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作文里記載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作文,是成文成句的一種能力體現(xiàn),寫好作文要從小開始練習不能放棄。你對于寫好作文有沒有什么訣竅?請你閱讀編輯輯為你編輯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六年級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演義讀后感六年級作文 篇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淚”。一首催人淚下的贊歌,一部流傳千古的不朽之作,這就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
這本不怎么厚的書。我一共讀了三遍,第一遍是5、6歲時讀的,艱澀難懂的文學,我只是大略的了解了人物。第二遍是7、8歲時讀的了。看到諸葛亮草船借箭,我喜;看到關羽敗走麥城,我怒;看到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我哀;看到諸葛亮三氣周瑜,我樂。好一個三國鼎立的故事。第三遍就是近期讀的了,不知怎么了,我每次看到蜀國發(fā)生了什么事,我的感情卻不會起伏,但我看到曹操大獲全勝時,我就高興得手舞足蹈。經(jīng)過讀了這么多遍,我開始漸漸喜歡上了曹操這個亂世奸雄,他足智多謀,他雖然沒有孔明那樣的智慧,但他卻有孔明所沒有的武力;他雖然沒有劉、關、張那樣的力量,可他卻有劉關張所缺乏的智慧??偠灾?,若蜀國與魏國打起來,那就是劉關張加上諸葛亮對上曹操一個人啊!可曹操輸過幾次?
談完了蜀國與魏國,再來談談吳國。作者羅貫中花在吳國的筆墨顯然沒有魏、蜀兩國多,可吳國卻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成分,若沒有吳國,那魏國不平就滅了蜀國嗎?若沒有吳國的周瑜,怎么會引發(fā)出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這么多精彩的故事呢?話說回來,吳國的周瑜也是個人才,周瑜想到大燒赤壁,為孫權出謀劃策,一生為吳國也立了不少戰(zhàn)功,可惜他忌賢妒能,最終落到了被孔明氣死的下場。談完了這三個國家,再看看三國中的種種人物吧!劉備,是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不過仁慈是他唯一的法寶,一到危機關頭他就大哭痛哭,接著他的兩個兄弟也抱著他一起哭,一個哭喊弟弟,兩個哭喊哥哥。可是劉備的江山也不是哭出來的,說明人家還是有真本領的!呂布,是書中我覺得最厲害的人物,三英戰(zhàn)呂布,劉關張三人一齊上陣,都沒能拿下呂布,而且劉關張三人也不是吃素的,連這三人都不能搞定呂布,請問,三國中誰還是呂布的對手?諸葛亮,在書中簡直就是神的化身。占卜大師,計謀大師,就連口舌也鋒銳無比,幾句話就把人說死了,這諸葛亮還算是個人嗎?木牛流馬這種“高種技”,連唐宋時期都未能發(fā)明,可諸葛亮輕而易舉就造出來了,他這樣的“神人”,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國中的人物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唯獨留下了這本《三國演義》,這標志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讀了這么多遍《三國演義》,我對它的評價就是:“我愛三國”。
三國演義讀后感六年級作文 篇2
三國時代,戰(zhàn)火紛飛,英雄輩出,但——誰是英雄?
劉備是英雄嗎?很多人會說是。包括我也不例外。因為他以仁義當先,熱愛百姓。而且求賢如渴,為請孔明出山,三顧茅廬。足可看出劉備是個賢明之君??蓪θ龂鵁o所不知的姑父卻說出了他的一番見解。他說劉備不僅沒有固定的城池,還沒有一只所向披靡的軍隊,連名揚四海的名氣都沒有,而且姑父還覺得,劉備有時候還忘恩負義,盧布的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想當初,呂布曾在劉備危難之時救過他,使他避免了—場注定的敗仗,挽回了劉備的一條命??僧敳懿僮阶尾紗杽湓摬辉摎尾紩r,劉備不僅不婉言相勸,還雪上加霜的說了句:別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于是,呂布就被自己恩惠過的人的—句話給犧牲了。
再說我最喜歡的人,當然是諸葛亮了。他是—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生謹慎,可為是個奇才!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都成了流芳千古的故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度龂萘x》里精彩的人物和故事,使我百讀不厭。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明白這本書的深刻含義。
三國演義讀后感六年級作文 篇3
《三國演義》這本書,我看了也有很多遍了,雖然看了很多遍,但有個人物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個人就是曹操。
曹操的軍事才能比孫權和劉備高出了不知多少,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這也是為什么后來魏國能一統(tǒng)天下的原因。曹操也很大度。當年煮酒論英雄,曹操都已知道劉備是英雄,卻不殺了劉備,要是換成別人,不把劉備沙龍才怪呢。從這兒,足可見曹操的大度。
曹操他十分地求賢若渴,以致有很多有賢能的人紛紛慕名而來,甚至連一些敵軍的將領都來歸順。曹操不記過往,有些敵軍將領曾殺得曹操丟盔棄甲,把曹操罵得狗血淋頭,但曹操就像沒有發(fā)生過那事一樣。只要某人又才能,曹操就想方設法地使那人歸順,從他款待關羽一事上就看得出來。
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曹操一再小心,還是做了三件天大的錯事。第一件,曹操一開始出逃,與陳宮一起住宿在好友家。他只因聽到磨刀聲,便以為要殺他,二話不說,把陳家人殺了個精光,后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是要殺豬。殺完陳家人,曹操還不肯認錯,居然說:“寧肯天下人負我,不肯我負天下人?!备愕藐悓m心生厭惡,投奔呂布,在陳宮的輔佐下,曹操后來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搞定呂布。第二件,發(fā)生在他征討張繡時。張繡原本是無條件投降的,只因曹操好色,把張繡嫂嫂劫走。張繡一怒,趁曹操不注意,殺他個丟盔棄甲,還把實力足以和呂布匹敵的典韋殺死了,曹操為此傷心了好一陣子。第三件就是火燒赤壁,我就不多說了。
總的來說,曹操這個人,可以算是豪杰中的豪杰。
三國演義讀后感六年級作文 篇4
在三國演義里我印象最深的是曹操和劉備。先來說說曹操吧,他給我的印象是奸詐.謹慎.無情無義又十分愛惜人才。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錯了,還要繼續(xù)殺了呂伯奢,無情無義之此,跟隨他的陳宮便離他而去。后來曹操說的那句話真是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這么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真的帶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就從此退出歷史的舞臺了!但太奸詐.大驚小怪,謹慎過頭的話,會遭到上天的報應。曹操帶給我的啟示是:做人不能太奸詐,不能過于謹慎了。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他也非常珍惜人才。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不是認證,得到百姓的愛戴。他對人才的求知若渴也是不遜于曹操的。我想大家對三顧茅廬一定再也熟悉不過了吧?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成了聘用人才的典范。
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jù)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jīng)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鑒于此,曹操立足現(xiàn)實,指出現(xiàn)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fā)現(xiàn)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來,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diào)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jīng)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于有才干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jīng)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后,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么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攬人才,還在于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后,曹操并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jù),并且三次大笑展現(xiàn)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tài)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zhàn)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好的名著百人一生成長,讓人一生受益!讀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還要刻苦學習,立志做一個學識淵博、智勇雙全的人,成為國家的棟梁!
三國演義讀后感 |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500字 | 2000字 | 3000字 |