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學申請準備中,申請文書是一大重點,最固化同樣也是最容易出錯的。然而很多申請者不知道如何書寫,尋著本能去理解,帶有濃厚的中式意識和思維,因此產(chǎn)生了很多錯誤的想法。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常見的七種自殺式留學文書思維。
一、文書就是高大上?
很多學生認為留學申請文書,寫的東西必然宏大上檔次,在文書中寫自己的豐功偉績,“又翻過了一座山,又越過了一條河”,通篇不停地在tell his achievements。這個是不合適的,眾多的文書寫作教材的第一句話就是“show yourself instead of telling your stories”。你要用故事情節(jié)來表現(xiàn)你自己。筆者一直在思考,簡歷和個人陳述之間的關(guān)系,簡歷是羅列成就,那個人陳述是干嘛?換位思考,如果你是招生官,你會喜歡什么樣的學生?個人陳述相當于是個面試,可以能夠看出學生除成就以外的東西,怎么想事,怎么解決問題,怎么與他人相處,怎么理解這個社會,文書能從小事見大人性,大道理,那是上乘之作。
二、文書內(nèi)容寫得越多越好?
記得以前有個學生的媽媽,跟我聊到EE申請文書準備,她說:“牛老師啊,那個強電的項目,也放在文書中,多總比少好?!? 美申君提示這樣的理解就錯了,這真是大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其中是有理由,這歸根于中國的教育,我們在答文科題目,譬如政治題的時候,老師都會說,多寫點,給分會高點。我們被鼓勵將很多無用的信息放在文章中,去惡心他人。然而申請文章不同,查看任何一所學校的申請文書,要求的第一條往往就是concise。表達邏輯完整即可。與人溝通的專業(yè),比如商科申請,對簡歷要求是一頁,多了沒人去看。同樣這個道理,在文書準備過程中,得要想能不能用少點的字,去表達自己。很多時候,少即是多!
三、見到名人就是牛?
這是中式思維常會遇到的情況,中國人吵架,經(jīng)常會爆粗口“我家里有人”。絕大部分的中國社會都是人情社會,大家做事辦事都是通過人脈來完成。因此,很多學生會理解到,如果我認識名人,豈不表明自己很牛。有些學生,在學校講座的時候,和一些大牛教授有過合影,覺得自己很牛。其實這并不是美國大學所希望看到的學生,如果要證明自己很出色,一定是讓自己的成就讓他人佩服。而不是那些很膚淺的東西。
四、講究情感路線?
中國人寫作文講究寫情,很多人都不會忘記寫過很多關(guān)于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文章,窮極煽情的本領。中國的語文教育不講究分析,有句話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多半是前半部分看到的多。很多申請的學生,可能自己故事一般,背景一般,覺得只有把自己說的可憐兮兮,對方招生官才會感動。我們見到很多學生,開頭寫自己小時候怎么樣,孤兒寡母等等,其實大可沒有必要。不要讓這種情感成為招生官閱讀你文章的負擔。不要用情感乞討的方式來獲得錄取,這不是招生官喜歡看到的品質(zhì)。你要通過你的成熟,你的判斷,來描述自己對社會和對他人的認識理解。
五、一定要文筆好,Native的最好?
這是被中國英語教育玩壞的一個例子。中國英語教育講究詞句的華麗,寫的文章一定要美。很多學生視之如圭臬,在申請文章的要求中,太注重這方面,而忽視另外方面。筆者見過很多學生理解文章,他們甚至沒有弄清楚全文的意思,只對句子和詞的用法吹毛求疵。長句為上,很多學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幾個短句合在一起,用which, that等連成一團。語言高點的學生,句子還通順;語言差點的學生,真是要命,完全不是原來的意思。其實一篇文章可看點很多:要表達事情的連貫性如何?文章中關(guān)于自己塑造是否充足?全文是否有主線?等等,考慮這些為上。至于Native writing,親們,沒能力的話,千萬別碰。
六、自己躲貓貓?
這是個隱秘的陷阱。很多中國申請者,尤其DIY的學生,在創(chuàng)作文書的時候,會陷入這樣一個境地:自我丟失。這種情況很嚴重,產(chǎn)生的原因,通常都是中國人自我潛意識對自我不是很自信。比如在描述項目時,會描述項目多么優(yōu)秀,老師指導多么給力,Team工作多么順暢,文字寫得洋洋灑灑,但是問題出來,你呢?你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我們依然不知道。還有很多學生,覺得自己是打醬油的:實習打醬油,科研打醬油,文書覺得沒什么可寫,所以亂寫一通。這是不對的,文書展示的是你,說大一點:你的contribution;說小一點:你的influence。很多申請者不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與周邊的關(guān)系,不了解自己如何去推動項目的完成。要注意從細節(jié)中提煉自己,文章中一定要有自己!
七、文章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昆德拉的文字雋永,給人無限啟發(fā)。很多人覺得申請文章狠狠重要,于是put all thoughts into it,進入paranoid模式以致不能自拔,這是種危險的狀態(tài)。什么事情,過就不好,這是古訓。大家應該要明白一個道理,世界沒有完美的事情,越偏執(zhí),越容易進入自己的narrow-perspective(喬布斯是個偏執(zhí)的反例)。如果時間允許,補充申請素材,做些和申請相關(guān)的活動或者實習,對自己提升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