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司法考試卷二復習資料:無罪過事件”一文由出國留學網司法考試欄目整理,希望可以幫到廣大考生,歡迎廣大考生前來閱讀!
刑法第16條規(guī)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這里規(guī)定的即是無罪過事件,它包括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兩種情形。任何罪過都是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的統一。意外事件與不可抗力,或者是缺乏認識因素,或者是缺乏意志因素,從而不具備構成罪過的條件。因此,不管客觀上造成了多么嚴重的損害結果,但是行為人對此沒有罪過(故意、過失)的,仍然不能追究其刑事責任。刑法關于無罪過事件的規(guī)定表明:責任主義(而不是結果責任)在我國得到了貫徹。
1.不可抗力。是指行為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不能抗拒,是指行為人雖然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損害結果,但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排除或者防止結果的發(fā)生。
2.意外事件。是指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不能預見,是指根據當時各方面的情況,行為人不可能預見、不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損害后果。由此可見,意外事件和疏忽大意過失的區(qū)別是比較明顯的,后者是有義務預見且能夠預見,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而前者是完全不能預見。
司法考試欄目推薦:
2017年司法考試題庫
2017年司法考試備考輔導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時間及內容
2017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yè)資格制度改革內容
歷年司法考試成績查詢時間及合格分數線(2006-2016)
司法考試考試真題 | 司法考試輔導 | 司法考試題庫 | 司法考試動態(tài) | 司法考試大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