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詩五首》教案

字號:


    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詩五首》教案,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詩五首》教案(一)
    一.目標設計
    1.知識與技能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引導學生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德育滲透點
    這五首詩富于藝術感染力,有的氣勢充沛、景象宏闊;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時傷別,憂國思親;有的以理入詩,發(fā)人深思。學習時要注意體會。
    3.重、難點
    重點:熟讀、背誦
    難點:理解詩句蘊含的情理
    二.課時安排:3課時
    三.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可由唐詩及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導入。
    (二)明確詩歌講求節(jié)奏、平仄、押韻、語言凝煉、含蓄、形象的特點,向學生提出學習要求。
    (三)誦讀——體會詩的韻律美
    1.聽錄音,要求學生標出節(jié)奏、韻腳,注意語速。
    2.學生范讀,師生點評。
    3.全班齊讀,加深體會。
    (四)研讀——品味詩的意境美、情感美
    1.學習《使至塞上》
    ①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整體感知全詩。
    ②小組討論:說出這首詩所表現(xiàn)的事、liuxue86.com景、情。
    ③王維的詩曾給后世影響極大,人們評其詩,總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即其最擅長寫景。品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妙。并根據(jù)這兩句詩的描繪發(fā)揮相象作一幅畫。
    ④有感情朗讀,當堂背誦。
    2.學習《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①釋題,思考:你從此詩的標題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②指名讀,思考:
    A.你從哪些詩句可看出龍標這被貶之地極偏遠?
    B.哪一個字真實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
    C.當?shù)弥糜驯毁H到荒涼僻遠之地、旅途艱辛,假如你是李白,會有怎樣的感情?
    ③討論:
    A.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難過之情也融入了所見之景中。那么詩中寫景的詩句是怎樣表現(xiàn)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B.作者還大膽想象,以一種大膽新穎的方式來向友人表達對其不幸的同情、關懷和牽掛,這種方式好在哪里?
    (理解將客觀景物人格化的藝術手法)
    ④有感情朗讀,當堂背誦。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這兩首詩,熟讀后三首詩。
    2.品讀李煜《虞美人》,完成課外作業(yè)P68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檢查前兩首詩的背誦情況。
    二.學習《春望》
    1.聽錄音,自由朗讀。
    2.簡介背景,知人論世。
    3.指名讀,思考:
    哪些詞句寫出了當時國家兵荒馬亂的形勢?
    題為“春望”,作者站在長安城頭,到底望見了一些什么?
    4.品析名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之妙。
    5.聯(lián)想、想象:
    本詩最后一句(尾聯(lián))讓你頭腦中浮現(xiàn)出怎樣一個人物形象?哪一個動作刻畫得十分傳神?
    6.通過寫所見,詩人到底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你從何得知?
    7.背誦。
    三.學習《登飛來峰》
    1.了解王安石其人及寫作背景。
    2.自由讀詩,注意節(jié)奏。
    3.指名讀,思考:
    古人常云:“高處不勝寒”、“木秀于林,風必摧之”?,F(xiàn)也常說“槍打出頭鳥”、“人怕出名豬怕壯”。意思是說一個人地位過高或在某方面造詣很深,勢必招人排斥,顯得與常人格格不入。但是否因為這樣就心有畏懼,永不出頭呢?哪些詩句正表明了王安石對待此現(xiàn)象的態(tài)度?此詩句又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哲理呢?
    4.熟讀背誦,進一步品味哲理之妙。
    四.學習《論詩》
    1.作者簡介。
    2.題解:論詩是作者以詩歌的形式寫的一組詩以闡述關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些看法。
    3.自由讀詩,討論:
    ①趙翼對李杜等人的詩是持什么態(tài)度?
    ②趙翼主張什么?
    4.遷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兩句現(xiàn)在已具有更普遍的意義,而不僅僅是談詩歌創(chuàng)作了,想想此句以理入詩,發(fā)人深思,還可如何理解?
    5.讀《論詩》二、四,加深理解。
    6.結合課后練習四,訓練學生用辯證的眼光看待《論詩》。
    ①讀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二),思考,用詩句填空。
    初讀四杰詩文____________,而嘲笑他們詩文輕薄之人______________。
    ②討論:文學創(chuàng)作(學習)到底應該如何?
    ③齊讀,加深理解。
    第三課時
    (習題課)
    一.按要求默寫詩句。
    1.《使至塞上》一詩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一詩描繪塞外荒漠的壯美風光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運用擬人手法,表達懷念朋友的思想感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望》中總寫望中所見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屬于心理活動描寫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與“感時花濺淚”的“時”相照應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與“恨別鳥驚心”的“別”相照應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望》中最能體現(xiàn)詩人愁苦難解、焦慮萬分的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登飛來峰》一詩具有哲理性意義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論詩》中表明題旨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釋加點的詞語:
    單車欲問邊
    城春草木深
    家書抵萬金
    渾欲不勝簪
    只緣身在最高層
    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輕薄為文哂為休
    三.課后練習二。
    四.簡答: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句詩好在哪里?
    2.“把客觀事物人格化”這種藝術手法好在哪里?試舉例說明。
    五.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下列練習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釋:
    次:長途中的暫留,這里指停泊。
    歸雁句:傳說鴻雁可以傳書。此言春天雁群北歸,能將我的家書帶到洛陽去嗎?
    (1)頸聯(lián)是全詩的警句,也是歷來傳誦的名句。請具體闡釋詩句描繪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詩籠罩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情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寫作:根據(jù)《春望》加以合理想像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散文。
    板書設計:
    詩五首
    唐——王維——《使至塞上》——氣勢充沛,景象宏闊
    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
    唐——杜甫——《春望》——感時傷別,憂國思親
    宋——王安石——《登飛來峰》——借景抒懷,登高頓悟
    清——趙翼——《論詩》——以理入詩,發(fā)人深思
    人教版初二下冊語文《詩五首》教案(二)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培養(yǎng)鑒賞古詩的能力。
    2.研讀品味,體悟詩的表現(xiàn)手法。
    3.反復閱讀,領會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和感悟詩的表現(xiàn)手法。
    2.語感的培養(yǎng)和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學習。
    教學準備
    1.多媒體:據(jù)陶潛《飲酒》(其五)作的詩意畫,《行路難》配圖。
    2.范讀帶:有關五首詩的錄音。
    3.投影卡片:介紹作者及其詩的卡片。
    設計思路
    學習這五首詩詞,應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味詩歌的思想感情??勺⒁庖龑W生從掌握欣賞古詩詞的方法(例如同一時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較)人手,理解本課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現(xiàn)詩詞主旨的優(yōu)秀詩句,應能默寫并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提出疑問。質疑可能會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詞上的,或是詩句上的,或是關于時代背景、作者情況等方面的,均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對提出來的疑問,教師不必一一作答,先發(fā)動全班同學來討論解決,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存疑,或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在課外作深入探討。然后讓同學說說或寫一點各自感悟到的東西。
    教法:介紹背景,反復誦讀法;聯(lián)想想像,比較閱讀法。
    學法:誦讀、討論、自主探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我國的詩歌源遠流長,從《詩經(jīng)》算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詩歌的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過不少流派,“田園詩派”就是其中之一。舊時代的一些詩人,對現(xiàn)實不滿,退居山野,避入鄉(xiāng)村,通過對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園風光的歌詠以抒發(fā)情懷。這類詩被稱為田園詩,寫這類詩的詩人也就被稱為田園詩人了。陶淵明就是我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園詩人。他與最早的山水詩人南朝宋詩人謝靈運被合稱為“陶謝”。聽人說美味,總不如自己親口嘗一嘗來得真切。今天我們就來品陶淵明《飲酒》詩之美味吧!
    二、解題
    1.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他是東晉開國元勛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隱,最后下決心走上歸田之路。在東晉末年,玄學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詩表現(xiàn)出一種新的人生觀與自然觀,反對用對立的態(tài)度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強調人與自然的一體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他共寫《飲酒》詩20首,這里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據(jù)說,《飲酒》詩都是陶淵明在飲酒以后寫的,但所寫詩的內容不一定與飲酒的事情有關,抒寫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詩寫作時間大約是作者歸田的第20年(417年)。此詩寫他在農村里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哲理,表達了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找到樂趣的恬適心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
    
詩句 詩詞鑒賞 詩詞 散文詩 現(xiàn)代詩 打油詩

    
詩句 詩詞鑒賞 詩詞 散文詩 現(xiàn)代詩 打油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