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讀后感200字(實(shí)用6篇)

字號:


    ??讀讀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種氣質(zhì)、亦是一種涵養(yǎng)。讀書,熱愛閱讀,是一個人成功的不二法寶,假期時我們觀看了作品,相信您對于作品在內(nèi)心中會有獨(dú)特的體驗(yàn),最好的心得其實(shí)是自己“產(chǎn)出”一篇屬于自己的讀后感!我們該如何去寫作品的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滕王閣序讀后感200字(實(shí)用6篇)”,趕緊看看對您有沒有幫助吧,喜歡請收藏哦!
    滕王閣序讀后感200字(實(shí)用6篇)【篇一】
    ??林中流淌的溪水,面前總會有巨石、橫木攔住去路,河道也并非筆直,而是曲曲折折,總是阻止溪水前進(jìn)。人生也正是這樣。人所踏上的道路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而是坎坷密布,荊棘叢生。時運(yùn)不濟(jì),命途多舛。
    ??在大唐王朝強(qiáng)盛的唐高宗年間,從絳州龍門走出了一位才高八斗的文人。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才華早露,十四歲時即被授予官職。然而他卻在仕途至終因才華橫溢而遭受了兩次打擊。這也宣告了他仕途的終結(jié)。
    ??上元二年,滕王閣上,他即席作賦,寫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為歷代傳頌贊賞。今日,讀《滕王閣序》,我會在開始時同情王勃的遭遇。然而,讀至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時,我便漸漸由同情變?yōu)榱速澷p與佩服。讀罷此文,我深有感觸。
    ??林中的溪水雖身處曲折的河道中,面對攔路的艱難險阻,卻毫不畏懼、毫不氣餒,只是聚成一股又一股的水流沖向障礙,沖破障礙,流向遠(yuǎn)方。人在經(jīng)歷了失敗、打擊、挫折后,需要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擁有這種心態(tài)后,人就會變得不畏困難,像溪水一樣勇于面對,勇于承擔(dān),勇于挑戰(zhàn),在摔倒之后滿懷信心地再度站起,為追尋成功繼續(xù)前行。
    ??王勃前往交趾看望自己被貶的父親途中,心中還懷著兩次打擊給他留下的陰影。然而在《滕王閣序》卻表現(xiàn)出了一種積極的壯懷。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使人精神一振,感受到作者那種身處逆境卻仍樂觀向上的心情。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慘遭酷刑,卻最終完成了史家絕唱的《史記》。他在《報任安書》中寫道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对姟啡倨?,大氐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發(fā)明家愛迪生,失敗兩千多次后方才成功。音樂家貝多芬失聰,仍作出了一生中最偉大的音樂篇章。經(jīng)歷了痛苦的生命才能稱其為人,真正的成功者都是從痛苦中超度出來的。古人在逆境,經(jīng)歷失敗,這些不僅沒有束縛他們的手腳,反而成就了他們的成功。若只是一味地感嘆命運(yùn)的不公,只會停滯不前,碌碌無為終此一生。
    ??人生失意后,重要的不是別人的雪中送炭,而是自身需要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一切。命運(yùn)是無情的,即使是叱咤疆場的一代名將李廣也沒有得到命運(yùn)之神的眷顧,終身未得封侯,自刎沙場。海倫凱勒曾說過:對于無可挽回的事,就應(yīng)想得開點(diǎn),不要總強(qiáng)求不可能的結(jié)果。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發(fā)生了什么,而是這個人如何去看待。人不能只為自己的命運(yùn)嘆息,而是應(yīng)該努力去改變命運(yùn)。而改變命運(yùn)就需要有向困難挑戰(zhàn)的勇氣和永不放棄的信心。而這些就需要心態(tài)的樂觀。擁有了樂觀的心態(tài),人的心胸會變得寬廣,不會總因失敗而痛苦,心中會產(chǎn)生希望,進(jìn)而會產(chǎn)生動力,使人繼續(xù)向成功邁進(jìn)。心態(tài)是成功的基石,正如一位名人所言:播下一種心態(tài),收獲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xí)慣;播下一種習(xí)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yùn)。一切的根源就是一種心態(tài)。人如果改變了心態(tài),就能改變他的命運(yùn)。積極的心態(tài),能使人重新振作,重拾信心;積極的心態(tài),能使人不畏挑戰(zhàn),勇往直前;積極的心態(tài),能使人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積極的心態(tài),能使人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林中的溪水,終有一天會流到廣闊的大洋。人如果永懷積極樂觀之心,終會鑄成人生的輝煌。
    滕王閣序讀后感200字(實(shí)用6篇)【篇二】
    ??滕王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另外三座是岳陽樓、黃鶴樓、蓬萊閣)。而如果沒有王勃的這篇千古流傳的《膝王閣序》,滕王閣的盛名自然會削減不少。王勃乃初唐四杰之一,少年時期便有神童之名,其才情在這風(fēng)華絕代的《膝王閣序》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用詞華美瑰麗,用典琳瑯滿目,行文氣勢磅礴、收放白如,既歌詠了滕王閣的雄偉壯觀、賓主的才華橫溢以及滕王閣周圍的絕妙勝景,也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憤慈悲涼而又不甘沉淪的屈湘?!峨蹰w序》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不朽的地位。
    ??就是這樣一位滿腹珠磯的才子,卻得不到重用,郁郁寡歡,心情煩悶兩個月后,王勃渡海去探望父親時,不幸溺水身亡。
    ??王勃的悲劇并不是很個別的現(xiàn)象,自古以來文人就常常成為統(tǒng)治者的工具,甚至僅僅是擺設(shè)。即如李白,已經(jīng)達(dá)到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頂峰,亦不過在皇帝的賞識下進(jìn)官當(dāng)一個御用文人,一個招之即來、抨之即去的寵物李白很不滿,但又有什么辦法呢?除了寫下類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的詩句來一抒豪情,他并沒有什么辦法擺脫這種屈辱的地位。
    ??但幾千年來中國文人的悲劇命運(yùn)僅僅在于統(tǒng)治者嗎?顯然不是。文人往往自命不凡,的確,在知識普及程度很低的古代,一個飽讀詩書的文人是可以在精神層面上俯視蕓蕓眾生的。但這種精神上的距離,在實(shí)際生活中也使知識分子與人民大眾有了隔膜像白居易那樣寫詩要讓老婆婆也能明白的文人實(shí)屬風(fēng)毛麟角。脫離群眾的后果是什么呢?上不能為統(tǒng)治者所用,下不屑與勞苦大眾為伍。多少文人就這樣落得個孤家寡人,潦倒而終。
    ??還有,文人往往受學(xué)而優(yōu)則仕的影響,把做官作為人生理想。殊不知,官場險惡,風(fēng)云莫測。電視連續(xù)劇《鐵齒銅牙紀(jì)曉嵐》中,和坤有一段經(jīng)典臺詞:紀(jì)先生您在文海遨游,而我卻在宦海打滾兒。文海偶而有點(diǎn)小風(fēng)小浪,宦海卻永遠(yuǎn)是血雨腥風(fēng)??矗膲c官場就有這樣的差別!有些文人學(xué)會了政治權(quán)謀,搖身一變成為政治家,如王安石;另一些文人保持本色,除了幾根硬骨頭和一肚皮學(xué)問外,別無長處,于是官是做不下去的,如陶淵明。可悲的是,文人對統(tǒng)治者,在野則口誅筆伐,對官場黑暗也深惡痛絕,但朝廷一開始吸納文人,絕大多數(shù)文人又趨之若鶩。明末張獻(xiàn)忠舉兵人蜀,長刀一揮,血流成河??蓮埆I(xiàn)忠建立的大西政權(quán)一宣布開科取士,立刻有8000多名文人從四面八方趕到成都試圖謀取功名,孰料全變成了張軍的刀下之鬼。
    ??千年一嘆―中國文人的命運(yùn)!
    滕王閣序讀后感200字(實(shí)用6篇)【篇三】
    ??《古文觀止》不過二百余篇,但卻洋洋灑灑記下了幾千年的歷史軌跡,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興亡,記錄了眾多賢哲的襟懷抱負(fù),其中的一些名篇是我特別鐘愛的,例如,王勃的《滕王閣序》,劉禹錫的《陋室銘》等等。
    ??尤其是《滕王閣序》。南昌人對滕王閣是老少皆知,王勃寫《滕王閣序》的情景卻不一定知曉。公元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學(xué)士的才學(xué)。讓女婿事先準(zhǔn)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dāng)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dāng)眾揮筆而書。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zhuǎn)入帳后,教人去看王勃寫些什么。聽說王勃開首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嘆服道:此真天才,當(dāng)垂不朽!。
    ??王勃接下來寫了序詩: 滕王高閣臨江諸,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檻外長江( )自流。 詩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閻伯輿,便起身告辭。
    ??閻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發(fā)表溢美之詞,卻發(fā)現(xiàn)后句詩空了一個字,便覺奇怪。旁觀的文人學(xué)士們你一言我一語,對此發(fā)表各自的高見,這個說,一定是水字;那個說,應(yīng)該是 獨(dú)字。閻大人聽了都覺得不能讓人滿意,怪他們?nèi)诤拢亲髡咴?。于是,命人快馬追趕王勃,請他把落了的字補(bǔ)上來。
    ??待來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隨從說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閻大人海涵。 來人返回將此話轉(zhuǎn)告了閻伯輿,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詐本官,可氣!又一轉(zhuǎn)念:怎么說也不能讓一個字空著,不如隨他的愿,這樣本官也落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于是便命人備好紋銀千兩,親自率眾文人學(xué)士,趕到王勃住處。王勃接過銀子故作驚訝:何勞大人下問,晚生豈敢空字?大家聽了只覺得不知其意,有人間道:那所空之處該當(dāng)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大家聽后一致稱妙,閻大人也意味深長地說:一字千金,不愧為當(dāng)今奇才。
    ??王勃的才華橫溢可見一斑?!峨蹰w序》的用詞十分簡潔,精煉傳神。通觀全文,俯拾皆是。如描寫地理位置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了了數(shù)字,就將洪都(南昌)的地理位置說得明明白白。由大及小,大氣而不遙遠(yuǎn)。而且在這幾字中將洪都的險要位置中心地位說得一清二楚
    ??《滕王閣序》的造語佳句迭出,異彩紛呈。婦孺皆知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自不待言,此為寫景之極也。其它如寫地勢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此等妙筆,貫穿全文。
    ??《滕王閣序》用典繁多巧妙,含蓄有味。全文用典多達(dá)二十多處,均是信手拈來,貼切恰當(dāng)。而且運(yùn)用靈活。有時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將其所具有的特殊含義加以擴(kuò)大,變?yōu)榉褐浮?BR>    ??先有滕王閣,然后有王勃的滕王閣序; 有了才華橫溢的少年才俊王勃,才會有這被稱為千古雄文的滕王閣序; 就是因?yàn)橛辛诉@神來之筆的滕王閣序,才使得滕王閣成為光輝四射、照耀千秋的千古名樓。 古往今來,引得多少文人墨客對滕王閣趨之若鶩,極盡謳頌,并且以一留名姓為莫大幸事。
    ??當(dāng)王勃在騰王閣上高呤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時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同僚因才生嫉。王勃的兩次獲罪大致都與他才情傲物,文人相輕有關(guān)。后一次獲罪還連累到他老父被貶到南荒做縣令,27歲的王勃在去探望他父親的途中溺水身亡。他的隕落和他的升起一樣迅速,實(shí)在是令人心痛。
    ??當(dāng)身臨波瀾起伏的贛江畔,仰望雄偉壯闊的滕王閣,不由心生感嘆。讀書讀人,或使人警醒,或使人振奮,或使人高尚,或使人堅強(qiáng),得失寸心知。
    滕王閣序讀后感200字(實(shí)用6篇)【篇四】
    ??關(guān)于這篇文章的讀后感,我認(rèn)為可以歸納為兩個字,精致。總共洋洋灑灑的幾百字,卻酣暢淋漓地描寫了所見的景物,以及所思所感,讓我們在佩服作者廣闊的想象力的同時,也被他精妙的語言所折服,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豐富淵博的知識,以及強(qiáng)大的文章駕馭能力。此篇文章的讀后感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韻律特別押韻,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節(jié)奏感,同時運(yùn)用了大量的對比句對偶句,和排比句,形式上也非常符合駢文的寫作格式,所以讓她一直以來都是駢文的經(jīng)典之作,從來被模仿,沒有被超越。關(guān)于此篇文章的另一個讀后感就是說,它里面有很多生僻的字,通過了解這些字詞能夠幫助我們?nèi)ダ斫庹卧?,背后的意義,因?yàn)檫@些字詞經(jīng)過千百年的變換已經(jīng)發(fā)生的改變,無法用現(xiàn)代的語言去解讀它,要通過上下文的理解和古文的詞典才能夠有所收獲,而通過這種檢索其實(shí)也是一種學(xué)習(xí)的過程,在學(xué)習(xí)中,我們能學(xué)到更多的知識,同事也能一探古時候人們宴會的場景。
    滕王閣序讀后感200字(實(shí)用6篇)【篇五】
    ??日北京,雨落紛紛。下午得閑,觀王勃《滕王閣序》,不勝感慨,念今國學(xué)日衰,洋文泛濫,竟然淚下,唏噓不己。靜下心后,寫成此文,以作悼念之意。
    ??王勃,字子安,唐代詩人。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稱“初唐四杰”,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才華早露,《舊唐書》載:“六歲解屬文,構(gòu)思無滯?!睏罹肌锻醪颉酚洠骸熬艢q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jīng),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xùn)。”十七歲被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后,因戲?yàn)椤断⑼蹼u》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游巴蜀。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二十七歲時,王勃南下探親,不幸渡海溺水早亡。
    ??王勃反對六朝以來頹廢綺麗文風(fēng),“思革其弊,用光志業(yè)”,提出一些革新,把詩文從宮廷引向民間,從臺閣移到大地,題材擴(kuò)大,清新剛健,開創(chuàng)唐詩新氣。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今僅存90多篇。較早的文集有20卷、30卷、27卷三種本子,皆失傳。
    ??不朽的《滕王閣序》,是王勃回鄉(xiāng)旅途上即興名作。
    ??據(jù)說滕王閣成,南昌閻都督于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閻都督宴客,本是欲夸耀女婿吳子章之才。然王勃當(dāng)眾揮筆而成不朽名篇《滕王閣序》:“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diǎn),滿座大驚?!?BR>    ??《滕王閣序》全文如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qū)偃?。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翔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fā)而清風(fēng)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yuǎn)。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溝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yùn)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jī),達(dá)人知命。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相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愛宗愨之長風(fēng)。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從《滕王閣序》,可看出王勃是忠于朝廷的,而朝廷有負(fù)于王勃。所謂“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yuǎn)。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溝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蓖醪毁H,依然懷念著君王的宮門,期待能夠去侍奉君王,可嘆。
    ??王勃《滕王閣序》引出馮唐容易衰老、李廣難得封侯、賈誼貶于長沙、梁鴻逃匿到齊魯海濱、孟嘗君心地高潔、阮籍為人放縱不羈、終軍請纓殺敵、宗懿從戎、鐘期相遇、潘岳、陸機(jī)等典故,表明了他的不得志和無可奈何及幻想,也道出了人生悲劇。
    ??王勃《滕王閣序》,有力表明了中華文化的至高無上,足令當(dāng)今崇洋媚外之流汗流浹背。中國知識分子一定要以捍衛(wèi)中華文化為己任,不可數(shù)典忘祖。
    ??《滕王閣詩》多以王勃著,古人有詩嘆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筆者也有詩悼王勃:讀罷王勃序,伏案淚自流!英才多無壽,天地亦悲愁!
    滕王閣序讀后感200字(實(shí)用6篇)【篇六】
    ??富麗堂皇、騰空架起的高閣上,寒風(fēng)拂動少年的衣襟。
    ??觥籌交錯的宴席上,千古名篇墨跡未干,已因其壯麗震懾全場。
    ??少年卻屹立飛閣,與遠(yuǎn)方高傲的孤鶩一同奔去落霞的方向。
    ??彭蠡湖邊,夕陽西垂。那一抹誘人的紅色,遠(yuǎn)在水天一色的地平線上,轉(zhuǎn)身即是鶴汀鳧渚,那里雁歌群鶩舞。
    ??究竟哪一處是我的方向?
    ??徘徊于何去何從的他,王勃,就這樣滿懷愁緒地,淹沒在隨日落而起的冰冷江水里,與夜幕一同沉靜。才華卻似江水,波撼至今。
    ??王勃的滿腹才氣,使之傲若重霄之松,也因此,成就他的大起大落。
    ??正因此,從云霄跌入谷底灘涂,令他仰望霞光,發(fā)出絕世之作、絕命之響、一聲劃破蒼穹的長嘯。
    ??少年無重愁,一舟足載;
    ??少年無遠(yuǎn)慮,一江足流。
    ??少年之傲,卻也絕非嘆夕陽,詠黃發(fā)之人所感。高懸青云的報國之志,乘扶搖上九重天的長風(fēng)之夢,抱負(fù),讓他放下桀驁,命運(yùn),使之暫且屈下頭顱,但這絕非任何一種形式的臣服。
    ??若有來日,即將朝飛南浦云;
    ??若有來日,定然重撼北極星。
    ??只可惜,盈虛有數(shù),天妒英才,來日方短,唯有詩篇,千年遏白云。
    ??孤鶩遠(yuǎn)走人亦去,獨(dú)留飛閣,
    ??陣陣清風(fēng)中洋溢愁的滋味,半分壯闊,半分凄涼。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