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司法考試剛剛過去,司法考試的備考過程中充滿著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識,每一位考生都承受著沉重的壓力,相信各位考生都十分關心司法考試真題,出國留學網司法考試欄目為大家分享“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二真題”,希望能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關于司法考試的訊息,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
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二卷真題
提示:本試卷為選擇題,由計算機閱讀。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關于不作為犯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的原則當然適用于不作為犯罪,不真正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必須源于法律的明文規(guī)定
B.在特殊情況下,不真正不作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為人具有作為可能性
C.不真正不作為犯屬于行為犯,危害結果并非不真正不作為犯的構成要件要素
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侵犯財產罪中均存在不作為犯
2.關于因果關系的認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重傷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離開后取走王某財物。甲的行為與王某的財產損失有因果關系
B.乙糾集他人持兇器砍殺李某,將李某逼至江邊,李某無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為與李某的死亡無因果關系
C.丙酒后開車被查。交警指揮丙停車不當,致石某的車撞上丙車,石某身亡。丙的行為與石某死亡無因果關系
D.丁敲詐勒索陳某。陳某給丁匯款時,誤將3萬元匯到另一詐騙犯賬戶中。丁的行為與陳某的財產損失無因果關系
3.關于刑事責任能力,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第一次吸毒產生幻覺,誤以為伍某在追殺自己,用木棒將伍某打成重傷。甲的行為成立過失致人重傷罪
B.乙以殺人故意刀砍陸某時突發(fā)精神病,繼續(xù)猛砍致陸某死亡。不管采取何種學說,乙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
C.丙因實施爆炸被抓,相關證據足以證明丙已滿15周歲,但無法查明具體出生日期。不能追究丙的刑事責任
D.丁在14周歲生日當晚故意砍殺張某,后心生悔意將其送往醫(yī)院搶救,張某仍于次日死亡。應追究丁的刑事責任
4.農民甲醉酒在道路上駕駛拖拉機,其認為拖拉機不屬于《刑法》第133條之一規(guī)定的機動車。關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未能正確評價自身的行為,存在事實認識錯誤
B.甲欠缺違法性認識的可能性,其行為不構成犯罪
C.甲對危險駕駛事實有認識,具有危險駕駛的故意
D.甲受認識水平所限,不能要求其對自身行為負責
5.吳某被甲、乙合法追捕。吳某的槍中只有一發(fā)子彈,認識到開槍既可能打死甲也可能打死乙。設定吳某對甲、乙均有殺人故意,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確的?
A.如吳某一槍沒有打中甲和乙,子彈從甲與乙的中間穿過,則對甲、乙均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
B.如吳某一槍打中了甲,致甲死亡,則對甲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對乙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實行數罪并罰
C.如吳某一槍同時打中甲和乙,致甲死亡、乙重傷,則對甲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對乙僅成立故意傷害罪
D.如吳某一槍同時打中甲和乙,致甲、乙死亡,則對甲、乙均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實行數罪并罰
6.關于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為保護國家利益實施的防衛(wèi)行為,只有當防衛(wèi)人是國家工作人員時,才成立正當防衛(wèi)
B.為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使用第三者的財物反擊不法侵害人,導致該財物被毀壞的,對不法侵害人不可能成立正當防衛(wèi)
C.為擺脫合法追捕而侵入他人住宅的,考慮到人性弱點,可認定為緊急避險
D.為保護個人利益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也可通過損害公共利益的方法進行緊急避險
7.甲、乙、丙共同故意傷害丁,丁死亡。經查明,甲、乙都使用鐵棒,丙未使用任何兇器;尸體上除一處致命傷外,再無其他傷害;可以肯定致命傷不是丙造成的,但不能確定是甲造成還是乙造成的。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因致命傷不是丙造成的,尸體上也沒有其他傷害,故丙不成立故意傷害罪
B.對甲與乙雖能認定為故意傷害罪,但不能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罪
C.甲、乙成立故意傷害(致死)罪,丙成立故意傷害罪但不屬于傷害致死
D.認定甲、乙、丙均成立故意傷害(致死)罪,與存疑時有利于被告的原則并不矛盾
8.《刑法》第64條前段規(guī)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關于該規(guī)定的適用,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以賭博為業(yè),但手氣欠佳輸掉200萬元。輸掉的200萬元屬于賭資,應責令甲全額退賠
B.乙挪用公款炒股獲利500萬元用于購買房產(案發(fā)時貶值為300萬元),應責令乙退賠500萬元
C.丙向國家工作人員李某行賄100萬元。除向李某追繳100萬元外,還應責令丙退賠100萬元
D.丁與王某共同竊取他人財物30萬元。因二人均應對30萬元負責,故應向二人各追繳30萬元
9.關于職業(yè)禁止,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實施犯罪的,不一定都屬于“利用職業(yè)便利”實施犯罪
B.行為人違反職業(yè)禁止的決定,情節(jié)嚴重的,應以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定罪處罰
C.判處有期徒刑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同時決定職業(yè)禁止的,在有期徒刑與剝奪政治權利均執(zhí)行完畢后,才能執(zhí)行職業(yè)禁止
D.職業(yè)禁止的期限均為3年至5年
10.關于追訴時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刑法》規(guī)定,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不再追訴。危險駕駛罪的法定刑為拘役,不能適用該規(guī)定計算危險駕駛罪的追訴時效
B.在共同犯罪中,對主犯與從犯適用不同的法定刑時,應分別計算各自的追訴時效,不得按照主犯適用的法定刑計算從犯的追訴期限
C.追訴時效實際上屬于刑事訴訟的內容,刑事訴訟采取從新原則,故對刑法所規(guī)定的追訴時效,不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D.劉某故意殺人后逃往國外18年,在國外因偽造私人印章(在我國不構成犯罪)被通緝時潛回國內。4年后,其殺人案件被公安機關發(fā)現。因追訴時效中斷,應追訴劉某故意殺人的罪行
11.關于法條關系,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不考慮數額)?
A.即使認為盜竊與詐騙是對立關系,一行為針對同一具體對象(同一具體結果)也完全可能同時觸犯盜竊罪與詐騙罪
B.即使認為故意殺人與故意傷害是對立關系,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也存在法條競合關系
C.如認為法條競合僅限于侵害一犯罪客體的情形,冒充警察騙取數額巨大的財物時,就會形成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法條競合
D.即便認為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是對立關系,若行為人使用公款賭博,在不能查明其是否具有歸還公款的意思時,也能認定構成挪用公款罪
12.甲對拆遷不滿,在高速公路中間車道用樹枝點燃一個焰高約20厘米的火堆,將其分成兩堆后離開?;鸲押芸炀捅煌ㄐ熊囕v軋滅。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的行為成立放火罪
B.甲的行為成立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如認為甲的行為不成立放火罪,那么其行為也不可能成立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行為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構成放火、決水、爆炸等犯罪的,應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
13.陳某欲制造火車出軌事故,破壞軌道時將螺栓砸飛,擊中在附近玩耍的幼童,致其死亡。陳某的行為被及時發(fā)現,未造成火車傾覆、毀壞事故。關于陳某的行為性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的結果加重犯
B.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的基本犯與故意殺人罪的想象競合犯
C.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的基本犯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競合犯
D.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的結果加重犯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競合犯
14.甲急需20萬元從事養(yǎng)殖,向農村信用社貸款時被信用社主任乙告知,一個身份證只能貸款5萬元,再借幾個身份證可多貸。甲用自己的名義貸款5萬元,另借用4個身份證貸款20萬元,但由于經營不善,不能歸還本息。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構成貸款詐騙罪,乙不構成犯罪
B.甲構成騙取貸款罪,乙不構成犯罪
C.甲構成騙取貸款罪,乙構成違法發(fā)放貸款罪
D.甲不構成騙取貸款罪,乙構成違法發(fā)放貸款罪
15.甲為勒索財物,打算綁架富商之子吳某(5歲)。甲欺騙乙、丙說:“富商欠我100萬元不還,你們幫我扣押其子,成功后給你們每人10萬元。”乙、丙將吳某扣押,但甲無法聯系上富商,未能進行勒索。三天后,甲讓乙、丙將吳某釋放。吳某一人在回家路上溺水身亡。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乙、丙構成綁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對乙、丙只能適用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
B.甲未能實施勒索行為,屬綁架未遂;甲主動讓乙、丙放人,屬綁架中止
C.吳某的死亡結果應歸責于甲的行為,甲成立綁架致人死亡的結果加重犯
D.不管甲是綁架未遂、綁架中止還是綁架既遂,乙、丙均成立犯罪既遂
16.賈某在路邊將馬某打倒在地,劫取其財物。離開時賈某為報復馬某之前的反抗,往其胸口輕踢了一腳,不料造成馬某心臟驟停死亡。設定賈某對馬某的死亡具有過失,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確的?
A.賈某踢馬某一腳,是搶劫行為的延續(xù),構成搶劫致人死亡
B.賈某踢馬某一腳,成立事后搶劫,構成搶劫致人死亡
C.賈某構成搶劫罪的基本犯,應與過失致人死亡罪數罪并罰
D.賈某構成搶劫罪的基本犯與故意傷害(致死)罪的想象競合犯
17.關于詐騙罪的認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不考慮數額)?
A.甲利用信息網絡,誘騙他人點擊虛假鏈接,通過預先植入的木馬程序取得他人財物。即使他人不知點擊鏈接會轉移財產,甲也成立詐騙罪
B.乙虛構可供交易的商品,欺騙他人點擊付款鏈接,取得他人財物的,由于他人知道自己付款,故乙觸犯詐騙罪
C.丙將錢某門前停放的摩托車謊稱是自己的,賣給孫某,讓其騎走。丙就錢某的摩托車成立詐騙罪
D.丁侵入銀行計算機信息系統,將劉某存折中的5萬元存款轉入自己的賬戶。對丁應以詐騙罪論處
18.乙女在路上被鐵絲絆倒,受傷不能動,手中錢包(內有現金5000元)摔出七八米外。路過的甲撿起錢包時,乙大喊“我的錢包不要拿”,甲說“你不要喊,我拿給你”,乙信以為真沒有再喊。甲撿起錢包后立即逃走。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以其他方法搶劫他人財物,成立搶劫罪
B.甲以欺騙方法使乙信以為真,成立詐騙罪
C.甲將乙的遺忘物據為己有,成立侵占罪
D.只能在盜竊罪或者搶奪罪中,擇一定性甲的行為
19.下列哪一行為應以妨害公務罪論處?
A.甲與傅某相互斗毆,警察處理完畢后讓各自回家。傅某當即離開,甲認為警察的處理不公平,朝警察小腿踢一腳后逃走
B.乙夜間入戶盜竊時,發(fā)現戶主戴某是警察,竊得財物后正要離開時被戴某發(fā)現。為擺脫抓捕,乙對戴某使用暴力致其輕微傷
C.丙為使其弟逃跑,將前來實施行政拘留的警察打倒在地,其弟順利逃走
D.丁在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的過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警察檢查
20.甲殺丙后潛逃。為干擾偵查,甲打電話讓乙將一把未留有指紋的斧頭粘上丙的鮮血放到現場。乙照辦后報案稱,自己看到“兇手”殺害了丙,并描述了與甲相貌特征完全不同的“兇手”情況,導致公安機關長期未將甲列為嫌疑人。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乙將未留有指紋的斧頭放到現場,成立幫助偽造證據罪
B.對乙偽造證據的行為,甲不負刑事責任
C.乙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成立誣告陷害罪
D.乙向公安機關虛假描述“兇手”的相貌特征,成立包庇罪
21.國家工作人員甲聽到有人敲門,開門后有人扔進一個包就跑。甲發(fā)現包內有20萬元現金,推測是有求于自己職務行為的乙送的。甲打電話問乙時被告知“不要問是誰送的,收下就是了”(事實上是乙安排丙送的),并重復了前幾天的請托事項。甲雖不能確定是乙送的,但還是允諾為乙謀取利益。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沒有主動索取、收受財物,不構成受賄罪
B.甲沒有受賄的直接故意,間接故意不可能構成受賄罪,故甲不構成受賄罪
C.甲允諾為乙謀取利益與收受20萬元現金之間無因果關系,故不構成受賄罪
D.即使認為甲不構成受賄罪,乙與丙也構成行賄罪
22.《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結合刑事訴訟基本原理,關于這一表述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體現了我國刑事訴訟職能的進一步細化與完善
B.體現了刑事訴訟直接原則的要求
C.體現了刑事審判的程序性特征
D.體現了刑事審判控辯式庭審方式改革的方向
23.關于監(jiān)獄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監(jiān)獄監(jiān)管人員指使被監(jiān)管人體罰虐待其他被監(jiān)管人的犯罪,由監(jiān)獄進行偵查
B.罪犯在監(jiān)獄內犯罪并被發(fā)現判決時所沒有發(fā)現的罪行,應由監(jiān)獄一并偵查
C.被判處有期徒刑罪犯的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均應當由監(jiān)獄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jiān)獄管理部門批準
D.被判處有期徒刑罪犯的減刑應當由監(jiān)獄提出建議書,并報法院審核裁定
24.甲省A市副市長涉嫌受賄2000萬元,為保證訴訟順利進行,擬指定甲省B市管轄。關于本案指定管轄,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如指定B市中級法院審理,應由B市檢察院偵查并提起公訴
B.甲省檢察院可指定B市檢察院審查起訴并指定B市中級法院審理
C.可由最高檢察院直接指定B市檢察院立案偵查
D.如甲省高級法院指定B市中級法院審理,A市中級法院應將案卷材料移送B市中級法院
25.法官齊某從A縣法院辭職后,在其妻洪某開辦的律師事務所從業(yè)。關于齊某與洪某的辯護人資格,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齊某不得擔任A縣法院審理案件的辯護人
B.齊某和洪某不得分別擔任同案犯罪嫌疑人的辯護人
C.齊某和洪某不得同時擔任同一犯罪嫌疑人的辯護人
D.洪某可以律師身份擔任A縣法院審理案件的辯護人
26.郭某涉嫌參加恐怖組織罪被逮捕,隨后委托律師姜某擔任辯護人。關于姜某履行辯護職責,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姜某到看守所會見郭某時,可帶1-2名律師助理協助會見
B.看守所可對姜某與郭某的往來信件進行必要的檢查,但不得截留、復制
C.姜某申請法院收集、調取證據而法院不同意的,法院應書面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D.法庭審理中姜某作無罪辯護的,也可當庭對郭某從輕量刑的問題發(fā)表辯護意見
27.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辯護律師收集到的下列哪一證據應及時告知公安機關、檢察院?
A.強奸案中被害人系精神病人的證據
B.故意傷害案中犯罪嫌疑人系正當防衛(wèi)的證據
C.投放危險物質案中犯罪嫌疑人案發(fā)時在外地出差的證據
D.制造毒品案中犯罪嫌疑人犯罪時剛滿16周歲的證據
28.王某系聾啞人,因涉嫌盜竊罪被提起公訴。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訊問王某時,如有必要可通知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
B.王某沒有委托辯護人,應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C.辯護人經通知未到庭,經王某同意,法院決定開庭審理
D.因事實清楚且王某認罪,實行獨任審判
29.公安機關發(fā)現一具被焚燒過的尸體,因地處偏僻且天氣惡劣,無法找到見證人,于是對勘驗過程進行了全程錄像,并在筆錄中注明原因。法庭審理時,辯護人以勘驗時沒有見證人在場為由,申請排除勘驗現場收集的物證。關于本案證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因違反取證程序的一般規(guī)定,應當排除
B.應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否則予以排除
C.不僅物證應當排除,對物證的鑒定意見等衍生證據也應排除
D.有勘驗過程全程錄像并在筆錄中已注明理由,不予排除
30.關于《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證明責任分擔,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公訴案件中檢察院負有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證明被告人無罪的責任由被告方承擔
B.自訴案件的證明責任分配依據“誰主張,誰舉證”的法則確定
C.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中,被告人承擔說服責任
D.非法持有槍支案中,被告人負有提出證據的責任
司法考試題庫 | 司法考試輔導 | 司考一卷資料 | 司考二卷資料 | 司考三卷資料 | 司考四卷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