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xué)是研究數(shù)量、結(jié)構(gòu)、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xué)科,從某種角度看屬于形式科學(xué)的一種。有哪些必背的數(shù)學(xué)公式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篇一)
??生活中的圖形有很多,比如長方形狀的窗子、正方形的桌面、梯形狀的梯子、平行四邊形狀的拉門……。有些圖形可以變化,有些只能處于靜態(tài),不能處于動態(tài)。但是這些圖形在數(shù)學(xué)中,就顯得很不一樣,有梯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形……當(dāng)然它們肯定有自己的大小,是需要我們通過計算才能求出來的。
??要計算面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最主要的就是要知道它的計算公式,每一個圖形的公式都不一樣,有自己的特殊之處。
??梯形是一種固定的形狀,它不能生長變化,種類有: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感覺它就像梯子上的一個格子,它的計算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梯形面積。因為上底加下底的時候就好像兩個梯形重疊起來了,剛好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或者是一個長方形),這個時候,它是兩個梯形,其中的面積÷2,面積就可以準(zhǔn)確算出來。買梯子的時候也要注意梯子格子的高度,太高人跨不上去,太低就有點浪費材料。
??平行四邊形它的上下兩邊是平行,可以伸展,可以變化。但是一個可以伸展變化的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是會變的,是會由它的高而變化,大家應(yīng)該都見過在學(xué)校門口的那種拉門,它上面就是通過平行四邊形的變化規(guī)律制成的。它的面積公式很簡單,就是:底邊×高=面積。這可以通過平移法,把平行四邊形分成三份,把其中的一個三角形平移到另一個三角形那里,正好是一個長方形(或者正方形),這個時候的面積計算就跟算長方形的一樣。由于它是可以變化,所以就把它運用在金屬的拉門上,可以讓拉門伸展和收縮。
??三角形是一種更特殊的圖形,它好像不能隨便伸展,它有三個角三條邊,有: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它的三個角無論怎么拼,一定是180度。它的面積非常簡單,就是:(底邊×高)÷2=面積?!暗走叀粮摺钡臅r候,就好像把一個三角形比做成了一個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當(dāng)前里面的面積等于兩個三角形,“÷2”就是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因為把一個三角形放在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里面(緊靠著邊緣),它不管怎么樣空余出來的大小都是等于自己的大小。建筑工人造建房子,只因三角形的支架是最牢固的,架在房梁上面是很安全的,在建房子的時候更要注意這些三角形的大小。
??圓形的面積非常復(fù)雜,一想到圓就能想到圓圓滾滾的東西,就像皮球在平面上看的樣子。它的面積算起來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用到2個符號,就是“兀和r”,兀=圓周率,也就是3.1415926……一般都用3.14,r=半徑,計算公式是:兀Ⅹr的平方=面積。因為過于深奧,所以它的計算原因我還是不知道。有時候要做一些圓形的柱子,就要先把柱子的面積求出來,好知道柱子的占地面積,有沒有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
??數(shù)學(xué)是無盡的宇宙,各種圖形變化多端,它們可以進(jìn)行伸展和擴大,無論怎么改變它們都有一個特點,都是封閉圖形的,這樣才有了它們的面積大小,就可以有規(guī)律的變化。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篇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篇三)
??1、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1=全長÷株距-1全長=株距×(株數(shù)-1)株距=全長÷(株數(shù)-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株數(shù)=段數(shù)=全長÷株距全長=株距×株數(shù)株距=全長÷株數(shù)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株數(shù)=段數(shù)-1=全長÷株距-1全長=株距×(株數(shù)+1)株距=全長÷(株數(shù)+1)
??2、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如下:
??株數(shù)=段數(shù)=全長÷株距全長=株距×株數(shù)株距=全長÷株數(shù)
??3、(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shù)(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shù)(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shù)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篇四)
??1、正方形
??C周長S面積a邊長
??周長=邊長×4C=4a
??面積=邊長×邊長S=a×a
??2、正方體
??V:體積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
??3、長方形
??C周長S面積a邊長
??周長=(長+寬)×2C=2(a+b)
??面積=長×寬S=ab
??4、長方體
??V:體積s:面積a:長b:寬h:高
??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S=2(ab+ah+bh)
??體積=長×寬×高V=abh
??5、三角形
??s面積a底h高
??面積=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積×2÷底
??三角形底=面積×2÷高
??6、平行四邊形
??s面積a底h高
??面積=底×高s=ah
??7、梯形
??s面積a上底b下底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圓形
??S面積C周長πd=直徑r=半徑
??周長=直徑×π=2×π×半徑C=πd=2πr
??面積=半徑×半徑×π
??9、圓柱體
??v:體積h:高s;底面積r:底面半徑c:底面周長
??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表面積=側(cè)面積+底面積×2
??體積=底面積×高
??體積=側(cè)面積÷2×半徑
??10、圓錐體
??v:體積h:高s;底面積r:底面半徑體積=底面積×高÷3
??和差問題的公式(和+差)÷2=大數(shù)(和-差)÷2=小數(shù)
??和倍問題的公式和÷(倍數(shù)-1)=小數(shù)
??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或者和-小數(shù)=大數(shù))
??差倍問題的公式差÷(倍數(shù)-1)=小數(shù)
??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或小數(shù)+差=大數(shù))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篇五)
??1、每份數(shù)×份數(shù)=總數(shù)
??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
??總數(shù)÷份數(shù)=每份數(shù)
??2、1倍數(shù)×倍數(shù)=幾倍數(shù)
??幾倍數(shù)÷1倍數(shù)=倍數(shù)
??幾倍數(shù)÷倍數(shù)=1倍數(shù)
??3、速度×?xí)r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單價×數(shù)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shù)量
??總價÷數(shù)量=單價
??5、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加數(shù)+加數(shù)=和
??和-一個加數(shù)=另一個加數(shù)
??7、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
??差+減數(shù)=被減數(shù)
??8、因數(shù)×因數(shù)=積
??積÷一個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
??9、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
??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