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課文讀后感

字號:


    《江雪》是小學(xué)四年級語文課文第23課,詩兩首其中一首。下面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江雪》課文讀后感,更多課文讀后感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讀后感欄目!
    《江雪》課文讀后感一
    今天我在書上讀了一首古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的意思是:連綿起伏的群山,看不見一只飛鳥的影子,縱橫交錯的道路上,找不到一個人的蹤跡。
    在一條孤單的小船上坐著一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漁翁,獨自冒著風(fēng)雪在寒冷的江上釣魚。這首詩充分體現(xiàn)出了作者柳宗元不與當(dāng)權(quán)者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的感情。
    寒風(fēng)的冬天,大雪紛紛揚揚地飄灑著,大地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茫茫的野外,遠(yuǎn)出連綿起伏的群山,開闊的田野,高大挺拔的樹木,沒有一絲綠色,仿佛被鑲上了白玉白得耀眼,白得無瑕。風(fēng)呼呼地刮著,鵝毛般的大雪簌簌地往下落。方圓幾里,你看不見一只飛鳥的影蹤,縱橫交錯的崎嶇山路上,一個人的蹤影都沒有。大地一片靜寂。仿佛凝固靜止了。一派冬之蕭瑟之氣。
    山腳下的茫茫大江,已經(jīng)覆蓋上一層厚厚的冰雪,遠(yuǎn)遠(yuǎn)看去猶如一條玉帶。江畔,幾株枯黃的蘆葦,瑟瑟地在寒風(fēng)中搖曳著,只見江面上泊著一只孤零零的小船,船上坐著一位身披蓑衣,頭戴竹斗笠的老漁翁。蒼老的漁翁飽經(jīng)風(fēng)霜臉上布滿了歲月刀割般的皺紋。花白的胡子上結(jié)滿了冰碴,他淡然地凝望著江面,手持著釣竿靜靜地垂釣著,悠然而從容,仿佛天地之間一切都已經(jīng)不存在了。
    這冰天雪地里,他不是在釣魚,而是在釣情,掉陋室主人劉禹錫的安貧樂道,釣愛蓮君子周敦頤的高風(fēng)亮節(jié),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的淡泊名利。釣隱居臥龍崗的諸葛孔明的胸懷天下。在這個悄無聲息的世界里,老漁翁在釣他的遺世獨立、特立獨行,釣他認(rèn)為值得釣的一切。
    《江雪》課文讀后感二
    我上四年級,我每晚都會背誦兩首古詩。
    在四年級的古詩文里,我感興趣是的《江雪》這首詩,它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寫的。前兩句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飛鳥的影子,所有的小路上也沒有人來人往。后兩句的意思是:在一條孤零零的小路上,一位戴斗笠、披著蓑衣的老翁,冒著風(fēng)雪嚴(yán)寒,獨自在江面上釣魚。
    這首詩刻畫了一個孤單卻一身傲骨正氣的老翁形象。老翁在冰天雪地下,默默垂釣,給我們留下了孤單將強(qiáng)的形象。
    詩人把老翁這主要點給寫了出來,清高、孤獨的情懷。
    《江雪》課文讀后感三
    讀了很多遍《江雪》,總覺得“獨釣寒江雪”那一句寫得特別飄逸,每當(dāng)回憶時,總為它的精神力量所感動。
    詩人柳宗元被政治壓迫,貶到了永州,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心情十分低落。在永州空曠的雪地上,目睹了凄涼的一幕,于是有感而發(fā),留下了千古絕唱《江雪》:
    山河國萬里,大夢幾千秋?
    江上飄著一只孤舟,一襲瘦影獨坐舟上。天空似乎有烏云一點點地遮蔽過來,心里的熱望一點點冷下去。
    左遷的屈辱和為國效力的念頭在文字里沉浮,數(shù)年寒窗苦讀的艱辛,一朝入朝為官,卻落得如此際遇,甘苦誰明?眼前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唯有嘴邊低低的沉吟: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無論此刻的他是怎樣刻意追求輕松,卻總有一股透骨入髓的涼意。河?xùn)|有一夢,便是有一日官袍加身,為天下謀福。當(dāng)悲傷與悲涼相撞,山水、烈酒、朋友、書籍,都只能緩解,卻除不了根。能讓他永不言棄的,就只有夢想。
    面對困境,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心無所謂,揮手自滋去。第二種極盡諂媚,向世俗示好。第三種永不屈服,追求理想。
    選擇做第三種人的不多,所以你盡可以嘲笑柳宗元是一個傻瓜。但是你也不須忘記,那時的大地上還很空曠,只有他這種懷揣的夢想的人,才能頂天立地。兩兩對比,你又頓時覺得自己是多么弱小啊。
    詩中的漁翁做著一席好夢,但華夏萬里山河,在這樣的背景下,它是多么渺小?“一芥小舟”卻醞釀出了“萬里河山”的胸襟。你若看去,大可看見一張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臉,也許面無表情,也許帶著笑容。
    有時,天地的宏大足以讓任何偉岸的存在坍塌,渺小,甚至黯然,猶如皓月之于螢火。好在一切的波瀾都能被夢想化解,就像黑夜里面的燭光,雖然搖曳,卻依舊明朗。時事的動蕩只能餓其體膚,卻不能左右其心志。江湖夜雨十年燈,人總是要經(jīng)過洗禮的,縱是失去了觀想歷史的胸懷,即使失敗了,也還是自己的勝者。
    心靈受到一剎那的觸動,似一江寒水,從頭頂上刷下來,蕩滌了人生的雜質(zhì)。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我有一夢,達(dá)則兼濟(jì)天下;我有一夢,窮則獨善其身;我有一夢,夢中九州神龍騰飛,夢中中國雄起在東方。
    看來看去,唯有“千萬孤獨,風(fēng)雨不阻”八個字在他的詩中牢牢站定。柳宗元哪里是在釣魚?他是在堅持,尋夢。所以,歷史遺忘了千萬釣家能手,卻記住了一個獨釣風(fēng)雪的漁翁。
    這一切,也許當(dāng)你理想破滅,無路可尋只是,方可理解。
    以后的路上,讀起這首詩,想起他為畢生的理想堅持,想起他的赤子之心。我有一夢,從此定然不再孤獨,若能經(jīng)歷千萬的磨難之后,在物是人非之際,還能談一談夢想,想罷,也已不負(fù)一生。愿有夢之士,人人如龍。愿強(qiáng)國之夢不再遙遠(yuǎn)。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數(shù)九寒天,雪花紛紛揚揚的飄落?;氖彽难┑乩?,沒有一個人影。冰凌掛在房檐下,閃著寒冷的光芒。周圍的山巒上空,也沒有了鳥的倩影。在這茫茫雪中點綴著一位老翁。在這樣寒冷寂靜的環(huán)境里,那個老翁竟然不怕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與茫茫雪地相比,他顯得如此渺小,如此無援。
    可他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十分清高孤傲,甚至有點不可侵犯似的。古詩的前兩句用“千山”與“萬徑”表現(xiàn)出了一種荒涼的景象,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又用“絕”與“滅”映襯了寒冷與孤寂,堪稱神來之筆。在這短短兩句景物描寫中,仿佛有動態(tài)的景物在躍動著,顯得玲瓏剔透,有了生氣,它們在畫面上浮動起來,活躍起來了。向下讀去,一“孤”一“獨”,淋漓盡致地將空靈剔透寫了出來。
    詩如其人,詩如其心。《江雪》不僅僅是簡單的詩,而且是一幅優(yōu)美的風(fēng)景畫,一個深刻的哲理品味,一次詩人內(nèi)心的袒露,一種人格的閃光。特別是詩人那種逆境中的態(tài)度、寧靜超脫的心境和孤傲狷介的個性,幾乎成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家園。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讀后感匯總
第1課 《老師,您好》課文讀后感
第2課 《但愿人長久》課文讀后感
第3課 《望洞庭》 《峨眉山月歌》課文讀后感
第4課 《秋天》課文讀后感
第5課 《天安門廣場》課文讀后感
第6課 《徐悲鴻勵志學(xué)畫》課文讀后感
第7課 《虎門銷煙》課文讀后感
第8課 《泉城》課文讀后感
第9課 《九寨溝》課文讀后感
第10課 《田園詩情》課文讀后感
第11課 《桂花雨》課文讀后感
第12課 《開天辟地》課文讀后感
第13課 《普羅米修斯盜火》課文讀后感
第14課 《一路花香》課文讀后感
第15課 《說勤奮》課文讀后感
第16課 《李時珍夜宿古寺》課文讀后感
第17課 《維生素c的故事》課文讀后感
第18課 《奇妙的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課文讀后感
第19課 《誠實與信任》課文讀后感
第20課 《珍珠鳥》課文讀后感
第21課 《九色鹿》課文讀后感
第22課 《霧凇》課文讀后感
第23課 《春聯(lián)》課文讀后感
第24課 《元日》 《江雪》課文讀后感
出國留學(xué)網(wǎng)讀后感欄目整理

    小學(xué)讀后感 | 讀一本好書讀后感 | 好書推薦
    
    小學(xué)讀后感 | 讀一本好書讀后感 | 好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