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朝鮮族刀舞的藝術變遷

字號:


    在眾多民族的舞蹈里,朝鮮族文化中的刀舞最讓人耳目一新。這是由于他們以前是封建社會,那種刀光劍影時代,刀是他們守衛(wèi)家園的利器。刀也逐漸變成了一種舞蹈,一種文化,來表現(xiàn)他們的勇猛,大氣的民族氣概。下面就隨留學網(wǎng)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朝鮮族刀舞的藝術變遷吧。
    【民族文化】朝鮮族刀舞的藝術變遷
    朝鮮人自十八世紀中葉由中朝邊境陸續(xù)遷入我國,逐漸在東北三省定居扎根,成為我國眾多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朝鮮民眾在遷移的同時,把原先的朝鮮文化與中國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中國朝鮮族文化,其中朝鮮族代表性舞蹈“刀舞”,尤為出眾。
    其剛?cè)岵奈枋?,浪漫瀟灑的風格,使刀舞更具有表現(xiàn)朝鮮族民族氣概的典型性。近日,筆者作為一名在大學從事音樂教學的教師,前往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對吉林地區(qū)朝鮮族刀舞進行了深入研究。
    極具特色的朝鮮族舞蹈。朝鮮族集歌舞樂為一體,有歡歌有熱舞。朝鮮民族不僅民謠形式多樣,舞蹈形式更是多種多樣。在19世紀50年代最盛行的頂水舞,即舞者頭頂水罐,聞歌起舞,其基本步伐有:挫墊步、踏波步、碎步等。
    長鼓舞即是敲擊長鼓,邊鼓邊舞,這種舞蹈形式是朝鮮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有上千年的歷史,也是朝鮮人民最喜愛的一種舞蹈形式,具有不分性別與年齡,不挑剔地點,易學與掌握,極具參與性等特點。
    扇子舞也是朝鮮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最早起源于朝鮮族原始的傳統(tǒng)巫術,后來逐漸演變成一種舞蹈的形式,它多用來展示體態(tài)輕盈、動作優(yōu)美的白鶴或者是鳥類,現(xiàn)今逐漸演變成為中老年人晨昏時候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還有一種就是在歡慶新年或者是歡慶豐收時,以傳統(tǒng)舞蹈為內(nèi)容進行的群眾性的表演方式,是朝鮮文化與中國古老文化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
    刀舞的由來及歷史變遷。朝鮮族刀舞是朝鮮民族一種獨特的民俗民間舞蹈,它是經(jīng)過長期的歷史變化和發(fā)展由劍舞演變而來的,所以也稱之為劍舞或者是劍器舞。與劍舞所不同的是,劍舞所使用的道具是長劍,而刀舞所使用的道具是雙刀。
    相傳在公元400多年前,朝鮮半島上由百濟國、新羅國和高句麗國形成三國鼎立局面,故也稱之為“三國”。傳說新羅國有一位擅長揮舞長劍的劍士叫黃昌郎,他7歲時就能表演揮舞長劍,而到成年時,更是把劍舞得氣勢如虹,人劍合一。
    公元477年,黃昌郎一人來到百濟國的都城百濟市表演舞劍,當時的觀眾把他圍得里三層外三層,都深深地被他爐火純青的劍舞所吸引。而當時的百濟國王文周王聽說之后,便命人傳召黃昌郎入宮,為他表演舞劍。黃昌郎在表演之機,借手中所舞之劍,一劍刺死了文周王,而黃昌郎也被圍上來的國王赤衛(wèi)隊殺死。
    消息傳到了新羅國,當?shù)氐娜藗優(yōu)榱思o念這位為國犧牲的新羅勇士,紛紛戴上了假面具,手持小臂一般長、三指左右寬的刀,走到街上,模仿勇士生前舞劍的姿勢與動作,刀舞由此而產(chǎn)生。而在200多年之后,新羅國統(tǒng)一了朝鮮半島,刀舞表演由朝鮮半島東南部蔓延到了整個朝鮮半島。
    之后經(jīng)歷了“前三國”與“后三國”等等歷史時期,刀舞也由原先的勇猛、跳躍、實戰(zhàn)性高等特點漸漸轉(zhuǎn)變?yōu)榱鲿场⑤p盈、表演性高等特點,而且在后人的傳承與模仿中,刀舞也逐漸演變成一種文化而盛行開來。
    刀舞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單刀舞”、“三刀舞”和“多刀舞”幾種形式。“單刀舞”是由一個人來表演,表演者先是把雙刀藏于雙袖中,隨著音樂的響起,“啪”的向兩側(cè)甩開,并和著音樂自由地舞蹈。而“三刀舞”和“多刀舞”則是由三人或多人一起表演,出刀時要快而齊,而且會聽見刀身與刀柄響亮的碰撞聲,并與旋律融合在一起。
    刀舞的文化傳承與發(fā)展。刀舞是朝鮮族文化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我國藝術文化的瑰寶。新中國成立以后,經(jīng)過朝鮮族音樂家與舞蹈家們堅持不懈地努力與精心編排,在過去的刀舞形式上增進了一些新的內(nèi)容與新的時代元素,在原有的刀舞藝術形式上創(chuàng)新、突破與發(fā)展,使得這種新的藝術形式也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與追捧。
    改革開放后,一些地區(qū)與政治部門也漸漸加強了對刀舞藝術的重視,不僅實施了一些保護措施,也出臺了一些文件法規(guī),最大力度上使得刀舞這一民間表演藝術形式得以延續(xù)與發(fā)展。同時,朝鮮族刀舞也于2006年被納入吉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目錄,這意味著國家認可朝鮮族刀舞的重要性與傳承性,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它,讓它成為更受大家歡迎的藝術形式。
    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少數(shù)民族民間民俗歌舞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傳承與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歌舞,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需要學習者與傳承人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
    
哈薩克族文化專題知識匯總
哈薩克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
哈薩克族語言文字的文化
哈薩克族的服飾有什么特點?
哈薩克族婦女喜愛的藝術——柯賽繡
哈薩克族樂器冬不拉的傳說 關于冬不拉的來歷
哈薩克族馬背上的文化傳承
哈薩克族的婚禮風俗,哈薩克族的婚俗儀式
哈薩克族圖騰有什么含義?
哈薩克族信仰什么教?
哈薩克族的起源,哈薩克族的歷史由來
哈薩克族的諺語盤點
哈薩克族春節(jié)是怎么過的?哈薩克族春節(jié)習俗
哈薩克族的姓氏有哪些?
哈薩克族和維吾爾族的關系與區(qū)別
哈薩克族婚禮習俗
哈薩克族食俗 哈薩克用餐習慣
哈薩克族樂器有哪些?
新疆哈薩克族諾肉孜節(jié)是什么節(jié)?
哈薩克族舞蹈有什么特點?
哈薩克氈房與蒙古包有什么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