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案

字號:


    新的學期到來啦,這一學期,老師和同學們將一起學習更多的課文、收獲更豐富的知識。一個出色的語文教師總是擁有一份出色的課件設計和教案,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為您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案,謝謝閱讀。更多相關教案請點擊【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案(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①認識“錘、堵、獲”3個字。會寫“育、瓶”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成功、實驗”等1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為什么要做這項實驗?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為什么實驗能取得成功呢?
    初讀感知
    ①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②學生再讀課文,用筆畫出不容易讀準、讀好的詞句,然后反復練讀,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精讀感悟
    ①學生自讀課文,想一想剛才提出的問題,你有哪些已經(jīng)解決了?
    ②組織學生交流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主要交流以下三個問題:
    識字寫字
    ①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這些生字。
    ②指導觀察要求會寫的字。③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改進:寫字的時間至少要保證15分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讀懂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3、教育學生學習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學重點】
    了解實驗(游戲)的經(jīng)過,弄懂實驗成功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教學過程】
    瓶子、玻璃球、細繩子。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修改)
    3、學生做游戲。
    4、小結過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游戲有關的課文,文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參加了游戲,他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板題:一次成功的實驗
    二、讀閱讀提示,明確本課學習要求
    閱讀提示:這是一個實驗,也是一個游戲,卻讓教育家十分激動。讀讀課文,想想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這個實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再說說從這個實驗中,你想到了什么。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采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要求:
    ⑴ 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
    ⑵ 難以理解的字、詞、句等,用筆做上記號。
    2、檢查自讀情況:
    ⑴ 指名讀課文。
    ⑵ 學生評議,指出讀得好的地方與不足之處。
    3、帶著閱讀提示中的要求默讀課文,想想哪些段落是描寫實驗之前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實驗經(jīng)過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實驗成功原因的。
    4、做實驗。
    四、交流自讀收獲
    1、小組交流:
    在組內(nèi)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將不明白的地方在組內(nèi)討論、交流。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由組長收集起來。
    2、全班交流:
    小組匯報,共同解決小組內(nèi)遺留的疑難問題。
    五、再讀課文,深入體會重點句
    1出示重點句一:一個小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導體會小女孩的聰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犧牲、有集體榮譽感、有團結合作精神等??梢龑W生從任何一方面來理解這句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理解。)(這里是重點訓練朗讀的部分)
    2、多媒體顯示重點句二: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引導學生從“不假思索”一詞及小女孩的話來領悟人物精神。)
    3、多媒體顯示重點句三:他對校長說“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
    六、再次交流收獲
    1、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好人物對話)
    2、小練筆:學了這篇文章,你想說什么?請你寫下來。(修改)
    【板書設計】
    一次成功的實驗
    實驗的準備
    實驗的經(jīng)過
    成功的原因 沉著冷靜 善于思考
    先人后已 團結合作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案(二)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進行的一次意外危險時刻的心理測試實驗。實驗的成功反映了三個學生懂得要團結,要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質。
    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部分(第1自然段):講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要在三個學生中做個游戲。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講實驗取得成功的過程。在這部分先講實驗前的準備,取出實驗用品;再講教育家向三個接受實驗的學生說清實驗的程序和要求;最后講實驗取得成功的過程。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講教育家了解實驗成功的原因,為小學生的優(yōu)秀品德使他的實驗第一次成功而萬分激動。
    1.讀課文,知道教育家給小學生做了個什么實驗。
    2.明白實驗成功的原因,并從中受到要心中有他人的教育。
    第一課時
    一、實驗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上課前,我們先來做…次實驗。
    2.請上三位學生。教師介紹實驗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實驗結果。(三位學生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
    4.同樣的實驗,課文小的三位學生就獲得了成功。你們想了解他們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嗎?
    5.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教育家做了———個怎樣的實驗。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系(著繩子不假()思索
    2.理解詞語。
    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終于:表示經(jīng)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后出現(xiàn)的情況。
    激動:(感情)因受刺激而沖動。
    順利:在事物的發(fā)展或工作的進行中沒有或很少遇到困難。
    3.說說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
    (“這個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實際上可以說是一次當你面臨意外危險時刻時的心理測試實驗。)
    四、再讀課文,思考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指導閱讀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這次實驗是具體怎樣進行。
    2.從課文中畫出寫實驗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語句,出聲讀一讀。
    二、指導閱讀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1.這次實驗的結果是獲得了成功。他們?yōu)槭裁磿@得成功?
    2.從全文中找相關語句,分析體會。
    (1)一位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思考討論:她為什么這么說?她當時怎么想的?
    (從“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這句話分析。如果我們?nèi)齻€人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產(chǎn)生的結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誰也脫離不了危險。如果一個一個地提,讓他倆先上,我最后上,我們就能順利地脫離危險。)
    (2)“三”字剛出口,三個學生就順利地把小鉛錘一個一個提了出來。
    (團結協(xié)作,緊密配合。)
    (3)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思考討論:從這個“先”字,你體會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險時刻,心中想著別人。)
    3.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分組討論。討論的結果不要強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危險時刻心中有他人;在危險時刻相互關心,團結一致;比較強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
    4.這位教育家為什么激動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這個實驗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今天,這個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另一方面:為學生心里有他人的優(yōu)秀品德而激動。)
    三、從這個實驗中,你想到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總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著別人。)
    四、總結。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