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中考常見文言文詞語的用法(1)

字號:


    小編精心收集整理了“初中語文中考常見文言文詞語的用法(1)”,歡迎閱讀學(xué)習(xí),希望給您帶來幫助!更多有關(guān)中考語文的信息,小編將及時(shí)為您更新,請繼續(xù)關(guān)注!祝您中考大捷!
    初中語文中考常見文言文詞語的用法:以
    1.(動(dòng)詞)認(rèn)為,以為
    我以日始出時(shí)去人近?!秲尚恨q日》
    以為妙絕。 ——《口技》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公輸》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吳廣以為然。 ——《陳涉世家》
    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皆以美于徐公。 ——《鄒忌諷齊王納諫》
    2.(介詞)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憑借的條件等
    ①可譯為“用”“拿”。
    歷歷在目,以億萬計(jì)。 ——《山市》
    徐噴以煙。 ——《童趣》
    蒙辭以軍中多務(wù)?!秾O權(quán)勸學(xué)》
    投以骨。 / 以刀劈狼首。 ——《狼》
    或以錢幣乞之。——《傷仲永》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核舟記》
    全石以為底。 ——《小石潭記》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記》
    祭以尉首。 ——《陳涉世家》
    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 ——《出師表》
    成,將以攻宋。 ——《公輸》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唐雎不辱使命》
    ②可譯為“靠”“憑”“憑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唐雎不辱使命》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xiǎn),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qiáng)者,非惟天時(shí)。 ——《隆中對》
    何以戰(zhàn)?/ 可以一戰(zhàn)。/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 ——《曹劌論戰(zhàn)》
    ③可譯為“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 ——《馬說》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必以信?!恫軇フ搼?zhàn)》
    3.(介詞)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 ——《童趣》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論語》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傷仲永》
    宅邊有五柳樹,引以為號焉。 ——《五柳先生傳》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第二個(gè)“以”) ——《送東陽馬生序》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師表》
    以君之所長者,故不錯(cuò)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曹劌論戰(zhàn)》
    4.(連詞)表示因果關(guān)系,可譯為“因”“因?yàn)椤?BR>    此獨(dú)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馬》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第一個(gè)“以”) ——《送東陽馬生序》
    以中有足樂者。 ——《送東陽馬生序》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記》
    夫不能以游墮之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稘M井游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狸枠怯洝?BR>    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第一個(gè)“以”)——《出師表》
    先帝不以臣卑微。 ——《出師表》
    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5.(連詞)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而”,也可不譯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觀滄?!?BR>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送東陽馬生序》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隆中對》
    6.(連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可譯為“而”“來”?也可以不譯
    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記》
    手自筆錄,計(jì)日以還。 ——《送東陽馬生序》
    俯身傾耳以請。 ——《送東陽馬生序》
    不敢出一言以復(fù)。 ——《送東陽馬生序》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愚公移山》
    7.(連詞)表目的的關(guān)系
    ①可譯為“來”“用來”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觀滄?!?BR>    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
    令辱之,以激怒其眾。/ 殺之以應(yīng)陳涉。 ——《陳涉世家》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出師表》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出師表》
    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出師表》
    則責(zé)攸之、幃、允等之慢,以彰其咎?!冻鰩煴怼?BR>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豆敗?BR>    ②可譯為“以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以傷先帝之明。 ——《出師表》
    8.(助詞)表示時(shí)間、方位的界限或范圍,用法同現(xiàn)代漢語
    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洞鹬x中書書》
    自既望以致十八日為盛。 ——《觀潮》
    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陳涉世家》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 ——《出師表》
    9.(副詞)通“已”,已經(jīng)
    固以怪之矣。 ——《陳涉世家》
    初中語文中考常見文言文詞語的用法:為
    一、讀作wéi時(shí)
    1.(動(dòng)詞)做,干
    為宮室、器皿、人物。 ——《核舟記》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記》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出師表》
    行拂亂其所為。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魚我所欲也》
    2.(動(dòng)詞)當(dāng),擔(dān)任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孫權(quán)勸學(xué)》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項(xiàng)燕為楚將 / 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陳涉世家》
    3.(動(dòng)詞)筑,造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陳涉世家》
    公輸盤為我為云梯。(第二個(gè)“為”) ——《公輸》
    4.(動(dòng)詞)題,寫
    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傷仲永》
    5.(動(dòng)詞)看作,當(dāng)成,當(dāng)作,結(jié)為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論語》
    以君為長者,故不錯(cuò)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
    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童趣》
    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公輸》
    因以為號焉。 ——《五柳先生傳》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隆中對》
    6.(動(dòng)詞)成,成為
    棄其杖,化為鄧林。 ——《夸父逐日》
    卒之為眾人 / 不受之人,且為眾人。 ——《傷仲永》
    得為眾人而已耶? ——《傷仲永》
    為坻,為嶼,為堪,為巖。 ——《小石潭記》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
    7.(動(dòng)詞)以為,認(rèn)為
    孰為汝多知乎?(同“謂”,說) ——《兩小兒辯日》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孫權(quán)勸學(xué)》
    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口技》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陳涉世家》
    吳廣以為然。 ——《陳涉世家》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鄒忌諷齊王納諫》
    8.(動(dòng)詞)是,表判斷
    始悟?yàn)樯绞小?——《山市》
    此何遽不為福乎? ——《塞翁失馬》
    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兩小兒辯日》
    中軒敞者為艙。 ——《核舟記》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核舟記》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大道之行也》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陳涉世家》
    謂為信然。 ——《隆中對》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出師表》
    此為何若人?/ 必為有竊疾矣 /為與此同類 ——《公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
    9.(名詞)心理活動(dòng),心情
    或異二者之為。 ——《岳陽樓記》
    10.(助詞)表示疑問語氣
    父子何命焉為? ——《公輸》
    二、讀作wèi時(shí)
    11.(動(dòng)詞)被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童趣》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 ——《觀潮》
    山巒為晴雪所洗。 ——《滿井游記》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陳涉世家》
    賢能為之用。 ——《隆中對》
    12.(介詞)給,替
    為人謀而不忠乎? ——《論語》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公輸》
    13.(介詞)因?yàn)?BR>    昂首觀之止,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童趣》
    為之怡然稱快。 ——《童趣》
    14.(介詞)為了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與? /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魚我所欲也》
    15.(介詞)為了……,后面省略賓語“此”“之”等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詩》
    16.(介詞)向,對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桃花源記》
    不足為外人之道。 ——《桃花源記》
    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著。 ——《桃花源記》
    初中語文中考常見文言文詞語的用法:與
    一、讀作yǔ時(shí)
    1.(動(dòng)詞)給,給予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傷仲永》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魚我所欲也》
    2.(連詞)和,及(注:連詞前后的幾個(gè)事物為并列關(guān)系,順序可以顛倒)
    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 ——《醉翁亭記》
    陳涉少時(shí),嘗與人傭耕。 ——《陳涉世家》
    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 ——《公輸》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栋籽└杷晌渑泄贇w京》
    吾與汝畢力平險(xiǎn)。 ——《愚公移山》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鄒忌諷齊王納諫》
    3.(介詞)跟,通
    (注:介詞前后的幾個(gè)事物不構(gòu)成并列關(guān)系,順序也常常不可顛倒)
    蹲其身,使與臺(tái)齊。 ——《童趣》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論語》
    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 ——《山市》
    夸父與日逐走。 ——《夸父逐日》
    與兒女講論文義。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
    與蒙論議。 ——《孫權(quán)勸學(xué)》
    神情與蘇、黃不屑。 ——《核舟記》
    遂與外人間隔。 ——《桃花源記》
    天明登前途,獨(dú)與老翁別。 ——《石壕吏》
    念無與為樂者。 ——《記承天寺夜游》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馬說》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送東陽馬生序》
    似與游者相樂。 ——《小石潭記》
    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
    而此地適與余近。 ——《滿井游記》
    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隆中對》
    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與桓、靈也——《出師表》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曹劌論戰(zhàn)》
    4.(副詞)相伴,一起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飲酒》
    二、讀作yú時(shí)
    5.通“歟”,表疑問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唐雎不辱使命》
    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與? ——《魚我所欲也》
    三、讀作yù時(shí)
    6.(動(dòng)詞) 欣賞
    未復(fù)有能與其者? ——《答謝中書書》
    四、讀作jǔ時(shí)
    7.(動(dòng)詞)通“舉”,選拔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