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角的度量》教案

字號:

《角的度量》教案(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體會統(tǒng)一角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會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通過探索、實踐,歸納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積極參與量角的學習活動,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shù)學的簡潔嚴謹,激發(fā)學好數(shù)學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正確量角。
    教學難點:量角時能正確讀出角的度數(shù)。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題
    (1)復習角的概念
    談話: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角,誰能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叫作角?
    (2)故事引入
    ①談話:在角王國里有許多成員。有一天,角成員們在草地上做游戲,玩著玩著,其中的兩個成員吵起來了,它們都說自己比對方大。∠1說:“我的邊長,所以我比你大。” ∠2說:“邊長有什么用,我的開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②提問:他們到底誰說得對呢?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呢?
    生:用眼觀察、用三角尺測量。
    ③揭示課題:看來,我們要比出這兩個角哪個大,大多少,需要測量。怎么量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以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引入,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問題驅(qū)動下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二、探究新知
    1.1°角的產(chǎn)生
    (1)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①小組合作:選定三角尺上的一個角進行測量、比較
    ②匯報交流:說一說你選的是三角尺上的哪個角,怎么量的?量的結(jié)果是怎樣的?
    預設: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
    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一些,所以,∠2大。
    ③質(zhì)疑:我們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們的大小,但是還是不能準確地知道∠1和∠2到底有多大,兩個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么辦?
    生:測量出兩個角的大小。
    (2)介紹1°角
    ①談話:對,要準確測量一個角的大小,需要有一個合適的角作單位來量,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角的單位。
    ③閉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
    【設計意圖】度量需要統(tǒng)一的標準,學生借助三角尺中的同一個角比較角的大小,滲透了度量時標準要統(tǒng)一,喚起了學生度量的經(jīng)驗。借助課件認識1°角,既有助于學生形成1°角的表象,了解角的單位及符號,又有助于學生了解量角器的構(gòu)造原理,為認識量角器做準備。
    2.認識量角器
    (1)談話:了解了1°角是如何確定的,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2)小組合作: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看一看,再討論一下這些量角器有什么共同點?
    匯報交流:誰來介紹一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配合課件演示)
    學生:半圓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個中心點,兩圈刻度,分別從0°到180°,每兩個數(shù)字之間相差10,有兩條0°刻度線等。
    (3)操作活動:用兩根牙簽,在量角器上擺角
    ①擺一個直角。
    學生試擺后交流方法。(擺角時,一條邊對準0°刻度線,另一條邊對準90°刻度線,頂點與中心點重合。)
    ②擺一個60°的角
    學生試擺后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生: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是1°,60份所對的角就是60度。
    ③擺一個120°的角
    呈現(xiàn)錯例,比較辨析。
    【設計意圖】了解量角器的構(gòu)造原理,通過動手擺角,初步感悟量角器是角的集合以及用量角器度度量角的一般方法。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學例1
    (1)出示例1:怎樣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數(shù)?
    (2)學生獨立嘗試量角,小組交流量角方法。
    (3)學生展示量角的過程
    (4)嘗試歸納量角的一般步驟: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一條邊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
    ②角的另一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shù)。
    5.反饋:照樣子,量出∠2的度數(shù)。
    學生展示量角過程,敘述量角方法。
    6.小結(jié)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注重量角步驟的歸納與提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辨析中學習新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傾聽的習慣。
    三、鞏固深化
    四、總結(jié)延伸
    (1)全課總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估一估,三角尺上各個角的度數(shù),再量一量。
    《角的度量》教案(二)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jīng)歷量角器產(chǎn)生的過程,滲透實踐出真知的思想意識.
    2. 認識1度的角,能正確的使用量角器進行角的度量.
    3.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探究過程,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掌握用量角器量角這一技能。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jīng)歷量角器產(chǎn)生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正確的使用量角器進行角的度量。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請看屏幕。(出示三個滑梯)玩過嗎?
    生:玩過
    師:大家都玩過!想玩哪個?
    生1:第三個,這樣可以滑的快一些
    生2:第一個,我想滑的慢一些,我會害怕
    師:觀察一下,這三個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1:有高有矮
    師:哦,你的意思是說它們的角度不同?原來角也有大小啊?生活中我們一般以2號滑梯為標準,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以2號滑梯所形成的角∠1為例一起研究:角的度量(板書)
    二、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1.明確測量標準要統(tǒng)一,為“度”的出現(xiàn)作準備
    師:∠1有多大呢?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學具來表示它的大小,老師為大家準備了∠1和一些學具,在1號學具袋中,請小組長打開,小組合作,借助學具表示出∠1的大小。
    學生動手測量
    師:量完了嗎?誰能到前面來介紹你是怎樣量的?
    生邊操作邊解說:角的頂點對齊,一邊對齊
    師:你們這個方法非常好,老師幫你把它記錄下來(板書:角頂點 邊)
    師:得到是結(jié)果是:3個 (板書)
    師:還有不同的測量結(jié)果嗎?
    生:2個。
    師:還有嗎?
    生:1個
    師:我們測量的都是∠1,但測量結(jié)果的結(jié)果為什么不一樣呢?把你們的小角舉起來看一下
    生:我們用來測量的角大小不一樣
    師:也就是標準不統(tǒng)一,所以測量同一個角的結(jié)果不一樣,要想獲得統(tǒng)一的測量結(jié)果應該怎么辦?
    生:用同樣大的角來量
    2、引出半圓
    師:好主意!下面我們采用統(tǒng)一的標準角在小組內(nèi)再來測量∠1的大小,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角就放在2號學具袋里,請小組長打開
    生操作測量
    師:哪個小組交流一下?說說你們小組測量的結(jié)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測量的?能邊操作邊解說嗎?
    生:角的頂點對齊,一邊對齊
    師:哦,你在測量的過程中也注意到了(指板書)角的頂點與量角工具的頂點對齊,角的一邊與量角工具的一邊對齊!謝謝你的交流!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鈍角,你能量出它包含了幾個這樣的標準角嗎?誰到臺上量一量?
    生邊操作:頂點對齊,一邊對齊
    師:我剛才注意到這個同學在測量這個角時,把這個半圓又展開了一部分,(問生)你為什么這么做?
    生:三個小角不夠了
    師:你真聰明!
    師:我們再來測量一個角,大家看這是個什么角?(生:平角)誰來測量一下這個平角?
    生邊操作:頂點對齊,一邊對齊
    師:你把這個半圓全展開了!數(shù)數(shù)你的測量結(jié)果
    生:8個
    師:操作非常規(guī)范,請回
    師:我們剛才用統(tǒng)一的標準角測量了幾個角的大小,想一想,這幾位同學在測量每一個角的操作過程中,注意了些什么?
    生:頂點對齊,一邊對齊
    師展示:這些同學都把角的頂點對齊了半圓的這個點,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做中心點(板書),我們剛才說了,測量時角的哪一部分和中心點對齊?(生:頂點)
    師:看來這個量角工具真是方便啊,為了讓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師把這個工具搬到課件上,再用它來量一個角(課件展示,一銳角不能量)老師也注意到了角的頂點和量角工具的中心點對齊,角的一邊與量角工具的這條線對齊。用這個測量工具測量這個角,同學們覺得合適嗎?(不合適)怎么辦?小組討論一下
    生:把半圓多折幾次
    師:你的意思是說把半圓平均分的份數(shù)再多一些,對嗎?
    3、引出并認識量角器
    師:你的想法真好,已經(jīng)非常接近科學家們的思想了!其實早在很多年前科學家們已經(jīng)發(fā)明了量角器來測量角的大小,量角器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都是1度,記作1°(板書)我們來看0刻度線到1刻度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就是一個1°的角(課件演示)你還能再找一個1°的角嗎?
    生1:1刻度線到2刻度線之間就是1°的角
    生2:100刻度線到101刻度線之間就是1°的角
    師:你能找一個3°的角嗎?
    生:0刻度線到3刻度線之間就是3°的角
    師:誰到黑板上來寫一個3°?
    生寫
    師:你寫的真規(guī)范,請回
    師:我們把0刻度所對應的這條線叫做0°刻度線,如果用量角器來測量角時猜測一下0°刻度線與角的哪一部分對齊?
    生:角的一邊(板書)
    師:我們來讀一下剛才那個角的度數(shù)。
    生:39°
    師:你是怎么讀的?根據(jù)角的哪一部分讀出的39°
    生:角的另外一條邊
    師:好方法!老師幫你記錄下來(板書:另一邊 度數(shù))
    師:再來嘗試一下(課件出示兩個角)
    生讀數(shù)
    師:在3號學具袋中就有一個量角器,請同學們打開,仔細觀察手中的量角器與屏幕上的有什么不同?
    生:還有一圈數(shù)
    師:哦,也就是量角器有兩圈數(shù)字,觀察手中量角器這兩圈數(shù)字有什么區(qū)別?(屏幕給出內(nèi)刻度線)
    生:內(nèi)外圈數(shù)字相反
    師:也就是說:外圈從左向右順時針數(shù) 內(nèi)圈從右向左逆時針數(shù)
    師:多了一圈數(shù)字,也就多了一條0°刻度線,為了區(qū)分,我們把中心點左邊外圈所對應的這條0°刻度線叫做外0°刻度線,把中心點右邊內(nèi)圈所對應的這條0°刻度線叫做內(nèi)0°刻度線。
    師:大家對量角器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借助量角器讀出下面這幾個角的度數(shù)呢?請看大屏幕
    (30°的角)
    生:30°
    師:你是怎樣讀數(shù)的?讀的是哪一圈刻度?
    生:角的一邊對齊內(nèi)0°刻度線,我讀的是內(nèi)圈刻度
    師:再來讀一個角
    生:130°
    師:這個鈍角是多少度?
    生:150°
    師:請同學們總結(jié)一下,什么時候讀內(nèi)圈刻度?什么時候讀外圈刻度?小組討論一下。
    師:大部分小組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觀點,哪個小組來交流一下
    生:角的一邊對齊外0°刻度線就讀外圈刻度,角的一邊對齊內(nèi)0°刻度線就讀內(nèi)0°刻度線
    師:同學們真棒!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就學會了借助量角器讀出角的度數(shù)!
    5、用量角器測量角
    師:這個角是多少度呢?我們一起來測量一下吧!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在量角時注意到了什么?
    生:頂點與中心點對齊,一邊與0°刻度線對齊,另一邊讀度數(shù)(生邊說,課件邊出示)
    師:想不想親自量一量?(想)請同學們用手中的量角器測量這張練習紙上的每一個角的度數(shù)并做好記錄(練習卡上有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開口不同,邊長不同)開始!
    學生開始測量
    師:都測量好了?誰來交流一下測量結(jié)果?
    生:這個直角是90°,這個鈍角是130°,這個銳角是60°這個平角是180°,這個周角是360°
    師:你能不能演示一下這個鈍角的測量過程
    生:把量角器轉(zhuǎn)一下,頂點與中心點對齊,一邊與0°刻度線對齊,另一邊讀度數(shù),所以是130°
    師:你能再演示一下這個周角的測量過程嗎?
    生:轉(zhuǎn)半圈是180°,它轉(zhuǎn)了一圈就是兩個180°,也就是360°
    師:從這里你可以看出周角和平角有什么關系?
    生:我發(fā)現(xiàn)一個周角等于兩個平角等于四個直角(師板書:1周角=2平角=4直角)
    師:謝謝你聰明的小伙子
    師:回憶一下剛才用量角器測量角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怎樣的步驟?
    生:頂點與中心點對齊,一邊與0°刻度線對齊,另一邊讀度數(shù)(師補充板書)
    師總結(jié):這位同學總結(jié)的真好!在用量角器測量角時,就應該注意到這幾點(指板書),也就是:中心對頂點,0線對一邊,他邊看度數(shù),內(nèi)外要分辨
    7、畫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量角器除了量角還可以畫角呢!想試一下嗎?(想)請嘗試著用量角器畫一個40°的角
    生嘗試畫角
    師:誰上臺來交流一下?你能把你的畫角過程演示一遍,畫一個40°角嗎?
    生:我先畫一個點,再畫一條線,在40°的地方點一個點,在連起來
    師:操作非常規(guī)范
    師:我們一起回顧剛才的畫角的過程(課件)
    首先確定角的頂點,它與誰對齊?
    接著確定角的其中一條邊,它與誰對齊?
    然后確定角的另一條邊
    最后把頂點與這一點相連,我們畫的這個角就是一個40°的角
    三、課堂總結(jié)
    師:同學們積極動腦踴躍發(fā)言,出色的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四、拓展訓練
    師:最后有幾個問題需要在課下認真研究一下用這個壞掉的量角器能否量出角的度數(shù)?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