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技學院明年將轉型為第五所公立大學

字號:

   在2009年設立的新加坡科技學院明年將轉型為第五所公立大學,并從明年起推出學士學位課程。記者約訪學院校長陳添順教授的時候,原以為他應該正為學校轉型的行政工作忙碌著,不料聽到的回應讓人驚訝,原來他已在規(guī)劃2015年事宜,其中還包括新課程的構想。
    根據(jù)政府定下的目標,到2020年,每屆畢業(yè)生將有半數(shù)獲得津貼大學教育;科技學院的收生預計將翻倍,從現(xiàn)有的1500人增至近3000人。與此同時,在這段期間,校方不僅計劃每年提供三到五個新的學士學位課程,還會在2017年后逐步開辦碩士和博士學位課程。
    科技學院愿景:
    與外國大學合辦聯(lián)合學位課程
    繼明年率先開辦基礎設施保全工程學榮譽學士、資訊通信工程榮譽學士以及會計榮譽學士課程,科技學院正在探討于2015年推出款待、食品科技與化工、航空工程和網絡安全等課程。陳添順透露,這些課程不是都以科技學院自家的名義頒發(fā),學院日后也可能與外國大學聯(lián)合頒發(fā)學位。
    他說:“長遠而言,我們希望能爭取海外伙伴和我們辦聯(lián)合學位課程。如果達成這個愿景,我們將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校園,有數(shù)所外國學府和我們一起在新加坡的校園辦幾十個聯(lián)合學位課程。這是其他大學所沒有的。”
    陳添順補充道,校方也在思考如何營造更能讓學生累積知識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允許選修感興趣的單元課程。他解釋:“假如工程學生想要設計醫(yī)療儀器,他們可選修物理治療的單元課。”
    科技學院至今的運作模式是為學生引進外國學府的文憑課程,學院目前設有11所伙伴學府的27個學士學位課程,畢業(yè)生所獲文憑由外國大學頒發(fā)。如果科技學院與伙伴大學達成聯(lián)辦學位課程的協(xié)議,修讀這類課程的學生在畢業(yè)時將獲得兩所院校聯(lián)合頒發(fā)的文憑。
    躍大探討擴建校舍
    新躍大學(簡稱“躍大”)這所私立學府日前表示,到了2020年,該校提供的全時間學士學位課程學額將從現(xiàn)有的200人增至800人;校方繼明年推出會計、金融和營銷全時間課程后,將開辦社工和學前教育的課程。
    躍大于2005年成立時,旨在為成人提供大學教育的渠道,至今只開設部分時間課程。這所學府目前有超過1萬2000名學員。七年后,修讀部分時間課程的學員估計會達到1萬6000人。
    躍大常務副校長徐繼宗教授受詢時說:“我們在設計課程時,須照顧成人學員希望自我改進并提升技能、保持競爭力的需求。這種方針與躍大即將推出的應用型全時間課程相當契合,我們在這方面有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除了在明年迎來首批全時間課程學員,預計最快在2015年成立的第三所法學院也將落戶躍大。為了確保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躍大已和教育部及相關政府部門探討擴充金文泰校舍或興建新校舍的可能。
    科技學院將有一總部五校舍
    科技學院原本計劃在五所理工學院設立校舍,并從明年起把總部設在杜佛路前工藝教育局總部。不過,為了應付2020年的新增學額,校方正考慮遷移總部到別處,把地方騰出來讓學生上課。不過,陳添順指出,五個校舍和一個總部足以應付學院下來幾年的需求,明年修讀學院自辦課程的新生大部分時間也會在總部上課。
    為了加強本地大學的問責制,政府在2005年宣布接受“大學自主、管理與資助委員會”的建議,讓公立大學企業(yè)化,即成為自主大學,在公司法令下成為非牟利的有限公司,不再是附屬教育部的法定機構。
    由于科技學院成立之初并不是大學,明年如果要開辦學士學位課程,必須先經過國會三讀,通過法案以升格為新加坡理工大學。據(jù)了解,國會最遲會在明年第一季提出相關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