早些為教育存款。此項調(diào)查,涉及大約4500位家長,其中超過400人在美國。雖然家長認識到良好教育的價值,許多家庭的經(jīng)濟還不許可。89%的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去上大學,但超過一半(51%)的父母希望早些攢錢來供養(yǎng)孩子。此外,世界各地近3/4(74%)的父母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接受更好的大學教育。
調(diào)查還顯示出,一半的父母(51%)認為,全球排名中美國前三所大學能夠提供最高質(zhì)量的教育。一半以上(58%)的父母說,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用,是自己能做的最好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