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第4課時)

字號:


    我的“長生果”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扉、癮”等生字,并通過互相提醒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重點感悟作者從讀書和作文中受益的語句。
    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體會讀書的快樂。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感悟作者從讀書和習作中受益的語句,并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學難點:
    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體會“長生果”的寓意。
    課前準備:
    讓學生搜集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題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關于讀書的文章。(板書課題)
    2、板題:我的“長生果”
    二、出示自學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詞。
    2、通過閱讀課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理解課文。
    3、摘抄文中優(yōu)美詞句。
    三、出示自學指導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每一個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記一記不認識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記生字的辦法,并互相讀一讀課文。
    3、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問題:(1)我的“長生果”指的是什么?
    (2)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
    自學時間8分鐘。
    4、找出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同桌討論其中的含義。
    四、學生開始自學。
    五、檢測學習情況
    1、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樣讀書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樣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讀幾遍,畫出相關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組交流讀書的體會。
    3、全班匯報交流讀書體會。
    (1)作者在童年是怎樣讀書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看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時津津有味;看連環(huán)畫時廢寢忘食;讀文藝書籍時不求甚解;讀中外名著時如醉如癡。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讀書的體會和方法學習作者寫讀書筆記:記書中優(yōu)美的詞句,記描寫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鑒運用。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樣的道理?
    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
    (3)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作者說書是“我的“長生果”。
    (4)引導學生讀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4、品讀課文,積累詞句
    引導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讀一讀,背一背,寫一寫。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動。
    六、當堂訓練
    1、寫出有關讀書的詞語和描寫秋天的詞語。
    2、抄寫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
    七、板書設計:
    4、我的“長生果”
    津津有味→廢寢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癡
    閱讀:博覽群書如情入境寫讀書筆記
    作文:構思別出心裁寫真情實感借鑒模仿
    課后反思:
    口語交際習作一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增強學生的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
    ②根據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促進學生養(yǎng)成多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重難點:交際與習作。
    課前準備:
    自由組成小組開展“我愛學習”綜合性學習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課時目標
    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增強學生的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
    一、激發(fā)興趣,明確目標
    同學們,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對話,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這次“我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獲吧?
    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組內討論,人人參與
    ①你們小組開展了哪些活動,有什么收獲呢?請同學們在組內交流。
    ②學生在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檢查、督促,要求人人發(fā)言。對個別表達、交流有困難的學生,可采用個別輔導或同學互助的方法,讓其發(fā)言。
    ③互聽互評,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④推薦代表參加全班交流。為了使代表的發(fā)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組成員可集體出主意、想辦法,使發(fā)言的內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動,交流評價
    ①提示互動內容:
    ◆《竊讀記》中的小女孩,在書店里品味了“竊讀”的快樂,在你的讀書經歷中,有什么樣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中的小女孩,在對長輩的訪談中獲得了讀書的啟示。如果你采訪了身邊愛讀書的人,你可以和同學交流采訪的經過,談談采訪的心得體會。
    ②全班互動。
    ◆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介紹,小組成員互相補充。
    ◆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學生自由交流評價,感受閱讀的快樂。
    四、開展辯論,啟迪思維
    ①人們常說:“開卷有益。”但也有人說:“開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書反而有害。”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請同學們擺事實、說道理,咱們可以展開一次辯論。
    ②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展開辯論,教師及時指導、點撥。
    ③師總結:好書會像營養(yǎng)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讓我們養(yǎng)成愛好閱讀的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第二、三課時
    習作
    課時目標
    根據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體會到讀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大家的發(fā)言都各有見地。把你們交流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選擇一個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二、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①學生默讀提示,劃出習作內容。
    ②投影出示習作內容:
    ◆讀書故事;
    ◆采訪記錄;
    ◆記一次辯論活動。
    三、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①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②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③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④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每小組推薦一至二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五、謄寫作文,制作小報
    ①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直到滿意后抄寫在作文本上。
    ②整理習作和資料,小組合作辦一期“讀書樂”為主題的手抄報。
    回顧拓展一
    教學目的
    1.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交流課內和課外的學習與活動,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啟示。初步學習理性地分析總結自己的學習,并進行改進。
    2.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古代關于讀書的名句,并談談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及體會。
    3.展示、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匯報這一階段的學習收獲。
    教學重點:結合本單元內容,交流學習活動,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啟示。初步學習理性地分析總結自己的學習,并進行改進。
    教學難點:從三個角度來展示、交流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匯報自己這一階段來的學習收獲。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具準備:準備一些古今中外關于讀書的名句;一兩張閱讀記錄卡;一張借書卡。
    學具準備:收集的古今中外關于讀書的名句;幾張卡紙;制定的借閱規(guī)則;一個名言摘抄本。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在學習小組里,從課文學習、語言積累、寫字、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幾個方面,結合課內學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提高。
    形式A:小組內,從上述幾方面按順序逐一交流,學生之間互相補充。
    形式B:每個小組,按上述幾方面進行分配交流,小組匯報,各小組之間互相補充。
    2.就課外的綜合性學習,交流對讀書樂趣的體會和學到的讀書方法。
    (1)在這一個單元的學習中,你在課外閱讀了哪些文章、書籍?你感受到樂趣了嗎?哪些樂趣?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2)誰愿把你讀書的樂趣和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獲得樂趣和體會的?把你讀書的方法講給大家聽,讓別人也學到好方法,行嗎?
    3.教師引導全班交流,共同回顧。
    注意:教師可以請學生在小組內提出自己覺得欠缺的地方,請大家?guī)椭?BR>    二、日積月累
    1.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然后談談各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或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到的他人的讀書例子來談體會。
    2.請學生把搜集的其他關于讀書的名言,和大家一起交流,欣賞,使所有人得到激勵。
    3.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一句,當作座佑銘。
    4.請學生在名言摘抄本上,分類摘記一些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
    三、展示臺
    1、組織學生成立讀書興趣小組,開展讀書討論活動。
    說說自己在假期讀了哪些書?介紹其中一本書的梗概,并說說自己的收獲與體會。
    2.教師出示閱讀記錄卡,請學生觀察,說怎樣做閱讀記錄卡。
    3.鼓勵學生在班里建立圖書角,給圖書歸類,并制定借閱規(guī)則。
    (1)你家里有哪些書?它屬于哪一類?教師隨機板書。鼓勵學生建立圖書角,給圖書歸類。
    (2)為了讓班里的圖書發(fā)揮更好的作用,使圖書快速有效的流通,你有什么好方法?(制定借閱規(guī)則)
    (3)引導學生制定借閱規(guī)則。
    (4)教師根據口語交際和習作中的了解,根據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情況,引導學生以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讀書筆記、自己的藏書目錄等,充分展示學習的成果。
    注意:閱讀記錄卡或讀書筆記的展示可利用自習或課余時間進行,由小組長組織同學自由參觀、閱讀、評比。并對自己欣賞的作品進行投票或寫出評語。對組成的興趣小組,教師可參與他們的討論活動,幫助制定活動計劃,確保讀書小組能夠定期開展讀書活動。班里建立的圖書角,可由同學推選圖書管理員,按借閱制度使圖書角被充分利用起來。
    通過展示使讀書活動真正開展起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班級形成人人愛讀書的風氣,逐步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讀書習慣。
    板書設計:
    書籍的分類:散文 科普 小說 詩歌 童話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奧秘》《散落人間的精靈》 《泰戈爾詩集》 《格林童話》
    相關鏈接: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讀書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間斷。這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的名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閱讀,寫作時就會如有神助。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中盡人皆知的名句,點明了閱讀積累與寫作傾吐間的關系,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這是漢劉向的名句。是對會讀書重要性的比喻說法。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意思是在少年時不知道發(fā)憤苦讀,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讀書就遲了,應該珍惜時光。這是唐代書畫家顏真卿《勸學》詩中的名句。原詩為“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謂,叫做。讀書要精神專一,全神貫注口惟心誦,才能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訓學齋規(guī)》,原文為“讀書有三到,謂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朱熹是南宋時期理學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和教書,提出過許多精辟的見解,對于今人,仍有啟示和借鑒的作用。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