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后感1000字

字號:


    毫不夸張的說,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就是看《伊索寓言》長大的,什么《龜兔賽跑》、《烏鴉喝水》、《農(nóng)夫和蛇》、《狼和小羊》都對我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特此,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伊索寓言讀后感1000字,希望大家也能有所得。
    伊索寓言讀后感1000字(一)
    前段時間,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人生啟示,我一口氣讀了幾遍。
    《伊索寓言》這本書簡潔客觀地敘述了一個故事,最后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在這眾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狼和小孩兒》這個故事。這個故事簡潔生動的寫了一只心情好的狼發(fā)現(xiàn)了一個躲起來的小孩,狼讓小孩說三句真話就答應放了他。小孩鼓起勇氣,說了三句無可爭辯的真話。結果狼真的放了他,
    這個故事就是說明:我們要敢于說真話。有時候,真話聽起來不一定悅耳。比如,小孩說他“痛恨狼”,但為什么我們還要鼓勵說真話呢?因為真話才能讓我們認識自己、認識周圍的環(huán)境。我們不能生活在虛假中。所以,我們要鼓勵說真話。敢于說真話。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起了那件事……
    那天,下著傾盆大雨。“請組長檢查昨天布置的預習作業(yè)。”語文老師說。我緩緩地站起來,我的心怦怦直跳。因為昨晚奶奶生日,我只顧著玩,忘了寫作業(yè)。我逐一檢查每個組員的作業(yè),他們都認認真真地完成了,而身為組長的我的作業(yè)本卻一片空白。怎么辦呢?我可不想在老師、同學面前丟臉。
    于是,我撒了個謊,小聲對老師說:“全部組員都完成了。”老師點了點頭,沒有再過問。我不知道我那天是怎樣上課的。老師說的話我一句也沒聽入耳。終于挨到了放學,我第一個沖出教室,一回到家,我連忙拿出語文書,自言自語地說:“趕緊補上,就這一次,不會有下一次了。”
    終于,我把作業(yè)補上了。我的心終于平靜了下來。這時,鄰居的小弟弟跑了進來,拉著我的手要我給他講故事,我隨手拿出一本《伊索寓言》,當我講到《狼和小孩兒》這個故事時,小弟弟突然問我∶“姐姐,我偷吃了媽媽給外婆的一個蘋果,媽媽問我,我說沒拿,我一直害怕,我要跟媽媽說實話,說不定媽媽會原諒我的,再見,姐姐。”小弟弟走了,留下忐忑不安的我。晚上,我一直睡不著覺,一直想:跟不跟老師說實話呢?仿佛有兩個精靈在我耳邊。一個是虛榮精靈,它說:“你一直都是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的好學生,難道你想在老師和同學的心目中是一個不完成作業(yè)的壞學生嗎?”,另一個是誠實精靈,它說:“跟老師說吧,誠實才是好孩子,大不了被老師罵一頓,不然你一直都會但驚受怕的。“我整晚睡不好,我決定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第二天,上語文課前,老師走進教室。我雖然下定決心,但我的腳卻如千斤鐵重,我邁著沉重的腳步來到老師面前,我的嗓子像塞入了棉花,一句話也不說?老師,我……我……,老師,我昨天其實沒完成作業(yè),對不起……”我的聲音小聲得自己也聽不清楚,我一直沒敢抬頭,準備接受暴雨般的批評。意想不到老師竟然沒批評我,只是輕輕的說:“沒關系,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下次不要這樣就是了。”
    呀!真是出人意料。意想不到老師如此寬容,我忐忑不安的心終于平靜了下來,看來。說真話是這么好,我們要敢于說真話。
    伊索寓言讀后感1000字(二)
    在寒假中讀過不少的書,唯獨覺得《伊索寓言》最好看。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個故事都有一段很深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淺。
    在《伊索寓言》中,幾乎每一個故事都來自于生活,大部分以動物為主人公,極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個故事都富涵哲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在許多寓言中,我最喜歡的寓言是《獅子和狐貍》。
    這則寓言的內(nèi)容是:狐貍譏笑母獅子每胎只生一子,母獅子回答說:“然而是獅子!”。這個故事雖然不長,但它帶給我的啟示卻不小。它讓我懂得了,事物不在多,而在于精。也就是說,美好的事物在質(zhì)而不在量。
    記得上小學時,有一次,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要求把語文書第一單元的生字一個抄兩遍?;氐郊遥揖头_作業(yè),以最快的速度三下五除二地抄完了。抄完后,覺的第一單元的生字還比較少,便自作主張又把第二單元的生字抄完了。合上作業(yè)本,我就喜滋滋地等著第二天交上去后老師給我的表揚??僧斪鳂I(yè)本再次發(fā)下來,我的本子被老師用紅筆寫道:“寫得不認真!”,看著這幾個紅字,我心里很不服氣:哼,多寫了一點還要受批評,什么意思嘛!
    現(xiàn)在,我明白了。就像那一則寓言里的狐貍與母獅子一樣,就算狐貍一胎生五六個,可見著一頭獅子,還不照樣得都點頭哈腰、畢恭畢敬的。學習也是一樣,如果只是盲目地為了完成作業(yè)而完成作業(yè),心不在焉地學習,學那么多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獲。
    我認為,學習不在于學的科目的多少,比如學繪畫、學舞蹈、學手提琴,若你什么都學,而什么都浮在表面,不深入下去,這有什么用呢?而如果精于一門,在一門上下功夫,在完全掌握了一門后再學另一門,也未嘗不可?;蛘?,就專于一門。比如只研究數(shù)學,當一名數(shù)學家;只研究音樂,當一名音樂家;或只研究科學,當一名科學家。做任何一件事都深入下去,功到自然成。
    以后,無論學哪一門課程,我都要深入地去學,而不僅僅是學一些膚淺的東西。這樣,才算真正掌握了這門課程的知識。當然,那本《伊索寓言》我一定會好好地珍藏,它將使我終生受益。
    伊索寓言讀后感1000字(三)
    古希臘所有寓言家都像是天上閃閃耀眼的星星一樣絢麗奪目。其中有一顆最璀璨奪目的恒星,它有著美麗的散發(fā)著銀白色的閃耀光環(huán)。那就是在寓言界,享有一定高級待遇的伊索。他為我們鉆刻了一本嘔心瀝血的《伊索寓言》。
    它,名聲遠揚;它,教育我們;它,是個有史以來第一本讓我感到與眾不同的書。我喜愛它,它就像我的一個無聲老師;它更像我的一個要好的朋友;它就是一處我隨時隨地想回就回的故地。
    《伊索寓言》這本書,很多人都看過,很多人都知道它。對它都有千篇一律地看法:“它像一個巨大的百寶袋,裝著許許多多含義深刻的道理,讓人去領悟,讓人去思考,讓人們明白這些道理。”一開始接觸到這本書我也這樣認為,但是多看了幾遍之后,我產(chǎn)生了不一樣的看法,有了不同的理解。
    這就是我總結下來的重要幾點:
    伊索把這本書里的故事寫得這樣的生動,形象,是因為他寫得就是自己親身所經(jīng)歷過的事情,或者發(fā)生在他身邊的事情。而那些道理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感悟出來的,而是要經(jīng)過反反復復的思考,深入的理解。從中就告訴我們兩點知識:一.閱讀:閱讀要反反復復地讀文章,理解意思。慢慢融入、深入故事,把自己就想成是故事中的其中的一個重要的主人公,在腦海中細細地品味,這樣的話,閱讀的正確率就會明顯的提高,考試時就會應變自如。二.寫作:要寫真事,聯(lián)通閱讀的方法先看作文書,在吸取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恰當?shù)脑谧魑闹羞m當?shù)牡胤浇梃b、貫通過去。讓自己的作文給予讀者一種生動的,精彩的,流連忘返的感覺,深刻地記住你的文章,而不是給人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一看就忘。
    伊索既然把這些道理都深深地記錄在書里了,也一定是有目的的:“讓你好好體會地這本書,用聰明的大腦深刻的記住那些書中提到過的道理(liuxue86.com)。”假如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些從未碰到過的難題,解決不了。說不定你一拍腦門,就想起了《伊索寓言》中的方法:該用怎樣的態(tài)度,怎樣的精神,怎樣的方法解決它。這樣再大的難題在你眼中也是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梢圆挥媒g盡腦汁,也不用死腦細胞,不用費吹灰之力快速地就解決了。
    伊索這本書寫出來是用來教育人的,什么別忘恩負義,別得寸進尺等等道理,都離不開這個教育人這個主題。學習想要教育人,想要更有禮儀,更有道德的人先看看這本書吧,這樣就會有很大進步。
    我讀了它學會了許多的道理,悟出了與眾不同的理解,相信你也會有收獲。收獲可大可小,不要輕易氣餒,也不要隨便放棄,相信總有一天,你也會開創(chuàng)一個只屬于自己的新天地,新生活!
    伊索寓言讀后感1000字(四)
    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xiàn)象,又發(fā)現(xiàn)了生活的內(nèi)在意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nèi)涵,美在語句。
    大概大家都聽說過《狐貍和山羊的故事》吧?它講述的是掉在井里的狐貍哄騙山羊下井,然后踩著山羊背跳出了井底,卻又扔下山羊自顧自走了的故事。它告訴人們:做好事也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也許大家看了都會說:現(xiàn)在哪去找這么傻的“山羊”呀?
    但是,我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確實碰見了一回這么傻的“山羊”。那次我去旅游,車上突然有一個人說要換點零錢。我只瞥了那人一眼,便覺得它他長的賊眉鼠眼的。大概因為這個緣故,全車的人沒一個人理他。那個人說的很誠懇,直到說第三遍時候,終于有一個人站了起來,說:我和你換吧!那人好像很激動,左一聲大哥右一聲大哥的喊,還說可算遇到個好人了。
    等到他倆換完錢,那個想換零錢的人便說他有點事兒,在汽車剛一到站,就匆匆忙忙的下了車,一會兒就消失了。等到汽車又上路的時候,只聽那個換錢的人說:“哎呀,媽呀!這是假的!” 只見他兩手拿著一張百元大鈔在陽光底下反復的照來照去。沒一會兒,便一屁股坐在座位上說:“那些錢是給家里買東西的呀,那人怎么那么缺德呢?”我看著,心想:又一個狡猾狐貍和愚蠢的山羊出現(xiàn)了。
    而《牛和蛙》的故事則告訴了我們另外一種道理。這則寓言講述了一個青蛙看見牛以后,非要和牛比一比到底誰大,最終卻把自己的肚子撐的爆裂了。我覺得這個青蛙好笨呀!它不應該和牛比到底誰大,而要和牛比誰比嬌小,這樣不就取人之短,補己之長了嗎?也不會再出現(xiàn)肚子爆裂的事情了。而在我們現(xiàn)實社會上,不也是這樣想的嗎?我們的每一種缺陷不是都有補償嗎?吝嗇說是經(jīng)濟,愚蠢說是誠實,卑鄙說是靈活,無才便說是德......因此,世界上沒有自認為一無可愛的女人,也沒有自認為百不如人的男子。這樣,彼此各得其所,當然都會相安無事。但如果都像那只青蛙一樣的話,那世界將會變成一個什么樣子呢?真是無從想象。
    《烏龜和老鷹》通過一只烏龜非要讓老鷹教它學飛翔,結果從高空中落下來從而摔死的悲劇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性,決不可違背這個規(guī)律。這篇寓言又讓我想起了一個成語故事,那就是《揠苗助長》?!掇朊缰L》講述了一個農(nóng)民嫌自己的莊稼長的太慢,便想出了一個自認為很聰明但實際上卻很愚蠢的辦法。他花了一上午的時間把自己地里的秧苗都一個個的拔高了許多,這樣看起來,它的苗子確實長的很快。可家里人聽說這事之后,就又馬上跑到了菜地里看了看,只見地里面所有的秧苗非但長高了,而是全都枯萎了。這個小小的成語故事和《老鷹和烏龜》的意思相同,它讓我們懂得:一切事物都要有順其自然
    伊索寓言讀后感1000字(五)
    學校是一個育人的搖籃,是一方純凈的沃土,校園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會的文明。然而,我們校園中常常出現(xiàn)一些不良現(xiàn)象卻不由得讓我們對這個問題重新進行了思考:究竟,我們的校園還是一個文明的校園嗎?我們的同學是有修養(yǎng)的嗎?作為中國跨世紀新一代的青年就是我們這樣的嗎?
    同學們,為了自己,為了畢業(yè)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為了在中國加入世貿(mào)后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個位置,我們也應該是時候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了。學習知識,才能提高修養(yǎng)呀!同學們,“天下大事,必行于細”。讓我們高度重視“講文明”,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思想道德規(guī)范落實到每一個言行中。讓我們共創(chuàng)文明的校園,爭做文明的大學生!
    同學們,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為關鍵的成長期。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的綜合素質(zhì),如果此時我們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即使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也得不到社會的肯定。因此,我們必須嚴于律己,不做“有才無德”的人,而要努力成為一個“德才兼?zhèn)?rdquo;的人。
    掃除大學生不良行為習慣,關鍵在于大學生的“自律”,而不僅僅是“他律”。只要我們有恒心,有毅力,就沒有攻不破的難關;只要我們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做到“發(fā)揚優(yōu)點,正視缺點,并且敢于改正缺點”;做到“踏踏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就一定能展現(xiàn)校園新風貌,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德才兼?zhèn)?rdquo;的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同學們,我們是家之學子,國之棟梁。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質(zhì),是我們的歷史使命。在爭做文明大學生的活動中,學生黨員和干部要起“講文明”的模范帶頭作用,從自身做起,帶領全體同學爭當文明的大學生,讓文明充滿生活的每個角落,再回到校園文明這個話題吧,如果我們大家每一個人都是文明人,那么何愁我們的校園不是一個文明的校園?學院的綠樹紅花,加上我們朗朗的書聲,暖人的話語,整潔的儀表,這該是多么相得益彰的美麗畫面呀!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打造一個文明校園吧!我今天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知道了很多知識。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寓言作家,傳說是貴族的奴隸,后獲自由。他寫的是對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的批判與教訓。他以各種各樣的動物為角色,以一個個精美的小故事來告訴人們一個個人生的道理。
    其中《農(nóng)夫與蛇》的故事講的是:農(nóng)夫在寒冷的冬天看見一條凍僵的蛇,覺得可憐,就把它撿起放在懷中取暖,結果蛇蘇醒恢復本性,咬死恩人的故事。
    讀完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一定要做一個懂得感恩圖報的人。做好事要講究方法。對惡人不能心慈手軟,否則后患無窮。
    類似的故事,書中還有許多許多,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和道理,我喜歡你——《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讀后感1000字(六)
    《伊索寓言》來自民間,因此在這本書里,社會低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較突出的反映。就比如有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撻,對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的肯定,對社會不平等的抨擊,對懦弱、懶惰的諷刺,對勇敢斗爭的贊美。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好人,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它所富含的哲理性和諷刺性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讓讀者從中領悟到許多啟示??梢哉f,它是古希臘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留給后人的一筆精神遺產(chǎn)。
    在這部寓言集里,令我感觸最深的寓言當屬《狐貍和葡萄了。這篇短小的寓言講了一只狐貍因為夠不到高高掛在葡萄架上的葡萄,便找借口說葡萄是酸的這種自欺欺人的心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漫步在人聲鼎沸的商場、街道,還是在人際關系單純的校園,你總是會看到或聽到類似“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事發(fā)生。“唉,你看那人真傻!”“哪兒呢”“就是穿著我剛試過的那件上衣的人。”“哦!剛才你不是嫌那件上衣貴,不買了嗎”“哪兒呀!我是嫌它不好看,才不去花那冤枉錢的!”——自己沒錢購物,別人買了還說不好。“老師剛才表揚某某某是一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呢!”“那是老師不知道罷了,昨天放學,我和她一起回家,她突然向前沖了幾步,然后蹲下身,裝著系鞋帶,其實是在拾值錢的東西。她沒有拾金不昧,怎么能算品學兼優(yōu)呢”“你知道她拾到了什么嗎”“嗯,這個我沒看清楚。”——因為自己沒有受到老師的表揚而貶低他人。
    其實,我也不例外。還記得小學六年級統(tǒng)考分班時,當時一班是最好的一個班,而我卻被分到僅次于一班的二班?;丶液螅冶惆脨赖貙Π职謰寢屨f:“這次有一部分成績一般的同學分到了一班,我才不相信一班會比二班好呢!”爸爸聽后,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不是最喜歡讀《伊索寓言》嗎那里面不是有一篇你曾經(jīng)讀過的《狐貍和葡萄》的寓言嗎你再仔細讀讀,細細品味其中的道理,你就不難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
    此時,我才頓悟過來:我就像文中的狐貍一樣在自欺欺人。沒分到一班,不從主觀上找原因,卻以種種借口搪塞,尋找自我安慰,不正說明我的心理素質(zhì)較差嗎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我、他往往都會因為自己能力有限、能力不如別人而辦不成某一件事或達不到某一個目的,可有的人卻做到了,所以他內(nèi)心便產(chǎn)生了一種嫉妒他人才能的思想,因而表現(xiàn)出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所以,希望大家以《狐貍和葡萄》為戒,從主觀上多找原因,不要找種種理由來尋求自我安慰,自欺欺人。
    其實,《狐貍和葡萄》僅僅是《伊索寓言》幾百則故事中的一則而已。其它的故事同樣富含哲理,比如《農(nóng)夫與蛇》告訴我們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還有《龜兔賽跑》告訴我們奮發(fā)圖強的弱者也能戰(zhàn)勝驕傲自滿的強者?!兑了髟⒀浴愤@本書中,一個個動人的小故事,宛如一盞盞明燈,為我成長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它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懂得了人的本性,使我學會了分辨善惡的能力。“小故事,大道理”的光輝就從這本書中折射出來,讓我們終身受益!
    伊索寓言讀后感1000字(七)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大多以動物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作者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來表現(xiàn)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不平等的關系,表現(xiàn)奴隸、平民反抗壓迫的斗爭經(jīng)驗和生活教訓.該書因此被列寧稱為"奴隸的語言"。
    《伊索寓言》批判了當奴者的專橫、霸道和殘暴,如《夜鶯和鷹》《狐貍和公山羊》《狼和小羊》《獅子與野驢》《獅子和牡鹿》《狼和鷺鷥》等等。伊索把貪婪、兇殘的統(tǒng)治者和權貴們比擬為獅子、狼、狐貍、老鷹等動物界中的兇猛動物,用這些動物的兇惡本性來無情地抨擊當權者的兇殘本性,揭露他們的專橫、暴力和虐害弱小。在這其中,獅子、狼和狐貍的形象可以說最具代表性。獅子代表著一位擁有絕對權力的統(tǒng)治者,在許多故事中,獅子都是以國王的身份或是動物界中的最強者出現(xiàn),在《獅子的王道》中,獅子召集鳥獸開會,希望通過調(diào)停讓他們和睦共處、融洽無間,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卻反映了眾人對獅子的畏懼和他權力的至高無上。
    在《伊索寓言》中,多次出現(xiàn)獅子與驢打獵或讓別人給他打獵的情景,但無一例外的都是獅子憑借自己的權力和強大搶走了別人的獵物。如《獅子和野驢》中,捕獵前獅子和野驢商量好各自發(fā)揮所長共同打獵,但到分獵物的時候獅子卻威脅野驢,獨占了所有獵物。
    這樣粗暴地欺凌弱小動物,實際影射了當時希臘統(tǒng)治者的殘暴和對平民、奴隸的欺壓。而狐貍和狼則代表了權貴大臣的形象,狐貍狡猾,豺狼兇殘,從兩個方面深刻地刻畫了當權者的丑惡嘴臉。狐貍代表著一個弄臣的角色,在強大的獅子面前,他花言巧語獲得獅子的信任,如在《獅子、狼、狐貍》中,盡管狼在獅子面前誹謗狐貍,但是狐貍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成功的讓獅子相信他并且除掉了對他不利的狼。在《獅子、狐貍的牡鹿》中,他又用甜言蜜語,三番五次去哄騙牡鹿成為獅子的盤中餐,呈現(xiàn)出卑躬屈膝的奴才相。但在那些無權無勢的小動物面前,他又表現(xiàn)出奸詐自私、貪得無厭的一面。
    在《狐貍和公山羊》中,狐貍掉入井中爬不上來,就哄騙山羊跳下來,踩著其肩膀爬出來后又棄山羊于不顧,自私自利。
    在《野兔和狐貍》中,野兔上當受騙成了狐貍的飯食,才發(fā)現(xiàn)“你所以號稱智多星,無非是因為你詭計多端”,這正道出了狐貍的本性。狼與狐貍的形象稍有不同。他主要代表著兇殘、專橫的權貴形象。在《狼和鷺鷥》里狼不僅不感謝鷺鷥幫他取出骨頭,還威脅應該懂得滿足,什么公平道義在那里都沒有,只有強權。在《狼和老太婆》中,狼竟相信老太婆哄孩子的話“再哭我馬上把你扔給狼去吃”,眼巴巴地等了好長時間,讓我們看了不禁啞然失笑。
    伊索在譴責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xiàn)象的同時,還對貧弱者的苦難處境寄予深深的同情,號召受欺負的人團結起來對惡人進行斗爭。有的寓言就是描寫機智的弱者與兇頑的強者斗爭的故事,如《狼和躺進神廟的小羊》中,小羊雖然弱小,但卻能識破狼的奸計;《貓和雞》中聰明的雞一眼就看出了來看望他們的貓惺惺作態(tài)、居心不良,豪不領情趕走了他;比起前輩兩個故事,《狗和狼》中的狗要更聰明一些,不僅識破敵人的偽善,保全了自己,還聰明地欺騙了敵人一把;還有《狗、公雞和狐貍》是成功對付敵人最典型的故事,它告訴人們要團結一致,運用智慧就能戰(zhàn)勝敵人??吹饺跽咦R破敵人的奸計、戰(zhàn)勝惡人,讀者真是特別過癮。還有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暫時落難的惡人,很有名的就是《農(nóng)夫和蛇》的故事,它告誡人們不能憐惜像蛇一樣的惡人,盡管你是出于好心幫助他們,但他們惡性難改,一但得勢不但不會感恩,反而會恩將仇報。
    這些寓言是下層平民斗爭的經(jīng)驗總結,同時也給被壓迫者以巨大的鼓舞和有益的啟迪。《螞蟻和鴿子》的互相幫助告訴我們“善行終獲善報”的道理。許多故事對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都還有深刻的啟示,長期被后人所引用,如著名的《烏龜和野兔》《狐貍和葡萄》等。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普遍認同的社會道德觀念,與我們現(xiàn)在的道德規(guī)范有些不同,社會上不只是統(tǒng)治者,在平民日常生活中也充斥著殘忍、粗鄙、野蠻和冷酷無情的行為舉止。“憐憫他人”不是什么值得稱道的品質(zhì),伊索世界奉行的基本信條是:“人生在世獨善其身,他人有難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