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讀后感大學1300字

字號:


    讀后感是我們看完或則讀完一些東西之后,要寫的感后感,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廂記讀后感大學13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西廂記讀后感大學1300字
    人們談起文學中的經(jīng)典愛情,就不得不說梁祝、羅密歐與茱莉亞、牡丹亭和西廂記了。而《西廂記》作為反封建禮教的代表,更是被人們津津樂道。
    談起古人的愛情觀,今人會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古板”“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誠然,封建傳統(tǒng)中禮教的力量之大是不容反抗的,我國古代多少癡男怨女的愛情為封建禮教所扼殺,只得飲恨終生含恨而終。但《西廂記》讓我們耳目一新,精神一震。張生與崔鶯鶯相遇,相會,相戀,相愛,一波三折,最終越過那堵封建禮教之墻,步入婚姻的殿堂,有情人終成眷屬,讓我們現(xiàn)代所謂的“?潘?”看到了癩蛤蟆遲到天鵝肉的熹微之光,不得不說《西廂記》是一部很好的勵志書籍。
    先來說說張生與崔鶯鶯的相遇。張生本是西洛人,是禮部尚書之子,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趕考,路過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確就在蒲關,于是住了下來。聽狀元店里的小二哥說,這里有座普救寺,是則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過者無不瞻仰。一日,小姐與紅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書生張生。一段美麗的愛情就從游玩開始了。好的愛情都有一個好的開始,悲劇的愛情是猜中了開頭沒有猜中結尾,張生很幸運,猜中了結尾。當然那傻小子的傻氣很令今日我輩的羨慕,現(xiàn)在你敢跟街頭一不認識的美女要電話號我不奇怪,你要是敢一直跟著人家不被當做變態(tài)那我就要拜你為師了。
    再來說說相會到相戀的過程。一天,崔老夫人為亡夫做道場,崔老夫妻人治家很嚴,道場內(nèi)外沒有一個男子出入,張生傻氣又犯了,硬著頭皮溜了進去。這時齋供道場都完備好了,夫人和小姐準備進香了。張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報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飄零數(shù)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紙錢相報?!?BR>    張生從和尚那知道鶯鶯小姐每夜都到花園內(nèi)燒香。夜深人靜,月朗風清,僧眾都睡著了,張生來到后花園內(nèi),偷看小姐燒香。隨即吟詩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鶯鶯也隨即和了一首:“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張生夜夜苦讀,感動了小姐崔鶯鶯,她對張生即生愛慕之情。
    不得不說古代的女孩太好騙了,一首小詩,夜夜苦讀就能讓她傾心。當然,這也是由于青年男女間天然的吸引,也是自然的奇妙之處。產(chǎn)生愛慕之后,他們就開始欲拒還迎、羞羞答答的勾搭了。這中間紅娘是不二功臣,指望那只有傻勁兒沒有計劃的張生跟那想越界又過不了自己內(nèi)心禮教那關的鶯鶯小姐,我看懸。紅娘的敢愛敢恨、直爽率真頗有江湖兒女的風范,這種氣質(zhì)就算是現(xiàn)在的女性也并不是都有。
    再然后就是孫新虎想要搶鶯鶯,張生找自己哥們救了鶯鶯,老夫人卻反悔自己說出去的話。依我的看法,老婦人反悔的很合情理。老夫人說“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殺退賊軍,掃蕩妖氛,就將小姐許配給他”這句話的時候是有一個前提的——崔鶯鶯想自殺,老夫人說出這句話是在心理上打消崔鶯鶯自殺的沖動,事后反悔也不是大錯。況且,一個趁火打劫的人跟孫新虎本質(zhì)上也沒多大區(qū)別吧。老夫人一反悔,張生就受不了了,大嘴的肉掉了,煮熟的鴨子飛了,這想不通嘛。最難過的是丈母娘那關啊。
    這一得一失間,張生就病了。至于病的多重,從他翻墻的姿勢來看,估計不輕,鶯鶯怪他翻墻下流,可見動作不怎么瀟灑。不過這個病很值得,張生成功的用憔悴的形容激起了鶯鶯的同情,“翻墻”成功了!最后連未來的丈母娘也妥協(xié)了,只要張生能考個功名,就皆大歡喜了。
    張生跟崔鶯鶯戀愛成功可以說是占得了天時地利人和,天時——碰巧遇到崔鶯鶯在普救寺上香,地利——寺廟的墻很矮,曲徑通幽實在是幽會圣地,人和——紅娘牽紅線、綁紅線的功夫都是一流啊,其中的一點點小插曲都成了張生的墊腳石,孫新虎成全了張生英雄救美,老夫人的阻攔讓叛逆期的崔鶯鶯逆流而上。
    現(xiàn)代人總是認為古代人迂腐,都是男女授受不親、父母之命不可違,男子都是詩書仁義,女子都是深藏閨閣、裹小腳繡鴛鴦??墒俏覐摹段鲙洝防飬s看到了古人對愛的真實渴求,他們認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縱有門第之見,父母之命,可仍然去勇敢的跨越過去。其實,殘害女子的封建禮教大多是明清時期產(chǎn)生的,我國古風淳樸,不矯揉造作,順應自然之道,生生不息??鬃釉唬涸姛o邪。那才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本質(zhì)的美。
    說古人注重門第之見,現(xiàn)在的人又何嘗不是?沒有房子車子票子談什么愛情,情比金堅?過時了吧。人們物質(zhì)的欲望越來越重,愛情反而成了物質(zhì)的附屬品,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讀西廂,我們贊美張生鶯鶯翻過封建禮教的束縛,那么,我們是不是該減輕對物質(zhì)金錢的欲望,還愛情本來的淳樸,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的純真。
    這是我讀《西廂記》的一些感想,淺淺的談一些自己對愛情的看法,如有偏激,實在是無心之過。文章最后祝有情人忠臣眷屬。
    西廂記讀后感大學1300字
    《西廂記》直接切入生活本身,來描繪青年男女對自由的愛情的渴望,情與欲的不可遏制和正當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與出于勢利考慮的家長意志之間的沖突。
    如一開場鶯鶯所唱的一段《賞花時幺篇》:“可正是人值殘春蒲郡東,門掩重關蕭寺中。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寫出了生活在壓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悶和莫名的惆悵,在這背后,則存在著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約的陰影。而張生初見鶯鶯時所唱的一段《元和令》:“顛不剌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只教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他那里盡人調(diào)戲??著香肩,只將花笑捻?!备欠浅V甭噬踔潦欠潘恋乇硎隽四凶訉τ诿利惻猿鲇谔烊坏目释c傾慕,以及女子對這種渴慕的自然回應。作者以舞臺上的勝利,給仍然生活在壓抑中的人們以一種心理的滿足。表達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美好愿望;從而對封建道德教條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沖擊。
    《西廂記》劇情上關目的布置巧妙,寫得波瀾起伏,矛盾沖突環(huán)環(huán)相扣,山重水復、縈回曲折的復雜情節(jié),是一般短篇雜劇不可能具有的。它不僅使得故事富于變化、情趣濃厚,而且經(jīng)過不斷的磨難,使得主人公的愛情不斷得到強化和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以很高的藝術水平來展現(xiàn)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動人。
    劇中主要人物張生、崔鶯鶯、紅娘,各自都有鮮明的個性,而且彼此襯托,相映成輝;在這部多本的雜劇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時一本中有幾個人的唱,這也為通過劇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張生的性格,是輕狂兼有誠實厚道,灑脫兼有迂腐可笑。反映出元代社會中市民階層對儒生的含有同情的嘲笑。張生在《西廂記》中,是矛盾的主動挑起者,表現(xiàn)出對于幸福的愛情的直率而強烈的追求。他的大膽妄為,反映出社會心理中被視為“邪惡”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動;他的一味癡情、刻骨相思,又使他符合于浪漫的愛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觀而顯得可愛。
    《西廂記》中,催鶯鶯的形象得到了相當精細的刻畫,她的性格顯得更為明朗而又豐富。在作者筆下,鶯鶯始終渴望著自由的愛情,并且一直對張生抱有好感。她總是若進若退地試探獲得。
    愛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狀態(tài)中行動,但是,她終于以大膽的私奔打破了疑懼和矛盾心理,顯示人類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會變得更強烈。作者以贊賞的眼光看待女性對愛情的主動追求。
    紅娘在《西廂記》中成為全劇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劇中只是一個婢女身份,卻又是劇中最活躍、最令人喜愛的人物。她機智聰明,熱情潑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張的愛情處在困境的時候,以其特有的機警使矛盾獲得解決。她代表著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氣,并因此而充滿自信。這個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卻又有一定的現(xiàn)實性。在她身上反映著市井社會的人生態(tài)度,而市井人物本來受傳統(tǒng)教條的束縛較少,他們對各種“道理”的取舍,也更多地是從實際利害上考慮的。
    我覺得,那曲折的情節(jié)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和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xiàn)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盡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nèi)心盡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西廂記讀后感大學1300字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凝是玉人來?!?,每當讀到這句詩時,腦中總會浮現(xiàn)出關于崔鶯鶯的朦朧想象,那大概是一個身姿纖弱的大家小姐,斜倚在木質(zhì)的門廊上,滿目柔情的望著一輪圓月,等待著自己的情郎到來,這樣的意像,充滿了關于詩情畫意的美好和一絲花前月下的浪漫,是屬于中國古代獨有的含蓄古典之美,讓人忍不住心神蕩漾,思緒在字里行間沉浮,被帶向一個未知的遠方。
    很長一段時間里,說道西廂記,我總認為這就是一個關于情情愛愛的無聊故事,當年讀紅樓夢時,見賈母說:“這些書都是一個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最沒趣兒。把人家女兒說的那樣壞,還說是佳人,編的連影兒也沒有了。開口都是書香門第,父親不是尚書就是宰相,生一個小姐必是愛如珍寶。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個絕代佳人。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便是滿腹文章,做出這些事來,也算不得是佳人了。”,只覺得深感贊同,但是當我我真正拿起這本書時,就完全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不由自主的被書中的故事所吸引。
    王實莆細膩優(yōu)美的筆觸下所描繪的崔張兩人的愛情故事,乍一看有些老套,家境貧寒的張生上京趕考時路經(jīng)河中作文/府,去古剎普救寺拜訪時遇到了暫住在寺中的崔相國家小姐崔鶯鶯,崔小姐氣質(zhì)嫻雅容貌秀美,惹得張生“眼花繚亂口難言,魂靈飛兒在半天”,為了接近佳人,張生在寺廟中住下,詩書應和之下兩人逐漸暗生情愫,無奈崔府老太太百般阻攔,兩人的愛情歷經(jīng)種種磨難,好在上天不負有情人,兩人最終修成正果拜堂成親。
    其實比起這一版的故事,元慎的《鶯鶯傳》似乎更貼合實際,在元的故事中,張生上京趕考后將鶯鶯拋之腦后,徒留鶯鶯苦等一生。王的大團圓結局或許是為了迎合觀眾,畢竟雜劇是要演出的,比起悲劇觀眾顯然更容易接受喜劇,其實在我看來,我們每一位讀者,也都希望王的版本才是真實的,才子佳人終成眷屬,這也是我們對美好愛情的一種想象和期許。
    西廂記中不乏精彩詞句,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大概還屬“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讓我想起了87版紅樓中,寶黛共讀西廂時彼此那懵懂而愛戀的眼神,我想這樣含蓄而深厚的愛情已經(jīng)在現(xiàn)代社會中逐漸離我們遠去,快節(jié)奏的生活逼著我們不斷地前進,愛情變得越來越簡單,卻也越來越淺薄。那種“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愛情觀,大概也只有在閱讀這些經(jīng)典書目時才能再領會一番,只是掩卷之際,還是會忍不住輕輕嘆息,一分為卷中佳人,一分為孑然之身。
    西廂記讀后感大學1300字
    書在手,淚凝眸。觀西廂,感上蒼。
    張生與崔鶯鶯可謂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他們幾經(jīng)波折,最終結合在一起。
    西廂,明月影,樹斑駁,鶯鶯閨內(nèi)嘆息流。柳遮花映,霧障云屏,夜闌人靜,海誓山盟。張生,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寧??蓯鄣募t娘,不遺余力,撮合兩人的姻緣,直斥老夫人人的背信棄義,可愛可敬,可歌可頌。鄭桓,求愛不得,頓生邪念,捏造謊言,企圖與鶯鶯成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善惡最后終有報,是非曲折有人斷。在白馬將軍的威勢下,在鐵的事實面前,他原形畢露,羞愧自殺。
    讀《西廂記》,心中幾多波折,幾番感動。突破癡男怨女的舊模式,我讀到了一種至情、至愛,空氣里,多了幾分新鮮感。
    現(xiàn)實,就是如此地殘酷。我們看到了太多的背叛、謊言和眼淚。那冰冷的臉龐、無助的眼神、蒼白的面色、隨風搖曳的身姿,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我的心。我為之扼腕、為之嘆息、為之流淚。靜靜地,我忘了時間,只剩下他的負心,你的傷心。
    你有你的方向,他有他的方向,你記得也好,不記得也好,最好你忘記。抬起你高傲的頭,重拾那遺失的美好。你要懂得,他只是你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不是你生命的主宰者。既然他不是你,你憑什么把自己的歡樂和幸福都給他呢?你或許會說,你愛他,你愿意為他付出一切。你愛一個人沒有錯,你痛也沒有錯。他錯了嗎?他有愛你的權利,也有不愛你的權利。似乎,他也沒有什么可指責的。那是誰的錯呢?自我安慰一下,可以說,天不遂人愿,天公不作美,有緣無分。在正確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一種幸福;在錯誤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是一種傷悲。你愛或不愛,悲或不悲,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他走了,但有更過的人還依然愛著你、關心你。世界不會因他的離開而滅亡,時間也不會因此而靜止,你也不會就此消失。遺失的美好,不是指你們之間曾經(jīng)有過的溫柔,而是你心中的理想,你的堅持,你的愛。你只做你自己,不要擔心自己的人品問題。如果,你人品不好,為何會有那么多的人愛你?甚至于挑剔的他,也曾經(jīng)熱烈地追求過你呢?螢火蟲的光芒怎可敵明月的光芒?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撫慰一下受傷的心靈,深呼一口氣,尋找真正屬于自己的幸福。也許,他一直在默默地陪伴著你,也許,你一直在默默地關注著他。不要再感嘆自己的不幸,就那點小破事,能難住睿智的你嗎?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多么優(yōu)美的詞句!
    亙古至今,愛貫穿一切,它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我愿愛灑滿人間,有情人終成眷屬。
    祝戀人們幸??鞓?,真愛無價!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