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四年級人教版 角的度量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7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四年級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篇一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明白它的度數(shù),會用量角器量角。
    (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潛力,讓初步建立1°角、30°角、60°角、120°角的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
    (3)通過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好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構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jīng)歷和體驗知識的構成過程。
    (2)通過先估后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靈活、正確地測量各種不同位置的角,并感知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電子白板、量角器、三角板、多媒體課件,牙簽。
    角的度量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和直角,并明確了角的概念,明白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礎上學習本課的知識,并為學生后續(xù)學習角的分類和畫角打下基礎。
    學生對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體驗,并明白了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且有部分學生已經(jīng)明白了量角器,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用量角器來測量角幾乎沒有體驗。
    課前一分鐘:
    師:同學們,喜歡玩兒游戲嗎?我們一起來玩兒一個打蚊子的游戲。(鏈接到導入-大炮游戲)一次角度大了,二次角度小了,三次擊中目標。
    師:游戲中我調(diào)整了大炮的什么,最后擊中了目標?
    (設計意圖:本情境設計既能圍繞知識關鍵點、重點展開,卻又點到為止,彰顯了情境設計直接為教學服務的目的,不僅僅明確了精確角度的重要,更產(chǎn)生了一種欲罷不能和急切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
    (一)復習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稱
    1、提問:(1)怎樣的圖形叫做角?白板上畫1個角。(2)說一說角各部分的名稱。白板上書寫:邊、頂點、邊。并演示延長。
    (預設: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抓住角的兩邊都是射線,能夠向一端無限延伸,教師用直線筆延長演示,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無限延伸的含義。)
    2、白板上畫幾個角。
    (1)讓學生把這些角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它們排隊。
    角1角2角3
    (2)教師繼續(xù)追問:“你明白角3比角1大多少嗎?”
    3、揭示課題
    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這兩個角的大小,問題就能夠解決了。你們想不想明白它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思起于疑”,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在讓學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稱之后,將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你明白角3比角1大多少嗎?”拋給學生,由于無法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這個問題,一下激起了學生的疑問,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目測:用以個固定大小的角去比和量。白板演示。(鏈接到導入-置景導新)
    (2)用量角器。板書“量角的大小,用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
    (1)白板工具欄中選取出量角器。學生觀察白板上的或者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
    (2)讓部分學生嘗試說一說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稱。
    (3)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鏈接到概念-量角器),補充并小結歸納:
    量角器半圓周上所刻的線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線,每10格上標一個數(shù)。圓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點。外圓刻度(順時針方向)從0度開始到180度止,內(nèi)圓刻度(逆時針方向)也是從0度開始到180度止。
    (4)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
    (5)自學看書本的知識。
    (6)學生匯報,教師邊用多媒體演示邊說明,并板書: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o”來表示。把半圓形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叫做1度的角,記作1°。那里的“度”同溫度的“度”不同,溫度是“攝氏度”,也不同于用電的多少“度”,用電的“度”是“千瓦/時”。這兩個地方的“度”是我們的習慣用語。
    (7)、建立1度的觀念。利用白板上的量角器畫出1度。(畫角要留意)
    (8)認識幾度。學生在白板量角器上找出20度、30度、60度、120度、135度、150度。并請一學生在白板上指出。
    (設計意圖:在認識量角器時,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量角器,明白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并認識。在讓學生認識1度的角時,放手讓學生自主觀察,這樣將學生自主探索和多媒體演示補充有機結合,有效幫忙學生進一步建立1度角的實際大小的表象。)
    2.量角。
    讓學生嘗試度量書本37頁的∠1,并標上度數(shù)。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xiàn)以下幾種錯誤類型的同學,但不急于糾正。
    ①錯誤類型一: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有重合。②錯誤類型二:零刻度線與角的邊沒對齊。③錯誤類型三:內(nèi)外圈讀數(shù)反了。
    (2)學生同桌之間說一說自己度量角的具體步驟。
    (5)教師一邊演示量角,一邊讓學生對著課本上的∠1,跟老師一起用量角器度量。
    (6)課件展示歌謠:中心對頂點,0線對一邊,它邊看度數(shù),內(nèi)外要分辨。(齊讀)
    (7)學生自主度量37頁的∠2,同時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8)教師再次點一下量角的方法和量角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3.角的大小決定因素。
    (1)白板上畫兩個角(一個用小量角器畫,一個用超多角器畫):請學生說一說兩個角有什么不同。估計一下,誰大誰小。
    師: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請看到書本p38頁例1。用量角器在書上具體量一量,并標出度數(shù)。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3)學生匯報哪個角大?”相信透過度量,絕大部分學生都明白兩個一樣大。教師此時要指出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并提出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的問題,學生很容易說出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鏈接到測量-想一想)
    (4)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小結并板書:
    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越大。
    (設計意圖:角的大小決定因素的教學,由猜測到驗證,再到結論的得出,加深了學生對角的大小的認識,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同時,也把角的兩邊是射線能夠無限延長這一知識點結合起來,構成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系統(tǒng)。)
    4.擺角。(每人帶給兩根牙簽)
    ①擺一個1度的角。指名演示,同桌說說怎樣擺的?
    ②擺一個直角。
    ③擺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同桌互評。
    ④教師在白板上運用量角器畫角,注意與直角構成比較。
    (2)在桌面上擺一個50度左右的角。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擺1度的角、90度的角,幫忙學生建立特殊角的表象,再擺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有利于學生正確決定所擺的角的度數(shù)是讀內(nèi)圈,還是外圈,從而解決量角時讀數(shù)的難點。最后讓學生脫離量角器,在桌子上擺角,培養(yǎng)學生對角度大小的初步估量。)
    5、檢測環(huán)節(jié)(白板出示)
    (1)回應課前引入“角3比角1大多少”這一問題。透過讓學生度量,計算出角3比角1大的度數(shù)。(漫游回到)(b、c組做)
    (2)你能估出下面的角哪些角小于90°?哪些角大于90°?(畫角在白板上)(b、c組做)
    (3)書本38頁做一做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兩個三角板上各個角的度數(shù),然后把這些角描在練習本上,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各是多少度?(a組做)
    (教師進行小結的時候,注意提醒學生以后量角的時候,能夠先心里把所要度量的角與三角形的角比一比,估計一下多少度,再進行度量。)
    這天學習了什么資料?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四年級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篇二
    角的度量教材第26~28頁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明白它的度數(shù),會用量角器量角。
    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潛力。并通過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好處。
    3、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構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jīng)歷和體驗知識的構成過程。
    4、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1、引導學生觀察量角器,認識內(nèi)刻度線、外刻度線、0刻度線和中心點。明白角的計數(shù)單位“度”及相關知識。
    2、掌握用量角器測量角的方法,能正確測量各種角的度數(shù)。
    量角器、三角板。
    (一)導入
    學生說后,請他們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即: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
    教師出示兩個大小相近的角,問同學:∠a和∠b誰大誰小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a和∠b究竟誰大呢那大多少呢?大一點?這一點又代表多少呢?這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相信學過這節(jié)課后,你就能解答這個問題了。
    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通過以問題的形式引出量角器的必要性,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的潛力,在自主探究中學習。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量角器
    教師:為了使測量更準確,描述更清楚,就產(chǎn)生了標準的測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板書:量角器)
    出示一個量角器。教師邊說邊演示:人們將圓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對的角叫做1度,記作1°,通常用1°作為度量角的單位。
    板書:度1°
    提問:你明白一個周角是多少度嗎?(360度)
    一個平角是多少度呢?(180度)
    介紹:度量角的大小,能夠用量角器,它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
    2、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nèi)外圈刻度。
    (1)指導
    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那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能夠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nèi)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jù)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nèi)刻度和外刻度。
    小結:量角器上有中心、0度刻度線、內(nèi)刻度線和外刻度線。
    3、量一量。
    教師:我們了解了量角器上有什么,究竟怎樣使用它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
    (1)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27頁“試一試”,寫出∠a和∠b的度數(shù)再讀一讀。
    教師:通過觀察以上兩組角,我們會讀角的度數(shù)了,那該怎樣量角呢?請你與同學交流量角的方法。
    學生交流完之后,請兩位學生到前面演示說明。
    通過學生的演示度量,老師組織學生總結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
    教師:我們能夠把這三句話概括為四個字“兩合一看”?!皟珊稀笔侵钢行狞c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邊重合?!耙豢础本褪且唇堑牧硪贿吽鶎Φ牧拷瞧魃系目潭取#ò鍟簝珊弦豢矗?BR>    設計意圖:通過角的測量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潛力。進一步體驗充滿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數(shù)學活動。
    (2)突破讀內(nèi)圈刻度,還是讀外圈刻度的難點。
    提問:量角器上為什么有內(nèi)外兩圈刻度呢?
    教師引導學生帶著疑問研究。
    出示130°和50°的兩個角
    教師:左邊這個角的度數(shù)是多少?
    是130°還是50°?讀內(nèi)圈刻度,還是讀外刻度線上的數(shù)?
    學生明確:這個角的度數(shù)是130°,要讀外刻度線上的數(shù)。
    教師:右邊這個角就應看內(nèi)刻度,還是外刻度?是多少度?
    學生:這個角是50°,就應看內(nèi)刻度。
    學生小組交流。
    學生可能會想到以下幾種狀況
    學生甲:我們小組認為,在讀度數(shù)之前就應先決定這個角是鈍角還是銳角,如果是鈍角肯定大于90°,是銳角要小于90°,然后再找刻度就不會錯了。
    學生乙:我們小組認為,要先找0刻度線,如果一條邊壓住的是外圈的0刻度線,那么肯定讀外圈刻度。反過來壓住的是內(nèi)圈刻度的0刻度線,就要讀內(nèi)圈刻度。
    ……
    教師:這幾個組的方法聽起來都挺有道理,我們不妨試一試,哪種方法更好。
    設計意圖: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在學生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新學的知識,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潛力和學習潛力。
    (3)學生練習量角,鞏固新知。
    小結量角的方法――兩合一看
    提問:看角的度數(shù)時要注意什么?
    學生:要注意是看外刻度線還是看內(nèi)刻度線。
    問:什么時候看外刻度線,什么時候看內(nèi)刻度線呢?
    小結:找0刻度線,如果一條邊壓住的是外圈的0刻度線,那么肯定讀外圈刻度。反過來壓住的是內(nèi)圈刻度的0刻度線,就要讀內(nèi)圈刻度。
    設計意圖:學生先獨立練習,再交流訂正,使學生能在練習中進一步將知識內(nèi)化,并相互幫忙提高。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自主測量角,培養(yǎng)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意識。
    (三)課堂作業(yè)設計
    1、教材第28頁第1題。
    學生在找出正確答案后,就應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教材第28頁第2題?!?的方向是朝下,能夠讓學生先說一說量角的方法,然后再進行度量。
    (四)課堂小結
    這天我們學習了什么資料?你有什么收獲?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四年級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篇三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40~41頁。
    1、認識角的計量單位,了解量角器的構造特點,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正確地讀寫角的度數(shù)。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角的度量活動,在探索交流活動中了解量角器的構造,總結量角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知道量角器的構造原理及特點,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領。
    掌握度量不同方向的角的方法,并能準確讀出刻度。
    一、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統(tǒng)一測量標準的必要性。
    1、復習回顧角的有關知識。
    師:我們二年級就已經(jīng)認識了角,關于角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2、比一比,看誰大!
    師:既然角是有大小的,看一看,比比∠1和∠2這兩個角誰大?(課件出示∠1和∠2)生:∠2大。
    生1:∠1大,因為它里面包含四個相同的小角,∠2里只包含了3個相同的小角。
    生:因為這兩個角里小角的大小不一樣。
    師:兩個小角到底是不是一樣大呢?我們來看看。(課件演示)看來,要想正確地比較出兩個角的大小,就要用統(tǒng)一標準的角來度量。
    1、認識1°的角。
    師:到底這統(tǒng)一標準的角多大合適呢?數(shù)學家們找到了這樣一個標準小角,他們把圓周平均分成了360份,定義其中的1份所對的圓心角為1度,這個度就是我們用來計量角的單位。(板書:度)用°表示,1度我們可以簡寫為1°,讀作1度。
    2、認識幾度的角。
    師:這是1°的角,整個圓有多少個這樣的1°呢?(360個)半圓呢?(180個)估一估這是幾度的角呢?(5°)到底是幾度呢?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這是幾度的角呢?(出示一個21°的角)怎么會出現(xiàn)這么多不同的答案?生:不好數(shù),師:怎么不好數(shù)?(密密麻麻,眼睛都看花,)
    3、簡化量角器。
    師:為了使它簡約和美觀,我們把它簡化一下。(課件出示簡化的量角器)現(xiàn)在清楚多了吧!你們知道這個角幾度?(課件閃爍10度的角)這個角是幾度呢?(課件閃爍5度的角)再來看這個角是多少度?(課件出示55度的角),從哪里數(shù)起?我們一起用手來演示一下。這個角又是多少度?(課件出示125度的角)每個角我們都要數(shù)了以后才能知道它的大小,煩不煩,怎么樣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大小來。
    4、經(jīng)歷量角器的建構過程。生:在上面標數(shù)字。
    師:同意嗎?那我們一起來給它標上數(shù)字。剛才我們是從哪里數(shù)起的?(課件閃爍0°刻度線)開始的地方我們就給它標上0,這里標上10,依次類推,一直到180度。
    師:現(xiàn)在你能很快讀出它的度數(shù)嗎?(課件出示一個開口向右50度的角)這個角呢?(課件出示一個開口向左的30度的角)生1:30度。生2:150度。
    師:到底是多少度呢?覺得是30度的舉手,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他是從左邊開始的。
    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這個30度能從這圈刻度上直接讀出來嗎?如果能想個辦法讀出來那該多好??!生:倒過來標一圈數(shù)字。
    師:開始的地方標上0度,一直標到180度。這就是我們用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板書)
    5、介紹量角器各部分名稱。
    在這個量角器上,所有小角頂點集中的這一點我們把它叫作量角器的中心,這圈刻度叫內(nèi)圈刻度,這一圈叫做外圈刻度。同學們找找看,內(nèi)圈的0°在哪里,外圈的0°呢?0度所對的刻度線叫做0°刻度線。
    6、認識手中的量角器。
    師:想親眼看看量角器嗎?信封里有一個量角器,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相互指一指,認一認,說一說各部分名稱。請一個同學上來說一說,指一指。
    三、使用量角器,掌握測量方法。
    師: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到底該讀哪圈刻度,會讀嗎?
    小結:注意該讀哪圈刻度,如果遇到角的邊短了不好讀刻度,我們可以用尺把角的邊延長再讀。
    2、猜一猜,被遮住的角可能是多少度?
    3、試一試,量出下面角的度數(shù)。
    師:那現(xiàn)在你會用手中的量角器量角的度數(shù)嗎?
    4、再請一個同學說說你是怎么量角的?(邊說邊出示量角的步驟)
    四、回顧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經(jīng)歷了量角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了用量角器量角。
    五、拓展交流:
    師:學會了量角的大小有什么用呢?生活中哪里可以用到?用同樣長的線進行放風箏比賽,裁判員要要把風箏線拉到地面,量出風箏與地面的夾角,夾角越大,說明風箏飛得越高,我們小時候玩的滑滑梯以45°左右為佳。這里有一把椅子,還沒安上靠背,你覺得怎么安坐著會舒服一些,用坐姿來表示看看!
    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量角器中心0°刻度線?度角頂點一條邊另一條邊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四年級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篇四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角的計量單位“度”。
    2、認識量角器,初步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實踐操作,歸納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驟。
    體會統(tǒng)一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感受數(shù)學的簡潔嚴謹。教學重點: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教學難點:會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
    一、復習引入
    1、復習角的組成,并畫角,同桌比一比誰的角大。
    2、比較角的大小要先知道什么?怎樣量出角的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類問題的解決辦法。(出示課題:角的度量)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角的計量單位
    1、師:角的計量單位是什么?
    2、課件演示:介紹角的計量單位
    3、師:你知道這個角有多大了嗎?有這樣的幾個1°,就是幾度。
    4、(出示70°角)這個角幾度?
    (二)認識量角器
    2、把量角器進行美化,讀角的度數(shù)(52°、131°)
    3、(出示30°開口朝左的角)師:那這個角幾度?你是怎么看的?為了方便我們量各種方向角,我們可以從左邊順時針再標數(shù)據(jù),這樣就形成了度量角工具:量角器。
    4、看書p83,對應著自己的量角器去找一找量角器上有什么,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6、小結: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我們怎么判斷到底讀哪圈的刻度?
    (三)用量角器量角
    2、中心點與頂點重合
    3、零刻度線與邊重合
    4、讀刻度
    三、鞏固與提高
    1、量∠4=40°,有什么不一樣的方法?兩種方法有何不同?
    2、量∠5=120°同桌合作,互相檢查。
    3、量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
    4、量自己畫的角,并與同桌的角比一比。
    五、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2、書上有一種特殊的量角器,看看它和你們的量角器有什么不同?這把量角器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課后探究一下。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四年級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篇五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79、80 頁內(nèi)容
    3.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探究過程,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掌握用量角器量角這一技能。
    量角器、課堂作業(yè)紙、三角板一組等
    教學重點:經(jīng)歷量角器產(chǎn)生的過程
    1、你知道什么是角嗎?
    2、角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
    板書:角 頂點 邊
    指名回答,補充說明
    1、找特殊角,估計角度。
    這些角,哪個比較特殊?
    用三角板量出角度。
    學生動手測量
    誰能到前面來介紹你是怎樣量的?
    2、引出并認識量角器
    ∠4多少度?比60度多一點,多多少呢?
    看看你的量角器上有哪些?
    3、課件出示,集體感知。
    你能找一個2°的角嗎?
    5°呢?10°呢?
    哦,也就是量角器有兩圈數(shù)字,觀察手中量角器這兩圈數(shù)字有什么區(qū)別?(屏幕給出內(nèi)刻度線)
    4、自主學習用量角器測量角
    自學量角器的使用說明書
    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在量角時注意到了什么?
    5、提煉量角的方法
    誰來說說怎么量角呢?
    強調(diào):點對點,線對邊,
    0在內(nèi)讀內(nèi),0在外讀外
    6、角在生活中的運用
    課件出示:3個不同的滑梯
    為什么角度不一樣呢?
    7、小結
    最后有幾個問題需要在課下認真研究一下用這個壞掉的量角器能否量出角的度數(shù)?(課件出示)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愉快、主動、探究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積極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課教學,我用了很多時間在引導學生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探究過程上。比如說第一次用大小不同的小角測量得出不同的測量結果,引導學生體驗并主動認識到測量角時必須用統(tǒng)一的測量標準;第二次測量,用統(tǒng)一的標準角來測量,結果是統(tǒng)一了,但是這種方法卻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而引出了用量角器來測量角,為量角器的出現(xiàn)做了很好的鋪墊。
    認識量角器時我采用分散到教學的各個步驟中,特別是用半圓來測量各種角,既能緊密的聯(lián)系到量角器,又能更好的使學生體驗到半圓區(qū)別于分散的小角的方便之處。
    量角的方法也是由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而不由教師直接傳授,并且潛移默化的在各個測量環(huán)節(jié)中都有所體現(xiàn)和強調(diào),可以說是一層一層扎實的鞏固了角的測量方法。皮亞杰指出:每次過早地教給一些兒童自己日后能夠發(fā)現(xiàn)的東西,這樣會使他不能有所創(chuàng)造,結果也不能對這種東西有真正的理解。所以采用了讓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的方法,結果效果很顯明。
    量角的方法,學生不僅應該會,而且要能說,但每個學生又可能會有不同理解,所以我淡化了純文字敘述,注重實質(zhì),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量角的方法,從而化解難點。
    我的課堂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相連,可是由于自己有點急躁,幾個環(huán)節(jié)沒能更好的扎實的進行,特別是沒能給學生更深入的思考空間。比如說在學生總結內(nèi)外圈的讀數(shù)時,應該讓學生深入的討論,仔細思考,扎實的鞏固角的讀數(shù),從而為量角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由于自身能力欠缺,課堂教學語言特別是評價性語言不夠生動豐富,板書欠佳,這都是我今后需更加努力的地方。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四年級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篇六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在直觀認識直角、銳角、鈍角,以及抽象出角的概念后的基礎上展開的學習。教材分兩個層次,第一是讓學生通過角的度量,進一步明確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于邊的長短無關,第二介紹量角器和量角的方法。
    (二)學生分析
    這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內(nèi)容。首先是量角器的構造,學生在生活中沒有見過,認識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其次是量角器的特殊結構,使學生往往弄不清楚在度量的過程中到底是讀內(nèi)刻度還是外刻度。班里22個學生,大部分同學在學過之后懂得用直觀的方法看看度量的角是鈍角還是銳角來檢驗自己測量時所用的刻度是否正確。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shù),會用量角器量角。
    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jīng)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難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五)教學策略
    為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本節(jié)課內(nèi)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直觀演示,舊知過渡,設疑引入,感受新知。通過師生的畫角操作,引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通過直接的比較,學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為引入角的度量進行間接比較角的大小作了鋪墊。第二部分,認識量角器。讓學生觀察,初步認識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稱及作用,建立角的計量單位度和符號“°”第三部分,教學角的度量。在學生認識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單位、符號的基礎上,再介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過實際測量說明:角的大小要看兩邊叉開的大小,與邊長無關。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了集中教學角的度量上,使學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為下幾節(jié)課教學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打好基礎。
    (六)教學用具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下列三種椅子問學生:你喜歡坐哪種椅子,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結:根據(jù)剛才同學們的交流,看來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種椅子就是專門給登月的宇航員設計的,要造這樣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辦法知道它的角度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nèi)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nèi)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jù)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nèi)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fā):根據(jù)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shù),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觀念。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游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
    (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
    3、認識幾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么?(在量角器上畫出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于學生講出為什么20°的道理,圖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突破讀內(nèi)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shù)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shù),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shù)該怎么辦?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shù)。教師邊說明邊演示,巡視加以指導。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shù)。(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四)比較角的大小
    總結結論: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得越大,角越大。
    (五)鞏固練習:
    1、p41“做一做”
    2、p44、2先估算每個角的度數(shù),然后驗證。
    3、p45、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shù)的角。
    15° 150° 165° 75°
    (六)課堂小結
    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
    (七)課后作業(yè):p45 5、7
    這節(jié)課總體效果不錯,絕大多數(shù)學生已學會,但還需熟悉和鞏固?!督堑亩攘俊愤@節(jié)課數(shù)學概念比較多,(如中心點、零刻度線、內(nèi)刻度線、外刻度線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shù)學語言的東西)幾乎沒有舊知識作鋪墊,對于動作不夠協(xié)調(diào)的四年級學生來說,是一次關于手與腦的挑戰(zhàn)。在量角的過程中,頂點和中心重合簡單,而要把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另一邊在刻度內(nèi)就沒有那么容易了(度量不同方位的角時更是如此),所以在量角時,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對準0刻度線,有的學生不會讀數(shù),容易把刻度讀反。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四年級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篇七
    1、通過自主學習,觀察,相互介紹來認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建立1°角的表象。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匯報,自主歸納出角的測量方法,并能運用量角器進行角的測量,正確讀出角的度數(shù)。
    3、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測量,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跟角的兩邊叉開有關,而與邊長的長短無關。
    4、通過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潛力。同時在交流匯報時,讓學生學會傾聽,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一、創(chuàng)境引入,提出目標
    2、那到底哪個角大呢你們有什么辦法能夠明白
    3、那到底角2比角1大多少呢
    4、揭示課題:這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學了這部分資料之后我們就明白了,到底角2比角1大多少了。(板書:角的度量)
    5、提出學習目標:
    (2)會用量角器來測量角的大小,掌握量角的方法。
    二、互動交流,展示成果
    (一)、個人展示,小組交流
    (1)學生自學課本p37頁及38頁的例1并完成例1。(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引導小組內(nèi)的學生進行相互交流、相互質(zhì)疑、相互幫忙、相互探討。)小組交流時能夠根據(jù)學習目標先2人互相介紹量角器,再小組進行討論:怎樣測量個角的度數(shù)(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并在組內(nèi)交流,組內(nèi)成員可互相質(zhì)疑評議,如果有不同意見和看法的能夠提出來在小組內(nèi)討論,最后得出角的測量方法,并得出結論。
    (二)、小組展示,全班互動
    1、展示目標(一)
    (1)、各小組派代表來匯報,其他同學能夠加以補充,還能夠根據(jù)這位同學的發(fā)言來提推薦與想法。
    (2)引導學生觀察量角器,找出常見角的大小。
    ①在量角器上找出90°有多大出示量角器加以說明。
    ②再找出30°45°60°120°有多大,同桌相互指一指。
    (3)小結:量角器是測量角的大小的工具,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2、展示目標(二)
    (2)組織學生驗證、評價。
    (3)錯例點擊:
    主要是內(nèi)、外圈刻度看錯的。
    (4)小結:測量角的度數(shù)的過程與方法:一是把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二是把角的一邊與0刻度線對齊,三是讀出另一條邊所對準的刻度線表示的度數(shù)。
    三、練習鞏固,檢測成效
    1、課本38頁做一做的第3題:先估計三角板的角度,然后再進行測量。
    2、38做一做第2小題:量一量,下面的角各是幾度。群眾進行校對,同時請兩位學生進行演示,怎樣測量的。)
    3、練習四的3、4題。
    4、練習四的第6題: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shù)的角。
    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這一節(jié)課,你學習了哪些新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角的度量”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大小基礎上進行的,是小學階段幾何初步知識的一個重要資料,也是操作性課題,感覺比較抽象、枯燥。這節(jié)課中數(shù)學概念教多,有1°的認識、中心點、零度刻度線、內(nèi)刻度線、外刻度線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shù)學語言。量角對四年級學生而言,有必須的難度。
    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讀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認識量角器時,我是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學生的回答很不錯,如:“我發(fā)現(xiàn)量角器上的有兩行數(shù),這些數(shù)的排列有規(guī)律,一行從左往右,一行從右往左,中間正好是90度”“量角器上有很多刻度”等。但在讀角時學生卻容易把內(nèi)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這時我讓學生在量角器上讀出內(nèi)圈和外圈相對的兩個角的度數(shù)如(30°、150°),學生通過這兩個角的認讀,認識到讀角時要注意把內(nèi)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同時還要注意讀量角器上沒有標數(shù)的角如(75°)這樣能夠讓學生注意,不僅僅要會讀有標上刻度數(shù)的角,而且要會讀沒有標刻度數(shù)的角,要認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確地讀出量角器上的角來。有了以上讀角的經(jīng)驗,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并鼓勵學生說如何量角的。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掌握了量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