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相信小朋友們一定讀了很多有趣的書籍。讀完后記得養(yǎng)成寫讀后感的習(xí)慣喲。下面是留學(xué)網(wǎng)為您整理的《格列佛游記》讀后感作文,供您參考!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作文一
當(dāng)我第一次見到此書,我以為是像《魯濱孫漂流記》那樣的小說。而當(dāng)我翻開書,看了書的前言才知道了,原來這個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但小說的童話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銳深邃的諷刺才是其靈魂。
他諷刺地道出了當(dāng)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欲、陰險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xiàn)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化作臟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他大談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錢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作者不僅諷刺了當(dāng)時英國社會的種種,我認(rèn)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個人類社會。耶胡代表人類,而主人公卻是如此厭惡耶胡。書中的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社會的不滿。
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慧因國里與慧因的生活是最令他難忘的。他們的國家不會出現(xiàn)表示罪惡的字眼,像:欺騙、懷疑、狡猾等等之類的詞。所以他們的社會不會有欺騙、懷疑、狡猾、陷害、陰謀、賄賂……。那個世界才是一個真正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地方。以至于當(dāng)主人公離開那里時流下了悲傷的眼淚。
看完《格列佛游記》之后,我們不能不審視自己,我們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
我們的社會雖然不像當(dāng)時英國那樣敗落,但也好不到哪去。小偷小摸、亂扔亂丟、破壞公物。都是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事。殺人放火、販毒走私、殘暴瘋狂。也是我們在電視中經(jīng)常見到的事,都已經(jīng)不足為奇了。
這么一個渾濁的社會,是要靠我們來澄清的?,F(xiàn)在的我們雖然不能做出什么轟轟烈烈的事情來,但是可以做我們能做到的事。就算是低下頭揀起一片垃圾,寫一篇環(huán)保文章,號召朋友親戚……這都是我們輕易能做到的。
我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在我們一代一代的努力下,成為像慧因國那樣的社會。我愿為此付出,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陽光,少一點污染。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作文二
《格列佛游記》成書于1726年,是英國作家斯威夫特作的長篇諷刺類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他通過豐富的想象,寫出了一個離奇的童話世界。全書分四個部分:小人國游記、大人國游記、飛島國游記、慧馬國游記。
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事故中獨自漂流到了小人國,在這里,小人國的居民把他當(dāng)作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以至于一不留神就能踩死幾個小人國居民,甚至他的小便就嫩撲滅王宮大火。一頓飯要數(shù)百小人做。他可以讓小人在他的手掌上跳舞,輕而易舉地打敗小人國的敵人。
在大人國,他卻顯得非常渺小,以至于成了大人國兒童的玩具,那里的東西對他來說都顯得非常龐大彈鋼琴也要站在琴凳上,并且不斷地來回跑動,用拳頭砸琴鍵,才能彈出聲音來。一個大人國居民差點把他當(dāng)食物吃了。在那里,蒼蠅是他的天敵,冰雹似槍林彈雨……
而飛島國的統(tǒng)治對下方城市而言很霸道。要是誰反抗飛島國,他們就移動飛島到反抗他們的城市上空,不讓他們享受陽光權(quán)和雨水權(quán)。不過,自從下方城市居民準(zhǔn)備了尖頂金剛石建筑和燃燒液體后,飛島國屈服了。
在慧馬國,馬有了人擁有的理性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也比人高明。那里的人就成了沒思想,沒感情的畜生!
其實,《格列佛游記》寫的不僅僅是離奇的童話,也有諷刺的意思。它重在諷刺18世紀(jì)英國統(tǒng)治集團爭權(quán)奪位,并抨擊侵略戰(zhàn)爭和殖民擴張。
不過我們無法領(lǐng)略《格列佛游記》的深層含義,還是要學(xué)學(xué)它的寫作技巧。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作文三
假期里,我讀了一本外國名著——《格列佛游記》。那本書雖然字?jǐn)?shù)不多,但立意深刻。它深深的吸引了我。讀完《格列佛游記》后對我的寫作能力,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幫助。
格列佛作為一位探險家,為人類、祖國而自豪。他與奇怪的矮人和巨人打交道,開始時,他認(rèn)為他們的主張和看法很好笑,可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他開始困惑:“為什么我們?nèi)祟愐M行戰(zhàn)爭、互相殘殺呢?”這也是大部分人想問的問題。和平,一個多么讓人渴望的字眼,從古至今,戰(zhàn)爭毀滅了多少美麗的家園,多少鮮活的生命啊!
第一部分的第一章是全卷的高潮部分,多出用了反語,對比的手法也很常見,鮮明的對比,從側(cè)面反映出了英國社會的腐敗和墮落,對英國的侵略戰(zhàn)爭進行了諷刺。第八章也基本是故事的尾聲,主要寫了格列佛如何離開巨人國回到家中,以及巨人國的經(jīng)歷給他造成的影響。文中對格列佛在箱子掉入大海后的心理描寫相當(dāng)?shù)暮?。為后面做了鋪墊,讓讀者繼續(xù)閱讀下去。
后面格列佛出海遇到了海盜,被扔進大海后漂流到了一個荒島,并在那里遇到飛島國的經(jīng)歷,以及在飛島國的所見所聞。幽默的語言表現(xiàn)了飛島國上的人們的無知等的不良品質(zhì),他們只對政治有興趣。政治是他們永恒的話題。
全篇的結(jié)尾 ,格列佛謊稱自己是荷蘭人,和荷蘭人一起來到了日本。
就已近代的中國來說,甲午戰(zhàn)爭、與八國聯(lián)軍對抗……多少好漢犧牲于此,一百多年來,中國幾乎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南京大屠殺,多少鮮血染紅了祖國大地;多少活生生的生命斷送與此;北京城北黑煙籠罩,滾滾黑煙上方,上帝在哭泣!
把目光轉(zhuǎn)向世界,美國總是愛用拳頭四處亂揮,自9。11事件后,美國動用了大量軍力攻擊阿富汗,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本·拉登。無數(shù)百姓流離失所,痛不欲生。連出門都要問真主阿拉:“敢問路在何方?”
難道所有的人都是亡命之徒么?你說“不”?可是人們?yōu)榱俗约旱挠帄Z別人的領(lǐng)地。而自己卻不知,這樣會使一個子孫滿堂、幸福美滿的家庭失去往日的生機。如果家家都如此,那還稱得上是國么?這證實了一句話:家不興不成國,國不幸家何存。男子漢穿上軍裝,扛起冰涼的步槍,用那血組成的子彈,以牙還牙。
如果家人聽到他們在戰(zhàn)場上的噩耗,該有多難過。這些由誰來償還?你?我?他?不!是戰(zhàn)爭,是欲望,是永遠(yuǎn)抹不去的痛苦啊!戰(zhàn)爭,你既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的殘忍,又有“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悲哀。家破人亡是你的笑料,妻離子散是你的娛樂、還有那孩子們在戰(zhàn)火中純潔的哭聲,勾畫出了一個個破碎的心靈。
有一首詩說得好:
戰(zhàn)爭多像沙漠的臉
說變就變
和平成了水中月鏡中影
你就在生死之間……
這本書告訴了我不好的欲望就是魔鬼,如果人們都能把它拋在腦后的話,世界將更美好。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