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提供的讀后感的文章,希望對大家一定的幫助。更多讀后感的文章內(nèi)容盡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www.liuxue86.com
小學(xué)作文三國演義讀后感一
這一回,有兩個要點,第一,寫單福——也就是徐庶,他的才能無法在劉備這里繼續(xù)幫劉備;第二,寫單福推薦孔明來幫助劉備,共商大業(yè),共成大事。
單福的周易真是厲害,能知未來之事,才避過了敵人的偷襲;他精通八卦,才破了那“八門金鎖陣”,可惜他的老母被曹操捉去,當(dāng)了誘耳,來釣這徐庶這條重量級大魚。忠孝不能兩全,要我,我也會選孝,畢竟是人之常情,畢竟那是生我養(yǎng)我最關(guān)心我的人,親人只有幾個,天下英雄才子有好多。不過這徐庶也是倒霉,忠孝兩不全,在曹操那里吃白飯,在幾年之后,他不發(fā)恢作用那在曹操眼里就是飯桶,毫無價值,說不定,還會成為與劉備相通的一個大大的間諜。
好在因禍得福,失去一條鯉魚,換來一條大鯨魚,失去徐庶,要得到諸葛孔明,并不是壞事,何況徐庶在曹操那里毫無用處,只是一個好看的擺設(shè)而已,“駑馬并麒麟,寒鴉配鸞鳳”,“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這足以證明徐庶與諸葛孔明一比就比下去了。
不過當(dāng)徐庶去臥龍岡見孔明時,孔明已明白劉備一定比不過曹操,一定會先倒下,但劉備的人品會讓他考慮,可見人品的重要。
為劉備能知孔明而高興吧!
小學(xué)作文三國演義讀后感二
賢哉徐母,流芳千古。一個老太太有如此高的評論,真了不得;臥龍岡上劉備三次訪賢,說明這諸葛孔明也真是了不得。
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徐庶的媽媽真的太剛烈了,寧死不讓自己成為奸臣,而且對兒子要求嚴(yán)格,要求他有作為,要輔佐明主。當(dāng)兒子徐庶被人騙時,她勃然大怒,她罵的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視,說明徐庶怕媽媽,徐母的話都是對的。徐庶“降曹”之后,徐母引以為羞辱,自盡了,啊,她是一個多么仁義的人啊!竟死了,說明了徐母的剛烈。賢哉徐母,流芳千古!
再說劉備去臥龍岡去找諸葛孔明,曾見到六個人,以為是諸葛孔明,劉備都認(rèn)為是諸葛孔明,可都不是,劉備懷疑一定有根據(jù)呀,他們一定也十分有才華孔明一定更有才華,這六個人給孔明當(dāng)“托”,來反襯孔明的才華,來證明臥龍的才華。劉備這兩次來都沒見到孔明他本人,而他的親人朋友倒見了不少,在這種環(huán)境下,在這眾人影響下,諸葛孔明一定吸收他人之長處,最厲害,這一點深深吸引著劉備,才讓他三番五次的來諸葛亮出山相輔,與他共商大業(yè),共成大事。
也許是劉備一而在,再而三的踏雪訪賢士,打動孔明,但愿他下次在家。
小學(xué)作文三國演義讀后感三
劉備三顧茅廬,方請動大賢,真不一般;孔明二次外出,測驗?zāi)谴筚t,真不簡單。
劉備有如此大的耐心,去找那孔明,如果是常人,比如說張飛,第一次還好,第二次說把孔明喚來,第三次說去放火,可見如果是常人,一定請不動諸葛孔明。再者以一個君主去拜訪一個住草廬的人這事就少見,再加上第一次沒見著,第二次還沒見著,第三次見著人家在睡覺,讓拜訪他的人立于門外。平常人拜訪了,但是,友人時,友人要出門迎接,可一個君主拜訪一個先生,卻要在門外等,真是太不像話了。不過這也正好證明了劉備的誠心,打動諸葛孔明出山相輔,共商大事共成大業(yè)。
當(dāng)孔明與劉備回到新野,他們同吃同榻,這又表明了劉備對孔明的尊敬。之后,孔明說什么,劉備就怎么做,這孔明從山間野夫,一下跨到能與君王平起平坐的軍師、丞相。我不僅想:當(dāng)時,說不定還有更多的諸葛亮等待賢君明主支“開發(fā)、利用”呢!
一個女子,為報夫仇,想出妙計,她是——徐氏,一個來亞于徐庶的媽媽徐母的一個女子,真是國的英雄。一個大膽,聰明的女英雄,比奸臣庸臣強(qiáng)多了,女子不可忽視。
向劉備學(xué)習(xí)耐心,向孔明學(xué)習(xí)語言表達(dá),向徐氏學(xué)習(xí)大膽。
小學(xué)作文三國演義讀后感四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名著,其中我要向大家介紹諸葛亮這個人。
諸葛亮可算是智勇雙全,神機(jī)妙算,我對他可是無比的佩服。下面我就說說他的故事吧!
第一個是“空城計”的故事。自從諸葛亮失了街亭以后,準(zhǔn)備帶兵離開西城縣。誰知司馬懿帶了十萬兵馬,向縣城逼近。而這時諸葛亮手下只有兩千老弱病殘的兵。怎么辦呢?諸葛亮想了一條妙計。他挑了幾個好兵裝成老百姓的樣子,在掃大街,城門大開。司馬懿的部隊來到城門下,看見幾個百姓在慢悠悠的掃大街。諸葛亮在城頭上,手里拿著鵝毛扇,一付很悠閑的樣子。司馬懿一看,心中想:“我?guī)еf兵馬諸葛亮都不著急,他肯定有埋伏。”所以司馬懿沒敢再向前進(jìn)攻,便退兵了。
第二個是“木牛流馬”的故事。在一百二回,長史楊儀報告說:“我們的糧草在劍閣,如果派人馬去搬運,很不方便。”諸葛亮笑道:“其實我早想到這一點了,以前所積的木料,還有在西川買下的大木料,我可以教工匠做木牛流馬,牛馬不喝水,不進(jìn)食,搬運糧草非常方便。我已下令制造了,只是還沒有造好。”眾人聽了都非常高興。造好一千個木牛流馬后開始運糧草,非常方便省事。不料被魏軍看見了,搶走了五六匹。司馬懿派人比葫蘆畫瓢造了兩千只,也開始用于搬運糧草。手下人把情況報于諸葛亮,諸葛亮又教了一個辦法。他派兵攔截魏軍的運糧兵,把木牛流馬的舌頭轉(zhuǎn)了一下,它們就不會動了。救援的魏兵來了,對木牛流馬抬也太不動,運也運不走,一點辦法也沒有。而諸葛亮又派五百軍兵裝作天兵天將的樣子,把木牛流馬的舌頭又轉(zhuǎn)了一下,就輕而易舉的把它們趕走了。
這兩個故事充分顯示了諸葛亮的過人才智。我非常喜歡他。
小學(xué)作文三國演義讀后感五
“人中關(guān)羽,馬中赤兔。”這描述的是一個忠將—劉備的弟弟關(guān)云長。
關(guān)羽這一人物是羅中最用力刻畫的武將之一,《三國演義》中塑造的曹操—“奸絕”,諸葛亮—“智絕”,那么關(guān)羽就是“義絕”。
在故事中,關(guān)羽在劉備兵敗投奔袁紹之時,關(guān)羽孤身一人為保護(hù)兩位皇嫂,不得已投降,但對曹操有言在先:第一,我和皇叔誓保大漢江山,如今我只降漢獻(xiàn)帝,不投降曹操;第二,要按照皇叔的俸祿發(fā)給我的兩個嫂嫂,閑雜人等不能到其門口;第三,一旦我知道了劉皇叔的去向,不論千里萬里,我都去投奔他。關(guān)羽的衣服破了,怎樣也無法補(bǔ)救那個大洞,曹操見了,送了關(guān)羽一件新的,但他也只把它穿在里面。
在關(guān)羽的眼中,投降是可以變通的,但惟獨他對漢朝之忠,對劉備之義,是永遠(yuǎn)不可更改的。關(guān)羽之義絕不是一般的義氣,而是披肝瀝膽、義無反顧,他的義比泰山還重,比生命還珍貴,禁得住人間的種種考驗。
當(dāng)然,我們要用現(xiàn)代的觀點去理解、體會這個人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的忠,是忠于師長、忠于工作;我們的義,是守道義、講信譽(yù);我們的勇,是勇敢地面對挫折、敢于見義勇為;我們的氣,是做人要有骨氣、要有凜然之氣。這,就是我通過這個人物領(lǐng)會的最大感想。
以上內(nèi)容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提供,如果您覺得本站的信息還不能完美解決您的問題,可以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nèi)為您解答。
閱讀了本文的人還閱讀了:《三國演義》經(jīng)典讀后感1200字 小學(xué)生作文:三國演義讀后感
三國演義讀后感 |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500字 | 2000字 | 3000字 |
三國演義讀后感 |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500字 | 2000字 | 3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