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法制教育手抄報

字號:


    離開了法制,社會肯定是動亂的,因為光靠一個民族的道德系統(tǒng)是沒辦法也不可能維持社會的和諧。本文(一年級法制教育手抄報)由出國留學網(wǎng)整理,文章主要內容為法制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內容可以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一年級法制教育手抄報(一)
    
    一年級法制教育手抄報(二)
    
    一年級法制教育手抄報(三)
    
    一年級法制教育手抄報(四)
    
    一年級法制教育手抄報(五)
    
    一年級法制教育手抄報(六)
    【一年級法制教育手抄報:法制名人名言】
    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伯爾曼
    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
    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于立法者的教養(yǎng)。 ——黑格爾
    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并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
    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強森
    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guī)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
    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伯爾曼
    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于人的價值的尊重。 ——陳弘毅
    法律職業(yè)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 ——費爾德
    【一年級法制教育手抄報三只鐵鍋一包煙】
    “今天又沒找到工作?餓了吧,鍋里還有一碗飯,先吃了再說。”江陰東鄉(xiāng)某村的周老漢看到又瘦又小的趙津灰心喪氣地走進門,同情地對他說。
    “謝謝老伯伯。”趙津端起碗,剛吃了兩口,眼淚就掉了下來。
    “別哭,吃飽飯了再去找工作,如果一時半會找不到,我這個孤老頭子的房子免費給你住。”周老漢勸解地說。
    這個名叫趙津的小伙子是1995年出生在陜西農村,因為家貧,初中未讀完就輟學從老家來到江陰東鄉(xiāng)打工。因為年齡小身材又矮小,再加上沒有技術,來到江陰后一連數(shù)日都沒有找到工作。東鄉(xiāng)某村的周老漢看他可憐,就將他收留在自己家中,免費給他居住。
    吃罷飯,趙津又去找工作,跑了幾家工廠都被拒絕,心中感到絕望的趙津來到鎮(zhèn)上公園門口,這時,趙津聽到一陣歌聲傳來,他看到兩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男生正在公園閑蕩,其中一個頭發(fā)黃黃的男生嘴里唱著“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的歌。
    趙津走過去打招呼,“嗨,你們好,你們叫什么名字?”黃頭發(fā)男生一見趙津,走上來介紹:“我姓李,叫李大成,那個叫繆南,我們是朋友。”
    “你們在那里干活,你們單位還要不要人?”趙津又問。
    李大成對趙津講:“我們不上班,在外面混混。”趙津不解:“你們不上班,那吃什么?你們到底干什么工作?”李大成大笑,“我們干什么?我們干的活就像我唱的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繆南也在一旁說:“我們現(xiàn)在是在找目標,看準了,就干這個。”繆南做了個偷的動作。
    趙津見狀,心中明白他們是個小偷。正想走開,可是那個叫李大成的卻在身后叫住他:“朋友,我看你這個樣子肯定沒有找到活干,不如咱們一起干,這叫有錢大家花,有飯一起吃。”
    趙津想起自己身無分文,晚上吃飯都成問題,于是想也沒想,就說:“我跟你們一起干。”“做小偷要是被抓住少不了一頓打,還有,如果被警察抓住還要吃官司,你不怕被打、被抓?”李大成問趙津。
    趙津一聽猶豫了。如果自己真干小偷,要是真的抓住被打死了怎么辦?一邊的繆南一拍趙津的肩膀:“哥們,別怕,被抓是小概率,你看我和李哥,出道三年還沒失過手,而且從沒被抓住打過,只要機靈點,見事不妙就歇手不干,保你無事。”繆南的話打消了趙津的顧慮,他決定跟他們一趕干。
    可是,他們轉悠了半天,也沒找到下手的目標,趙津對他們說:我住的房東是個窮老頭,但窮歸窮,家里還有三擔銅,總能找到一些值錢的東西,而且家里現(xiàn)在肯定沒人。”李大成說:“你這是忘恩負義沒有良心。”趙津臉一紅,頓時啞語??娔险f:“啥良心不良心,良心又不能當飯吃。走,去干他一票。”
    三個人來到周老漢家,只見關門落鎖,繆南一腳將門踢開,大家走進去仔細尋找也沒找到現(xiàn)金,而且家中值錢的只有灶上放著的三只鍋子,桌上一包沒有拆封的煙。趙津看到鍋中還有中午自己吃剩下的半碗飯,想起周老漢對自己平日照顧,心里猶豫起來。李大成卻順手將灶臺上三只鍋子拿在手中,順帶著一包煙也放進口袋。三人拿著鍋子賣給收廢品的人,得到30多個硬幣,趙津分得15個,李大成和繆南名分8個,一包香煙也每人分了數(shù)支。趙津第一次偷竊,得到15元錢,解決了當晚的一碗飯錢。
    趙津沒想到偷竊是如此簡單,有了第一次,他的賊膽也變大了起來。他獨自一人再次來到東鄉(xiāng)某村,也是瞌睡碰上枕頭,第一次放單飛的趙津竟然看到村東一戶人家無人。一陣翻箱倒柜,他在一只舊木箱中找到了2300元,并且還偷到一臺DVD機和一只手機。有了這些錢,他第一次來到一家小飯店,點了幾個自己喜歡吃的菜,美美地吃了一頓。
    有了這些錢,趙津嘗到了偷竊的甜頭。過了幾天,李大成和繆南再次找到趙津,三人聚在公園中議論著到哪里尋找目標,掙點大錢。趙津講:“何不在城里偷,城里人錢多。”李大成說:“城里有監(jiān)控,居民警惕性高,防犯嚴,難以得手。”趙津又講:“我在電視上看見,公交車上好偷,上下班時公交車上人擠人,偷的時候不易被人發(fā)覺。”李大成一聽笑起來,笑趙津是土老冒,并說:“公交車上都裝有監(jiān)控,司機會一路提醒乘客注意,如果在車上被抓,肯定會挨一頓拳腳。”趙津一聽,說:“還是去鄉(xiāng)村安全,那里的人家白天大都只有老人在家,好偷。”
    東鄉(xiāng)某村。一座二層樓房,趙津他們三人圍著小樓轉了幾個圈,見小樓圍墻上插滿玻璃無法翻墻入內,正當他們要另尋目標,只聽得“咔嚓”一聲,大門打開,屋內走出一個老人,老人順手關門,卻沒發(fā)現(xiàn)門沒有關嚴。三人一見喜出望外,待老人走遠,繆南在外望風,趙津和李大成立即進屋。他們在衣柜頂上看到一只上鎖的木箱,趙津從口袋中掏出螺絲刀與李大成一起撬開箱子,在衣服的夾層中找到用報紙包好的一疊錢,趙津將錢放入衣袋中,出門時看見桌上放著老頭吃剩的花生米和半瓶酒,他們順手就將這些東西的入袋中。三個人來到僻靜處,趙津從袋中拿出錢一數(shù),共有1147元,三人隨即分了贓。
    一次次得手,讓趙津在偷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俗話說,常在岸邊走,哪有不濕鞋。趙津再次在鄉(xiāng)村偷竊時被當場抓住。趙津交代,他由于年少體弱,書又沒讀多少不懂法,找工作一次次受挫,因為要吃飯,在李大成和繆南的鼓動下一念之差才走上偷竊之路。因為趙津交友不慎,又不懂法,最終嘗到了不懂法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