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數(shù)量關系有很多題型需要大家掌握,今天小編為大家提供行測數(shù)量關系:趣味題型烙餅問題答題技巧,一起來看看吧!祝大家備考順利!
行測數(shù)量關系:趣味題型烙餅問題答題技巧
近年來行測考試的考點都已經(jīng)比較固定,各個版塊的出題規(guī)律都被研究的比較清楚。然而數(shù)量關系一版塊在各位考生的眼里一直都覺得是個難點,并且覺得枯燥無味,學習興趣不濃厚。但是行測數(shù)學關系題中卻有一些很有意思的題型,沒有被大家發(fā)現(xiàn),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其中的一種題型——烙餅問題。
首先給位先通過一個真題來感受一下到底什么樣的題就是烙餅問題:
用一個平底鍋烙煎餅,可以同時烙3張餅,烙每張的兩面所需時間都是兩分鐘。烙四個餅至少需要幾分鐘?()
A.4 B.6 C.8 D.10
【分析】像這樣給出烙餅可同時烙餅的個數(shù)以及烙每張餅兩面所需時間,求烙多張餅所需時間的問題即為烙餅問題。像這樣的題目大家可能會去模擬烙餅情況畫圖解題,當然如果涉及的數(shù)量較少的情況通過畫圖還是比較簡單,如果給四個餅編號甲,乙,丙,丁,用編號1表示第一面,編號2表示另外一面,烙餅情況則會滿足如下情況:

列出所有烙餅所需時間之后我們也可以很直觀的得到答案為6分鐘,選擇B答案。但是如果烙餅比較多的時候列表畫圖的方法就比較麻煩,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去思考。如果一個平底鍋可以同時烙餅為m,每個面所花時間分別為a,b,那如果此時烙n張餅的總時間則為n*(a+b)分鐘,但是m個餅可以同時進行,則最少所花時間還需要除以m,則最少所花時間為n*(a+b)/m,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此時間為小數(shù)則需要對其進1取整,因為烙餅時間應為整數(shù)。
所以今后遇到這樣的題型,為了追求解題速度,則可以直接使用結論,比如下題:
一個平底鍋能同時烙3張餅,烙每張餅的兩面所需要的時間分別為3分鐘和一分鐘。要烙5個餅至少需要幾分鐘。()
A.5 B.6 C.7 D.8
【解析】根據(jù)公式,所需最短時間為【5*(3+1)/3】=7分鐘,選擇答案C。
所以大家今后遇到類似的數(shù)學問題,不要產(chǎn)生抵觸心理,嘗試去總結其中的規(guī)律,培養(yǎng)自身的解題興趣,從而在考試中運用規(guī)律快速解題。
2019年省考行測沖刺你要從真題中汲取營養(yǎng)
多省聯(lián)考的戰(zhàn)役即將敲響,很多小伙伴發(fā)覺,自己復習的腳步還停留在原地,或是雖然我復習很久但覺得最開始提升的特別快,但最近的復習,都是在原地踏步,相信以上兩種狀態(tài)的小伙伴,應該是現(xiàn)階段我們備考路上最多的兩種人,那如何在最后沖刺的這幾天提升我們成績,邁過公考的大門呢?其實,無論即將到來的考試如何出題,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出于哪個階段的我們都要努力的學習真題,吃透真題!很多同學說,真題不會有重復的題目,我們做真題有什么意義?當真不會重復或出類似的題目么?你確定?小編在此為大家進行深入分析。
一、數(shù)量關系部分
一張紙上畫了5排共30個格子,每排格子數(shù)相同,小王將1個紅色和1個綠色棋子隨機放入任意一個格子(2個棋子不在同一個格子),則2個棋子在同一排的概率【2018遼寧省考】
A.不高于15% B.高于15%但低于20%
C.正好為20% D.高于20%
某單位的會議室有5排共40個座位,每排座位數(shù)相同。小張和小李隨機入座,則他們坐在同一排的概率:【2018國考】
A.不高于15% B.高于15%但低于20%
C.正好為20% D.高于20%
2018年遼寧省考和2018年國考數(shù)量可以說是完全吻合,二者均考試概率問題,出題人只是編造了兩種不同的題目環(huán)境而已!
某工程50人進行施工,如連續(xù)施工20天,每天工作10個小時,正好按期完成,但施工過程中遇原材料短缺,有5天時間無法施工,工期還剩8天時,工程隊增派15人并加班施工,若工程隊想按期完成,則平均每天需工作( )小時?!?018省考】
A.12.5 B.11 C.13.5 D.11.5
工程隊接到一項工程,投入80臺挖掘機。如連續(xù)施工30天,每天工作10小時,正好按期完成。但施工過程中遭遇大暴雨,有10天時間無法施工。工期還剩8天時,工程隊增派70臺挖掘機并加班施工。問工程隊若想按期完成,平均每天需多工作多少個小時?【2018國考】
A.1.5 B.2 C.2.5 D.3
上面這兩個數(shù)量題目,出題人更是連出題的環(huán)境和出題的形式都省去修改時間了,如果你說這是遼寧題特有的,那你可說錯了,來看看下面兩個小題吧!
(2010年國考52題)一商品的進價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仍按上月售價銷售,其利潤率提高了6個百分點,則超市上月銷售該商品的利潤率為:
A.12% B.13% C.14% D.15%
(2013年國考66題)某單位原有45名職工,從下級單位調(diào)入5名黨員職工后,該單位的黨員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比重上升了6個百分點,如果該單位又有2名職工入黨,那么該單位現(xiàn)在的黨員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比重為多少?
A.40% B.50% C.60% D.70%
上述的兩個國考題目,均是比重的增加問題,最后求原比重,雖然在題型上分屬兩個題型,但最終都可以落腳在比重的計算問題上,真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其實真題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xiàn)在數(shù)量關系上。
二、資料分析
從考點上看,增長、比重、倍數(shù)、平均數(shù)均為??伎键c。增長考查知識點比較全面,包括增長率、基期值、現(xiàn)期值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增長量(率)的比較,也有增長結合比重的綜合考查;比重考查知識點包括比重的基本公式,比較比重、判斷(計算)比重變化等,;倍數(shù)不僅對基本公式進行考查,同時多與其他概念結合考查,如倍數(shù)與平均數(shù)結合考查、倍數(shù)與比重結合考查,倍數(shù)與增長結合考查,還出現(xiàn)了求恩格爾系數(shù)的倍數(shù);平均數(shù)考查的次數(shù)較少,以基本公式的應用為主,也會與比重、倍數(shù)結合考查。
從計算來看,復雜計算占比減少,題目的選項設置間距變大,甚至出現(xiàn)了只給出取值范圍,而不是具體數(shù)值的題目,這就變相的降低了試題的整體計算難度。同時比較類題目逐漸凸顯出來,考查量漸增。此外,對復雜列式或大數(shù)據(jù)的計算、比較也有涉及,但通過首數(shù)法、特征數(shù)字法、有效數(shù)字法、同位比較法等基本的計算和比較方法即可解決。通過閱讀分析材料直接查找即可選出正確答案的題目,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其實不論是行測中哪一科目,在知識點上都有著高度的重合,雖然出題的形式再變,但真實的知識點不變,真題到底怎么用呢?針對初學的同學,學習每個專項的基礎知識點,做真題體會考試的規(guī)律,可以通過一道題的學習,掌握一類題的做題技巧。對于學習很久沒有提高不明顯的小伙伴,臨考試前的一個月,再刷一遍真題體會高頻考點、查缺補漏,體會考試的變化。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行測數(shù)學運算備考輔導:特殊計數(shù)問題
行測數(shù)量關系備考輔導:速解抽屜問題
行測邏輯判斷備考輔導:假言命題之從屬關系
行測真題 | 行測答案 | 行測答題技巧 | 行測題庫 | 模擬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