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歸納概括題的提分關鍵有哪些?

字號:


    一些同學不知道怎樣提高申論歸納概括題的得分率,小編為大家提供申論歸納概括題的提分關鍵有哪些?希望大家認真閱讀本文,好好掌握提分方法!
    申論歸納概括題的提分關鍵有哪些?
    歸納概括題是申論各種題目作答的基礎,它主要測查的是歸納概括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歸納概括能力在近幾年的考察中,越來越重視對于答案要點的歸納總結(jié)。因此,考生在作答的時候要注意對于要點的提煉歸納。下面小編就具體操作方法進行講解:
    1、有效運用符號批注法。
    一般將符號批注法作為材料閱讀的第一步,充分體現(xiàn)了它的重要性,這種方法和行測的資料分析的材料閱讀有異曲同工之妙,它能夠幫助考生快速完成要點的篩選。但是考生要注意,自己一定要梳理出一套自己的批注方法,不論是單單使用不同符號還是加文字或字母注釋,一定要保證自己回頭書寫要點時能夠準確辨別自己標注的是什么類型的要點,真正起到提高做題效率的作用。
    2、提高對詞句段的閱讀方法的重視程度。
    眾所周知,申論作答的過程中,材料的閱讀分析整理能力是重中之重。而申論的材料一般有7000字左右,這個時候材料的閱讀方法就尤為關鍵了。詞句段的閱讀方法是題目作答的基礎,很多考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不夠重視,到使用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尋找知識點時容易要點不全。
    3、熟練記憶詞句段閱讀方法的理論知識。
    詞的閱讀包括:問題詞、原因詞、影響詞、對策詞、關聯(lián)詞、高頻詞、高檔詞......在學習的時候要熟悉各種詞的具體特征,及時有效地進行辨識,通過對于詞的準確辨識,一般可以掌握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要點,個別題目可以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特別是要注意高頻詞和高檔詞,它很有可能是要點歸納整理的方向。
    句的閱讀包括:首句、尾句、中心句......首句和尾句是考生們比較容易掌握的,很容易找到,但是中心句往往在段落中不太明顯,這就需要考生加強對于題目的練習,提高對材料的理解,而且近年來的考試趨勢越來越趨向?qū)Χ温浯笠獾母爬▉沓尸F(xiàn)答案要點。
    段的閱讀包括:并列、總分、遞進、轉(zhuǎn)折、因果......梳理段落間的邏輯關系對于要點尋找、答案邏輯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合理分段等都有極大幫助。
    4、提高對要點的歸納意識。
    近三年來考試對于考生能力的要求在逐步提高,不僅僅是找準找全要點就能得高分,答案中的歸納性語句分數(shù)占比越來越大,這就要求考試時考生在找全要點并合理規(guī)劃字數(shù)的前提下能夠把要點關鍵詞提前,完成歸納,這是提分的一個重要部分。
    申論備考輔導:打好申論基本功之分層閱讀法
    很多考生在復習公務員 申論的過程中,臨近上考場了,還存在對基礎知識備考不扎實的情況,對于此,中公教育輔導專家總結(jié)了下考生存在此問題的原因,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是閱讀理解能力不強。那么,在這篇文章里小編就重點跟各位考生探討一下申論基本功的重要性和提升這項能力的辦法。
    一、病情診斷
    各位考生可以檢測下自己在申論做題中是否存在以下問題,例如:歸納概括要點找不準、找不全,綜合分析題永遠學不會表態(tài)和分析,提出對策的對策總是缺乏針對性,作文的立意只能靠蒙碰運氣。如果以上的問題你存在兩條或者以上,那么,基本就是材料閱讀理解能力不扎實引起的了。在這種時候我要奉勸同學們一句,先不要著急去練各種難題了,趕緊靜下心來,看看每道題的材料是否真的讀懂了。
    二、能力解析
    閱讀理解能力究竟是什么呢?它包含哪些技巧和方法?
    閱讀理解能力是國家公務員 考試明確規(guī)定考察的能力之一。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明確規(guī)定考察的能力有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zhí)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五種。其中,閱讀理解能力是其他考察能力的基礎,是重中之重。
    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技巧在于分層閱讀。我常給學生說,信息天生就是不平等的,申論材料亦是如此。分層閱讀法的核心思想就是給信息分等級,把申論材料中的信息按照題目所要求的重要程度進行分級,然后根據(jù)題目的字數(shù)要求提取相應等級的信息即可。
    三、方法詳解
    給信息分檔次,要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不同的檔次來說明,映射在材料中,即材料的篇章、段落、句子和詞匯。
    1.詞匯
    1)題干要求作答的詞匯。在材料中最高檔的詞匯當屬題干要求作答的詞匯,如當題干要求概括“分享經(jīng)濟的積極影響”時,材料中表示影響的詞匯就成為閱讀時最重要的信息,正所謂問什么答什么,因此這類詞匯的識別最為重要,在這里可以簡單積累一些常見的考察詞匯:
    ①問題詞:(消極類的詞匯)
    少、不足、缺少、缺失、缺乏、淡薄、匱乏、滑坡等
    ②原因詞
    由于、之所以、與...相關、緣故、緣由等
    ③影響詞
    積極影響:有利于、促進了、提高了、改進了、意義、價值等
    消極影響:損害了、不利于、制約了、敗壞了、后果等
    ④對策詞
    名詞:方法、措施、手段、建議、對策、途徑....
    動詞:采取、加強、加大、建立健全、營造、出臺....
    副詞(情態(tài)動詞):可以、可能、應、應該、必須、務必、需要、要、希望....
    2)關聯(lián)詞。這類詞匯雖然本身沒有實際意義,但是對于我們對信息分等級很有幫助。
    ①轉(zhuǎn)折詞:轉(zhuǎn)折詞一旦出現(xiàn),一般轉(zhuǎn)折詞后的信息容易成為答案。常見的轉(zhuǎn)折詞有:
    但是、盡管...然而、不是...而是....、卻、不過、反而...
    ②并列詞:并列詞表示并列詞前后的要點往往是同一等級,意味著前者如果作為答案要點出現(xiàn),后者必然也是答案要點。常見的并列詞有:
    同時、另外、此外、一方面...另一方面...、且、并且、又....
    C遞進詞:遞進詞匯一般表強調(diào),遞進詞后的信息較為重要,但是因為遞進前后的信息往往同為積極或者同為消極,因此,具體是前后信息都踩點還是只踩強調(diào)的點需要根據(jù)材料實際判斷。常見的遞進詞有:
    更、最、更重要的是、特別是、尤其....
    3)高頻詞和高檔詞
    高頻詞一般指材料中多次出現(xiàn)的要點,因其強調(diào)次數(shù)較多而呈現(xiàn)較高等級。
    高檔詞一般指重要人物講話中的要點詞,例如習近平、李克強等;除此之外還有重要政策、文件等,例如十三五規(guī)劃、十九大會議等。
    2.句子
    在申論材料中比較高檔的信息往往會集中在材料的首句、尾句、觀點句、過渡句等位置,而單純的數(shù)據(jù)類句子一般檔次較低,不作為答案。
    3.段落
    段落的等級劃分一般由段落的結(jié)構(gòu)決定,常見的段落結(jié)構(gòu)有總分(總)、并列、遞進等;
    總分總結(jié)構(gòu)中包含并列結(jié)構(gòu),這告訴我們,一般首段和尾段的信息檔次較高,可以為答案的總括句踩點,而并列的段落結(jié)構(gòu)告訴我們每段中都有可能包含要點,如果那一段中沒有找到要點,則可能是閱讀疏忽了,需要重新仔細尋找。
    遞進結(jié)構(gòu)例如:首段寫背景、次段呈現(xiàn)問題、接下來是影響、原因等這樣的結(jié)構(gòu),這種段落結(jié)構(gòu)一般不容易識別,但是如果能夠判斷清楚,則對于踩點十分有幫助,因為它可以幫我們屏蔽掉很多陷阱。
    4.篇章
    大家都知道申論閱讀需要有大局意識,尤其是在確定文章立意時,需要從整篇材料的基礎上去提取,這個時候判斷材料之間的信息等級就十分必要。
    在篇章閱讀中,材料之間的檔次高低依次為:作文題目題干出處則材料>其他理論型材料>案例型材料。
    這種檔次在實戰(zhàn)中的體現(xiàn)就是作文的總論點一般在題干出處則材料或者在理論型材料中,幾乎很少有總論點需要從案例中提取的例子,我們很多同學文章寫偏題或者跑題都是因為片面的從檔次較低的案例型材料中提取論點導致的。
    最后需要強調(diào)的是,在材料的閱讀中我們一般是從篇章或者段落閱讀開始的,也就是說,大家在做分層閱讀時,要先從整體上判斷段落之間的等級關系,在逐步細化到句子和詞匯,如果順序反了,直接去摳詞匯,很容易出現(xiàn)斷章取義的問題。
    四.實戰(zhàn)操作
    分層閱讀法在實戰(zhàn)中的具體操作方法為:在寫答案的要點的時候,根據(jù)字數(shù)要求,先把檔次最高的要點寫在答案里,如果字數(shù)允許,則可以在高檔詞要點的后面補充下一檔次的內(nèi)容,以此類推。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申論寫作逆襲高分錦囊
      申論備考輔導:提出對策題要重視審題
      申論對策類題要把握對策來源和特殊要求
      申論寫作技巧:善用假設分析 直擊申論議論文“重心”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申論熱點 申論范文 申論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