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學排名的全面解析

字號:


    多年來,江湖中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句話,“世界上本沒有大學排名,中國留學生多了,便有了排名”。不過這顯然是我們被黑了,因為事實并非如此。中國的留學市場雖大,但是也不足以大到讓世界上如此多的機構(gòu)組織單單因為中國學生愛看排名而365天不停轉(zhuǎn),甚至360度無死角地各種花樣來一遍(比如純聲譽排名,年紀輕但是發(fā)展最快的大學等等)
    從今年4月發(fā)布的CUG完全大學指南的英國大學排名,到9月30日公布的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出國留學網(wǎng)也是跟隨著權(quán)威發(fā)布的腳步給你們分享了不少各式各樣的ranking。如果你們也是看凌亂了,不要憂傷不要,因為小編看著看著也有凌亂的時候。比如,2015年經(jīng)濟學科排名中,薩里大學(Surrey University)排到第四,而LSE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僅排13;物理學上,帝國理工和倫敦大學學院(UCL)兩所“G5”學校的排名也出人意料地低于萊斯特大學和赫特福德大學。還有比如,偏科比較嚴重的LSE在包括THE、QS和US News的各大世界大學排名榜中常年跌出前二十甚至更遠,而與它相愛相恨一百年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iral College London)卻常年穩(wěn)居二十強內(nèi)甚至都要與牛劍齊飛了……
    當看到times上愛丁堡的20+,你們的心理防線基本已經(jīng)崩塌了吧?下文會剖析以上排名為何呈現(xiàn)此狀態(tài)的原因。
    先來說說高等教育那些事兒
    高等教育用各種百科的基調(diào)說,就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個重要制度和公共機構(gòu),其本身就是一個復雜多面的現(xiàn)象。所以,為了照顧所有人的理解能力,“亂世”里就造出了“高等教育排名”這樣一位英雄。
    

    英國大學排名十強榜單(三家排名機構(gòu)的對比)
    

    REF英國大學研究評分
    

    衛(wèi)報英國大學排名
    

    泰晤士報—星期天泰晤士報英國大學排名
    

    1、牛津大學
    

    1、劍橋大學
    

    1、劍橋大學
    

    2、倫敦大學學院
    

    2、牛津大學
    

    2、牛津大學
    

    3、劍橋大學
    

    3、圣安德魯斯大學
    

    3、帝國理工學院
    

    4、愛丁堡大學
    

    4、巴斯大學
    

    4、圣安德魯斯大學
    

    5、曼切斯特大學
    

    5、帝國理工學院
    

    5、杜倫大學
    

    6、帝國理工學院
    

    6、薩里大學
    

    6、華盛大學
    

    7、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7、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
    

    7、??巳卮髮W
    

    8、諾丁漢大學
    

    8、杜倫大學
    

    8、薩里大學
    

    9、布里斯托大學
    

    9、華盛大學
    

    9、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
    

    10、利茲大學
    

    10、蘭卡斯特大學
    

    10、倫敦大學學院
    

    REF并非真正的排名,它是專家評議系統(tǒng);本表格收錄的只是2014年度獲得總評分最高的十所學校
    

    
    

    世界大學排名十強榜單(三家排名機構(gòu)的對比)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shù)排名
    

    1、加州理工學院(美)
    

    1、麻省理工學院(美)
    

    1、哈佛大學(美)
    

    2、哈佛大學(美)
    

    2、哈佛大學(美)
    

    2、斯坦福大學(美)
    

    3、牛津大學(英)
    

    3、劍橋大學(英)
    

    3、麻省理工學院(美)
    

    4、斯坦福大學(美)
    

    4、斯坦福大學(美)
    

    4、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
    

    5、劍橋大學(英)
    

    5、加州理工學院(美)
    

    5、劍橋大學(英)
    

    6、麻省理工學院(美)
    

    6、牛津大學(英)
    

    6、普林斯頓大學(美)
    

    7、普林斯頓大學(美)
    

    7、倫敦大學學院(英)
    

    7、加州理工學院
    

    8、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
    

    8、帝國理工學院(英)
    

    8、哥倫比亞大學(美)
    

    9、帝國理工學院(英)
    

    9、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瑞士)
    

    9、芝加哥大學(美)
    

    10、耶魯大學(美)
    

    10、芝加哥大學(美)
    

    10、牛津大學(英)
    

    不知道選什么專業(yè)?別急,這里有最熱門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專業(yè)排名。不知道怎么選學校?不怕,這里有學生滿意度排名,研究排名,學術(shù)聲譽排名,各大院校專業(yè)排名甚至畢業(yè)后混得如何的排名。只要你沒想到,沒有他們排不出來。只是排名一多,你又凌亂了,你們究竟誰是誰?誰才是最適合我的那一個排名……
    好了,進正題,全面分析下你們傻傻分不清楚的這些排名以及他們?yōu)槭裁催@么排的原因。
    

    世界大學排名十強榜單(三家排名機構(gòu)的對比)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
    
    THE世界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
    

    上海交通大學
    
    世界大學學術(shù)排名
    

    1、加州理工學院(美)
    

    1、麻省理工學院(美)
    

    1、哈佛大學(美)
    

    2、哈佛大學(美)
    

    2、哈佛大學(美)
    

    2、斯坦福大學(美)
    

    3、牛津大學(英)
    

    3、劍橋大學(英)
    

    3、麻省理工學院(美)
    

    4、斯坦福大學(美)
    

    4、斯坦福大學(美)
    

    4、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
    

    5、劍橋大學(英)
    

    5、加州理工學院(美)
    

    5、劍橋大學(英)
    

    6、麻省理工學院(美)
    

    6、牛津大學(英)
    

    6、普林斯頓大學(美)
    

    7、普林斯頓大學(美)
    

    7、倫敦大學學院(英)
    

    7、加州理工學院
    

    8、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
    

    8、帝國理工學院(英)
    

    8、哥倫比亞大學(美)
    

    9、帝國理工學院(英)
    

    9、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瑞士)
    

    9、芝加哥大學(美)
    

    10、耶魯大學(美)
    

    10、芝加哥大學(美)
    

    10、牛津大學(英)
    

       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排名的《衛(wèi)報》
    《衛(wèi)報》大學排名專注于英國高校的學科排名,它以與眾不同著稱,一些被學術(shù)界和公眾都認為是頂尖名校的英國高校在《衛(wèi)報》排名中往往表現(xiàn)不佳。簡直不能更配得起“與眾不同”這個詞了。
    針對外界不解的輿論,《衛(wèi)報》排名的負責人馬特·赫里-雷納(Matt Hiely-Rayner)表示其排名之所以與人們的“常識”唱反調(diào),在于它的目的不是對大學在某個領(lǐng)域的表現(xiàn)進行“客觀”的評分,而在于展示本科生的主觀體驗。“我們的排名是以學生體驗為中心,但我們并不否認其他方面比如論文發(fā)表與引用、博士生比例等對于大學的重要性,只是我們的側(cè)重點放在本科生身上,”赫里-雷納解釋道。面對“《衛(wèi)報》排名具有誤導性”的批評,赫里-雷納回應(yīng)稱:“我們的目的只是讓未來的本科生在選擇學校時更多了解實際的體驗,而不是一味追隨所謂的名校。”
    REF其實并非一個排名
    相比之下,REF(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排名則集中于評估英國大學的研究水平。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HEFCE)的資深政策顧問維琪·瓊斯(Vicky Jones)說:“這套機制是用來衡量研究質(zhì)量,而且REF是一個專家評議系統(tǒng),最終不會提供排名,準確地說它并非一個排名系統(tǒng)。”
    根據(jù)瓊斯的介紹,REF的結(jié)果“為四個基金委員會分配大學資助金額提供決策依據(jù)”,同時“向公共研究資金提供可信度信息,并展示投資的效益,以及設(shè)立可信的衡量高校研究水平的標準,提供有價值的比較信息”。換句話說就是,REF的結(jié)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接下來各個大學能拿到多少教育撥款。
    相對更為貼心周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HE世界大學排名沒有側(cè)重于大學的某一個方面,而是覆蓋了四個方面:教學、研究、知識傳播和國際化程度?;谶@四個指標之上,THE會給每個大學或者一個大學的研究領(lǐng)域一個綜合評分。“這體現(xiàn)的是《泰晤士高等教育》對于高等教育使命的理解,這四個方面被認為是“一所現(xiàn)代研究型大學的核心使命”。“我們是眾多大學排名中唯一覆蓋了大學所有核心使命的排名系統(tǒng)。”THE編輯艾麗·博斯威爾(Ellie Bothwell)如是說。
    僅僅因為各家對于高等教育的理解不一樣而已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shù)排名研究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劉念才有一句話很中肯,“大學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系統(tǒng),任何一個排名不論指標有多少,都只能評價大學在某些方面的表現(xiàn),不要完全依賴于一個排名,因為每個排名有自己的側(cè)重,不可能展示出一所大學的全景”。
    不同的側(cè)重點決定了《衛(wèi)報》、REF以及THE三個排名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大相徑庭。(以排英國大學排名,研究類排名及世界大學排名的三個機構(gòu)為例)
    據(jù)馬特·赫里-雷納介紹,《衛(wèi)報》排名集中于學科層次,但也在所有學科取平均分的基礎(chǔ)上提供學校層次的排名。
    具體參考:
    最后一年的本科生對教學情況(10%)
    教師評價與反饋的滿意度(10%)
    最后一年本科生的整體滿意度(5%)
    課程附加值(即入學新生以及畢業(yè)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比較)(15%)
    教職員與學生之間的比例(15%)
    校方為每名學生所支付的費用總額(15%)
    本科入學分數(shù)(15%)
    “學生滿意度”、“課程附加值”與“本科入學分數(shù)”是《衛(wèi)報》排名的特色所在。學生滿意度根據(jù)NSS全國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課程附加值算法較復雜,基本理念就是如果你進某個大學時門檻低,但是最后拿到一等二等一比例超過預期,此項的得分就會高,很大程度上會幫助排名的提升,本科入學分數(shù)僅僅以A-Level成績?yōu)榛鶞?,其他一律不考慮。。
    REF的研究方法被認為則是諸多排名中最復雜的。它涉及所有的研究領(lǐng)域,細分到36個學科。每個學科被稱為評估單位。學??梢赃x擇評估單位提交研究材料,其中包括一系列標準化的證明材料,例如每名受評教師最多可提交四份研究成果,案例研究的影響以及為達到影響目的制定的策略細節(jié),包括研究策略、學生、收入、設(shè)備和協(xié)作方面的信息和數(shù)據(jù)。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方法論中的指標眾多,但方法論本身并不復雜。盡管其評估領(lǐng)域涉及被認為是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所有核心使命,但從指標的比重上來看,THE還是更加重視教學、學術(shù)研究和論文引用。
    具體而言:
    經(jīng)濟活動與創(chuàng)新(即科研收入)占2.5%,
    國際化程度占7.5%(其中教員與學生國際化程度學生國際化程度各占2.5%,發(fā)表論文中至少有一個國際合作者的論文2.5%),
    教學與學生占30%(其中同行評價15%,教師/學生比4.5%,博士/本科生比2.25%,授予博士學位的學生/教師比6%,年度研究經(jīng)費/教師比2.25%),
    研究指標30%(研究的國際聲望18%,年度研究收入/人員比6%,研究環(huán)境即科研產(chǎn)/人員比6%),
    論文引用占30%。
    學科之間也存在“傲慢與偏見”
    “人文社科的特性決定了它們沒有一個世界公認的標準來規(guī)范研究實踐和評判研究成果。”
    在各種排名中,其實也很容易發(fā)現(xiàn)排在前列的永遠都是理工科學校或者綜合性大學,而專注于社會科學或者強項不在于理工科的高校在綜合排名中往往遭遇“偏見”。就比如上面小編提及的LSE。
    究其原因在于理工科發(fā)展至今日已經(jīng)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全球標準化,而人文社科的特性決定了它們沒有一個世界公認的標準來規(guī)范研究實踐和評判研究成果,因此高校排名系統(tǒng)在學科上體現(xiàn)的“傲慢與偏見”往往與研究指標相關(guān)。例如在THE排名的科研投入、科研環(huán)境(研究產(chǎn)出/員工數(shù)量)以及論文引用率三個指標中,理工科的平均值往往高于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因此這個排名系統(tǒng)會使擅長理工科的高校更占優(yōu)勢。
    喜聞樂見的是,與THE相愛相殺的QS大學排名今年取消了在學術(shù)文獻引用方面更側(cè)重于科學類的計算方式,所以你們今年看到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LSE從去年的71走到了今年的35!!!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一不小心就被拍暈在沙灘上
    上面有提到衛(wèi)報上某類排名薩里趕超LSE。帝國理工UCL被萊斯特赫特福德大學追趕,愛丁堡Times上甚至前10都進不了的情況。真正的緣由卻只和所想和所得的差異感有關(guān)。
    “名校學生入學前往往期待值較高,而現(xiàn)實不一定會符合他們的高期待,最后學生可能會傾向于不滿意。”在各種大學排名中,除了不同學科,老牌與新興高校的沉浮也不斷上演,一些排名結(jié)果比較符合所謂“主流期待”,而另一些則被認為具有“顛覆性”:因為其中常有一些新興大學常常異軍突起,而一些老牌名校卻泯然眾校矣。
    對此,馬特·赫里-雷納回應(yīng)稱,“《衛(wèi)報》排名的目的不是對大學在一個學科領(lǐng)域的實力進行比較,我們只想展示本科生的主觀體驗和滿意度”。他并不否認學生的主觀體驗受很多因素影響,并不必然體現(xiàn)學校在一個學科領(lǐng)域的表現(xiàn),也不一定能夠與大學的聲譽一致。“期待值、課程難易、學校設(shè)施等等都可能影響到學生的體驗,比如名校學生入學前往往期待值較高,而現(xiàn)實不一定會符合他們的高期待,因此,最后學生可能會傾向于不滿意。”
    與《衛(wèi)報》相比,THE世界大學排名和REF因為沒有“學生滿意度”指標,而更多倚重其他如科研與聲譽的指標,因此它們的評價結(jié)果往往更符合“主流”的預期。
    但是“大學聲譽有時候是不可靠的,很多時候,名校作為一個群體是一個封閉的、自我選擇的集團,它更像一個利益集團,它并不能保證學生一定能獲得良好的體驗,甚至不能保證集團內(nèi)的高校都有與其名聲相符合的表現(xiàn)”。
    沒有給誰誰誰洗白的意圖,有一句話你們好好揣摩一下,“沒有任何排名能做到絕對客觀、完全科學。不要完全依賴于一個排名,因為每個排名有自己的側(cè)重,不可能展示出一所大學的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