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信息技術下冊《作點和線》教案

字號:


    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信息技術下冊《作點和線》教案內(nèi)容,歡迎大家瀏覽參考。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教案欄目。
    人教版八年級信息技術下冊《作點和線》教案
    教學目標
    學會用命令作中點、垂線、角平分線
    學會標記作圖板中的圖形
    了解幾何關系的不變性
    教學重點
    學會用命令作中點、垂線、角平分線
    學會標記作圖板中的圖形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作點
    1.生成一個點。選擇工具欄中的“畫點”按鈕,鼠標指針變?yōu)椴嫘巍?BR>    2.在窗口的適當位置點擊鼠標。這時窗口就有了一個點,而且處于被選中的狀態(tài)。
    有了點,就可以以點為基礎,構造三角形、多邊形等幾何圖形。
    【例1】用三個點畫三角形
    (1)先畫三個點(若按shift鍵連續(xù)畫點,可省去第2步)。
    (2)用“選擇”按鈕 選擇這三個點。
    (3)打開“作圖”菜單,點擊其中的“線段”命令(Ctrl+L)。
    說明:用這種方法作好的三角形,剛作好時它的三條邊處于被選中的狀態(tài)。
    【例2】用多個點構造多邊形
    (1)用“畫點”工具按鈕作出多邊形的各個頂點。
    (2)順序選取多邊的頂點(如果在第一步作多個點時按住Shift鍵,則作出的各點都被選中,即可省略此步)。
    (3)打開“作圖”菜單,點擊其中的“線段”命令(Ctlr+L)。
    說明:選取頂點的順序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順序會得出不同的多邊形,左邊的多邊形其頂點的選擇順序是:A、C、D、B;而右邊的多邊形頂點的選擇順序是A、B、C、D??梢钥闯?,它們的差別是十分明顯的。
    二、作線
    1、打開幾何畫板,建立新繪圖
    2、選擇畫直線工具,將光標移動到【直尺工具】上按住鼠標鍵不放,移動光標到【直線工具】上,松開鼠標。
    3、畫直線
    將鼠標移動到畫板中,按下鼠標鍵,向右拖曳鼠標后松鼠標鍵。
    4、選擇畫射線工具
    用鼠標對準【直線工具】,按下鼠標鍵并拖曳到【射線工具】處松鼠標。
    5、畫射線
    將鼠標對準定義直線的左邊一點(在按下鼠標左鍵之前請注意窗口左下角的提示),按下鼠標鍵,向右上拖曳鼠標后松鼠標鍵。
    6、選擇畫線段工具
    用鼠標對準畫線工具,按下鼠標鍵并拖曳到線段工具處松鼠標。
    7、畫線段
    將鼠標對準定義射線的右上一點C(注意窗口左下角的提示信息),按下鼠標鍵,向定義直線的右邊一點B拖動(注意提 示),匹配上這一點后松鼠標。
    在“畫線”的選擇板中有3個按鈕。一是“線段”按鈕,所作線段的兩個頂端點均為自由點;二是“直線”按鈕,決定直線的兩個點為自由點;三是“射線”按鈕,決定射線上的兩個點為自由點??筛鶕?jù)需要分別選用。
    1.用鼠標點擊并施動某個畫線按鈕,出現(xiàn)選擇板。
    2.鼠標不松開,在按鈕選擇板上拖動到需要選擇的按鈕上,松開鼠標,便得到所選取的按鈕。
    3.選擇“線段”按鈕,鼠標指針變?yōu)椴嫘危蟿邮髽俗鞒龅谝粭l線段。
    4.從第一條線段的一個端點開始,拖動鼠標作出第二條線段。
    5.依次作出其余各線段,注意作最后一條線段時,最后的一個端點必須與第一個端點重合。
    三 、繪制平行線、垂線、角平分線
    在“作圖”菜單中大家都可以看到“平行線”、“垂線”和“角平分線”3項,但有時這些項是灰色的,這說明它們還處于不可使用的狀態(tài)。如果滿足了它們作圖的前提條件,就變成了可用的狀態(tài)。作平行線,首先需要有一條線(直線、射線、線段)和線外一點;作垂線需要一個點和一條線。下面讓我們用例子來說明。
    【例1】制作作圖說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其面積不變的課件。
    (1)選擇“直線”按鈕,并按住Shift鍵畫出一條水平直線l。
    (2)在直線l上右擊,出現(xiàn)“快捷菜單”,選擇“虛線”。
    當然,可以用這個“快捷單”將直線顏色設置為某種顏色。
    (3)在直線l上用“畫點”按鈕 畫出兩個點A、B,再用這兩個點作出線段(實線)。
    (4)在直線外用“畫點”按鈕 畫出一個點E。
    (5)同時選擇直線l和線外一點E,選擇“作圖”菜單中的“平行線”命令,作已知線l的平行線m;在直線m上用“畫點”按鈕 畫出一個點C。
    (6)選擇這條直線l和點C,用“作圖”菜單的“垂直”命令作已知直線的垂線n。
    (7)選擇直線n、l,用“作圖”菜單的“交點”命令作出兩直線的交點D(Ctrl+I)。
    (8)選擇點C和交點D作線段,這就是三角形底上的高(可設置為紅色)。
    (9)選擇A、B、C三點作線段,即作出三角形的三邊。
    (10)選擇直線n,用“顯示”菜單的“隱藏直線”命令將其隱藏(Ctrl+H)。
    (11)選擇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用“作圖”菜單的“內(nèi)部”命令(Ctrl+P),作出三角的內(nèi)部。在此三角形的內(nèi)部右擊,出現(xiàn)“快捷菜單”,選“顏色”項,從中選擇一個你滿意的顏色。
    (12)選擇三角形的三條邊和高,用“度量”菜單的“長度”命令,則三角形的三邊和高的度量值出現(xiàn)在幾何畫板窗口里。
    (13)選擇三角形的內(nèi)部,用“度量”菜單的“面積”命令,三角形的面積值也出現(xiàn)在幾何畫板窗口中。
    說明:移動C點,可以看到三角形的頂點在一條直線上不斷地滑動,雖兩條邊的值在變,但它的底和高不變,所以面積的值也不變。 說明:在作三角形的底時,之所以既作直線l,又作AB線段(而且兩者重合),是因為我們作的高應該是直線l的垂線,不能是線段AB的垂線,否則當移動C點時,有時垂線會消失。在第5步中,作出的平行線m上已有點E,為何又作點C,并通過C作垂線。因為點E是自由點,是平行線m的“父母”,如果作為三角形的頂點拖動,將會改變平行線的位置,而C點是在平行線m上作的點,這是直線m的“子女”,拖動C點不變改變m的位置。
    【例2】 制作驗證三角形的三條角平線交于一點的課件。
    與上題一樣,我們采取作圖驗證的方法,觀察三條角平分線是否相交于一點。
    (1)作出三角形ABC(兩種方法選其一)。
    (2)依次選擇A、B、C三點,用菜單“作圖”中的“角平分線”命令作出∠ABC的平分線。
    注意,點的順序是十分重要的。
    (3)再依上法作出∠BAC和∠ACB的角平分線。
    說明:任意拖動△ABC的某個頂點,可看到三角形的形狀在改變,但三條角平分線卻始終交于一點,從而達到動態(tài)演示的目的。將上兩例存盤保存,以備后用。
    四、了解幾何關系的不變性
    用幾何畫板中作圖時,當圖形中一些元素(電、線等)的位置、大小等發(fā)生變化后,圖形之間用命令建立的關系將保持不變。
    五、小結:
    學生會熟練運用。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在初步認識了幾何畫板的界面的基礎上,作一些最基本的點、線的操作,比較簡單,學生掌握較快。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八年級信息技術教案 |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八年級信息技術教案 |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