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數學推理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測片段閱讀技巧:承接敘述之與作者心靈契合”,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行測片段閱讀技巧:承接敘述之與作者心靈契合
省考行測考試過程中片段閱讀這類題型屬重點考察內容,題量基本在15—20題。片段閱讀中經??嫉念}型有主旨觀點題、承接敘述題、標題添加題、細節(jié)判斷題等。很多同學對主旨觀點題比較熟悉或是擅長,但對于承接敘述題卻比較陌生,具體的解題方法也不太了解。承接敘述題占比可能不大,但是卻是能拉開差距的題型。因為大部分同學遇到這種題出錯率比較高。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承接敘述題解題方法,掌握了方法才能與作者心靈契合,猜到他接下來要說什么。
承接敘述題如何考呢?一般題干給出一段話,讓大家判斷下文作者會講什么。做這類題目時先看問法判定題型,再考慮行文尾句分析,最后進行選項篩選。
一、常見題型問法
作者下文將要論述的是?
作者/文章接下來強調、討論的重點是什么?
作者/文章接下來不會提及的內容是什么?
二、做題方法:著重看尾句
(一)尾句的作用:隱含作者感情傾向,提示下文。
(二)尾句的分類:
尾句提出一個新的論述對象:后文具體闡述此論述對象;
尾句提出一個對策:后文具體闡述此對策;
尾句提出一個問題:后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先分析、再解決);
尾句隱含作者傾向:后文點明此傾向。
(三)排除選項
排除本文信息。即前文內容已經出現過的信息。
排除無關信息。即與本文段話題不一致的信息。
排除跳躍信息。即下下文才會說的信息。
例題:潛水員在執(zhí)行水下任務的過程中,普遍采用信號繩作為主要通信工具,即通過對信號繩的拉、抖組成系列信號來實現對陸上的簡易通信。這種通信方式便捷、直接,但是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信號繩僅能實現有限信息量的表達,且信號傳輸過程極易受復雜海水環(huán)境影響而中斷或失效,帶來安全隱患。2015年,就曾有潛水員的信號繩被纏住而險些發(fā)生事故。可以說,潛水員在執(zhí)行水下任務時,是真正的命懸一“線”。針對信號繩的諸多弊病,結合智能穿戴設備在民用領域的快速發(fā)展,面向軍事潛水領城的智能穿戴產品逐新成為科技工作者的研發(fā)熱點之一。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可能講的是:
A.軍事潛水領域智能穿戴設備的關鍵技術
B.信號繩在軍事領域傳遞信息中的缺陷
C.日常生活中智能穿戴設備的發(fā)展現狀
D.人工智能技術引入穿戴設備的前景預期
【答案】A。解析:文段一開始談到利用信號繩執(zhí)行水下任務有弊端,接著舉了05年的一個例子,最后一句話中出現一個新的論述的對象,即“軍事潛水領域的智能穿戴產品”,根據行文分析和著重看尾句的解題原則,下文應該是針對此對象進行具體的論述。A項談到軍事潛水領域智能穿戴設備的技術,與尾句話題一致,保留。B項在談缺陷,上文中已經出現過,排除掉。選項C和選項D都和文段的話題無關,排除。故答案選A。
通過上述的講解,相信大家對于如何做承接敘述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雖然我們解題時要重點關注尾句,對尾句進行細致分析,但如果只看尾句還是會有一定局限性。文段類型較為明顯,思路較為單一的題目,可以直接看尾句做出正確選擇。還有些比較復雜的題目我們還是需要分析整個文段的思路以及作者的傾向。
行測言語理解主旨觀點中的迷惑選項辨析
每年行測考試中都會出現主旨觀點題目,此類題目重在考查應試者的總結概括能力,而且考查的比重還非常大。但是主旨觀點類題型在選項設置時往往會設置一些干擾類型,真真假假有時會讓學生分不清楚,有甚者直接拿到題目感覺到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才好,這無形當中加大了大家選擇答案的難度。那此類糾結選項如何去辨別,那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首先學會去認識一下選項設置的錯誤類型一:針對非重點內容進行設置的選項。
非重點選項是指選項所描述的內容和文段相比對,說法正確,但是是屬于背景描述、原因分析、未含有主題詞的類型,此類干擾項在題目中如何呈現呢?大家請看下面這道題目:
【例題1】 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觀念認為創(chuàng)新沒有固定結構,不遵從規(guī)則和模式。想要成為創(chuàng)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維模式”,“盡情拓展思路,用與你的產品和服務毫不相關的東西做類比”。我們則主張一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在眾所周知的框架內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圍。人在專注于某個狀況或問題的內部因素時,創(chuàng)造力才是最強的,通過對某個特定的創(chuàng)新任務進行界定,之后對其外延加以封閉,由此,我們大多數人才可能會更具持久的創(chuàng)造力。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專注是提升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影響因素
B.框架內的思維往往會更有助于創(chuàng)新
C.忽視規(guī)則和模式的觀念不利于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
D.沒有固定結構的創(chuàng)新會限制創(chuàng)新者的思維
【解析】B。文段前半部分先通過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觀點是要要出框架的思考,從而引出作者自己的觀點,即在框架內思考。后半部分分別從專注于內部內容和對特定任務的外延加以封閉時創(chuàng)造力最強和持久兩方面來具體說明作者的觀點,即框架內的思考更有助思考?;诖?,逐步分析選項:
A選項中定位最后一句,“在專注于某個狀況或問題的內部因素時,創(chuàng)造力才是最強的”。確實重要,但是這句話是想告訴我們專注內部創(chuàng)造力更強,以此體現不跳出框架更好,非重點,排除;B選項對應我們的創(chuàng)新辦法,不要跳出框架,文中也講了這種方法最強更持久,比傳統(tǒng)的更好,故“更有助于創(chuàng)新”能體現出來,重點,保留;C選項對應傳統(tǒng)創(chuàng)造觀念,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觀念比不上作者的方法,但不代表其不利于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得不出,排除;D選項對應傳統(tǒng)創(chuàng)新觀念,這種觀念只是告知創(chuàng)新者要跳出固有思維,但是沒有說會限制創(chuàng)新者思維,得不出。故本題選擇B選項
行測數量關系技巧:一個方程組解決三者容斥
行測考試當中的數量關系部分又是大家最為頭疼的一環(huán),很多考生都是選擇放棄的。因為數量關系的題難,而且耗時很長,如果做了,難免得不償失。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其實大多數數量關系的題都有一定的解題技巧,掌握了它們,就能在考試當中多拿分數,取得一定的競爭優(yōu)勢。今天小編就以容斥問題為例,給大家說說怎樣利用一個方程組快速地、準確地解決數量關系題。
什么是三者容斥
題目后發(fā)現題干描述了三個概念,這三個概念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我們管這類題目就叫三者容斥。單獨去理解其實比較抽象,不如通過畫圖將其具體化。
不妨先來看看三者容斥的構成:
觀察這個圖形我們會發(fā)現1,2,3代表只屬于一部分的,不妨設1+2+3=a。4,5,6代表屬于兩部分的,不妨設4+5+6=b。7是屬于三部分的設7=c,8是都不屬于的設8=d。
則有:I=1+2+3+4+5+6+7+8=a+b+c+d,
A+B+C=1+2+3+4+5+6+4+5+6+7+7+7=a+2b+3c
A∩B+A∩C+B∩C=4+5+6+7+7+7=b+3c
真正解題的過程中注重理解題干,如果題干中告訴我們數據就待數據,如沒告訴數據就用字母代替。不是所有題目都用得到三個方程,有些用兩個,甚至有些只用一個就能搞定。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例題來認識一下三者容斥:

例1:對 39 種食物中是否含有甲、乙、丙三種維生素進行調查,結果如下:含甲的有
17 種,含乙的有 18 種,含丙的有 15 種,含甲、乙的有 7 種,含甲、丙的有 6 種,含乙、丙的有 9 種,三種維生素都不含的有 7 種,則三種維生素都含的有多少種?
A.4 B.6 C.7 D.9
答案:A。【解析】由題可知:I=39,A=17,B=18,C=15,A∩B=7,A∩C=6,B∩C=9,d=7。而此題求c,直接帶入方程組:
I=a+b+c+d,即39=a+b+c+7 整理得:32=a+b+c ①
A+B+C=a+2b+3c,即17+18+15=a+2b+3c整理得:50=a+2b+3c ②
A∩B+A∩C+B∩C=b+3c,即7+6+9=b+3c 整理得:22=b+3c ③
得到一個三元一次方程組 ②-①得:18=b+2c,再用③減上所得求得c=4,故此題選A
例2.某鄉(xiāng)鎮(zhèn)對集貿市場 36 種食品進行檢查,發(fā)現超過保質期的 7 種,防腐添加劑不
合格的 9 種,產品外包裝標識不規(guī)范的 6 種。其中,兩項同時不合格的 5 種,三項同時不合格的 2 種。問三項全部合格的食品有多少種?
A.14 B.21 C.23 D.32
答案:C?!窘馕觥坑深}可知:I=36,A=7,B=9,C=6,b=5,c=2。此題告訴我們的都是不合格的怎么樣,故求三項全部都合格的是求d,直接帶入方程組:
I=a+b+c+d,即36=a+5+2+d 整理得:29=a+d①
A+B+C=a+2b+3c,即7+9+6=a+2×5+3×2 整理得:6=a②
①-②即可求出d=23。故此題選C。
例3.某研究室有 12 人,其中 7 人會英語,7 人會德語,6 人會法語,4 人既會英語又會德語,3 人既會英語又會法語,2 人既會德語又會法語,1 人英語、德語、法語三種
語言都會。會且只會兩種語言的有多少人?
A.8 B.4 C.5 D.6
答案:D?!窘馕觥坑深}可知:I=12,A=7,B=7,C=6,A∩B=4,A∩C=3,B∩C=2,c=1。而此題求b,直接帶入方程組:
A∩B+A∩C+B∩C=b+3c,即4+3+2=b+3×1 整理得:6=b
直接得出b=6。故此題選D。
最后希望各位考生在下去理解一下這個方程組的由來,找?guī)椎廊呷莩獾念}目做一做,相信大家一定可以理解這個方程組的方便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